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52181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 护 理 措 施1、疼痛相关因素:心肌缺血、缺氧。 1、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4、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2、恐惧相关因素: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因病房病友病重或死亡。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设法减少清除促进因素: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工

2、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4、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 5、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6、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3、焦虑相关因素:身体和心理上的异常感觉。环境和日常生活发生改变。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允许病人说话、呻吟。及时缓解病人疼痛。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 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4、创造轻

3、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素:疼痛不适。 活动无耐力。 医疗受限。 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并向病人说明健康程序,不要允许病人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5、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6、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或者给予较多的协助,以避免病人过

4、度劳累。 5、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疼痛/不适。氧的供需失调。 焦虑。虑弱/疲劳。心律失常。强制性活动受限。 1、心肌梗死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但应向病人说明康复程序:第 1-3d:绝对卧床休息,进食、大小便、翻身及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第 3-6d: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在醒时每小时深呼吸及伸屈两足几次,也可做些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无合并症者,可坐在床上或床旁椅上,起坐时间从每次 20-30min 逐渐增加,开始起坐时动作要缓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有合并症者根据病情延长卧床时间。第 1 周后:可下地床边活动,走动时间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宜。第 1-2 周

5、:逐渐增加活动,可在室外走廊散步,上厕所等。第 3-4 周:可出院。第 2-3 个月:可恢复正常生活。 2、多巡视,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3、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 4、心肌梗死恢复期,不要过量限制活动及延长病人卧床休息时间。 5、把障碍物从病人经常走动的区域移开,以提供病人安全的活动场所。 6、按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在必要的体力活动前给予硝酸甘油药预防发作。 7、若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 3min 后仍未恢复,血压有异常改变,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应,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8、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计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

6、息时间,指导并鼓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最大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避免过度疲劳。避免重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的工作或过长的工作时间。避免剧烈劳动或竞赛性的运动。在任何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经常参加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及进行适当的体操和活动,既可帮助神经系统从疲劳中恢复,又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 6、心输出量减少相关因素:心肌梗死。 1、尽可能减少或排除增加心脏负荷的原因及诱发因素。 2、监测血压、脉搏、脉压、心率、心律、尿量、出入水量。3、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 4、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 5、按医

7、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 30 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 6、准确记录 24h 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7、 知识缺乏 1、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教导。 相关因素:新出现的疾病,未接受过有关教育。与年龄及文化层次有关。2、根据病人身体和心理状态选择适合的教导计划。 3、在病人理解基础上教授,必要时重复有关重要信息,直至理解和掌握。 4、教导病人和家属体力活动前和活动后休息的重要性。 5、给病人提供医生所开药物的书面材料及服药时间表,以使病人每天有规律地定时服

8、药。 6、讨论可能与病人的心脏病有关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逐渐进行教育。 7、利用明确的反馈信息保证病人对治疗计划的理解。 8、 便秘相关因素:活动减少。饮食不当:液体摄入量不足,饮食中缺乏粗纤维。体位改变。 环境影响,缺少隐蔽性。虚弱。1、安排合适的排便时间及允许排便的体位。 2、消除或减少便秘的促成因素。向病人及家属强调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建议进食适量的高纤维素饮食,烹调时增加植物油用量。保证每日液体入量在 1500-2000ml,心衰病人应适当减少并制定液体入量计划。不习惯于床上排便的病人,应向其讲明病情及需要在床上排便的理由并用屏风遮挡。 3、急性期病

9、人可加强腹部按摩,恢复期病人可适当进行锻炼。 4、告诉病人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可在排便用力时呼气,必要时在监护下排便,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改变。 5、遵医嘱给予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 9、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相关因素:梗死面积过大、心肌收缩力减弱。输入的液体过多、过快。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心衰的诱发因素如:上感、劳累、情绪激动、感染,不适当的活动等以及预防措施。 2、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协助病人端坐卧位,两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并给予 20%-50%酒精湿化吸氧。严密观察神志、出汗、紫绀、咯痰、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尿量等情况,随时报告病情变化。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

10、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等药物治疗。3、严格掌握输液滴速,控制液体入量。 4、准确记录 24h 液体出入量。 10、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相关因素:心肌梗死、心输出量减少。1、严密观察神志、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2、观察病人末梢循环情况,如皮肤温度、湿度、色泽。 3、注意保暖。 4、保持输液通畅,并根据心率、血压、呼吸及用药情况随时调整滴速。 11、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心肌缺血、缺氧。电解质失衡。 1、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病人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及心电图改变,并做好记录。 2、嘱病人尽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烟酒、浓茶、咖啡等。 3、向病

11、人说明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感受,若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4、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仪器如除颤起搏器,抗心律失常药及复苏药。 12、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相关因素: 梗死面积过大。 饮食不当。 不能按要求卧床休息。 排便用力。 心律失常。 1、尽可能减少或排除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2、如出现心脏骤停,立即抢救。 立即拳击心前区数次,如无心跳恢复则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迅速速通知医生。 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击除颤。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 保持呼吸道通畅

12、,给氧。呼吸不能恢复进行气管内插管。 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并做好记录。 13.气体交换受损相关因素:肺循环瘀血。肺部感染。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1、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3、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 1-2L/min,中度缺氧 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 4-6L /min。肺水肿病人用 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4、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5、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 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 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7、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14.预感悲哀 相关因素:疾病的影响。对治疗及预后缺乏信心。对死亡的恐惧。1、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时,守候病人身旁,给病人以安全感。 2、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健康指导。 3、与病人/家属建立融洽关系,避免精神应激,护理操作细致、耐心。 4、尽量减少外界压力刺激,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5、提供有关治疗信息,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注意正面效果,使病人树立信心。 6、必要时寻找合适的支持系统,如单位领导和家属对病人进行安慰和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