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振兴东北与社会结构的改造135振兴东北与社会结构的改造邴正(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33)摘要:回顾近现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以农耕 渔猎游牧三大板块结合的社会结构,逐渐向以外来移民和农业社会为主的社会结构演变的过程.渔猎,游牧社会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因此,对现“-3 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的分析,重点就应放在移民的本土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克服间歇性发展的历史局限,代之以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改造传统的社会结构,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持续性发展需要的社会结构支撑与新的文化精神.关键词:振兴
2、东北;社会结构;间歇性发展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7)02013504我们所说的东北主要是指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面积大约 120 万平方公里,到 2004 年底,人口约 l1500 左右,整个东北三省的 GDP 总量达到了 15200 亿元人民币,整个东北三省人均GDP 约 14000 元.在全国各个区域的发展当中东北落后于东部 ,在中部排在第一位,所以东北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原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洛林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几年前就提过:不应该把东北简单地看作是中部,它和中部不一样,它是一个独特的经济区域,它有自身的特点.当前中央作出
3、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东北正在积极推进,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怎样来看待东北社会,它和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地方是不适应的.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造,我们如何调整和改造,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的问题.一,东北社会的资源依赖性结构东北地域辽阔,120 万平方公里,现在人口达到了 11500 万,广义的东北包括大兴安岭以东,山海关以北.在历史上东北始终地广人稀,资源性非常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渔猎和游牧为主.到近代以后,东北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游牧,渔猎退居其次,农业和工业逐渐占主体.到今天东北仍然是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大省.比如吉林省的土地面积 187400 平方
4、公里,占国土面积约占 1/5,而拥有的耕地占全国的 1/25,生产的商品粮占全国的 1/10,储备粮占全国的 1/5,出口粮食占全国的 1/2,黑龙江比吉林省的粮食规模还要稍大一些.东北农业非常发达 ,原因是什么,就是资源.东北的土壤非常肥沃.东北历史开发短,资源消耗少.中原的土地也很肥沃,要不然我们的祖先怎么能创造这么辉煌的人类文明呢?由于辉煌,资源消耗就大,所以中原的农业逐渐由于人多地少,土质逐渐恶化,中原农业逐渐走向衰落.东北开发较晚,全面转入农业社会不超过 200 年.我曾经考察过长白山区,吉林省安图县有一个村,这个村建于 1968 年.十几个山东来的当时叫“盲流“ 的农民渡过松花江,
5、在这个地方开荒,到我去的时候是 1995 年,他们已经由十几个人发展成为2700 人口的大作者简介:邴正(1957 一), 男 ,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l36 社会科学战线?2007 年第 2 期? 区域历史与文化村.村长告诉我说,他们这个村从开始种地 20 多年间基本不施肥.他们垦光了 10万亩森林.村长说:“我们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给我们抓起来我们都觉得不冤枉,因为我们毁坏森林来种地.“东北的土质多肥沃,20 多年种地都不上肥.而且是当时安图县产粮第一的村.这就是东北的自然条件好,所以农业发达.东北的矿产资源丰富,东北的工业基本是资源型工业
6、.据 1943 年调查统计,东北煤产量 2532 万吨,占全国煤产量 49.5%;发电能力 107 万千瓦,占全国 78.2%;生铁产量 171 万吨,占全国87.7%;钢材产量 49 万吨,占全国 93%;水泥产量 150 万吨,占全国 66%;铁路 1.4 万公里占全国1/3;公路 10.8 万公里,占全国 50%.黑龙江是石油,煤炭.吉林省现在两大支柱产业,汽车,石化,为什么能有石化,因为扶余还有油田.长白山过去有丰富的煤炭,吉林省的辽源,白山,舒兰,营城等等原来都是煤矿.辽宁也是一样,铁,煤丰富.东北的农业和工业基本都是资源性的.所以东北的经济就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经济.这和江浙,广东一
7、带完全不一样,那一带地下也没埋什么东西,到现在广东没有发现什么大煤田,浙江也没有发现什么铁矿,煤田,他们就是有人.人多了就没地种,于是他们的人就漂洋过海,到处做生意,所以他们不是靠自然资源,他们依赖的是人力资源,这是不一样的.二,东北社会的迁移性结构东北社会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为东北的原始居民都是游牧和狩猎民族,他们都是逐水草而居.东北的游牧渔猎时代,结束于清末中原农民向东北的大规模移民垦殖.清初至中,中国人口由 1亿猛增到 4 亿.鸦片战争后,天灾人祸,中原农民流离失所,引发了中原人口向东北的大迁移.清军入关前,东北人口当在 100 万以上.1819 年,全国人口 30126 万,东北人口
8、223 万,占全国人口的0.74%.1910 年,全国人口 36782 万,东北人口 2158 万,占全国人口的 5.86%.1949年,全国人口 54167 万,东北人口 3854 万,占全国人口的 7.0%.1957 年,全国人口 64653 万,东北人口 5120万,占全国人口的 7.9%.2000 年全国人口 129374 万,东北人口 10655 万,占全国人口的 8.2%.由此可见,东北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呈总体上升趋势,其增长速度远远高出同期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大量外来人口及其后裔,当是东北人口的主体.东北已由移民社会进入本土化社会.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东北移民浪潮已基本
9、停止,目前的人口流动大抵是流出大于流入.从1982 年至 2004 年22 年间,中国人口由 10.1 亿增长到 12.99 亿,累计增长了 30%.同期东北人口则由9100 万增长到11943 万,增长了 30.7%,相当于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回顾近现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以农耕渔猎游牧三大板块结合的社会结构,逐渐向以外来移民和农业社会为主的社会结构演变的过程.渔猎,游牧社会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因此,对现当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的分析,重点就应放在移民的本土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匕.东北社会的间歇性结构东北的发展不是持续性的,而是间歇性的,由于迁移与流动,东北都是间歇发
10、展,总是辉煌百十年,再衰落二三百年.历史上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规律.东北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兴起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上古时期,殷商民族和东夷文化就起源于东北的辽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曾先后六次南下中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是回过头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东北无论怎么强盛也都缺乏延续性.游牧民族,渔猎民振兴东北与社会结构的改造 137族不像农业民族那样定居,它强大了以后就要移动.每当渔猎民族,游牧民族强大了,它首先是武力强大,因为他们个个是战士,这些民族的人从小就学习射箭,去打猎物.“胡儿三岁能骑马“
11、, 是马背上的民族,全民皆兵,而且游牧民族的军队不需要后勤.我们中国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游牧民族的粮草是随身携带,他们是赶着牛羊,骑着马去打仗.打仗休息了就宰羊吃肉,吃饱了就再去作战,只要他们没被打败就吃穿不愁.再有,骑兵在那个年代就是装甲兵,横冲直撞,运动速度非常快,像成吉思汗的部队运动速度是极快的.每一个骑兵有多匹马,而不是一匹马,叫“ 歇马不歇人“, 人在马背上睡,昼夜兼程 .为什么成吉思汗能横扫欧亚大陆呢?就是这个原因.这都是游牧民族的长处,他们一旦有了强大的兵力就要南下.进人现代历史之前,草原一到冬天是冷冬,都是零下三四十度,一下大雪所有的草全部覆盖,牛羊大批死亡,游牧民族就
12、活不下去了,就要南下,南下就遇到了农业民族.农业民族定居,盖房子,种庄稼,游牧民族一来就踩了人家的庄稼,所以就要冲突.但农业民族又打不过游牧民族,所以游牧民族一旦打赢了就发现中原这个地方好,冬天也不冷,绫罗绸缎,歌舞升平,农民在那儿种庄稼,只有管他们要就行,比在草原上风餐露宿强多了,所以就都不走了.东北就变成了一个迁移性的地方,只要游牧民族强大了,它立刻就搬家了.这样一搬家就保证了东北的资源,东北的周期性搬家,东北的资源从来就没被彻底性破坏过,资源可利用性比较强.一个游牧民族强大了,走了,过了几十年,草原上空了,森林里空了,生态又恢复了.他们就这样一批一批地往中原涌,东北始终保持人烟稀少.东北
13、的农业民族也是迁移性的,东北的汉族始终停留在辽河流域.在辽河流域有个“拉锯 “,游牧民族强大了就归游牧民族,中原王朝强大了,就又把军队派到辽河.辽河是中原控制东北的一个桥头堡,但是中原王朝却总是站不住脚.因为中国的农业主要靠这么两三种作物,北方就是小麦和谷子,南方就是水稻.这些作物是有缺点的.水稻必须在乎地,有水的地方才行.而东北这个大平原广阔,但基本上都是半干旱地区,水比较少,只是河边能种水稻,而且无霜期比较短.小麦和谷子虽然不用水,但是产量低,而且是相当低产.一个农民在东北种小麦,种谷子,要种几十亩,才能够他们家和当地驻军用的,更何况一个农民种不了几十亩,原始条件下没有拖拉机,他种多了收也
14、收不回来.但如果要种少了呢,就只够自己家吃的,而不够养军队的.这个地方如果没有军队,游牧民族强大了就来抢,最后就被消灭了,所以他们维持不住.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水手把印第安人的玉米和马铃薯传到东方,东北的大规模农业开发才揭开了序幕.玉米和马铃薯耐寒,抗倒伏,病虫害少,非常适合东北的气候条件.中原的农民终于可以突破辽河流域,在广袤的东北大平原上开荒播种.东北的汉族人绝大多数都是关内移民的后代.移民有什么优点呢?思路开阔,缺点就是流动性大.所以东北人的很多家庭都是先从山东到辽宁,在辽宁呆了一段之后又搬到辽东,又继续沿着长白山往北走,最后一直到北大荒.一旦挣了钱了,东北的移民就马上回家.中国人有一个传
15、统,项羽有句话叫做:“ 富贵不还乡 ,如锦衣夜行.“ 刘邦是市井无赖,他当了皇帝以后回老家,把老乡都叫来,让他们感受什么是“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四海兮归故乡“, 这是小人得志的心态.所以东北的农民也是如此,一旦富裕了之后就大包小包,绫罗绸缎地往关内跑.把自己的财富都搬到关内了,炫耀一番之后,要着饭又回东北了.解放后移民的情况不但没有变化,还继续加强,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建设,需要大批的工人,关内的农民又一批一批地冲进了东北的城市.东北迁移性很强,东北社会的上层,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是从南方迁过来的,中央的计划经济给计划来的.因为老工业基地在东北,科研中心也要在东北,高校要在东北多设,人才都是从全
16、国各地迁来的.这就出现一个毛病,迁来的这些同志一老,就又都跑回去了.东北的农民一旦富了之后就不在自己的家乡创业,就搬到市里来了.在城市里再富了就往北京,深圳跑了.东北一茬一茬的民营企业家起来,最后留在东北的不多,只要是富了都要跑到南方发展.这就是东北人的流动性.138 社会科学战线?2007 年第 2 期? 区域历史与文化四,东北社会的断裂性什么叫“断裂性 “呢? 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体化的 ,各个部分之间黏合,衔接得不好.原因就是东北地区的原始文化是游牧,渔猎文化,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的农业社会,可是东北是跨越式进入的工业化社会,殖民者迅速在东北建立了城市和工厂,然后新中国一成立,“一五“,“
17、二五“ 又把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来建设,东北迅速进入工业化社会.严格地讲,东北还没有告别游牧,渔猎的时候就进入工业时代了.当东北社会鄂伦春人还在大兴安岭里狩猎,蒙古族还在草原上放牧的时候,长春,哈尔滨,大连,沈阳,齐齐哈尔,吉林,抚顺,鞍山都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业城市.所以东北社会是断裂的.牧民骑着马看着草原上烟囱冒烟,他们和这个烟囱没什么关系.东北的农民在北大荒上种玉米,他们和城市里的机器没什么关系.所以我们东北的农民是纯农民,工人是纯工人,知识分子是纯知识分子,干部是纯干部.这个社会不是很协调的一体化的.以东北的农民为例,东北的农民和关内,南方的农民不能同日而语,东北没有民营经济.我们老喊“ 全
18、民创业“ 就是创不出来 ,东北的农民出去打工的比例很低 ,为什么? 就是东北的农业条件好,资源丰富,东北这个地方风调雨顺,到现在还是如此.所以,东北农民只要种地就能活人.但到了浙江,江苏那一带就不行了.江苏现在是 7600 万人,10 万平方公里;浙江是 5000 多万人,10 万多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都挤了六七百人,平均每人一分多地.全国平均耕地 1.59 亩,吉林省平均人均耕地 3.5 亩.所以东北的农民都是纯农民.南方因为没地可种,农民就得离开土地,离开土地的农民怎么活?第一步就是从事手工业,农民的生产资料是土地,没有土地就什么生产资料都没有了.这样就得学手艺,走人手工业.会手艺,能开作
19、坊,就有了原始积累,最后就变成了商业.南方的农民致富走的都是这条路.先当小木匠,磨剪子炝菜刀,修鞋,修锁,修伞什么都干,只要能挣钱都做,这样就练出了一代商人.东北工人是纯工人.东北的工人由于在资源行业意义上,是“准“ 产业工人.上海的工人才叫产业工人,以机器制造加工为主.所有的工人都有技术,东北的工人主体是矿工,林业工人,建筑工人,这些工人的技术含量低.工厂的工人,国有企业分工详细,车工就是车工,钳工就是钳工,铣工就是铣工.所以说工人就是纯工人.东北知识分子是纯知识分子.东北的知识分子不是从民间长起来的,而是国家调来的.又由于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重视基础建设,科研机构绝大多数是以基础研究为主,不
20、太适应民用.东北的专家学者多,但都是动口不动手,动手的人才太少了.游牧渔猎的时代消逝了,“闯关东“的时代结束了,计划经济的时代一去不返了,辉煌衰落振兴的怪圈也不应再次重演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东北带来了重新振兴的又一次历史机遇.中央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又给东北送来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如果仅有外部条件,没有内部变化,谁又能说若干年后,不会出现又一次新的衰落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克服间歇性发展的历史局限,代之以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机制.因此,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改造传统的社会结构,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持续性发展需要的社会结构支撑与新的文化精神.东北要振兴,就既要在经济上做文章,还要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做文章,也要在社会改造上做文章,改造东北社会结构的资源性,迁移性,间歇性,断裂性,使之适应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形成一种依靠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新型社会结构.责任编辑:尚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