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 31.1 编制依据 .31.2 编制范围 .32.工程概况 .32.1 工程概况 .32.2 深基坑工点简介 .43.施工组织部署 53.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53.2 各架子队人员组成 .63.3 安全质量领导小组 .74.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 84.1 地质及水文情况 .84.2 深基坑工点周边环境 85.总体施工方案 96.安全检算 .97.施工方法及工艺 .107.1 挖井基础深基坑开挖工艺 .107.1.1 开挖准备 .107.1.2 开挖 107.1.3 支护 107.1.4 基底处理 .117.2 承台深基坑开挖工艺 117.2.1 防护桩施工 147.
2、2.2 开挖前准备 147.2.3 基坑开挖 .157.2.4 不稳定边坡的防护 .167.3 排水方案 .1727.4 围护方案 .187.5 变形观测方案 188.主要设备、机具配置 199.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99.1 安全保证措施 199.2 质量保证措施 2010.应急预案 .2110.1 基坑开挖风险分析 .2110.1.1 基坑开挖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2110.1.2 基坑开挖施工风险分析 .2110.1.3 施工管理混乱 ,安全意识淡薄 .2210.1.4 排水、防水措施不力 2310.1.5 不重视信息施工 .2310.2 基坑开挖应急救援预案 .2310.2.1 成立
3、事故应急机构 .2410.2.2 事故应急机构人员分工 .2410.2.3 应急救援机械设备及物资准备 2510.2.4 基坑工程施工事故处理措施 2610.2.5 伤亡事故应急措施 .27附图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33附图二:安全保证体系 .34附图三:应急救援报告程序流程图 35附图四: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36附件:防护桩检算资料专家论证意见3跨青威高速公路特大桥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 编制依据1.1.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1.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1.1.3铁路建设工程
4、安全生产管理办法;1.1.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1.1.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四版);1.1.6铁三院新建青荣城际铁路跨青威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图纸;1.1.7济南铁路局、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文件。1.1.8我单位同类项目施工经验和技术总结。1.2 编制范围青荣城际铁路 QRZH-标段第三项目部所辖跨青威高速公路特大桥为青荣正线铁路,双线设计,本方案针对本桥中承台、扩大基础或挖井基础基坑开挖深度5m 的深基坑开挖及防护。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跨青威高速公路特大桥中心里程 DK54+318.71,起始里程为DK49+943.15,终点里程为 DK5
5、8+813,全桥长 8869.8m,该桥坐落于即4墨市北郊,起自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营普路北起,呈南北走向,分别穿过郭五村、泥洼村、蒲洼村、姜家村、小店村,主要为青荣城际铁路正线跨越青威高速公路和 S603省道而设。大桥基础形式有桩接承台、扩大基础、挖井基础,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承台有单层、双层设计,扩大基础为三阶型式,挖井基础深度 610m。2.2 深基坑工点简介2.1.1承台深基坑本大桥跨越青威高速公路采用跨度为 60m+100m+60m的连续梁结构形式通过,连续梁中心里程为 DK52+868.7,连续梁与青威高速公路交角为 4126。本连续梁主墩 88#、89 #墩位于青威高速公路两侧。8
6、8#、89#墩承台尺寸相同,承台设计为 2层,底层平面尺寸18.6 m14.6m,高度 4m;顶层 13.6m8.4m,高度 2m。每个承台使用 HRB335型钢筋 54.3吨,C40 混凝土方量共计 1314.72m3。跨越 S603省道处交叉里程 DK53+351.4,上部结构形式为32+48+32m连续梁,基础采用桩接承台形式。本连续梁主墩为101#、102#,位于省道两侧,承台设计为 2层,底层平面尺寸为12.5*9.1m,高 2.5m,上层承台平面尺寸为 9.8*5.8m,高度 1m,设计 C40砼。2.1.2挖井基础深基坑目前收到图纸,跨青威高速公路特大桥 2#、155#、223#
7、墩设计为挖井基础,具体尺寸见表 2.1.3。设计 C40砼。2.1.3深基坑开挖深度统计5开挖深度根据实测原地面高程和设计基底高程确定。具体见表2.1.3。表 2.1.3 各工点深基坑开挖深度统计表平面尺寸 基础高度 开挖深度序号 里程 墩位 基础型式m m m防护形式1 DK50+011.1 2 挖井基础 10.8*7.0 6 6.8 工况一2 DK52+820.38 88 承台 18.6*14.6 6 7.5 工况二3 DK52+920.38 89 承台 18.6*14.6 6 7.2 工况二4 DK53+325.32 101 承台 12.5*9.1 3.5 5.2 工况二5 DK55+0
8、58.7 155 挖井基础 10.8*7.0 7 8.9 工况一6 DK57+250.30 223 挖井基础 9.8*6.0 6.5 9.9 工况一其中 102#墩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 4.7m5m,不属于深基坑开挖作业。3.施工组织部署3.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采用指挥部、项目部、架子队、工班管理模式。指挥部、项目部均设置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 6个职能部门,工地试验室和测量队属工程技术部管理。本工程施工队伍采用架子队的管理模式。跨青威高速公路特大桥深基坑开挖施工作业由第一架子队和第四架子队共同承担。架子队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
9、。架子队设置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配置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基层作业人员按专6业不同设置工班。各岗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项目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见附图 3.1.1。图 3.1.1 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图3.2 各架子队人员组成3.2.1第一架子队架子队工地试验室测量队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项目书记综合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架子四队架子一队架子二队架子三队7架子队队长:辛付兵架子队副队长:于成军技术负责人:张秀文物资负责人:史连江试验负责人:李尚峰安质负责人:郑巍、张振武测量工程师:孙国连技术员:刘昌远3.2.2第四架
10、子队架子队队长:兰焕叶架子队副队长:张文波技术负责人:苑玉龙物资负责人:李广博试验负责人:刘念川安质负责人:田素光测量工程师:丁健全技术员:李洪强、杨其盛、张生敏、司文震、李伟、毕士波3.3 安全质量领导小组组长:张泽勇副组长:刘德龙、张德强组员:陆师范、张文波、辛付兵、袁相富、李运伟、张秀文、谭杰、谷凤彩、靳立国、杨全林84.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4.1 地质及水文情况桥址区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al+pl) ,主要由粉质黏土、黏土、细砂、中砂、粗砂组成,局部表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主要由素填土、填筑土组成,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王氏群(K2W)泥质粉砂岩、砂岩、砾岩、玄
11、武岩及白垩系下统青山群(K1q)泥质粉砂岩、砂岩、砾岩、玄武岩、闪长玢岩。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局部地段为第四系空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 0m10m,高程24.42m45.88m,水位季节变化幅度 24m。4.2 深基坑工点周边环境根据表 2.1.3中统计情况,2#、155#、223#墩均处于农田中,地势较平坦,四周比较宽阔,无建筑物。88#、89#墩位于青威高速公路两侧,承台基坑伸入高速路坡脚,具体平面位置见附图4.2.1。101#墩靠近 S603省道,具体平面位置见图 4.2.2.46025 边 沟边 沟护 坡 道 护 坡 道坡 脚 线路 肩 线 坡 脚
12、 线路 肩 线14608027?1546083 ?150468栅 栏 栅 栏2872 40156309427青 荣 城 际 铁 路 与 青 威 高 速 公 路 平 面 交 叉 关 系 图备 注 : 本 图 单 位 尺 寸 均 为 cm,标 高 单 位 为 。 9S威 青 高 速 公 路K9+3.青 荣 城 际 铁 路D528670图 4.2.1 88、89#墩与青威高速公路平面位置图9图 4.2.2 101#墩与 S603省道平面位置图5.总体施工方案针对现场工况并依据图纸设计,制定方案如下: 工况一对于挖井基础基坑,周边地势均较开阔,设计图纸要求必须竖直开挖,严禁敞口开挖,设计 3种防护型式
1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 工况二对于承台基坑,设计图纸要求靠近公路侧采用钻孔桩防护,所以基坑开挖方案拟采用排桩防护和放坡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即靠近公路一侧或两侧采用钻孔灌注桩防护,开挖时采用垂直开挖,其余侧采用分层放坡大开挖形式。6.安全检算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护桩设计进行安全检算。钻孔灌注桩防护拟采用桩径 1.0m,桩间距 1.2m,桩长、设计强度、锚固深度、配筋及钢筋笼图纸设计等参数的确定见附件 1防护桩设计与检算 。107.施工方法及工艺7.1 挖井基础深基坑开挖工艺7.1.1开挖准备对开挖区域进行清表,清除腐殖土,调查地下有无排水、供气、电缆等管线设施,绘制施工平面图和基坑土方开挖示意图,
14、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基坑轮廓尺寸等参数。基坑开挖前,精确测定基础轮廓线,测出原地面高程,放出开挖边界并用白灰撒线,并在纵横方向设置保护桩。根据图纸设计,基坑开挖轮廓以满足基础底部尺寸为原则。基坑顶距开挖线 1.0m以外挖排水沟,基坑顶做成 4反坡,疏导水流,防止地表水浸入基坑。坑缘留有护道,护道宽度不小于1m。施工区域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场地排水沟做成不小于 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在基坑周围设置截水沟、排洪沟。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7.1.2开挖基坑采用竖直开挖,采用 1台破碎锤、2 台挖掘机(1 台小型的)沿轮廓线内竖直方向分层分步
15、开挖施工,根据地质情况或按支护要求施工护壁,开挖路线沿线路横向从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分阶分步进行,严格执行竖直开挖的要求,弃土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考虑挖井基础轮廓尺寸较小,且开挖深度较深,若施工作业面不能满足机械施工时采取人工开挖。开挖至离设计标高 1020cm时,停止开挖, 请监理单位、地勘11单位共同验槽,验槽通过后,人工挖除剩余土石。7.1.3支护7.1.3.1半基坑支护工况根据前期该桥扩大基础基坑开挖情况,并参照设计地质资料,依据跨青威桥挖井基础设计墩位地质情况,下述工况条件:一般地表覆土 1m左右,下面多为 0=300800Kpa 砾岩,强度高,稳定性好,具有自稳性。拟上述工况下只
16、对井口粉质粘土深度范围进行护壁支护,护壁在井口设置锁口。护壁材料参考 7.1.3.3节说明施工,当井口支护深度小于 2m时可采用一次性支护方式,护壁型式见下图。当井口超过 2m深度且需要分节支护时,护壁型式及施工方法同7.1.3.3节所述。 半基坑支护垂直护壁型式(h2m)7.1.3.2无支护工况当挖井基础周边开阔、平坦,井口附近无结构物、动载,地质基本承载力在 0=300Kpa以上时,采用无支护方法。首先降低原地面高程至挖井基础顶以上 20cm左右,即挖除地表覆粉质粘土,然后对基坑进行垂直开挖,无支护基坑开挖必须在进尺 1m后,及时对下原 地 面h锁 口 坡 度 2%121m深度找最弱点进行
17、探坑试挖,确定地质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自稳要求,才可大面积开挖。无支护基坑开挖基坑尺寸应等于挖井基础外轮廓尺寸。无支护方式挖井施工,必须有技术员全程旁站跟班作业,记录地质情况,做好地质现场核对工作。7.1.3.3全基坑支护工况对于不满足半基坑或无支护工况的挖井基础,采用全基坑支护方法。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厚度为 20cm,设计采用 C20砼,护壁内轮廓等于挖井基础外轮廓尺寸。施工时,护壁按外齿式进行浇筑,基坑开挖与支护交替连续施工,支护的具体方法:A、基础护壁型式护壁型式采用外齿式,每节护壁依进尺确定,高度可为 1或2m,顶宽 28cm、底部宽 12cm,平均 20cm。B、按照支护设计
18、绑扎钢筋网片,注意确保护壁内侧净保护层厚13度为 35mm。护壁采用 8mm 钢筋网片,网格间距 20*20cm,每 1.2m设一环圈梁。护壁配筋图如下: 钢 筋 网 大 样 图钢筋的连接必须符合现行铁路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求,在拐角处搭接头应错开设置。C、模板安装护壁砼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由测量班重新放样基础内轮廓线后进行定位,模板采用螺栓连接,加固方法采用钢管支架内撑法,钢管立杆间距 2m布置,纵横向钢管两端采用顶托调节,顶托水平撑在模板竖肋上,模内放置撑筋,确保满足挖井基础结构尺寸要求。D、护壁砼浇筑护壁砼采用 C20混凝土,浇筑前确保周边坑壁润湿且无杂质,采用溜槽或人工的方式入模,全
19、断面一次成型法浇筑,先浇筑短边,后浇筑长边,采用机械振捣,现场配备 50型插入式振捣棒,对每一14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护壁浇筑完成后采用土工布覆盖养生,砼强度达到 100%以上后,方可拆除模板。7.1.4基底处理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清理松散岩石、土屑、碎石块等,露出新鲜岩面,表面清洗干净。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和高程要满足设计要求。当地下水丰富时,需找到出水口采取堵漏措施,堵漏措施采用浇筑混凝土法,若是坑壁流水,首先采用棉纱封堵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护壁,并提高护壁标号等级,达到封堵结果。若是坑底涌水
20、较多,对水眼进行开挖,进行混凝土换填封堵。浇筑基础混凝土前须保证坑内无明显积水现象,否则应人工清除。7.2 承台深基坑开挖工艺7.2.1防护桩施工防护钻孔桩设计并经过审批后,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现场放样桩位中心,采用 ZR360A型旋挖钻机进行钻孔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按照大桥钻孔灌注桩工艺进行。施工时考虑桩基间距较密,采用跳打方法。防护桩灌注砼时应灌至原地面平齐,并于桩头预埋钢筋作为变形观测点。7.2.2开挖前准备涉及靠近公路的承台基坑,施工前需要与公路管理部门交涉,办理相关施工许可证,得到书面同意后,再进行施工。15对公路沿线通信、电力、供气管线进行认真调查,施工前必要时开挖探坑,确定地下管线
21、情况。靠近公路基坑开挖前防护桩必须施工完毕,且强度应满足开挖后的受力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否则不得开挖。7.2.3基坑开挖除混凝土防护桩区域采用垂直开挖,其余侧采用放坡的方法进行开挖。承台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时,根据地质情况由地面向下放坡开挖 4m,拟定坡度为 1:0.33,下部深度再放坡开挖,拟定坡度为1:0.25,具体见下图 7.2.2示意,底部预留施工宽度 0.8m。1:0.3 :.25图 7.2.3 靠公路侧防护桩防护时承台开挖示意图基坑放坡开挖采用分步(分台阶) 、接力开挖法,第一阶开挖深度 H/2,第二阶开挖深度为 H/2,采用接力开挖法,分两步进行,一台挖机由地面(原地面标高
22、假设为 0)挖至- H/2 米,直接装汽车运走,另一台挖机由-H/2 米挖至-H 米,将土甩至上面挖机工作面内,装汽车运走。开挖时机械挖土,人工修坡,随时用坡度尺检查开挖16坡度是否满足要求。挖土过程中,测量人员配合测定标高,当挖土快接近基底时,用水准仪在基底测设 3*3m方格控制网,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在开挖的过程中布置测点监测防护桩的位移,当位移或挠度过大时应立即停止开挖施工,分析原因,进行围挡防护加固,确保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土垫层封底施工。7.2.4不稳定边坡的防护非防护桩侧进行放坡开挖时,若存在不稳定边坡,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安全防护,依现场情况可采用进一步放缓边坡坡
23、度或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加固的方法,确保边坡稳定性。挂网材料宜采用土工格栅(30KN/m) 。挂网时自上而下,土工格栅悬挂在边坡上,由人工用尼龙绳在边坡下面进行牵引,从坡上由人工缓慢放下,放网速度不宜过快,并且要及时调整土工格栅的位置。土工格栅挂好后,拉直压紧使其紧靠边坡,采用 U型钢钉固定,固定采用垫块垫在钢钉处保证土工格栅与边坡土层的间距不小于3cm,垫块采用扎丝绑扎固定。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作业前必须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喷射混凝土之前,应将边坡拍打结实,以确保喷射混凝土与边坡之间的良好粘结。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以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厚度,可采用
24、在边坡上插上钢筋头,用红油漆标记。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按地形条17件和风向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进行,喷射长度不宜大于 6m。喷射时,水灰比宜为 0.40.5,砂率宜为 45%60%,灰骨比宜为1:41:5,坍落度宜为 813cm,并应掺入速凝剂,满足初凝时间不大于 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 10min的要求。喷射要求:喷嘴宜垂直坡面,上下左右偏角10,其间距宜为0.61.8m。喷嘴应连续、缓慢做横向环形移动,喷层厚度应均匀。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控制在 58cm,并应保证喷射在边坡上的混凝土无滑移下坠现象。喷射混凝土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棉蓬布
25、进行保温养生,保温养生直至基坑回填或保持 14d。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喷层厚度。当表面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时应及时清除重喷。7.3 排水方案分为坑内排水和坑外排水。坑内采用集水坑排水,在基坑内承台范围外对角位置低处挖 2个集水井,并在周围挖边沟,使其低于基坑底面 3040cm,于集水井处采用水泵集中排除。做好施工防护措施,配备塑料棚膜,对基坑周围及防护桩外侧高速公路护坡进行覆盖防雨,并在防护桩顶部路基侧位置处设拦水埂、导流槽,使原地面处雨水不流入基坑内,确保基坑周围不坍塌。187.4 围护方案基坑顶部边缘 1m范围内填筑筑土埂,土埂断面 50*30cm,其上设置 1.2m高钢管护栏,
26、立管每 2米 1道,并采用密目防护网进行围挡,悬挂标志标牌,确保施工安全。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基坑四周 2m范围内不得堆放弃土。7.5 变形观测方案7.5.1挖井基础观测点设置在基坑四周或护壁上埋设钢筋作为变形观测点,观测点的布置原则上每边不少于 2处,中间 1处,1/4 边长 1处,采用坐标法检测位移情况,井口护壁完成后即测量观测点坐标,记录 XY值,作为初始值,然后按照频次测量后将数据与之对比,算出位移大小。7.5.2承台基坑观测点设置靠近公路侧对防护桩和路基边坡顶(路肩)设置不少于 4处,防护桩观测点设在预埋的钢筋上,公路路肩上采用红油漆进行标识。非防护桩侧参考挖井基础观测点设置方法执行
27、。7.5.3变形观测基坑开挖前必须对变形观测点进行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记录数据,观测次数控制:开挖过程中每工作台班原则上不少于 2次,观测时间宜为施工前和施工结束时,当因故停工或开挖完成后,每天不少于 2次,当遇大雨后,应适当加密观测次数。每次观测后,测量人员必须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结果报现场技术负责人进19行审核,形成记录。若出现数据异常时应首先告知现场负责人撤离施工人员,分析原因或采取一定安全措施后,才可继续开挖施工。8.主要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投入机械设备见表 8.1。表 8.1 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 机械设备 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技术状态 使用工点1 砼罐车 10m3 4 良好 深
28、基坑开挖2 吊车 YM25 2 良好 深基坑开挖3 旋 挖 ZR360A 2 良好 深基坑开挖4 挖掘机 PH300 1 良好 深基坑开挖5 挖掘机 PC240 2 良好 深基坑开挖6 破碎锤 1 良好 深基坑开挖7 装载机 ZL50F 2 良好 深基坑开挖8 砼喷射机 1 良好 深基坑开挖9 电焊机 BX1-500 8 良好 深基坑开挖10 切断机 2 良好 深基坑开挖11 弯曲机 2 良好 深基坑开挖12 自卸车 8 良好 深基坑开挖13 空压机 4 良好 深基坑开挖14 水泵 10 良好 深基坑开挖9.安全质量保证措施9.1 安全保证措施9.1.1对本项工程设置专职安全员(张志龙) ,确
29、保工程安全进行。9.1.2在基坑开挖和承台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安全观测,严格控制支护变形对公路边坡的影响,出现险情时,立即停工,及时进行支护加固加强,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基坑开挖后,对基坑周围进行封闭围挡,并在基坑边缘 2m范围内不得堆放土和杂物。209.1.3在便道靠近基坑侧安放施工警示标志,确保行车安全。夜间开启警示灯。9.1.4加强施工组织,配齐施工要素,科学安排施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减小对边坡的影响。9.1.5设置完善的排水措施,雨季施工时,应在基坑顶面设置雨棚等防雨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基坑。9.1.6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指挥人员的
30、正确指挥,精心操作。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反映。9.1.7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证畅通,危险地段悬挂规定的标牌。9.1.8现场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必须设立安全通道或爬梯。9.2 质量保证措施9.2.1防护桩按嵌岩桩设计,应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cm。9.2.2防护桩严格按钻孔桩工艺施工,严格控制桩基偏位小于50mm,倾斜度小于 1%。9.2.3严格按水下灌注砼施工工艺施工,控制桩顶砼标高与原地面平齐。试验室按要求留置试件,尤其是各墩最后一根桩。9.2.4防护桩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完成 1根后宜隔 23根桩施工下一根。
31、219.2.5施工时要注意高速公路既有通讯管线的保护,采取可靠措施,保证管线安全。10.应急预案10.1 基坑开挖风险分析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全过程均伴随风险因素,而且由于邻近乡村、农田道路、施工临时便道、施工机械,一旦发生事故其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不利影响,因此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我们拟采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全过程、全方位地分析、监督、控制、处置各种风险因素,确保工程安全。10.1.1基坑开挖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1)基坑围护结构严重变形;(2)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3)开挖过程中地连墙墙体发生漏水、流土;(4)开挖过程中基坑水位差较大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5)基坑开挖过程中超固结土层
32、反弹。10.1.2基坑开挖施工风险分析(1)施工质量差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水携带部分粘质土、松沙等从基坑以上结构的背部流入基坑内,使基坑周围的水土流失,基坑周围道路开裂、塌陷,基坑中水满为患,坑壁坍塌。22(2)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程挖土机械在基坑附近反铲挖土,使基坑壁所承受的荷载大大增加,并且有较大的动荷载出现,大大超出了设计计算的安全储备,造成变形;基坑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随意碰触支撑部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基坑开挖不符合规程,基坑开挖应分层进行。高差不宜过大,对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高差不宜超过 1m; 基坑底部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开槽后,地基卸载土体中自重压力减少,土体的弹性效应将使基坑底面产生
33、一定的回弹变形。如果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加之基坑积水使得粘性土吸水体积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回弹变形增大。10.1.3施工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1) 基坑施工期间,在基坑边堆放大量的材料,以及基坑中开挖出来的土石,对基坑支撑结构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压力,使支撑结构大变形。(2)施工期间一面从基坑排水,一面又将生活用水及大量的施工废水无意识地倾倒在基坑边缘,造成基坑支护结构主动土压力大幅度增加,引起支护结构大变形。(3)施工期间对附近的地下管保护不力,使得水管泄漏,使基坑周围土体大量进水,支护结构荷载剧增,基坑边坡、壁变形。2310.1.4排水、防水措施不力(1)坑周边没有封闭,使外部水侵入坑内土
34、层,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隔水、排水措施,使坑内土体强度显著下降,基坑稳定性大大降低。(2)暴雨后雨水漏水大量渗流入基坑,而又未及时将水抽干,由于浸泡,基坑结构主动土压力增大,被动土压力减小,坑内高水位突然大幅度下降,基坑本身结构失稳,基坑倒塌。(3)由于对基坑附近的排水管道,保护不力,造成管道破裂,冲垮基坑。10.1.5不重视信息施工深基坑监测是指导正确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是一种信息技术,不重视信息施工,必然造成很大的盲目性(1)监测数据不全面,不能形成综合判断,从而造成事故。(2)对监测数据分析不够,例如只顾及支护结构位移的大小,忽略了位移变化的速率,导致事故。(3)报警标准不准确,或报
35、警不及时,从而错失抢险的机会。10.2 基坑开挖应急救援预案我队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出现事故,快速科学处理”的思路,以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工作效率,避免更大的损失,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2410.2.1成立事故应急机构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与附近医疗机构进行联系,成立医疗救助机构,在施工现场储备必要的紧急施救药品、器械,一旦发生伤亡、触电事故,即时进行处理,将受伤、触电人员送往合适的医疗单位进行抢救;并迅速上报。应急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组织机构、配备充足的应急资源。现场指挥:张泽永()通讯联络组:杨全林() 疏散引导组:张德强()抢险行动组:刘德龙() 张文波()辛付兵() 陆师范()
36、物资保障组:靳立国()灾情核实组:孔德水、朱超、张东平应急办公室,调度室联络人:杨全林()现场设立 24小时值班人员,项目部副经理张辉雄作为值班负责人,值班电话:(张辉雄) 、 (张文波) 。10.2.2事故应急机构人员分工事故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事故上报、分析、调查、处理、整改等事务,具体分工如下:25(1)组长项目经理张泽永:统领应急处理小组,全面负责事故处理的一切适宜。(2)副组长安全长陆师范:指挥应急救援人员以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实施抢险工作,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确保救援工作的实效性。(3)副组长项目总工刘德龙:及时快速收集事故总体情况,汇总成文字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4)项目部书记张德强
37、:负责领导指挥处理事故现场工作以及事故的善后工作。10.2.3应急救援机械设备及物资准备基坑工程施工事故发生往往是在瞬间的事,抢险的目的是避免事故的继续蔓延,使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损失降为最低。为了不错失抢险机会,基坑开挖前应提前准备好抢险的机械设备和材料。(1)应急救援机械设备准备如表 10.2.3-1。表 10.2.3-1 应急救援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 设备物资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性能 用途1 吊车 25T 台 1 良好 起吊2 挖掘机 320 台 1 良好 挖土方3 装载机 ZL50 台 1 良好 装卸4 发电机 15KW 台 1 良好 发电5 潜水泵 1.5” 台 2 良好 排污6
38、 排污泵 2” 台 2 良好 排污7 电焊设备 套 1 良好 焊接8 气焊设备 套 1 良好 气割9 运输车 20方 台 2 良好 物资运输(2)材料准备26相应的配备足够的材料,一旦发生意外,可在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具体物资如图 10.2.3-2表 10.2.3-2 应急救援物资准备一览表序号 应急物资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1 水泥 42.5 T 20 袋装2 水玻璃 T 5 堵漏3 聚氨酯 T 5 防水4 砂子 m 1005 碎石 m 1006 编织袋 条 1000 7 竹排 m 38 金杯车 台 19 担架 付 110 医药箱 个 1 备足急救药品、包 扎带10.2.4基坑工程施工事故
39、处理措施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后,首先要查明导致病害事故的确切原因,判断事故的发展动态,正确指定处理方案,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避免丧失良机,酿成更严重的后果。(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分层,对称,均衡开挖,限时封闭。施工期间密切监测四周变形情况,一旦发现变形应立即停止开挖,严重者,立即进行回填,立即加强监测,或改变施工方案。(2)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监测以及基坑外观察水位变化,重点监测临河、临路基坑的沉降倾斜情况,发生险情立即停止基坑开挖,采用回填防止出现进一步沉降。(3)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坍塌失稳,首先应在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坍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27
40、(4)流土,坑内排水开挖,造成坑周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事故发生后,首先应立即停止坑内排水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地下水的渗漏,加强对基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10.2.5伤亡事故应急措施10.2.5.1基坑坍塌事故常见的几种类型(1)触电事故首先切断电源。现场施工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项目部。电工快速赶往事发地点,根据触电情况选择抢救的方法。在第一时间拨打 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未到来之前,抢救工作不间断。将触电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项目部。(2)坍塌事故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
41、急小组,并上报项目部。维护好事发地点,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或擅自进入。检查坍塌作业面,及时进行坍塌作业面的加固工作,防止发生二次坍塌。28视坍塌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急救措施,如发现现场人员掩埋事故应迅速挖救,但不应使用铁制等高硬度工具,以免发生二次伤害。立即通知 120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就医。发生掉物打击事故按本预案掉物打击事故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3)坠落事故坠落人员神志清醒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急小组,并上报项目部。立即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维护好事发地点,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项目部。坠落人员处于昏迷状态:立即拨打 120急救电
42、话。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项目部。维护好事发地点,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保持好通风。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项目部。(4)掉物打击事故被打击人员头脑清醒,有外伤:立即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为其止血,并包扎伤口。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项目部。立即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29维护好现场,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项目部。被打击人员处于昏迷状态:立即拨打 120急救电话。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项目部。维护好事发地点,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保持空气流通。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项目部。(5)机械伤人事故立即对伤员进
43、行简单处理,为其止血,并包扎伤口。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项目部。伤势较轻的利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伤势较重的视情况自行送往医院或通过 120急救车救治。保护好现场,不得将事发机械随意挪动。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项目部。10.2.5.2事故应急简单急救法(1)外伤出血现场急救加压止血法:小伤口出血很少,可用药棉或干净的手绢、毛巾盖住伤口,再用敷料或清洁布条加压包扎,一般对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有效,“创可贴”就有很好的止血效果。指压止血法:如果下四肢或头颈部的动脉出血,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地压在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上,以此来止血,这种简单的现场急救措施,可以阻断血流,
44、以便送医院就治。30屈肢止血法: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则在肘窝内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前臂与上臂用“8”字型绷带将其捆牢。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法适用于四肢较大的、较复杂的或出血较快的伤口止血,一般见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汹涌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法无效者。所谓止血带一般是指弹性较好的橡皮带,或身边的腰带、领带、围巾等,也可以用三角巾代替。止血带应绑在伤口的近心端,即肢体靠近心脏的一端,例如膝关节以下外伤出血,应立即在大腿的适当部位扎止血带。肘关节以下流血不止,应在肘关节以上扎止血带,扎止血带时一定要注意扎紧,以伤口基本上没有新鲜血流出为原则。扎止血带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容易引起止血带以下肢体坏死。(2)断肢急救法让伤者躺下,用一块纱布或清洁布块(如翻出干净手帕的内面),放在断肢口上,再用绷带固定位置。如找不到绷带,可用围巾代替。用绷带把断臂挂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条腿断了,则与另一条腿扎在一起。安慰伤者,叫他不要动,然后打电话召救护车。料理好伤者后,可以设法找回断肢,用清洁的布块包好,放入塑料带内。让断肢保持体温,如有可能,在塑料带周围放些冰块,但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断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