收藏 分享(赏)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十项权利和四项义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2331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十项权利和四项义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十项权利和四项义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十项权利和四项义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十项权利和四项义务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十项权利和四项义务 a.十项权利 合同权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注我国最近通过了一部新的关于合同的法律劳动合同法将于 2008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也是对劳动合同的进一步明确。 知情权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建议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批评、检举及控告权不得报复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

2、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培训权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获得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权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注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 1 头部防护类。如安全帽、护发帽 2 呼吸防护类。如各式防毒面具、防尘口罩 3 面部防护类。如电焊面罩、护目镜、防冲击护具 4 听力防护类。如耳塞、耳罩等 5 防护服装类。如防静电服、

3、防寒服、防水服等 6 手足防护类。如各种防护手套、防护鞋及专用护肤品 7 防坠落类。如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 劳动防护用品除了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还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使用期限必须报废和停止使用。 拒绝危险权不得报复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紧急避险权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工伤索赔权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工会监督权第五十二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

4、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b.四项义务 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安全生产法四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依照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由

5、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这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需要。从业人员不履行该项义务而造成人身伤害的生产经营单位不承担法律责任。 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这对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预防、减少事故和人员伤亡具有积极意义。 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