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富管理行业产业链研究报告目录1.财富管理行业概述 .51.1 市场界定 .51.2 市场容量 .61.2.1 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概述 61.2.2 中国高净值人群区域分析 91.2.3 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心态、投资行为和人群细分 101.2.4 总结 122.财富管理行业主要产品分析 142.1 公募基金 .152.1. 1 市场规模: 权益类基金推动份额突破 6 万亿 162.1.2 竞争格局:集中度仍低,小微基金持续增加 192.2 私募基金 .192.2.1 市场规模: 发行量激增,股票类占比提高 202.2.2 竞争格局:百亿级别私募剧增,行业分化加剧 .212.3 券商资管 .222
2、.3.1 市场规模:通道业务仍为主力 232.3.2 竞争格局: 业务收入猛涨,模式仍需转型 .252.4 银行理财 .262.4.1 市场规模 262.4.2 竞争格局:非保本/封闭非净值型/面向散户为主体 .262.4.3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行 282.5 私人银行 .292.6 第三方理财机构 .302.6.1 发展现状: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驾齐驱 .302.6.2 竞争格局:行业领军者逐渐崛起 .322.7 互联网金融 322.7.1 行业概况 322.7.2 产品收益:活期下跌,定期纷呈 .352.8 P2P352.9 众筹 383.财富管理行业案例分析 .403.1 第三方理财机构
3、-诺亚财富 .403.1.1 诺亚财富发展历史 .403.1.2 诺亚财富股权结构和公司结构 423.1.3 诺亚财富运营情况 .433.1.4 诺亚财富运营模式和管理文化 463.1.5 诺亚财富公司经营风险提示 .473.2 钜派投资 .493.2.1 钜派投资发展历程 .493.2.2 股东资源带来优质项目 493.2.3 钜派投资风控模式 .513.2.4 钜派投资服务模式 .523.2.4 钜派投资收费方式 .533.3 互联网理财-蚂蚁金服、微众银行、陆金所 544.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及展望 .574.1 基础环境不断优化,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574.2 居民投资理
4、念发生改变,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增添动力 .584.3 我国财富管理机构发展方向 .58附录 1诺亚财富管理层 2010 年访谈 601.财富管理行业概述1.1 市场界定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财富积累,尤其是高净值群体的快速增加,财富管理越来越受到金融行业的重视,不仅以渠道业务为传统优势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等机构纷纷宣称致力于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而且以主动投资管理为传统优势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也纷纷制订了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已突破 130 万亿元人民币。关于财富管理的定义,业内目前尚无共识。借鉴国际经验,
5、财富管理一般指财富管理机构根据高净值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和收益风险偏好,为客户进行相应的财务规划,通过现金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保险保障、税务筹划、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等手段,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帮助客户达到满足财务需求、降低风险、财富增值的目的。目前,国内的财富管理行业受众面广,客户需求多元化,不同人群,如大众阶层、高净值人权、超高净值人群在产品的流动性、收益率等方面有不同的投资需求。多元需求下,不同类型理财机构将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场面,加之 2012 年后相对宽松的监管氛围,行业竞争更趋激烈。不同类型的财富管理机构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财富人群,而其所提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先天的
6、差异性亦决定了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2012 年监管部门对基金、券商、保险等主体放松资管业务后,之前以邻为壑的格局日渐松动,目前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整体激烈。财富阶层和富裕阶层(可投资资产在 1000 万以下) 财富管理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括零售银行、 保险公司、 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以及大部分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高净值个人市场的竞争者则主要包括私人银行、信托直销、券商定向理财和私募基金等;超高净值个人市场的竞争者则包括家庭办公室、私人银行、 券商定向理财和私募基金等。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从起步阶段的“坐看风起云涌”,经历了 2011 年前后各家金融机构“逐鹿中原”的快速发展和 2013 年前后 “根
7、深者叶茂”的精耕细作,市场竞争的广度和深度都进一步提升。时值 2015 年,随着高净值人群投资视野的日益开阔,国内财富管理机构愈发注重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金融服务,一方面持续探索境内财富管理市场的创新服务模式,一方面积极投资布局参与境外财富管理市场竞争。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心态和理念愈发成熟开放,在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也愈发复杂。在保障现有财富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稳健增值,和将财富有效、有益地传递给下一代成为高净值人群凸显出来的两大财富目标。在这一投资心态和财富目标的引导下,高净值人群的投资行为也较两年前呈现出若干变化:他们不仅关注眼下的高品质生活,也更多地考虑财富的代际传承;他们
8、的目光不囿于大陆市场,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海外投资; 他们敏锐地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弄潮创新行业,拥抱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中国私人银行业竞争进一步升级,市场上各类金融机构在经历了市场早期的品牌创立阶段后,逐步将竞争的重心从波段式的产品营销、业务推广,转移到深度理解和挖掘客户短期和中长期的综合理财需求,争取通 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建议,进行跨境网络布局以积极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以进一步强化其专业优势和平台效应。1.2 市场容量1.2.1 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概述近年来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013 年我国 GDP 增速 7.7%, 2014年虽然国际经济温和复苏,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
9、整, GDP 增速放缓至7.4%。 CPI 从 2013 年的 2.6%降至 2014 年的 2.0%。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经济增长将从高速转为中高速, GDP 增速目标为 7%左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经济增长“双引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最近十年,从 2005 年到 2014 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从 10493 元增长到了 28844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68%。另一
10、方面,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 36.7 下降到 35,这意味着城镇居民用于维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支出比例在增长,城镇居民家庭的财富管理需求提升。图 1 最近 10 年城镇居民收入大幅提升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 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全球综合排名第一的财富管理机构瑞信在 2014 年发布的 Globe Wealth Databook的测算,中国在 2014 年拥有 10 万美元以上金融资产的财富成人数约
11、为 2295.2 万人,占成人总数的 2.3%。 2014 年年中中国财富市场约为 21.4 万亿美元(约 136.4 万亿人民币),约占全球份额的 8.1%,仅次于美国(83.7 万亿美元)、日本(23.2 万亿美元)。图 2 最近 10 年中国财富市场份额变化8.711.415.412.916.117.819.5 20.1 20.721.4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0510152025 中 国 财 富 市 场 份 额 ( 万 亿 元 )数据来源:瑞信根据福布斯中国发布的 2015 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 在 20
12、14 年末中国大众富裕阶层(福布斯中文版定义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指,个人可投资资产在 60 万人民币至 600 万人民币之间)的人数达到 1,388 万人,同比增长 15.9%。 2014 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 106.2 万亿元,年增长 12.8%,主要由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性资产增长所带动。图 3 最近 5 年大众富裕阶层人数稳定增长88410261197138815282011 2012 2013 2014 2015E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大 众 富 裕 阶 层 人 数 ( 万 人 )数据来源:福布斯中国图 4 最近 5 年大众富裕阶层资产配置情
13、况38.744.952.2 54.857.511.1 12.914.8 15.6 16.423.3 25.327.235.940.62011 2012 2013 2014 2015E0102030405060存 货 及 现 金 投 资 性 房 地 产 其 他 金 融 资 产万 亿 元数据来源:福布斯中国根据 2015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 2014 年我国高净值人群(人均资产规模 1 亿元以上)总数达到了 104 万,较 2012 年增长了 46.4%;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了 31.8 万亿人民币,较 2012 年增长了 45.2%。而 2015 年中国高净值人群预计将达到 126
14、 万人左右,较 2014 年增长 22%;高净值人群持有财富将达 37 万亿人民币。图 5 2008 年-2015 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大幅上涨2643619011035678124782008 2010 2012 2014 2015E0204060801001201403050711041261000万-5000 万 5000万-1 亿1亿万 人数据来源:2015 年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1.2.2 中国高净值人群区域分析根据2015 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4 年末,全国共有 7 个省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 5 万人,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其中,广东的高净值人数率先
15、超 10 万人,达到 13 万人;有 3 个省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处于 3-5万人之间,分别为辽宁、福建和湖北; 2014 年末,全国高净值人群规模过万的省总数达到 24 个。2014 年末,四川成为首个高净值人数达到 5 万人的中国内陆省份,主要受益于国家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指导以及省内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了省内成都、绵阳、攀西地区等多个快速发展区域。2012-2014 年,高净值人群的地域分布延续了 2008 年以来的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趋势,区域间分布更为平衡。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五个东部沿海省市的高净值人士人数占全国总数比例约为 46%,较 2012 年下降了 4 个百分点;
16、同时,该五省市高净值人群所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占全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的比重约为 53%,较 2012年下降了 2 个百分点。2012-2014 年,高净值人群增长亮点集中于中西部,未来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创新战略等政策的带动下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大增长潜力。具体来看,新疆、湖北和陕西三省高净值人数年均复合增长率突破 30%,四川、广西、云南三省的复合增长率也突破了 25%。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沿边开放地区以及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 201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 11%,居全国第 1 位,同时,也成为全国高净值人群增速最快的省份。2015 年,政
17、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区域发展的“三个支撑带”, 2012-2014 年的增长亮点地区预计在此支持下将持续较快速增长。其中,“一带一路”西北地区在新疆与中国内陆及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周边国家的运输、电网等基建项目的带动下,地区经济和商贸都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一带一路”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广西将继续借助其突出的区域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进一步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长江经济带地区将有序开展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另一方面,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上
18、述地区也有望通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借助“互联网+”等理念真正发挥市场活力,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政策驱动和创新体系推动下,上述地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净值人群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1.2.3 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心态、投资行为和人群细分1. 高净值人群普遍考虑保持或增加金融投资,同时看好实业投资中的创业行业和消费服务业近年来高净值人群保持对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高度关注,重点关注政府深化改革开放、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2014 年初, “新常态” 成为政府执政新理念关键词,反映了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趋
19、势,也为许多后续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基调。根据网络信息汇总,部分高净值人士表示,国企改革、垄断行业放开等对内改革政策将对自己未来一到两年内的投资行为有重要影响,而“一带一路” 、人民币汇率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政策也是部分从事海外实业或金融投资的高净值人士关注的焦点。他们非常关注政府对诸如互联网、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创新行业的扶持政策,并期待这些举措推动自己所在或投资的行业进一步发展。根据一份高净值人群调查问卷中可看出,受访高净值人群未来 1-2 年内对实业投资的观点呈现分化,约 19%的受访者考虑在未来两年增加实业投资,约 57%选择保持,而有 24%考虑减持。部分受访的高净值人士明确表示,金融市场涨
20、跌难料,中长期内仍更看好实业投资。针对实业投资的不同领域,仅有不到 10%考虑增加对传统制造业的投资,投资热情相对集中在创新行业和消费服务业,这客观上符合政府希望积极引导创新型行业发展的导向。访谈 程中我们了解到,不少身处传统行业的高净值人士虽然仍在经营自己原有的企业,但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创新行业的投资机会,比如投资互联网创业公司、新材料公司等。高净值人群对房地产的投资热情持续下降,约 15%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一到两年会减少房地产投资,考虑增加房地产投资的高净值人士则重点关注一线城市。访谈 程中,愿意考虑增加房地产投资的受访者也 遍表现出谨慎踏实的投资态度,希望对房地产的地段、功用和升值空间进行仔
21、细考量之后再进行投资。2. “财富传承”继“财富保障”后成为高净值人群重要财富目标在一份 2013 年的调研报告中我们发现,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首要财富目标由“创造更多财富”变成“财富保障”。今年的网络调研数据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首要财富目标与两年前调研时保持一致,仍为“财富保障”,受访人群中约 63%提及“财富保障”作为自己的重要财富目标。 “财富传承”的重要性排序从两年前的第五位跃居到了第二位,约 40%的受访高净值人士将其列为主要财富目标,在超高净值人士中该比例高达 45%。同时, “创造更多财富”和“个人事业发展”的提及率均有下降,分别从 33%跌至 31%、从 28%跌至 19%。财富
22、目标的排序升降,也反映出当前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心态变化。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事业打拼和财富积累的同时,随着子女成年或家庭财富安排需求的上升,部分高净值人士不仅看重通 各种方式保障今后高品质的生活,也开始长远地考虑财富的代际传承,对超高净值人士而言这种需求尤为强烈。随之凸显的两大财富目标,一是如何在保障现有财富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稳健增值,二是如何将财富有效、有益地传递给下一代。随着财富传承上升为目前第二重要的财富目标,部分高净值人士也已开始做出家族财富传承的具体安排。调研数据显示,约 26%的受访者已为子女购买保险,约 21%的受访者已为子女购置房产,约 13%的人已经通过家庭工作室的服务设
23、立了家族信托。尚未做出安排的高净值人士中,也有不少对家庭工作室等财富传承服务表现出兴趣。对于家庭工作室服务,高净值人士的主要需求仍集中在家族资产的保障传承和长期投资理财上,此外,还有约 27%的受访者提到了对例如健康管理、定制旅游、移民讲座等家族增值服务的需求。3.境内资产配置中权益类产品占比上升;境外投资目的从“分散风险”开始向“主动寻求海外投资收益”转变2012-2014 年初,历经股市多番涨跌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在投资风格上一度趋于稳健,将重心放在保障财富的平稳增长上。从 2014 年后段开始,随着股市持续回暖,资本市场也逐步恢复其旺盛的生命力。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心态“稳中求变”,在稳健基础上
24、顺势捕捉市场机会也成为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的共识。从风险偏好的数据来看,选择高风险高收益投资的高净值人士比例显著提升,从 2013 年初的不到 10%增至2015 年初的 15%。与此同时,倾向于中等风险收益的高净值人群占比也显著下降,从2013 年初的 70%降至 2015 年初的 65%。偏好低风险投资的人群比例则较为稳定,过去五年来基本保持在 20%上下浮动。各类投资中,高净值人群对增加权益类投资和其他境外投资意愿最为强烈。其中,股票、权益类公募基金和其他境外投资(特别是私募股权、私募股票投资产品、对冲基金等)是高净值人群最希望增加投资的品类。资本市场整体利好的预期使得高净值人群对预期收
25、益较高的投资产品需求持续上升。由于财富保障需求仍居首位,高净值人群对保障性理财产品如保险的需求也持续上升。此外,房地产市场受政策调控影响,高净值人群对投资性房地产热情下跌。融资类信托产品面临自身刚兑打破以及其他高收益产品发展如基金专户的双重影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1.2.4 总结不同类型的财富管理机构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财富人群,而其所提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先天的差异性亦决定了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2012 年监管部门对基金、券商、保险等主体放松资管业务后,之前以邻为壑的格局日渐松动,目前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整体激烈。财富阶层和富裕阶层(可投资资产在 1000 万以下) 财富管理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
26、括零售银行、 保险公司、 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以及大部分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高净值个人市场的竞争者则主要包括私人银行、信托直销、券商定向理财和私募基金等;超高净值个人市场的竞争者则包括家庭办公室、私人银行、 券商定向理财和私募基金等。图 6 资管的细分市场逐步形成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具体到产品上,不同阶层也有不同产品需求表现。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 在大众富裕阶层,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和基金作为大众富裕阶层最青睐的三种理财产品,排名第二的股票由 2014 年的 37.6%上升到了 62.1%。 高净值人群股票投资在境内总资产中的占比则提升了约 4 个百分点,增至 26%,受权益类
27、和货币基金类产品拉动,公募基金占比也明显增加,从 2013 年的 8%到提高 2015 年的 11%。其他境内投资尤其是私募股票投资产品、基金专户理财等,因其更丰富的产品形式和高收益也受到高净值人士的欢迎,占比从 2013 年的 4%迅速上升到 10%。 而超高净值人群由于多为企业主, 需要对企业进行多元化、国际化经营,其对收购并购、海外投资的需求较多。图 7 2015 年富裕阶层理财产品偏好73.20%62%53.80%41.30%21%14.90%27.10%银 行 理财 产 品股 票 基 金 房 地 产 债 券 黄 金 外汇其 他0.00%10.00%20.00%30.00%40.00%
28、50.00%60.00%70.00%80.00%数据来源:福布斯中国2.财富管理行业主要产品分析本文主要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券商资管、银行理财、私人银行、第三方理财、互联网金融这七大品类着手分析。公募基金:(1) 2015 上半年股权类公募基金发行最多,一改以往由货币基金主导的局面。同时分级基金、 打新基金和大数据基金在基金市场表现抢眼。(2)行业集中度低位徘徊,新进入者不断增多。(3)受益于 2013 年至 2015 上半年以来的结构性牛市, 中小板、创业板有强势表现, 各类型基金多数上涨,特别是股票型、混合型和指数型/分级类基金表现居前。 单边做多为我国传统投资导向,从 2015 年 6
29、 月以来收益表现看,如何应对市场大幅回测仍是公募基金的“ 阿喀琉斯之踵”。阳光私募:(1) 2015 上半年阳光私募产品规模已近 1.3 亿元,自私募证券基金改备案制来,阳光私募规模爆发增长。(2)百亿级别的私募证券机构日益增多,同时微型基金增多,行业分化加剧。(3)大浪淘沙,私募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旨,业绩整体跑赢市场,宏观策略类表现最佳。券商资管:(1)券商资管 2015 上半年管理规模破 10 万亿,以通道类业务为主的定向资产管理仍是主要构成,集合资产管理稳步发展,专项资产管理有望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为跳板快速发展。(2 )各家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均有明显上升。美国大投行资管收入占比约 15%
30、,而我国资管业务占比不足 5%(剔除了参股基金合并业绩)。相对经纪/ 两融业务, 资管业务受权益市场波动影响较小,有条件在券商业务转型过程中承担不可或缺的角色。银行理财:(1)依托银行信用背书和渠道优势,2015 上半年银行理财占据资产管理市场龙头地位,规模达 18.4 万亿。(2)在同类资产收益率下行情况下,短期理财产品仍维持较高收益率,但银行理财产品集中配置于债券/货币基金/非标产品,若大类资产配置结构不发生调整,降息环境下收益率下降大势所趋。(3)私人银行专职服务于中国“钟鸣鼎食”阶层,已成为国内大行布局重棋,但近年来事业部推广战略受阻,转型仍待时日。私人银行:(1)截止 2015 年
31、6 月, 16 家上市银行中有 13 家开立私人银行业务,客户总数达 36 万人,管理资产规模超过 5.6 万亿,占总资产的 5%;就信息披露一直较为完整的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看, 2011 年至今私人银行业务管资产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达 29.4%,且年增速一直提高。(2)目前国内私人银行采用大零售业务和事业部模式并行的模式,一般情况下,实践上零售业务模式实施效果优于事业部模式。第三方理财:(1)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影响力加大,股票市场和汇率波动提高,传统单类财富管理方式遭遇瓶颈,多市场扩区域的大类资产配置时代到来,第三方理财机构具有这方面优势。(2)“酒香不怕巷子深”,单
32、纯依靠渠道和流量难以把控优质资产。通过拥抱互联网金融,延伸资产端优势,诺亚财富等优质第三方理财销售机构正由单一财富管理渠道方转型为综合资产管理集团。互联网金融:(1) P2P 行业机遇与危机并存,市场扩张的同时监管逐渐落实,基于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业务细分网贷平台仍值得期待。(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推进,众筹延伸了传统私募股权投资的 LP 受众,互联网公司乃至电商平台纷纷进军。2015 行业上半年领域募集资金达不足 30 亿元,随着领投/跟投机制逐步完善,TMT/医疗健康/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等细分领域开始凸显,未来股权众筹生机勃勃。2.1 公募基金1998 年规范后的首只证券投
33、资基金发行成立标志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真正萌芽,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股票投资管理领域发挥着主力军角色,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 ) 1998 年-2006 年:依靠制度优势、人才优势与政策保护(牌照垄断)迅速占领了 A 股投资管理市场,获得第一次的快速发展;2 ) 2006 年至 2007 年:依托 A 股大牛市,以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的相对收益模式为主,管理规模爆发式增长,规模一度高达 3.27 万亿,获得了第二次的高速发展;3 ) 2008 年至今:由于信托制代理机制弊端显现、人才激励机制缺位、股市低迷导致相对收益模式已渐落伍、牌照垄断消失竞争者涌入、产品同质化、渠道单一化、投资行为短期化等
34、原因,公募基金发展已遭遇瓶颈,人才持续流失,管理规模相对于银行理财和信托等其它竞争者不进反退,目前已减少 2.5 万亿元,行业地位已由独步天下演变至六分之一,公募基金业务江河日下趋势已定,诸如专户业务和基金子公司等非公募业务刚刚艰难起步,今后唯有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产品创新化、客户定位差异化、财富管理业务多元化等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成功“凤凰涅磐”。根据中国公募基金的八大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公募基金的问题表现在: (1 )管理规模小: 2014 年我国开放式基金只有美国共同基金的 3.2%,与我国经济体量不匹配。(2 )配置比例低:基金持有者中 73%为个人,但在我国家庭财富配置中,基金投资占比只有
35、 3.3%。(3 )货币基金过强:过去以偏股型为主,现在货币基金已占半壁江山。(4)业绩评价短期化:专业化的投资能力仍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5)国资背景为主:券商有业务优势,银行有渠道优势。股东数量上券商系占优,资产规模上银行系占优。我国公募基金未来发展将有八大趋势:(1)规模回升:在收入倍增计划下,居民财富及养老金积累是驱动规模上涨的源泉。(2)种类丰富:货币、指数、分级等基金占比提升。(3 )策略多元:衍生品等投资工具创新带来多样的投资主题,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将出现更多另类投资策略创新。(4)渠道创新:互联网金融带来账户为主、流量导入的销售模式和个性定制、第三方评价的特色渠
36、道。(5)全球投资:人民币逆转单边趋势,沪港通给基金业带来跨市场一站式理财机遇。(6)行业集中:大品牌和小精品共存,我国基金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美国水平,特色中小公司也在竞争中稳固。(7)股权激励:新基金法提出可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利益统一、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公司治理创新尝试已经展开。(8)综合金融:基金的子公司从通道转为类券商,成为业务创新引擎。2.1. 1 市场规模: 权益类基金推动份额突破 6 万亿根据 wind 统计,截止 2015 年半年末,我国公募基金数量共计 1552 支,同比增长 25%,受益于股市和债市的驱动, 股票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年内分别新增 157 支和 277 支,成为
37、基金新发规模的主要推动力, 突破了前几年公募基金增长的瓶颈。在基金产品数量扩容加快的背景下, 2015 年 6 月底基金份额总计 6.26 万亿份,较 2014 年底上升了 48%;平均每支基金份额为 26.4 亿份,同比上升 18.4%。图 8 2005-2015 年公募基金份额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就产品投向看看, 2015 年随着资产风向从货币牛市向股债牛市轮动,新股发行的制度红利带动打新基金规模飙升, 权益类产品(股票型及混合型)成为推动公募基金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而受央行屡次降准降息影响,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降, 货币基金大扩容在 2015 年上半年的基金份额同比上涨
38、幅度较小。 上半年混合基金新增规模已突破 1.25 万亿,股票基金也大幅增长 4282 亿,而相比之下,货币和债券基金新增仅 3159 亿。图 8 2005-2015 年公募基金份额25%7%50%6%4%36%47%48%37%467%13%10%108%87%0% 100% 200% 300% 400% 500%全 部 基 金QDII基 金另 类 投 资 基 金货 币 市 场 型 基金债 券 型 基 金混 合 型 基 金股 票 型 基 金份 额 同 比 只 数 同 比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从细分产品看, 2015 年上半年基金市场有三个特色: 1) 从产品结构上看, 具有杠杆
39、效应的分级基金上半年备受关注; 2)从投资方式上看,打新基金吸金能力显著; 3) 从决策依据看,大数据基金成为“ 互联网+” 时代下的新焦点。1)在上半年沪深股指总体保持持续上涨态势下,具有杠杆效应的各类指数分级基金受到投资者热捧,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布局分级基金。证监会数据显示, 2015 年以来各司上报的级基金数目超过 150 只。 截至 6 月底, 38 家基金公司旗下 117117 只股票型分级基金合计净值规模达时, 分级基金市场则继续呈现出寡头垄断的局势, 富国、鹏华和申万菱信合计净值规模达 2945 亿元,占据了全部分级规模的 62。 其中,富国基金旗下 10 只股票分级基金合计净值规
40、模达到 1495 1495 亿元, 排名第一。2) 新股发行的制度红利带动打新基金规模飙升,而打新基金以其稳定而高额的投资收益吸引了大量申购。 截至 6 月 30 日,打新基金净值规模步入百亿元级别的超过 60 只,更有 4 只基金规模突破 150 亿元大关。其中, 2015 年以来持续保持最大规模的“工银绝对收益”高达 160.71 亿元。3)在 “互联网 +”的背景下,大数据基金也成为上半年公募基金的焦点, 自 2014 年“银河定投宝中证腾安价值 100 指数” 由腾讯参与开发以来,已先后有 “广发百发 100”、“天虹云端生活”、“ 淘金 100”、“大数据 100”、“博时淘金大数据
41、 100”以及“ 南方大数据 300” 7 只大数据基金成立。这些指数的背后显示的是 BAT 大数据的竞争力,同时依赖于将数据转化成股票投资的决策依据。2.1.2 竞争格局:集中度仍低,小微基金持续增加从公司层面看, 2015 年前十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市场占有率为 46.12%,延续了行业集中度下降趋势。 由于不少基金管理公司产品和业务的创新性和差异性不足,我国基金业的新进入者不断增多, 竞争力度不断加强,公募基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微型基金数量持续增加。 就具体公司排名看, 天弘基金仍以 6680 亿的规模占据榜首。 易方达基金凭借其精耕细作的投研体系异军突起, 资产规模达到 3608 亿,排
42、名从第 5 位上升至第 2 位。 华夏基金目前规模为 3517 亿元,排在第 3 位。工银瑞信、嘉实基金分列第 4、 5 位。表 1 资产规模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2015 年 6 月)基金公司 基金数量 资产合计(亿元) 份额合计(亿份)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4 6680.2804 6641.50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6 3608.5651 3312.64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2 3517.3748 2528.02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6 3487.2333 3294.86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6 2572.6017 2360.25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1 2563.1615
43、 1931.95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2 2418.2536 2314.74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0 2180.4175 1877.30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5 2111.5805 1604.30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8 2085.7865 1718.07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2 私募基金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的类别主要有证券投资类、股权和风险投资类、第三方销售类三种。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自诞生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展十分快速,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培育出了像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这样的投资大师。在我国 2003 年规范的阳光化证券类私募基金开始出现,并依托 2006-2007
44、年的 A 股牛市获得一定发展,但由于新生行业经验不足,尚未找到自身适用的发展模式,业务领域以 A 股二级市场投资为主,并采取相对收益的投资模式,基本属于公募基金的附属品,不仅不能满足投资者不同收益风险的偏好和投资目标日益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而且在相对收益渐失人心的市况下,2008 年以来的股市持续低迷导致行业整体陷入困境,管理规模一直徘徊在 1700 亿元左右并略有缩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 基金、并购基金): 在中国出现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9 年国际金融公司(IFC )入股上海银行,真正引发市场关注始于 2004 年美国的新桥资本(New bridge Capital)收购深圳发
45、展银行的控股权(严格讲属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并购基金领域),之后国内外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开始风起云涌,如凯雷、黑石、KKR 、鼎晖、红杉、弘毅等。2009 年开始的创业板造富效应引发了全民 PE 热,市场一度传言有 2 万亿的 PE 资金逐鹿创业板,但 2012 年开始的 IPO 暂停给予 PE 热以重大打击,大量 PE 产品到期无法退出,目前整体行业已陷低迷,后续发展高度依赖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进展。相对于 PE 基金,并购基金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整合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可追溯到 1985 年政府主导设立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但由于违规、亏损等原因以
46、关闭告终。VC 的真正兴起始于 1998 开始的网络热,网络股泡沫破灭后一度沉寂,但 A 股市场分别始于 2004 年和 2009 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造富效应又重新激发了行业活力。2.2.1 市场规模: 发行量激增,股票类占比提高私募证券基金自 2014 年初实行备案制以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尤其在牛市行情启动后,私募基金积极入场,发行量激增。据万得资讯 2008-2015 年的阳光私募统计,阳光私募产品的历年发行数量逐年递增,年均增幅在 40%以上, 2015 年上半年共发行 12189 只阳光私募基金,发行规模达 1548 亿元, 远超 2014 年总额。 截至 2015 年
47、6 月 30 日,基金业协会披露已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已有 5852 家,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9429 只,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规模已达 12577.39 亿元,突破万亿元关口。 2015 年私募证券基金平均发售规模为 0.94 亿元,体现出小型化和风格化趋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旨,股票型基金是私募行业的传统产品, 2015 年上半年的牛市刺激了股票型私募证券基金的发行,新发股票类产品占比高达 85%;同时私募业较好把握了投资者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偏好,债券型私募产品发行规模逐年稳步扩大;在其他类中对冲、量化、期货类基金产品也不断涌现,创新能力为私募理财产品显著竞争力。图 9 阳光私募发
48、行产品占比42%32%26%股 票 型债 券 型其 他数据来源:格上理财2.2.2 竞争格局:百亿级别私募剧增,行业分化加剧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上半年, 备案的阳光私募管理人为 5852 家,私募机构的增长数量已较 2014 年年底(2185 家)增长超过 160%。在阳光私募机构数量飞速增长的同时,行业集中度也已大幅提升。根据格上理财调研的 2314 家阳光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截至 2015 年 7 月 12 日,管理规模在 10 亿以下的私募机构占比最高,占私募行业总量的 89%,其管理的资产总规模仅约占行业总量的 20%; 50 亿以上的私募机构则已从 2014 年初的
49、 7 家上升至 51 家,约占私募行业总量的 2%,而其管理的资产总量达到行业总规模的 40%。截至 7 月 12 日,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私募机构共 28 家, 在 2014 年一季度自主发行之前,只有景林资产、重阳投资、青骓投资 3 家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 自内而外依次为 2013、2014、2015E 的情况在阳光私募市场的认可度和关注度均得到大幅提高后,投资者在选择阳光私募基金时,长期业绩卓著的老牌私募机构,以及短期爆发力惊人的私募新秀,都有机会聚集大量人气。表 2 管理资产规模过百亿的阳光私募机构概览基金公司 成立时间 管理资产规模 产品线瑞华投资 2003 100-200 亿 -景林资产 2004 200 亿以上 阳光私募基金 16 只,银行理财产品 1 只混沌资产 2005 200 亿以上 阳光私募基金 8 只盈融达投资 2006 100-200 亿 阳光私募基金 25 只淡水泉投资 2007 200 亿以上 阳光私募基金 25 只,银行理财产品 2 只星石投资 2007 200 亿以上 阳光私募基金 39 只,银行理财产品 3 只朱雀投资 2007 100-200 亿 阳光私募基金 43 只,银行理财产品 1 只从容投资 2007 100-200 亿 阳光私募基金 19 只,银行理财产品 3 只民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