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11-《咏物诗四首》教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57109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11-《咏物诗四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11-《咏物诗四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11-《咏物诗四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11-《咏物诗四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11-《咏物诗四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7 页选修 1-11咏物诗四首一、子规(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 。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二)基本解读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主旨)子规/顾况 解析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前二句说古蜀国国

2、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 “积” ,指时间已过了很久。 “啼血” ,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后二句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 ,附着,栖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三)鉴赏要点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

3、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二、葡 萄(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 。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

4、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 ,人称“韩吏部” 、 “韩文公” 。韩愈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 ,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而近体诗却多亲切自然。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潮州韩文公庙碑),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 全第 2 页 共 7 页唐诗存诗十卷,三百余首。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

5、,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 (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葡萄原产西域,汉时由大宛国传人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状如马乳(马的奶头),味微酸,较甜。(二)基本解读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主旨)葡萄/韩愈 解析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前二句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

6、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 “支离” ,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后二句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 “添竹” ,指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 “龙须” ,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三)鉴赏要点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三、赏牡丹【背诵篇目】(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

7、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 ,世称“刘白” 。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 ,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 花王、百两金 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 (徐夤yn牡丹花二首 )。 (二)基本解读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赏牡丹/(唐)刘禹锡 翻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来源: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第 3 页 共 7 页学 7

8、优 5高 0考 g网kGkStK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来源:学 7优 5高 0考 g网 k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来源:高考试题库【注释】妖: 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无格:这里指格调不高。净:是指荷花洁净之意。国色: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国色天香”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解析】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芙蕖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

9、比,以烘托牡丹之美。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艺术手法】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细解国色天香/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

10、归期。唐朝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赞美的是牡丹。所谓成语“国色天香”便是出自这里。(国色天香为牡丹的别称。极言牡丹香色的可贵。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十娘)粉容微露,却被孙富窥见了,果是国色天香。警世通言三十二)诗句细解:国色指牡丹;天香指牡丹花香;朝作白天解释;夜意为晚上;酣酒指饮酒;染衣即沾染在衣服上。全句大意:白天饮酒,牡丹映照在酒里,夜晚牡丹将衣物也染上了香味。后两句,写意抒情: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意谓如此的妙景,连明月也不知道赏花人何时才肯归去。(四)相关资料长安三月十五日,两街看牡丹,奔走车马。慈恩寺、元果院牡丹先于诸牡丹半月开,太真院牡丹后于诸牡丹半月开。(钱易南部新

11、书 , 四库全书本)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第 4 页 共 7 页(唐王睿牡丹 , 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60年版)四、小松(一)作者简介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二)基本解读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 (主旨)来源:学 7优 5高 0考 g网 kGkStK小松/杜荀鹤 解析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12、 来源:GkStK.Com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自小刺头深草里” ,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 “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而今渐觉出蓬蒿” ,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 “凌云木” ,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 ,被忽视掉啊!(三)鉴赏要点此

13、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来源:学 7优 5高 0考g网 kGkStK(四)相关资料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 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一)杜荀鹤近体直摅胸臆,有一唱三叹之妙。(清胡寿芝东目馆诗见 ,清嘉庆刻本)晚唐诗人有佳句而多俗言者,杜彦之荀鹤是也。(清余成教石园诗话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诗话续编本)【鉴赏探究】讲解1第一题命题意图:结合具体诗篇,了解咏物诗托物寄情或托物言理的特点。参考答案:子规表面写鸟,实际是由鸟及人,托子规以抒情,将人间的冤屈之多且无处消解的现实尽收笔端。想象奇特,

14、寓意深刻:有同情、有愤懑、有讽刺、有无奈,暗含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葡萄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面对前途迷茫,一切都要要随着命运的安排而沉浮的人生,诗人谨慎小心,意在借此诗委婉表达自己希望被在位之人大力援引的恳切心情,并以此与相同处境的朋友张署共勉。当然,此诗还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丰收的果实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来源:学 7优 5高 0考 g网 kGkStK小松托物讽喻,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第 5 页 共 7 页写照,诗人出身寒微,青年时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 ,以致屡试不中,穷困潦倒。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15、诗人以此诗抒发自己对不平社会的不满。写松,既有描写,又有议论;在议论之中,充满哲理意味。2第二题来源:GkStK.Com命题意图:学习咏物诗中常用比喻和烘托手法写物的特点,提高赏析咏物诗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人将芍药和芙蕖这两种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来源:高考试题库 GkStK另外,诗人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二首诗均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前者,题为“石头城” ,却不从“石头城”入手,而是先从周边的山、潮水、月入手,

16、写出“石头城”这一“故国”的荒凉与衰败;后者,通过写“乌衣巷”周边的野草花,表明其荒凉意味,烘托王谢等世家大族已经没落的历史兴亡之感。备课参考【子规】借物抒情,由物及人是本诗的主要特色。子规,又名杜鹃,啼声悲哀。古诗有“杜鹃啼血哀鸣”之句。传说是杜宇死后魂魄所化。精卫化为鸟,填海死不休。杜宇化魂魄,啼血动人悲.这些都是悲惨泣血的传说。一二句作者借杜宇魂化子规,抒发了一种悲哀之情。 “冤”字为下文作了铺垫和提示。三四句作者因此想开去,铺笔下来:子规啼血令人生悲哀愁苦之情,但毕竟还有枝可栖,有山可依。假若生活中所有冤死的亡魂都能像杜宇化为啼鸟,是举不胜举的,冤魂载路,哀鸿遍野。树满山盈,不能栖息。

17、亡魂流落,无枝可依,无家可憩,其声又何其愁?不是泣血所能涵盖的了。在此,作者由冤鸟联想到生活中屈死的冤魂,表达了一种更沉重的悲哀和愤慨,对时世和制度进行了针砭和抨击。小小子规鸟,承载引发了多少的世情悲哀和愤慨啊!【葡萄】本诗用语浅显,与韩诗一贯用典高深有别,然而其中寓含的道理却意味深长,令人浮想联翩。一二句写葡萄休眠还睡的状态。半枯半荣,新生命开始孕育,除了自身的生机和努力,更需要人为的架枝扶掖。奋斗无方向,倒垂旁逸未可料,在此,别人的指点扶持对葡萄的生长和孕育显得何其重要。三四句由新茎叶联想到秋初果实累累。欲想桌上成熟的葡萄个圆汁满,果大枝盈,欣享收获的快乐和满足,平时就要不遗余力搭竹竿,架

18、藤条,引龙须,勿需推辞,不嫌麻烦。【赏牡丹】花鸟木石,穷形尽相,精雕细刻,绘其形,喧其声,描其态,写其味,是此类诗最常见的写法。本诗却脱了窠臼,别有用笔使意。一如写意画,摒其形声色态,专攻精气神灵,构思高出一筹,一二句不直书牡丹,宕开一笔,写庭前芍药和池上芙蕖,此二花或以清丽,妖媚不可宜物悦人,或以洁净,可远观不可亵玩著称。然而作者却评之“妖”而“无格”,“净”而“少情” ,褒少贬多,非人世真国色,殊天香.如果少褒多贬,令人不禁心疑, “妖”而有“格”者非谁莫属?“净”而多“情”者又冠落谁家?真天香,殊国色的奇异灵秀之第 6 页 共 7 页葩到底是什么?三四句回答读者的设疑和呼唤:此物非他,乃

19、众香国里之牡丹。在正衬“芍药之妖” “芙蕖之净”后继之以反衬“芍药无格” “芙蕖少情” ,评点他花,却意属牡丹。牡丹有庭前芍药之妩媚,有池上芙蕖之洁净,却少了它们的“无格” “少情” ,言外之意,牡丹既有“妖” “净”之优,又具有“有格” “多情”之专,是为别花所不具有的,实在是令人惊奇。如此蓄势造情作者仍嫌不够。以“唯有牡丹真国色”来直接评论,赞叹之情不禁油然勃发,气势充沛。只一个“唯”字,除此无他,点染出牡丹“特立独行” “卓尔不群” 。 “真国色”的姿容以最美的女子作比,岂但“倾城”更是“倾国”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花难再得。花容再三睹,一睹醉身,二睹醉心;花期不能误,一误错美

20、,二误伤神。手舞足蹈,吟咏歌赋,牛马若狂,万人空巷。此处没有写牡丹美在何处,没有就细节点染铺排,而以直接评语,以间接烘托其美倾城倾国,其格不可比拟,众香国里最壮观。武则天令百花齐放,独洛阳牡丹犹含蓓蕾,遂遭贬谪的传说犹在耳,写意传神。【小松】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 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

21、”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 “刺头”的“刺” ,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 ,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来源:GkStK.Com“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

22、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 ,只能“渐觉” 。 “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 ;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 ,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 ,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 ,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 ,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 (辞九第 7 页 共 7 页江李郎中入关 ) ,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 ,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