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13.100P09备案号:J699-2007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5373200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Technical operation code of safety for workmen of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20070720 发布 20071 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DL/T53732007目 次前言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总则34基本规定45施工供风、供水、用电75.1空气压缩机工752 司炉工1153
2、冷冻机(氨压机)工1654 水泵工1755 柴油发电机工1956 外线电工2057 维护电工2358 通信电工2559 充电工26510 汽车电工.276起重、运输各工种.2961 门座式起重机司机2962 塔式起重机司机.3463 桥(龙门)式起重机司机.3964 缆索起重机司机.4165 轮胎式起重机司机.4966 履带式起重机司机.5467 汽车司机.5668 电瓶机车司机.60IDL/T5373200769 卷扬机司机61610 皮带机工63611 起重工657土石方工程6771 推土机司机.6772 挖掘机司机7073 铲运机司机7274 装载机司机7375 拖拉机司机7476 振动
3、碾司机7577 潜孔钻司机7578 凿岩台车工7879 风钻工79710 爆破工.81711 撬挖工.84712 锻钎工.858地基与基础工程.8781 地下连续墙工8782 钻探灌浆工899砂石料工程.9l91 破碎机工9192 筛分机工9610混凝土工程100101 支模工100102 钢筋工10210-3混凝土工(含清基工).110104 混凝土泵工115105 拌和楼运转工118106 塔(顶)带机运转工119IIDL/T5373200710.7混凝土喷射工12210.8沥青工12411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12611.1电焊工12611.2金属结构制造工(铆工)12711.3金属结构安
4、装工13011.4水轮机安装工13111.5水轮发电机安装工132116 调速机安装工.134117 卷线安装工134118 电气安装工13511.9管路安装工13711.10热处理工13911.11金属防腐工14012监测及试验.141121 测工141122 金属材料试验工141123 混凝土材料试验工142124 电气试验工144125 化验工144126 无损探伤工14513主要辅助工种15013.1施工机械修理工150132 汽车修理工15213.3木工15413.4架子工16013.5油漆工16513.6钳工16713.7车工170IIIDL/T53732007138 刨工1731
5、39 铣工1751310 潜水工1771311 石工179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第一种工作票格式180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第二种工作票格式182条文说明183DL/T53732007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 号)的要求,对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1988)(以下简称原标准)进行修订的。原标准实施以来,对促进水电水利施工企业的安全文明施工起了较好的规范作用,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十多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继
6、而对安全生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实用性,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标准修订后分为以下四个标准:DLff 5370-200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DLrr 5371-2007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DLIF 53722007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DLff 5373-200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个标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水电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本标准是对原标准的第十一、十六两篇内容进行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如下:删除了一些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现已很少出现的工种,
7、按现行施工要求合并了一些工种,并增加了一些新工种;对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专业工种和主要辅助工种,规范其行为准则,明确其安全操作标准。本标准在结构设置上,采用按工程项目分类,按工序进行编VDL/T53732007制。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 i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三峡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第-512 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 7水电第四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中国水
8、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c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中国水 i电闽江工程局、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水利学会、黄河)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霞忠、高翔、钱宜伟、李福生、i放、马照云、李京林、郑根保、唐晓勇、康明华、刘洋、彭冬赵海洋、高统彪、牛宏力、李文峰、陈楚贵、汪祖武、罗霖、明华、徐孝模、贺永利、龙月林、王亮、王景忠、王水兵、走杨和明、张建华、邓康林、罗小国、罗伟晖、李宏伟、李锦,凤权。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VIDL/T53732007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参加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文
9、明施工的行为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安全防护与安全、文明施工,小型水电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DL/T53732007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 508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144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30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11375热喷涂操作安全GB
10、 13349爆破安全规程DL 516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JGJ 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LT 537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 5371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LT 5372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2DL/T537320073 总 则30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准则,以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标准。302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颁布的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遵照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现行安全技术规程及相关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保养规程的要求进行编制。303 本标准规定了参加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文明施工的行为规范。304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安全防护,安全、文明施工,小型水电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305 参加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的作业人员应熟悉掌握本专业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应熟悉、掌握和遵守配合作业的相关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3O6 施工班组应坚持执行工前安全会、工中巡回检查和工后安全小结的每日“三工活动”和每周一次的“安
12、全日”活动。307 施工企业应坚持定期培训的教育制度,施工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本专业安全技术和本标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岗。3DL/T537320074 基本规定4O1 凡从事水电水利土建施工及机电设备安装、运行、维修、金属加工、电气作业、起重运输等工种,应遵守 DL/T5370的有关规定。各专业工种应熟悉本专业安全技术规程及相关专业安全技术规程。40.2 作业人员应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403 遵守劳动纪律,做好交接班作业,不得擅自离开作业岗位。作业中不得说笑打闹,不得做与作业无关的事,上班前不得喝酒。40.4 未经许可,不得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别人,更不得随
13、意操作别人的机械。405 作业前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作业时不得赤膊、赤脚、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敝衣、戴头巾、围巾、穿背心。40。6 不得靠在机器的栏杆、防护罩上,以及在皮带机上休息。407 人员不得在坑内、洞口、陡坡下等危险处休息。408 上下班应按规定的道路行走,注意各种警示标志和信号遵守交通规则。409 人员不得在吊物下通过和停留。4010 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不得吸烟和明火作业。不得在有毒、粉尘生产场所进食、饮水。4011 不得在同一断面或其附近,进行上下双层作业。若无法避免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4O12 洞内作业前,应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当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应及
14、时排除。401 3 施工现场所有材料,应按指定地点堆放;进行拆除作业,拆下的材料应随拆随清,不得妨碍交通。4014 机械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及超负荷运转。试运转应按照安4DL/T53732007全技术措施进行。4015 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绝缘良好,各种电动机应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应拉闸加锁。4016 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应停电并挂标志牌,标志牌应谁挂谁取。检查确认无人操作后方可合闸。不得在机械运转时加油、擦拭或修理作业。 4017 作业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各种设备、附件、工具等安全可靠,发现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检修,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工具。4018
15、 各种机电设备上的信号装置、防护装置、保险装置应经常检查其灵敏性,保持齐全有效。4O19 使用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除有良好的接地保护等安全措施外,还应戴绝缘手套。4020 非电气人员不得安装、检修电气设备。不得在电线上挂晒衣服及其他物品。4021 机械的运转部分及导轨面上等部位不得放置各种物品,设备运转中不得调整安全防护装置及给转动部位加润滑油,操作者离开岗位时,应停机、停电。4022 按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规定,进行设备维修保养作业,应保持设备整洁、润滑良好。4023 作业地点及通道应保持整洁畅通,物件堆放应整齐、稳固。行车道、厂区重要通道不得堆放杂物,并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4024 严格执行
16、消防制度,各种消防工具、器材应保持良好,不得乱用、乱放。4025 变电室、配电室、氧气站、煤气站、乙炔站、空气压缩机站、发电机房、锅炉房、油库、危险品库等要害部位,非本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5DL/T537320074026 非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不得安装、维修和操作特种设备。4027 当班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对工具、设备进行清点和和维护保养,并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4028 发生事故时,应及时抢救和报告,并保护好现场。6DL/T537320075 施工供风、供水、用电51 空气压缩机工511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512 空气压缩机房应保持清洁和干燥。51
17、3 不得将汽油、油棉纱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机房内和储气罐附近,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514 储气罐存放处应通风良好。距储气罐 15m以内不得进行焊接或热加工作业。515 空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得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及检修作业。516 安装或检修后的空气压缩机,应进行试运转,确认性能可靠后方可带负荷运行。517 操作高压开关柜,应站在绝缘胶皮垫上,并戴上绝缘手套。518 不得使用汽油或煤油清洗空气压缩机的空气滤清器、气缸和其他压缩空气管路等零件。不得用燃烧方法清除管道油污。519 用压缩空气吹洗零件时,不得将管口对着人体或其他设备。5110 内燃机冷却水温过高需要打开水箱盖时,应戴手套或用厚布衬垫,
18、人的面部应避开水箱口。5111 不得接近明火源加油。5112 移动式油动空气压缩机,应遵守下列规定:1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各连接部分应紧固可靠,各运转部分和阀门应动作灵活,加满冷却水;检查并添加燃油、润滑油;检查各油、水、气管道应无渗漏。7DL/T537320072)应确认柴油机减压杆放在启动位置。3)应确认燃油调整杆放在低速位置。4)应确认主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5)各防护装置齐全良好,储气罐内无存水。2启动时:1)分离启动机离合器,打开汽油箱油阀。 ,2)接通点火线路,将化油器风门关闭。3)套上启动手轮,缓慢转动至感觉手轮的阻力较大时,急速转动 23 次后,打开化油器风门,再转动手轮,直
19、到发动为止。3启动柴油机:1)启动机运转预热后,方可将变速箱手柄拨到高速位置。2)将接合机手柄向后拉,使启动机小齿轮与柴油机飞轮齿圈啮合。若啮合不顺,可短暂接合启动机离合器。3)松开调速器弯杆,将离合器手柄后拉,平稳地接合启动机离合器。4)启动机以正常转速带动柴油机,将减压杆手柄推向预热位置,待柴油机运转加热后,把燃油调整杆放在中间位置,再将减压杆推向作业位置。5)应密切注视机油压力。6)柴油机发动后,及时将启动机离合器分离,关闭汽油箱油阀,待汽缸内汽油烧完后切断点火线路,停止启动机,启动机连续运转时间不得超过 15min。7)柴油机启动后,应分别用低速、中速、额定转速进行加热运转,同时注意各
20、仪表读数应正常,水温升至55以上后,方可带负荷运转。4运转作业:1)注意柴油机仪表读数,倾听机械运转声音应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8DL/T537320072)空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得超过 160,润滑油温度为 50“-85,润滑油压力应为 98kPa294kPa,但不得低于 98kPao3)储气罐内最大压力不许超过铭牌规定的压力。4)所有连接部分不得有漏气、漏油或松动现象。5)每工作 2h4h,应开启中间冷却器和储气罐的冷凝油水排放阀门 12 次。6)空气压缩机长时间连续运转后,不得用冷水冲洗。5停机:1)停机时须逐渐开启储气罐的排气阀,使气压逐渐降低,并相应地降低柴油机转速,使
21、空气压缩机在无负荷、转速在 550r/min600r/min 情况下运转 5minlOmin。2)脱开主离合器,空气压缩机停止运转。3)将柴油机转速降至 500rmin550rmin,继续运转5min,然后停止供油,使柴油机停止运转。4)关闭柴油机出油阀。5)冬季温度低于 5C时,停机后应立即放尽未加防冻液的冷却水。6)其他机型启动、运转、停机等操作按其说明书执行。5113 固定式电动空气压缩机,应遵守下列规定:1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1)清除机体和电动机附近的工具和杂物,并清扫干净。2)曲轴箱中的油质和油量应符合要求。3)压气管路各阀门开闭应灵活,并处于开机前的位置。4)长期停机后,应向齿轮油
22、泵内注满机油,摇动齿轮油泵使油压升到 100kPa以上。5)各连接部位无松动现象,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电动机及电气设备应正常并应保证电气设备的外壳有良好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4;启动设备动作灵9DL/T53732007活,操作把手应置于零位,油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可控硅励磁装置所有开关均处于停机位置。6)中间冷却器如有气压,应进行排放;调节卸荷器,使空气压缩机处于无负荷状态。7)打开冷却器进水阀,并调至适宜流量;向注油器内注入清洁的压缩机油至规定高度,摇动注油器手柄,向汽缸内注油,并确认油已进入气缸。2运转作业:1)各仪表指示,各部油位、油温、油压、水温、排气温度及气压等应符合要求。2)
23、电动机及机械部分应无异常响声和振动,电气各部运行正常无过热现象,电流表、电压表的指示应在规定范围内。3)注油器工作应正常。4)中间冷却器及各管路等部位无漏水、漏气等现象。5)冷却水流量应均匀,不得有间歇性的排气及冒气泡等现象。6)卸荷器和安全阀压力调定后不得变动。7)中间冷却器及储气罐内积水和油每班应排放 23 次。8)各部位螺丝、销子无松动现象。3空气压缩机运行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人员应停机检查:1)压缩机发生严重漏气或漏水;冷却水突然中断。2)润滑油压力降到 100kPa以下或突然中断;润滑油温度过高。3)中间压力、二级排气压力或排气温度超过允许范围。4)电流表、压力表、温度表指示值
24、突然超过规定。5)压缩机或电动机有不正常声响。电动机的滑环和电刷间,有严重跳火现象。10DL/T537320074作业人员在停机时:1)应逐渐关闭减荷阀门,使空气压缩机空载运转。2)应先关小冷却水的进水阀门,15min 后全部关闭。3)排放冷却水须待水温降到 60C以下后进行。4)空气压缩机日常维护保养及检修的废弃物(含油料)应集中保管处理。52 司 炉 工521 作业人员应经过特种设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522 作业前应检查锅炉本体和安全附件等,确认正常后方可操作。5.23 执行交接班制度,并把本班运行情况、水质处理情况等,记入运行记录本上。524 安全阀和压力表的
25、铅封,不得拆开。525 安全阀应每周进行一次手动排气试验。安全阀定压应符合特种设备的规定。526 压力表弯管应每周进行一次冲洗,并在刻度盘上划上红线,标出工作压力。527 水位表每班应冲洗一次。5.28 排污阀每班应开启一次。529 每周应至少打扫一次火管中的烟灰和燃烧室的积灰。521 0 锅炉运行应按规定进行水质处理。5211 新装和使用中的压力表,应有国家计量部门一年以内的校验合格证明和铅封。5212 煤粉炉的磨煤机作业场所,不得吸烟和动用明火。5.213 烘炉应遵守下列规定:1对新装、移装和大修后的锅炉,在运行前应烘炉,进行干燥处理。11DL/T537320072应根据运行锅炉的型号,按
26、其设备说明书规定的烘炉时间进行。5214 煮炉应遵守下列规定:1 煮炉用药、数量及煮炉时间按其设备说明书规定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2在煮炉过程中,不得排污,应在煮炉之后,将污水一次排放。3升压前应将透气阀开启。如有蒸汽从透气阀冒出而使炉内水位降低,应补充至正常水位。4停炉冷却后排出炉水,并及时用清水(温水)将锅炉内部冲洗干净。当锅筒内壁呈现黑褐色时,煮炉达到合格。5215 锅炉经检查合格,准备工作完毕,方可升火。升火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检查合格后,关闭排污阀,向炉内进软化水。上水时打开透气阀或安全阀,以便排出炉内空气。2进水时应检查入孔、手孔无渗漏,水位应维持不变。如有下降应查找原因,加以排
27、除。3燃煤锅炉宜在炉排上放上木柴等引燃物,打开引风机抽出冷空气或可燃气体,然后点火,着旺后添煤,再开鼓风机。4煤炭应搭配合理,保持适当的水分;检查煤里应无炸药,雷管等危险物品。5锅炉的升火时间(从点火到起压),一般火管锅炉为 5h6h,水管锅炉 3h4h。6升火时,随时注意检查锅炉水位,如水位上升过快,可排污。5216 锅炉升压时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 当开启的安全阀(或透气阀)冒蒸汽时,应将其关闭。2 当汽压升至 50kPa100kPa 时,应冲洗水位表。冲洗时应做好防护工作。12DL/T537320073当汽压升至 100kPa150kPa 时,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校对两只压力表压力应相同
28、。4当汽压升至 196kPa294kPa 时,检查各连接处应无渗漏现象。5当汽压升至时 294kPa392kPa,应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6汽压升至作业压力时,应进行暖管。7当汽压升至作业压力时,检查安全阀应灵敏、准确。8在升压过程中,不得进行紧固作业。 5217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在初次升火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定压标准进行定压并铅封。5218 几台锅炉向同一蒸汽母管送汽时,应先并炉,然后供汽。并炉时应做到:1减弱火力,开启蒸汽母管及主汽管上的疏水阀。2锅炉汽压比蒸汽母管低 49kPa98kPa 时,即可开始并炉。缓慢打开主汽阀,有旁通阀时先开启,待暖管后,再逐渐开大主汽阀至全开启。主汽
29、阀开足后应倒回一圈,然后再关闭旁通阀和过热汽上的疏水阀。3应保持汽压和水位正常。若管路里有水击现象,应加强疏水后再并炉。5219 锅炉供汽应遵守以下规定:1微开总汽阀,进行暖管,同时打开管路上的疏水阀泄出冷凝水,暖管时间不少于 0.5h。2开启主汽阀应缓慢进行,根据阀径的大小,应控制在4min9min。3主汽阀全开后,倒回一圈。5220 锅炉运行时,对于水位、汽压、风量、吹灰、排污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节,确保运行正常。调节内容如下:1 保持锅炉正常水位。正常水位一般应在水位表中间,在低13DL/T53732007负荷时,应稍高于正常水位;在高负荷时,应稍低于正常水位,但上下变动范围不宜
30、超过 4mm。不能连续上水的锅炉,每次上水应少上、勤上。2保持汽压稳定。注意压力表的变化,当压力超过最高许可作业压力时,安全阀应迅速排汽。因故不能排汽时,应立即用人工方法开启安全阀,进行排汽降压。3有蒸汽过热器的锅炉,对过热蒸汽的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4合理配风。正常运行时,宜保持 2mm3mm 水柱的炉膛负压。5定期排污时,应有专人看炉内水位。6受热面应定期吹灰和清除烟垢。7手烧炉上水、添煤、拨火和出渣应错开,投煤动作应快,加煤应均匀。5221 停炉应遵守下列规定:1锅炉暂时压火停炉,压火期间应有专人值班。2长期停炉应使炉内水位高于正常水位。如和正在运行的锅炉并炉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
31、锅炉运行时,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然后报告有关业务管理部门:1)锅炉水位低到允许的最低水位以下,虽不断加大锅炉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2)锅炉水位已升到允许的最高水位以上,虽经放水,仍不见水位下降。3)给水设备全部失效。4)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和安全阀中,有一项全部失效。5)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6)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件被烧红等。14DL/T537320077)其他异常运行情况,且超过安全运行范围。4作业人员在紧急停炉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停止给煤和送风,减弱引风,关闭烟道挡板和灰门。2)扒出炉膛内的燃煤,使火熄灭。不得往炉膛里浇水。3)将锅炉与
32、蒸汽母管完全隔断,开启透气阀、安全阀和过热器疏水阀,迅速排放蒸汽,降低压力。4)在紧急停炉时,如无缺水现象,可采取排污和给水交替的降压措施。5)如遇缺水事故时,不得进行给水,可开启透气阀或提升安全阀。6)如遇满水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给水,可关小烟道挡板,使燃烧减弱并开启排污阀放水。同时开启蒸汽母管及有过热器的疏水阀门,进行疏水。5222 热水锅炉除了按照蒸汽锅炉运行操作规程以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l上水、升火前,应检查进出水阀门、风门处于开启位置。2启动大型循环水泵时,应先打开旁通门或者关小进、出水阀门。待运转正常后,再关闭旁通门或开大进、出水阀门。3运行中,应经常注意压力和温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数
33、值。4运行时,应先开动循环水泵,等供热系统循环水运行正常后才能提高炉温。停炉时不得立即停泵,应待锅炉出水温度降到50以下时才能停泵。5在严寒季节,应注意防止管道冻结、堵塞。应注意在停电、停水时做好维护工作。5223 热水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炉:1 因循环不良造成炉水汽化或锅炉出口热水温度上升到与出口压力下相应饱和温度的差小于 20。2炉水温度急剧上升失去控制。15DL/T537320073循环水泵或补给水泵全部失效。4压力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5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6补给水泵不断补水,锅炉水位仍然继续下降。7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件烧红等,严重威胁
34、锅炉安全运行。8其他异常运行情况,且超过安全运行允许范围。5224 检修保养:1锅炉在运行期间和停炉后检修,作业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搞好日常维护保养。2)应有备品备件,如管子、阀门、水位表、玻璃管(板)炉排片、压力表等,以保证出故障后能及时更换、修理。3)对锅炉受压元件进行修补焊接时,应经过锅炉安全检查人员同意,方可进行。4)停炉检修时,应进行内、外部检验,确定检修项目和处理方案。5)锅炉每次检验、检修情况,应记入安全技术档案。2锅炉停用或备用锅炉应采取防腐措施。3锅炉水压试验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从工作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在锅炉旁停留。2)水压试验发现泄漏,应当降压到零
35、后处理,不得带压修理。5225 锅炉操作间应保持整洁,煤渣及其他废弃物应集中堆放处理。53 冷冻机(氨压机)工531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16DL/T53732007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532 开车前,应全面检查机械、电气设备及各部管道无漏气、漏水和其他异常现象,在确认整个设备完好后,才可按操作程序启动。533 运转中应密切注意设备的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时,应停机检查。发生意外危险或事故时,应紧急停车处理。534 贮液器所贮氨液应维持在容器容积的 l312 之间,贮液量不得超过 45,不得小于容积的 13。535 制冷设备的充氨应在宽敞平整的场所进行。充氨和操作时附
36、近不得吸烟、电焊和明火。氨瓶应放置稳当,并将空瓶、实瓶分开。536 不得将氯化钠盐和氯化钙盐混合使用。537 氨瓶应避免曝晒、撞击。氨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lOm。538 开关氨瓶阀门时,应站在阀门侧面慢慢操作。如遇瓶阀冻结时,可用温水解冻,不得用火烘烤。539 在检修冷冻机前,应先将机内的氨气抽走。检查完毕以后,应把机内空气抽出。5310 氨压机工应掌握设备的泄氨紧急处理方法和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的办法。5311 定期检查机械和动力机座的稳固性,保证转动的危险部位设有防护装置。5312 安全阀、压力表须准确、灵敏、可靠,并按规定定期校验。5313 修理盛有氨的容器时,应事先放去其中的氨,放
37、氨时,应戴防护手套和防毒面具。54 水泵工541 水泵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17DL/T53732007操作。542 安装水泵以前,应仔细检查水泵,水管内应无杂物。543 吸水管管口应用莲蓬头,在有杂草与污泥的情况下,应外加护罩滤网。5.44 安装水泵前应估计可能的最低水位,水泵吸水高度不超过6m。545 安装水泵宜在平整的场地进行,不得直接在水中作业。546 安装好的水泵应用绳索固定拖放或用其他机械放至指定吸水点,不宜由人直接下水搬运。547 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工作:1检查原动机运转方向应与水泵符合。2检查轴承中的润滑油油量、油位、油质应符合规定,如油色发黑,应换新油。
38、3打开吸水管阀门,检查填料压盖的松紧应合适。4检查水泵转向应正确。5检查联轴器的同心度和间隙,用手转动皮带轮和联轴器,其转动应灵活无杂声。6检查水泵及电动机周围应无杂物妨碍运转。7检查电气设备应正常。548 正常运行应遵守下列规定:1运转人员应戴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才能操作电气开关。2开机后,立即打开出水阀门,并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情况,直至达到需要的流量。 3运转中应做到四勤:勤看(看电流表、电压表、真空表、水压表等),勤听,勤检查,勤保养。4经常检查水泵填料处不得有异常发热、滴水等现象。5经常检查轴承和电动机外壳的温升应正常。6在运转中如水泵各部有漏水、漏气、出水不正常、盘根和轴承发热,以及发
39、现声音、温度、流量等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18DL/T537320075.49 停机应遵守下列规定:1停机前应先关闭出水阀门,再行停机。2切断电源,将闸箱上锁,把吸水阀打开,使水泵和水箱的的存水放出,然后把机械表面的水、油渍擦干净。3如在运行中突然造成停机,应立即关闭水阀门和切断电源,找出原因并处理后方可开机。55 柴油发电机工551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独立操作。552 在发电机附近不得存放燃油或其他易燃物品。操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发生火警时,应迅速切断电源。553 飞轮及发电机部分应围有防护栏杆,发动机的排气管应装有消声器,并接至室外。554 机房内不得
40、燃烧木柴或油料取暖。若采用电炉等保暖时,炉子应远离燃油箱,并应有防范措施。555 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未经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移动。556 发电机带电部分,即使绝缘良好,亦不得用手触摸;试验是否带电时,须用试电笔或查看仪表。557 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工作:l发电机在启动前,应检查各部整洁情况、接头连接和绝缘情况,配电器和操纵设备应正常,电刷无卡住,各部螺丝应紧固,整流子或滑环应用布擦净。2启动前应检查柴油发动机的储气瓶压力、机油油位、燃油箱油位。 3 检查连接发电机与线路的开关,励磁机磁场变阻器应在电阻最大位置,发电机及有关设备应完好,临时短路线应拆除。4发电机周围无障碍物及遗留工具,机内无异物
41、,盘车时转动应灵活,可动部分与固定部分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各部润滑系统正常,油杯完好无缺。19DL/T53732007558 正常运行应遵守下列规定:1 发电机在运行时不得在线路上作业和用手接触高压线或进行清扫作业。2发电机组和配电屏装设的安全保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3 发电机组不得带病作业和超负荷运转,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4发电机运行时,不得人体接触带电部分。带电作业时,应有绝缘防护措施。5发电机运行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机械,应经常倾听机械各部声响,留心观察仪表,并触摸轴承等部位,应无过热现象。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6发电机运行中,不得进行保养、修理和调整作业。7发电机在运行中检查整流子和滑环时,操作工人应穿绝缘胶鞋、戴橡胶手套,并在靠近励磁机和转子滑环的地板上加铺胶皮垫。8 不得在柴油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擦拭机组。9发电机检修后开始运行前,应对转子与定子间进行检查,应无工具或其他材料遗留在内。559 发电机运行时升高的温度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数值,如发现温度过高时,应停机慢慢冷却,查明原因后予以消除。5510 长期停用的发电机、励磁机应定期测量电动机及操作回路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 1M/kV。56 外 线 电 工561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