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草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加强液化石油气管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液化石油气供应安全,维护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是指以丙烷、丁烷等为主要成分,作为燃料使用的液态石油气。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液化气的规划与建设、供应与使用、设施保护以及相关的管理和经营服务活动。液化气的生产和进口,液化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以及切割、焊接的使用,不适用本办法。第四条(立法原则)液化气的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保障供应、合理规划、方便用户和规范服
2、务的原则。第五条(管理部门)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液化气供应、安全与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负有液化气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调、解决液化气供应、安全与服务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市液化气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上海市燃气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燃气管理处)负责具体实施本市液化气的日常管理工作。区燃气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燃气管理部门)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液化气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业务上受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第六条(协同部门和机制)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下列液化气监管工作:(一)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综合平衡燃
3、气发展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对非法占用液化气建设用地的行为进行管理;(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液化气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管,按照法定职责调查处理相应的液化气生产安全事故;(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对液化气运输及运输工具的管理工作,发现违法运输液化气的依法予以查处;(四)公安部门会同有关行政部门负责对危害公共安全的非法存储、销售液化气等行为依法予以查处;负责依法对燃气经营、使用场所的消防验收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负责对液化气道路运输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五)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法定授权实施液化气管理的行政处罚;(六)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液化气经营企业、液化气工商用户依
4、法进行查处;负责液化气器具、设备流通领域的市场管理以及质量管理;负责对液化气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以及液化气气瓶充装和检验的监督管理;(七)商务部门负责监督餐饮企业落实使用液化气的安全主体责任,组织餐饮场所开展液化气使用安全自查工作,主动消除隐患;对未与供气企业签订供用气合同的餐饮场所,督促其与供气企业签订安全供用气合同。(八)价格部门负责居民用户瓶装液化气销售价格的确定与调整,对液化气购气成本进行监测。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各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联动机制,督促乡镇(街道)建立健全发现、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协助区燃气管理部门实施辖区内的液化气日常管理。第七条(权利义务) 液化气经
5、营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承担安全供气的责任和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义务。液化气使用者享有获得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液化气的权利,并承担安全使用液化气的义务。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管理第八条(规划编制)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燃气发展规划,结合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制本市燃气设施布局导则。区燃气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区燃气发展规划,结合本区域液化气需求情况,统筹优化站点布局,并将相关内容纳入区城乡规划。第九条(规划实施)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与同级液化气专项规划相衔接,落实液化气发展建设用地。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规划审查时,应当征求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区燃气管理部门的意见。第十条(工程建设) 对
6、燃气发展规划范围内的液化气设施建设工程,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规划审查时,应当就液化气设施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液化气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15 日内,将竣工验收情况报市燃气管理处和工程所在地区燃气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一条(设计施工) 承担液化气工程设计、施工任务的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其中承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的施工单位,应当持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许可证。第十二条(供求平衡) 市燃气管理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本市液化气供求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液化气供求信息,对液化气供求趋势实施预测
7、,对供求失衡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后果进行综合研判。发生液化气供应严重短缺、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市燃气管理处应当及时发布供求失衡预警警报,启动对应的调控应急措施,协调供应总量和供应渠道,合理引导消费,平衡市场供求。第三章 经营与从业管理第十三条(经营许可)从事液化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并在许可事项规定的范围内经营。液化气经营企业申请燃气经营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液化气气源和储存、灌装、供应以及液化气质量检测、计量、消防、安全保护设施、残液回收装置;(三)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方案;从事
8、瓶装液化气经营活动的,经营方案还应当包括:用户分类管理与服务制度、配送管理与服务制度、配送服务信息平台、人员、车辆、气瓶、站点以及委托专业运输企业的协议及其名下的送气服务人员名单;(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液化气经营企业办理燃气经营许可,应当向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资料和证明文件。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20 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第十四条(站点许可) 液化气经营企业设立液化气供气站点,应当取得燃气供气站点许可证,并在许可事项规定的范围内供气。设立燃气车辆加
9、气站、燃气储存充装站的,应当向市燃气管理处提出申请;设立瓶组气化站、瓶装供应站的,应当向区燃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市燃气管理处或者区燃气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20 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液化气储配站和灌装站纳入燃气储存充装站的许可管理;液化气气化站、混气站参照瓶组气化站的许可管理。 许可部门负责审批范围内燃气供气站点许可的变更、延续和注销。第十五条(停业歇业) 液化气经营企业或者液化气供气站点有下列情况确需停业、歇业,应当在 90 日前提交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事项:(一)确需停业、歇业的事由;(二)停业、歇业的影响范围,包括区域、时段、用户数以及向社会发布的公告方式;(三
10、)停业、歇业后用户分流、安置等保障用户利益的措施方案;(四)停业、歇业期间所涉液化气设施、设备的安全维护保养计划;(五)因本企业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停业、歇业的,提交工程施工项目、设备维修计划;因市政动迁、市政施工等原因停业、歇业的,提交相关文件证明。液化气经营企业以及燃气储存充装站、燃气车辆加气站的停业、歇业,应当向市燃气管理处提交报告;瓶装供应站、瓶组气化站的停业、歇业,应当向区燃气管理部门提交报告。液化气经营企业或者液化气供气站点停业、歇业,应当事先对其供气范围内的用户正常用气作出妥善安排,并提前 30 日通知用户。市燃气管理处或者区燃气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液化气经营企业提供供气服务
11、,并监督、协助做好液化气经营企业或者液化气供气站点停业、歇业的相关工作。第十六条(经营禁止行为) 禁止液化气经营企业从事下列行为:(一)配送非本企业的气瓶;(二)委托无危险货物运输许可的企业运输液化气;(三)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供气站点许可证;(四)超重充装气瓶或者为超期未检的气瓶充装液化气;(五)更改、损坏气瓶产权标识或者电子标签。第十七条(监管方式)各级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对液化气经营企业按照燃气经营许可确定的条件和范围、从事经营业务的情况以及执行液化气法律、法规和国家或本市技术标准的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第十八条(
12、诚信制度) 市燃气管理处以及区燃气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液化气经营企业以及从业人员诚信记录信息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诚信记录的有关内容。液化气经营企业受到燃气行政处罚或者以欺骗手段获取许可证等行为,应当予以记录,并纳入本市诚信管理系统。液化气经营企业受到吊销相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原被许可人在 3 年内不得申请该行政许可。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的,市燃气管理处应当将不良诚信信息予以记入;从业人员持有培训考核合格证书的,燃气考核发证部门应当予以注销,并自不良诚信信息记录之日起 5 年内禁止液化气从业活动:(一)被燃气行政处罚、治安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且违法涉及液化气经营行为的;(二)未取得
13、培训合格证书从事相应岗位工作的;(三)倒卖、抵押、伪造、涂改、冒用、出借、出租培训合格证书的。第十九条(人员培训)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燃气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工作,市燃气管理处负责专业培训考核工作的日常管理。液化气经营企业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液化气供气站点负责人以及专业服务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业。燃气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建立液化气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方便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查询;对于注销液化气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的有关人员信息,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燃气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制定液化气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确定培训考核的方式、工种、程序、报考条件等相关内容并
14、向社会公开。第四章 配送与信息管理第二十条(统一配送) 本市实行瓶装液化气规范统一配送。瓶装液化气企业应当建立本企业统一销售电话及网络接入地址的服务信息平台进行瓶装液化气配送服务。禁止向用户提供除本企业统一服务信息平台以外的瓶装液化气供气服务。第二十一条(服务信息平台)服务信息平台应当具备合同签订、订气受理、统一调度、信息查询、评价投诉、隐患提醒等功能,实时采集订气、受理、派单、物流、接装、安检等环节的信息。第二十二条(电子标签) 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对气瓶实行电子标签与信息化管理,并通过本企业服务信息平台在充装、运输、销售、配送、使用、安检等环节实行可追溯、识别的信息管理。第二十三条(配气
15、管理)瓶装液化气企业应当通过服务信息平台向送气服务人员下达配送服务信息单。配送服务信息单应当包括用户名、送气地址、数量、服务人员以及收费价格、气瓶编号、安全接装、用户签收等内容。第二十四条(送气管理)瓶装液化气企业应当对从事瓶装液化气配送的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送气服务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送气服务时统一穿着企业识别服,随身佩戴岗位从业证(牌),携带配送服务信息单;(二)按照配送服务信息单规定的事项,按时将气瓶送至用户开户的地点;对未能及时送出的气瓶及时送回瓶装液化气企业存放;发现气瓶漏气,及时送回瓶装液化气企业处理。(三)向用户收取的售气款及送气服务费,应当执行瓶装液化
16、气企业向社会公布的销售和服务价格,并向用户提交收款凭证;(四)检查气瓶及附属配件设施(调压器、连接管)的安全情况。对符合安全用气条件的,现场为用户进行接装;对于提出不需要接装的用户,应当示范接装方式并告知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若发现严重隐患或者违反安全用气规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用户进行整改;对不能当场完成整改的用户,应当立即停止供气。第二十五条(运输工具)从事配送的运输工具应当配置统一的瓶装液化气企业标识。配送瓶装液化气的机动车辆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规定以及本市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配送瓶装液化气的机动车辆应当安装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的车载终端监控装置,并与瓶装液化气
17、配送信息监管平台保持实时联通。第二十六条(专业配送) 瓶装液化气企业可以委托专业运输企业进行配送服务。受委托的专业运输企业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瓶装液化气企业名义进行配送;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企业进行配送。专业运输企业应当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其送气服务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合格;配送瓶装液化气,同一车次不得配送二家以上(含二家)液化气企业的气瓶。第二十七条(监管制度)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瓶装液化气配送全流程数据监测的信息监管平台,向市、区燃气管理部门共享信息。市、区液化气配送信息监管系统应当互连共享。市燃气管理处负责瓶装液化气配送信息监管平台的日常管理,对液化气用户信息、配送情况、用户安全检查
18、与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并负责信息接口的标准化建设。瓶装液化气企业应当根据市燃气管理处的信息监管要求进行信息接入和报送。第二十八条(区域备案) 瓶装液化气企业应当制定配送实施方案,并报用户所在区燃气管理部门备案。实施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配送站点布局情况以及配送交通工具信息;(二)公司供应、服务组织架构,区域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三)服务承诺;(四)站点管理、用户管理、应急救援和投诉处理等各项制度。对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违反服务承诺的行为,区燃气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可在限期整改期间要求其在本区域内停止新开户并向市燃气管理处报告;逾期不改正的,可要求经营企业在本区域内中止经
19、营行为。中止经营行为期间,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妥善安置用户。区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协调其他合法经营单位配合提供服务。第五章 服务与用气管理第二十九条(普遍服务) 液化气经营企业对具备用气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有提供普遍供气服务的义务,并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与用户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服务制度。液化气经营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相关管理和服务内容应当根据用户分类在供用气合同中予以约定。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燃气服务标准向用户提供供气服务,建立健全用户服务制度,并遵守下列规定:(一)公示业务流程、服
20、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服务热线;(二)对用户进行安全用气、节约用气宣传和指导;(三)建立健全用户服务档案;(四)以瓶装方式配送燃气的,应当按照本市燃气服务标准规定的时限送达用户;(五)首次通过配送服务信息平台向用户供气,应当向用户提供调压器并定期进行更换。第三十条(开户销户)单位购买瓶装液化气的,应当向液化气经营企业提供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的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及购气人有效身份证件,经液化气经营企业查验、登记后方可购买。个人购买瓶装液化石油气的,购买人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液化气经营企业查验、登记后方可购买。首次购气开户还需提供实际使用地址和联系方式。液化气用户停用液化气的,应当
21、持用户凭证及供用气合同向液化气经营企业办理销户手续。液化气经营企业收到销户申请,应当予以记录、及时核销并回收气瓶、退还押金。对属于本企业产权但无法提供用户信息的气瓶,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气瓶可用性设立分级回购制度。第三十一条(质量制度) 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液化气质量检测制度,确保供应的液化气质量、压力和气瓶的充装重量符合标准。市燃气管理处和区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对液化气的质量、压力和气瓶的充装重量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第三十二条(用户禁止行为)液化气用户应当遵守用气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拆修瓶阀、涂改瓶体漆色;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二)倒置或者横卧使用气瓶
22、;(三)加热气瓶或者用明火检漏;(四)在民用建筑厨房功能以外的起居场所、高层民用建筑内、地下室、半地下室或者通风不良的场所存储使用液化气;(五)使用不合格的调压器,或者使用与器具不匹配的调压器;(六)液化气与其它燃料同室使用,或者在用餐服务场所放置液化气气瓶;(七)擅自将液化气气瓶转让他人。第三十三条(安检制度) 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每年对瓶装液化气用户免费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瓶装气用户实施安全检查,可以采取安检通知公示或者提前预约等方式告知用户安全检查的有关事项。瓶装气用户的安全检查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用户安全检查的技术标准实施并包括下列内容:(一)气瓶是否合格、瓶体以及调压器是否漏气;(二
23、)使用、储存液化气的场所是否具备安全条件;(三)燃气器具、连接管的安全使用情况;(四)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关于用户设施安全检查的其他有关内容。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将安全检查结果予以记录存档并书面告知用户;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应当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用户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停止供气,经整改后及时恢复供气。第三十四条(价格制度) 民用液化气销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市价格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购气成本、经营成本和准许收益合理确定最高零售价。民用液化气最高零售价实行上下游联动机制并适时调整;液化气经营企业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的前提下,自主制定价格。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核定合理
24、的经营成本。市价格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社会发展水平确定企业准许收益。第三十五条(查询投诉) 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为用户查询收费和服务提供便利并受理液化气安全、质量、收费以及服务等方面的投诉,并自收到查询申请之日起 5 日内或者投诉之日起 10 内予以处理。第六章 安全与设施管理第三十六条(设施改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液化气设施。液化气企业确需改动液化气设施的,应当取得燃气设施改动许可。申请燃气储存充装站和燃气车辆加气站的设施改动许可的,应当向市燃气管理处提出;申请瓶装供应站和瓶组气化站的设施改动许可的,应当向区燃气管理部门提出。市燃气管理处或者区燃气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20
25、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第三十七条(企业安全管理) 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建立健全防火、防爆、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结合事故统计分析数据、设施运行数据、动态化管理数据及其它技术手段,定期对燃气设施、设备进行检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加强液化气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和防范,按照反恐安全的有关规定设置防冲撞、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第三十八条(站点安全管理) 燃气供气站点,应当按规定配备安全防护设备,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健全防火制度,定时巡回检查,并严格规定人员和车辆出入制度。液化气供气站点应当划分满瓶、空瓶及送检瓶
26、存放区域,各类气瓶不得混放。液化气贮罐、槽车罐体、气瓶等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应当按照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修和更新。第三十九条(应急预案) 市、区两级燃气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液化气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定期组织预案演练以及通报事故处理结果。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液化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报市燃气管理处或者区燃气管理部门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第四十条(处置调查) 发生液化气安全事故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立即启动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组织救援。液化气经营企业应当立即启动本企业液化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对液化气事故,依照
27、本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报告和调查处理。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一条(对液化气经营企业的行政处罚)违反本办法规定,液化气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区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 1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一)液化气经营企业或者液化气供气站点停业、歇业,未事先对其供气范围内的用户正常用气作出妥善安排,并提前 30 日通知用户的;(二)配送非本企业的气瓶,或者委托无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运输液化气的;(三)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供气站点许可证的;(四)向用户提供除本企业统一服务信息平台以外的瓶装液化气供气服务,或者配送实施方案
28、未向区燃气管理部门备案的;(五)配送服务信息平台功能不符合要求的,或者配送信息未按监管要求向燃气管理部门报送的;(六)未向送气服务人员下达配送服务信息单,或者送气服务人员未按照规定配送液化气的;(七)从事瓶装液化气配送的机动车辆未配置统一的企业标识,或者未与瓶装液化气配送信息监管平台保持实时联通的;(八)未与用户签订用气合同,或者未向用户提供调压器的;(九)未实行实名制开户、销户等有关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违反配送服务承诺不履行区燃气管理部门管理措施的,由区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 5千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二条(对液化气相关单位的行政处罚)违反本办法规定,液化气专
29、业运输企业配送瓶装液化气,同一车次配送二家以上(含二家)液化气企业的气瓶的,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区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 1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三条(对用气禁止行为的行政处罚)违反本办法规定,液化气用户有下列行为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 10 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 1000 元以下罚款:(一)擅自拆修瓶阀、涂改瓶体漆色;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二)倒置或者横卧使用气瓶;(三)加热气瓶或者用明火检漏;(四)在高层民用建筑内、地下室、半地下室或者通风不良的场所存储使用瓶装液化气;(五)使用不合格的调压器,或者使用与器具不匹配的调压器;(六)液化气与其它
30、燃料同室使用,或者在用餐场所放置液化气气瓶;(七)擅自将液化气气瓶转让他人。第四十四条(行政处罚的委托)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将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委托市燃气管理处实施。区燃气管理部门可以将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处罚进行委托实施。第八章 附 则第四十五条(术语定义)办法中有关用语的含义:(一)液化气设施,是指用于液化气储存、输配和供应的站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液化气设施的改动,是指液化气设施的拆除、改造和迁移;(二)燃气供气站点,是指为用户供气的瓶组气化站、瓶装供应站( 配送站点 )、燃气车辆加气站、燃气储存充装站;(三)调压器,是指在进口压力、流量和温度范围内,始终保持出口压力处于预设范围内的装置。(四)瓶装液化气配送,是指液化气经营企业向用户提供“平台预约、送气上门、接装到位、安全检查” 的供应服务行为。第四十六条(施行日期)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