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模块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必修第四章第四节的拓展,基础知识,众多实例,理性分析,最终目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考试题呈现形式,典型课例介绍,第一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注意 “对于课标所要求“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分布” 湘教版未编制。教学时: 一是将必修中介绍的各自然灾害分布进行回顾。 二是利用人教版介绍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好学过的知识,参考其他版本,作到优化整合。,第1节-自然灾害的概念:必修与选修有区别,但选修更突出“自然变异”这一要点。教学中可略讲。自然灾害的特点:(1)课标要求,应作
2、为重点教学部分。 (2)突出:选用案例分析案例归纳特点(目的理解特点),第2节 自然灾害分类方法的教学,建议适当介绍其他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地事物或现象的能力,但重点介绍教材中的成因和特点分类方法。(干旱、洪涝等)可略讲。自然灾害的分布既要注意读图分析,强化空间概念;又要从形成原理上理解分布规律。,第3节 学生比较熟悉,可采用资料收集和分析、讨论、辩论等方式实施教学,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章主要采取案例或问题教学法,对本地区有的自然灾害,选择近 年发生的,重大的作为典型,结合教材开展教学;对本地区不多见 或不会发生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
3、教学,加深学生对灾害危害 性的认识。,第2节 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述与学生探究相结合方法,充分利用当地的典型案例,用活教材知识。注重地图教学,强化学生对各类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理解。并处理好与必修中国的洪涝灾害重复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第1节本教材对“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这一标准落实不好,建议参考其他版本。或者在后几节中结合具体灾害进行补充讲解。,第3节 我国的地质灾害,可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进行分析。既复习了中国地理基本知识,又很好理解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第4节 采用案例教学,选用生动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知道生物灾害的危害即可。,第三章教材分析
4、与教学建议,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实例出发,注意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 影响关系,以便进行辨证法教育。最好采用探究学习方法,沿着 “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致灾或减灾 可 持续发展”这一思路,突出人地关系,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是:学生学会综合分析某地某一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1.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本条标准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可采取专题比较、综合 比较、中心问题比较、纵向横向比较等方法,突出同一自然灾害 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教学时可选用我国影响大的某一自然 灾害,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析造成危害
5、程度的地域差异 及地理背景。,第四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从国家政府层面讲如何应对灾害。了解有关法律及重大减灾项目。 对重大减灾工程项目的教学可考虑两点: 1.案例的全面性。 教材列举了三个典型:“长江防洪体系工程” 和“淮河流域治理”洪涝灾害的防治;三北防护林工程荒漠化和沙尘暴治理。 2.分析问题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围绕“地理背景灾害成因防灾措施”的 问题连展开探究式学习,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提出对应措施的分析方法。,第二节围绕“技术”讲,突出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重在应用,对 技术的本身不 深入解释。但要注意通过对相关数据和遥感图片的判读、分析, 复习并掌握高一必修中阅读
6、简单遥感图片的方法。,第三节从个人的角度讲如何应对灾害。选择了比较有全局性的地震和洪水。这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这一标准要求的落实,重在实用性上。重点思考:面对灾害怎么办?,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创设灾害情境或提供典型事例供学生讨论,让学生在 活动中,针对假设个人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学会一些紧急的应对措施。既让学生有兴趣,又落实“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之目标。体现以人为本。,自然灾害,原因分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危害),治理措施 (防灾与减灾),科技措施,政策,法规,工程措施,监测与防御,救援与救助,自救与互救,分布特点:,时间分布
7、;空间分布,知识梳理:,命题规律:,1.从内容上,侧重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涉及地质、 气象和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防灾,减灾) 如08年广东、山东文综、江苏地理、海南地理就考查了地震、 海啸、洪灾和沙尘暴。,2.从形式上,以图文资料的方式呈现信息,让学生结合基本知识 作答,多以近年发生的较大的自然灾害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具有 明显的生活化、时代性特点,题目以综合题为主,赋十分。,3.考查学生定位、信息的提取和整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灾害意识。,4.从趋势看,结合区域图、统计资料、气候资料等考查自然灾害 的基本原理。如08年的南方雪灾、冻雨、四川地震
8、等。,二、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07高考题,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干旱灾害,干旱灾害的分布地区,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的特点联系性灾害链 防灾与减灾高新技术运用,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07海南地理卷】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12)。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
9、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 、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6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台风灾害,减灾效果原因分析,与必修模块相结合, 台风灾害的影响,灾害影响注意全面性。,(08绍兴一摸) 2008年12月,我国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截至 2月24日,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516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因灾死亡129人, 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l 66万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2008年1月1031日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图9),(1)材
10、料一显示,此次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 气候区其中严重冻害主要分布于 、 (写简称)等省区。该灾害天气的形成与 (天气系统)活动相关。(8分),(2)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6分)(3)我国的气象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主动及时向各级政府、部门和 公众提供气象服务,为夺取抗灾救灾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气象部门在这次 抗灾救灾工作中可提供哪些气象服务?(6分),灾害的分布与成因,灾害的危害,灾害的措施,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08山东)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 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 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我国主要自然灾害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海南 26.(10分)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 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 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 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10)。完成下列要求。,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 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 的主要原因。(4分),多雨(梅雨) 季节2分), 持续强降雨(2分)。 (江淮流域汛期 / 出现持续强降雨 /),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 (2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2分),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分),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祝工作顺利! 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