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ppt课件.ppt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0900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铁路行业转制型地方高校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大连交通大学 关天民2014年10月15日,内容提要,原铁道部直属高校划转情况 省属高校划转前后发展现状 大连交通大学划转后的发展机遇 大连交通大学铁路人才培养介绍 大连交通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介绍,一. 原铁道部直属高校划转情况,数量:11所,理工类:8所,师范类:1所,医学类:2所,三种类型,一. 原铁道部直属高校划转情况,各类型高校及其名称,一. 原铁道部直属高校划转情况,各类型高校及其名称,一.原铁道部直属高校划转情况,2000年被合并的5所高校,一.原铁道部直属高校划转情况,2000年转制的6所高校,按原铁道部对人才需求的分工,省属

2、高校划转前的分工:,(1)兰州交通大学:主要培养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方向的人才 (2)华东交通大学:主要培养铁道工程和电气工程等方向的人才,二. 四所高校划转前后发展现状,二. 四所高校划转前后发展现状,(3)石家庄铁道大学:主要培养铁建、桥隧等方向的人才 (4)大连交通大学主要培养机车车辆制造工艺等方向的人才,二、四所高校划转前后发展现状,(一)省属高校划转前基本情况,1. 主要表现:(1)专业少:每个学校不到20个(2)规模小:每所学校不到5000人(3)学生就业方向:在原铁道部行业内,主要服务于铁路行业,学科门类较少,以工为主,二. 四所高校划转前后发展现状,(二)省属高校发展现状,二.

3、 四所高校划转前后发展现状,转制十几年来,4所转制高校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地加大为铁路行业服务的力度,同时,拓宽思路,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增加服务面向,为当地培养适用性人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虽然任重道远,但都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兰州交通大学,学校学科特色鲜明,门类齐全,涵盖了工、理、经、管、文、农、法等7大学科门类。现有6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约28000人。学校在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其中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车辆工程等学科在国内高校具有较强实力。学校积极探索职业资格培养鉴定与本科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双证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2009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平均就业率为96.60%,在全省高校中名列第一。2012年被评为“2011-2012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华东交通大学,以工为主、以交通运输为特色的大学。学校学科门类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大学科门类。现有6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约

5、20000人。土木工程、铁路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铁道通信信号等专业的学生,为用人单位所青睐。 学校在在全国首创五年制“音乐学+文秘”的“艺文”结合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在全日制本科学生中开展双学位(双专业)教育,让毕业生在两个专业领域内灵活、自主择业。华东交通大学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无论是就业人数,还是就业质量,都走在了江西省内高校的前列。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2年位居江西省高校前列,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比率稳居江西省高校之首。2013年学校又成为江西省唯一跻身“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的院校。,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第一批录取。有49个本科专业,在校生约

6、28000人。学校学科门类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艺等8大学科门类。在隧道施工新技术及环境控制、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TBM掘进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方向独具特色。 汇集军队、部委和地方院校优势于一身,形成了“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秉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始终坚持“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10年连续保持在96%以上,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大连交

7、通大学,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有5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和艺术学7个门类。其中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声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产学研合作。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南北车集团、广西玉柴、北京中兴通等企业在人才培养领域共建了14个服务平台。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踏实肯干,适应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毕业生。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十万余名毕业生,在业内享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目前,每年约1/3的毕业生在原铁路系统就业,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

8、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多年都具辽宁省省属高校就业率的前茅。,三. 大连交通大学面临的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增加: 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轨道交通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内高速铁路需求持续增加高铁的走出去战略实施地铁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四. 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一)轨道交通行业人才,行业需求的人才素质:专业知识、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定位准确,并且体现整体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现代

9、轨道交通车辆分类: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机车车辆,轨道交通车辆产品生命周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运用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营,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二)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介绍,形成覆盖轨道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学科专业体系:满足轨道交通车辆行业对于机、电、运行、维护、管理等学科的融合性需求,重新规划学科专业布局:根据轨道交通车辆的六大生命阶段特点,进行学科群布局调整和专业建设;针对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化培养,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二)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介绍,建立新的教学组织架构:在原有二级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动车运用与维护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轨道

10、交通车辆特别是动车的运用、检测、维护与服务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二)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介绍,人才培养规格:四种能力,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二)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介绍,人才培养规格:六项专业素质,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三)重构轨道交通车辆全生命周期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平台+模块” ,具体分为三个课程平台、九个课程模块,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三)重构轨道交通车辆全生命周期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做法之一: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11、,实践教学做法之二:与南北车主要车辆生产厂家实施3+1和4+1培养,实践教学做法之三:和生产动车的长客、唐山厂、大连厂、齐齐哈尔厂合作建设4家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四)培养轨道交通创新拔尖人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根据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特色化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班级设置:“茅以升班”,“詹天佑班”和“国际化试点班”,四. 轨道行业人才培养介绍,(一)调整服务面向转制为省属地方大学后,每年的招生学生生源,有大约1半是来自辽宁省,教育经费也主要来自辽宁省,因此,如何尽快融入地方,为区域经济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很快就确定

12、了“立足辽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铁路市场,积极面向世界”的服务面向。,五. 复合型人才培养,五. 复合型人才培养,(二)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介绍,模式:五年制,“传统专业+软件工程”,时间:2001年,在国内率先实施,五. 复合型人才培养,(三)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特色,学科基础平台:按照两个专业主干学科知识的相关性,找准复合点,确定学科主干课程链,搭建双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通识教育:综合考虑传统专业与软件工程两个专业主干学科的知识特点与内在逻辑,设置两个专业所需要的通识基础教育平台,五. 复合型人才培养,(二)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特色,方向课程模块:根据通识基础课程和学科

13、基础课程的相互支撑和合理渗透,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特点,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促进课程内容的合理衔接,力求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专业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五. 复合型人才培养,(三)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实践时间跨度:13年,复合专业数量:18个,复合学科门类:涉及工、管、文、理、经5大门类,培养人才数量:15000余人,毕业生数量:7000余人,五. 复合型人才培养,(三)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2009年,“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两个专业领域内就业,特别是在需要有双专业复合专业需求的岗位具有非常强的就业竞争力,如:经济学+软件工程专业在银行金融服务业、日语+软件工程专业在对日服务外包业等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高。,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