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阁夜 教学设计.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55280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阁夜 教学设计.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阁夜 教学设计.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阁夜 教学设计.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阁夜 教学设计.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阁夜 教学设计.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阁 夜课题 阁夜班级 授课(完成)时间 一课时 教师(学生)知识与技能 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学习有情感地诵读作品。过程与方法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难点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 备注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两个单元共学习杜甫的三首诗,分别是蜀相、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思想情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蜀相一诗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表现诗人的痛苦心情;登岳阳楼一诗,作者面对

2、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的感情;旅夜书怀通过对大江夜景的描绘,抒写自己年老多病和不得意的感慨。(背诵这三首诗)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杜甫的第四首诗阁夜。二、作者作品简介1、诗人回顾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2、写作背景“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

3、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整个社会还很动荡,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 地,导致蜀中大乱。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合作探究 备注一读1、押韵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 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押 ao 韵 偶句押韵2、节拍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节拍 2-21-3 2-21-

4、33、感情第一联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应读的平缓第二联写夜中所闻悲壮之声,朗读时也应引亢高歌第三联写夜哭、夷歌之凄惨,朗读时应转悲抑第四联思及先贤功业,以自己的寂寥作结,自应以悲慨之音读之,使人“苍然有无穷之思”。二品1、(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作者的心境如何?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时令到了寒冬,白昼越来越短,诗人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歇的寒宵,倍感凄凉悲怆。(2)“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催”字是催促之意,运用拟人修辞。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 ,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从而传达出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意。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

5、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象征着诗人怎样的人生经历和社会时局?听觉、视觉。上句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风雨飘摇的人生、纷乱、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局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颈联真实刻画了夔州的景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 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仅有

6、“数处”。上下句形成对比,让人不免唏嘘。 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用典: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三结1、阁夜的写作特点:善用典故:“星河影动” “卧龙跃马”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

7、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通过声音来写战争: 颔联和颈联通过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来渲染战争的气息,手法含蓄,情感的张力和浓度都很大,更加痛切的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2、体味情感:阁 夜岁暮阴阳催短景,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 客居天涯的凄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 终黄土, 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3、阁夜的主旨: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当堂检测 备注背诵并默写阁夜拓展提升 备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创作背景:761 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 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这一组七首绝句。教(学)后反思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