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测试同步学案.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95806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测试同步学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测试同步学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测试同步学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测试同步学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测试同步学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写作创造形象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写,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优秀的文章常常避免枯燥的说理,而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吸引读者。如传记作品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记事作品通过对事件的生动描写揭示事理,寓言借故事寓意,山水游记通过描绘景观抒写游兴和感受。从创造形象入手,进行写作,可以因文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有的文章并无深意而形象和文辞很美,可以把写作重点放在形象和文辞上。例如过小孤山大孤山由远而近,写了小孤山的远观近景,介绍了山中祠庙,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小孤山秀美景色的赞美,突出了它的峭拔秀丽。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小石潭的水鱼石树和优美的环境,王勃

2、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它们能引起美感,给人美的享受。2有的文章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景物、环境或人物事件的描写,表现作品的意旨。如通过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形象化的描写,看到作者对于宁静淳朴、没有王税的乌托邦式社会的向往;项羽之死通过对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等场景的细腻描述,客观地揭示了项羽死亡的真正原因;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秦王和廉颇面前的不同表现,赞美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无私无畏、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3在寓言故事中,作者往往借助某一生动鲜明的形象来说明一种道理,读者却从中可得到一些人生的认识和启示。如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通过对庖丁解牛时的动作

3、、神态的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和文惠王的对话,阐述了自己的养生之道,而后世读者也从中引申出一些如何处世生存的道理。创造作品中的形象,要注意运用以下几个技巧:1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有的性格特征,做到个性突出,形象鲜活,力求避免千人一面。2运用细节描写。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 ”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例如庖丁解牛中的细节描述,突出其高超的技艺。又如鲁迅的阿Q 正传中有一段阿 Q 刑

4、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 Q 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 ”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 Q 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 Q 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3借助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

5、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 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 ;二是渲染气氛( 如 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 );三是烘托人物性格 (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 。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形象生动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我们从创造形象的角度写作,在获得美感和认识上提高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1.庖丁刚开始解牛时,技术并不怎么高超,但几年下来,做到了目无全牛,能够切中肯綮,游刃有余,并且解完牛后有一种踌躇满志的感觉。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

6、以应用于与 “钻研” “动脑” “学习” “实践” “把握规律”等有关的材料、话题或命题作文中去。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 观规 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我们也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 规律,做到 “游刃有余 ”。2秦始皇营建极尽豪华的阿房宫,在宫内过着荒淫奢糜的生活,梦想让子孙后代代代为王,但由于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残酷压榨人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他去世后不久,秦王朝就宣告灭亡。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以应用于与 “借鉴” “民心” “梦想”等有关的材料、话题或命题作文中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1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 ,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

7、” ,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他们”是一个人称代词,其所代的对象是宽泛的,因此立意时要明确“他们”的所指。 “他们”可以指那些名人、伟人、英雄,抒发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他们”可以指那些历史上、现实生活中的罪人,表达对他们的谴责和憎恨;“他们”还可以指那些弱势集体、残疾智障人群,表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呼吁社会向他们奉献爱心。例文他 们2008 上海满分作文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 ,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

8、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 们这样一群人。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 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 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 节。在山野的 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 为了生 计, 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 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9、。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 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 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 饭,父母 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 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 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 电费而被查封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豪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 们 的成绩不差” “我

10、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 “北京的 2008,也是我 们的 2008!”他 们逐渐成熟,告 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 而苦恼;虽然,学校 还是交不上水 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 ,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 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 头,照亮了他 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赏析 该作文有五大优点,首先,作文将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很真实地描绘出来,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自然、不适 应,再到他 们心态的逐渐成熟,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畅,可以看出

11、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积 累,但是并无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视野,文字和主 题很匹配;第三, 总 体上看作文表达了作者对同龄人的同情、关注和企盼,言为心声,也正是作文题目要求的体现;第四,这篇文章的描写非常细腻, “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 层数” ;最后,文章关键还写出农民工子女的变化,“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力学家说:“没有脚与地面的摩擦,人便无法走路;没有绳 子之间的摩擦, 绳子便不可能挽成结。 ”哲学家说:“没有摩擦,社会便不会前进;没有摩擦,人们又怎么能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文学家说:“摩擦是一连串

12、轻微的碰撞,碰撞是一次激烈的摩擦。有了摩擦与碰撞,才会有琴声、鼓声、钟磬声,才会有世界进步的进行曲。 ”请以“摩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写作指导话题当中的“摩擦”可以是同类事物之间的,也可以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可以通过讲故事说矛盾,也可以论述矛盾的正负效应。总之,这一作文的关键在于考查作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作文立意时要注意把握“摩擦”的概念,不能把“摩擦”大而化之,模糊了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摩擦也不同于困难和挫折,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可以避免跑题。议论的难点往往在于如何对待摩擦,记叙类的文章则难在写出自己的个性。单元测试(总分 120 分)一、选择

13、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更换(n) 唱和(h)肯綮(qn) 冥迷(m)B纷奢(sh) 瞋目(chn)锱铢(z) 横槛(jin)C间隙(jin) 淹没(m)麾下(hu) 创伤(chun)D剽掠(pio) 鼎铛(dn)披靡(m) 省亲(xn)答案 B解析 A “綮”应读 qn;C.“创”应读 chun;D.“铛” 应读 c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莹润 雷霆 峭拨 目无全牛B迥异 空蒙 呕哑 钩心斗角C参差 经营 逦迤 踌躇满志D慷概 溃围 营茸 垓下之围答案 C解析 A “拨”应为“拔” ;B.“蒙”应为“濛” ;D.

14、“概”应为“慨” ,“茸”应为“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舟中估客莫漫狂 漫狂:纵情、放荡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C身七十余战 身:身体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态:指姿态的美好答案 C解析 身:亲身(参加)。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C解析 连词,表转折;连词 ,表 顺承。5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 B愿为诸军快战C信造化之尤物 D与江山相发挥答案 C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值夜溃围南出”的“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

15、王乃复引兵而东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答案 D解析 名词作状语。二、阅读题(710 题每小题 3 分,11 题 6 分,共 18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1 题。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 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 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 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

16、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 于尔,不可止于 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 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 ”因宰予 而谢焉,然仲尼见之。(选自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注 宰予,孔子的弟子。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维其行 维:维护,保持B不自以为约 约:困厄,困窘C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 过:探望,拜访D吾罪几矣 几:(到了)极点答案 C解析 这里的“过” ,

17、意思是“ 超过”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B解析 A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B.都是介词,表凭借, “用” ;C.结构助词,“的”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D. 介词, 经由,通过, 介词,依照。9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暗含孔子或晏子评价对方的一组句子是(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婴则齐之世民也不能自立也今吾望儒而疑之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因宰予而谢焉,然仲尼见之A BC D答案 B解析 见景公不见晏子,暗含孔子 认为晏子为人不好; 怀疑儒生,暗含 对孔子的批

18、评;孔子道歉,往见晏子的行 为,暗含 对晏子的尊重。是孔子直言对晏子的不满;是晏子为自己“事三君而顺”辩解;是孔子自责时说的话。后三项都与对他人评价关系不大。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 ”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 拔树削迹” “身穷陈蔡 ”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

19、他勇于责己,知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答案 C解析 晏子的话意在指出孔子的错误,不能因此就武断地说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孔子“吾疑其为人”是直陈己见,不算 讥讽。晏子 “望儒而疑之 ”,“疑”不是非难。11翻译下列句子。(1)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译文:_(2)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译文:_答案 (1)我听说晏子侍奉三位君主而且能够顺利,我怀疑他的为人。(2)俗语有这样的话:近处说的话,传到远处也不能停止;德行通过自身表现出来,无法在众人面前掩藏起来。参考译文仲尼到齐国去,谒见景公却不会 见晏子。子 贡说:“拜见君主却不去 见他的执政的人,可

20、以吗?”仲尼说:“我听说晏子侍奉三位君主而且能够顺利,我怀疑他的为人。 ”晏子听到这话以后,说:“我家世世代代是 齐国的百姓,如果不保持自己的品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不能自立于齐 国。我听 说过,运气好就受宠爱,运气不好就遭受厌恶,遭诽谤或受赞誉都与自己的行为相跟随,就像回声和声音相 应和一 样, 应该看清行为如何然后再准备是责备还是赞誉。我听说过 ,用一个心眼侍奉三位君主的,因而能 顺利;用三个心眼侍奉一位君主的,不能顺利。现在还没有看到我的行为如何,就责备我侍奉君主顺利。我听说过,君子独自站立着,对身影不感到有愧;独自睡 觉,不会 对自己的魂灵感到有愧。孔子在大树下习礼,被人拨掉大树后,

21、吓得销声匿迹,自己并不认为受辱;在陈国、楚国处于困境,自己并不认为穷困。指责别人的行为却不知道人家 这样做的原因, 这 就如同住在水边的人指责住在山上的人用斧头,住山上的人指 责住在水边的人用鱼网一样 。(这样的话)从他的嘴里说了出来,他自己却不知道因此而陷入了困境。当初我看见儒者很尊重他 们, 现在我看见儒者开始怀疑他们了。 ”仲尼听到这些话以后,说:“俗 语有这样的话:近处说的话 ,传到远处也不能停止;德行通过自身表现出来,无法在众人面前掩藏起来。我私下议论晏子却没有说中他的过错,我的罪过大到极点了。我听说君子超 过别人就把那个人当成朋友,赶不上别人就把那个人当成老师。 现在我对晏子说错了

22、话,晏子批评我,他就是我的老师啊。 ”通过宰予去向他道歉,然后仲尼去会见了晏子。三、(共 12 分)12填空题。(6 分)(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2)使天下之人,_。独夫之心,_ 。戍卒叫,函谷举,_,_!(3)_,而后人哀之;_,_ 。答案 (1)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2)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骄固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3)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小孤山 (宋)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 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 难。明日登峰须造极,

23、渺观宇宙我心 宽。注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 县城南 65 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末弋阳 (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 ,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

24、托物而言志。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四、语言运用(共 12 分)14 “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理想,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就表达了这一理想;现在,它也成了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声音之一。当你带着善意面对你周围的人、事、物时,你会感觉到:“和谐”就在我们的身边。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1)给这幅漫画取个名字。(2)就这幅漫画所揭示的主题写几句评点的话。答案 (1)“邻里情”(或“邻里之间 ”)(简洁、贴切即可)(2)投桃报李,沟通其实很简单。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创建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是构建和

25、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和每一个居住者都应该为此而努力。15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 15 字以内。(4 分)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 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答案 车上不便通话,9 点后联系。16模仿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4 分)要求:内容和例句比喻的道理一样;句式和修辞格也要一样。例句: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 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 阔无 边。_答案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五、作文(共 60 分)17以大铁椎传提供的人物事迹为材料,适当发挥自己的想像,运用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再创作,用现代汉语将本课改为一篇题名为“大铁椎的故事”的小小说。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