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大专.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437931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大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大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大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大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大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 抗原一 名词解释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免疫 抗原 抗原表位 载体效应二 选择题A 型题1 下述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体形小于 1mm 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 C 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生物D 体形小于 1um 的生物 E 以上均是错误的2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放线菌 D 病毒 E 真菌3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有细胞壁D 对抗生素敏感 E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4 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病毒5 免疫的概

2、念是:A 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的功能C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 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E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6 首先使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A 法国人 B 中国人 C 英国人 D 希腊人 E 印度人7 免疫对机体是:A 有害的 B 有利的 C 有利无害D 有利也有害 E 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8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 免疫耐受D 自身免疫病 E 移植排斥反应9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 异嗜性抗原 B 抗体 C 补体 D 半抗原 E 细菌10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为:A 异种

3、 Ag B 同种异型 Ag C 独特型 Ag D 合成 Ag E Forssman 抗原11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自身抗原D 异嗜性抗原 E 感染的微生物12 TD-Ag 得名,是因为:A 在胸腺中产生 B 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 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D 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 相应抗体产生需要 T 细胞辅助13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A 抗原决定基 B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 抗原的电荷的性质D 载体的性质 E 抗原的物理性状14 下列那种物质不是 TD-Ag?A 血清蛋白 B 细菌外毒素 C 类毒素 D 细菌脂多糖 E I

4、gM15 下列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A 蛋白质 B 类脂 C 多糖 D 核酸 E 脂肪16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 完全抗原 B 半抗原 C TD-Ag D TI-Ag E 超抗原17 存在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 异嗜性抗原 B 超抗原 C 交叉抗原 D 异种抗原 E 类属抗原18 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的:A 特异性 B 交叉反应性 C 异种性D 分子量大 E 化学结构复杂性19 超抗原:A 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 T 细胞 B 须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C 与自身免疫病无关 D 有严格的 MHC 限制性E 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 T 细胞

5、克隆20 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 半抗原 B 抗体 C 完全抗原 D 超抗原 E 既是 Ag 又是抗体X 型题1 TD-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需 Th 辅助 B 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C 引起再次应答D 有记忆细胞 E 引起细胞免疫应答2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BDA 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B 不引起在次应答 C 有记忆细胞D 只产生 IgM E 需 Th 细胞辅助3 抗原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A 颗粒性抗原间有相同的分子 B 可溶性抗原间有相同的抗原决定基C 可溶性抗原间有相似的抗原决定基 D 抗原分子量大E 抗原分子含有芳香族氨基酸4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细

6、胞型微生物的是:A 细菌 B 立克次体 C 螺旋体 D 病毒 E 真菌5 下列各项中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A ABO 血型抗原 B 细菌 C Rh 血型抗原 D HLA E 动物免疫血清6 下列各项中,属于肿瘤抗原的是:A TSA B TAA C AFP D HLA E CEA三 简答题1 试述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2 列表比较 TD-Ag 与 TI-Ag 的区别。3 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成几大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案:1E 2D 3 E 4 E 5E 6B 7E 8A 9D 10B 11B 12E 13A 14 D 15A 16B 17A 18B 19A 20EX

7、 题:1ACDE 2BD 3BC 4ABC 5ACD 6ABCE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一 名词解释免疫球蛋白 抗体 单克隆抗体二 选择题A 型题1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 VH B VL C CH D CL E VH 与 VL2 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HVR)位于:A VH 和 CH B VL 和 VH C Fc 段 D VH 和 CL E CL 和 CH3 能与肥大细胞表面 FcR 结合,并介导 I 型超敏反应的 Ig 是:E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4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是: C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5 血清中含量最低

8、的 Ig 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6 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7 脐血中哪类 Ig 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8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 Ig 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9 下列哪类 Ig 参与黏膜局部抗感染?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10 分子量最大的 Ig 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11 ABO 血型的天然抗体是:A I

9、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12 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13 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 Ig 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14 能引起 I 型超敏反应的 Ig 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15 36 个月的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是因为黏膜表面哪类 Ig 和成不足?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16 预防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17 产生抗体的细胞

10、是:A T 细胞 B B 细胞 C 浆细胞 D NK 细胞 E 肥大细胞18 决定 Ig 类别的抗原决定簇位于 Ig 分子的:A 轻链恒定区 B 重链恒定区 C 轻链可变区D 重链可变区 E 铰链区19 巨球蛋白是指: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20 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 Ig 是:A IgG IgM B IgG IgE C IgA IgMD IgG IgD E IgE IgD21 Ig 分子的基本结构是:CA 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B 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C 由两条相同重链和两条相同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D 由一条重链和二条轻链

11、组成的三肽链结构E 由四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22 半衰期最长的 Ig 类别是: C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SIgAX 型题1 Ig 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B 激活补体 C IgE 介导 I 型超敏反应D 与具有 FcR 受体的细胞结合 E 通过胎盘和黏膜2 关于 IgG 的叙述,下列那些正确?A 介导 ADCC 作用 B 唯一能通过胎盘 C 有 3 个亚类D 是再次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E 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3 关于 IgM 生物学功能,下列那些是正确的?A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产生 B 能激活补体 C 是机体早期重要抗感染抗体

12、D 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 E 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属于 IgM4 SIgA 主要存在于:A 唾液 B 初乳 C 泪液 D 脑脊液 E 黏膜相关分泌液5 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工程抗体的是:A 嵌合抗体 B 单克隆抗体 C 重构型抗体D 单链抗体 E 多克隆抗体三 问答题1 图示 IgG 的基本结构。2 试述 Ig 的生物学功能。3 比较各类 Ig 的特性及功能。A 型题 1E 2 B 3E 4C 5E 6B 7B 8B 9E 10B 11B 12B 13 E 14E 15E 16B 17C 18B 19B 20A 21C 22C X 型题 1ABCDE 2ABD 3ABCD 4ABCE

13、5ACD第三章 补体系统一 名词解释补体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二 选择题A 型题1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的激活顺序是:A C123456789 B C145236789 C C124536789D C142356789 E C1324567892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A C3 B C2 C C1 D C9 E C53 下列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A C3 B C4 C C1q D C2 E C54 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 C2a B C3a C C4a D C3b E C5a5 具免疫黏附作用,又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 C2b B C

14、3b C C4b D C5b E C5676 可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的成分是:A C1q B C5a C C3b D C4b E C1s7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 C3a C5a B C3a C4a C C3a C4a C5aD C3b C4b E C3a C5b678 不参与 C5 转化酶形成的补体成分是:A C4 B C5 C C3 D C2 E B 因子9 既有趋化作用有能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CA C3a C2a B C3b C4b C C3a C5aD C2a C5a E C4b C5b10 可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成分是:A 内毒素 B 抗原抗体复

15、合物 C IgMD 单体 IgG E IgE11 补体参与的生物学作用是:A 中和毒素作用 B ADCC 作用 C 沉淀作用D 低渗溶解红细胞 E 特异性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作用12 抑制 C1 酯酶活性的补体调节因子是:A H 因子 B I 因子 C C1INH D P 因子 E DAF13 灭活 C3b 的补体调节因子是:A H 因子 B I 因子 C DAF D C4bp E C8bpX 型题1 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A 补体的固有成分 C1C9 B 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C 补体受体 D 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活化调节因子E 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 B 因子、D 因子、P 因子2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

16、括:A 调理作用 B 免疫黏附作用 C 炎症介质作用D 免疫调节作用 E 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3 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物包括:A 细菌脂多糖 B 酵母多糖 C 葡聚糖D 凝聚的 IgA E 抗原抗体形成的复合物4 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包括:A I 因子 B B 因子 C H 因子 D DAF E D 因子5 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补体成分大多数是以非活性的酶前体存在于血清中B 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 补体的激活有放大效应D 补体性质不稳定,经 560C30 分钟处理即可灭活E 激活的补体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三 问答题1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2 试比较补体系统

17、二条激活途径的异同。A 型题: 1D 2C 3A 4A 5B 6B 7C 8B 9C 10A 11E 12C 13B X 型题:1ABCDE 2ABCD 3ABCD 4ACD 5ABCDE第四章 免疫系统一 名词解释 细胞因子 ADCC 抗原呈递细胞二 选择题A 型题1 人类中枢免疫器官是:A 淋巴结和脾脏 B 胸腺和骨髓 C 淋巴结和胸腺D 淋巴结和骨髓 E 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 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 胸腺 B 法氏囊 C 淋巴结 D 骨髓 E 脾脏3 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淋巴结和脾脏 B 胸腺和骨髓 C 淋巴结和胸腺D 淋巴结和骨髓 E 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18、4 周围免疫器官是:A 淋巴结 脾脏 胸腺 B 淋巴结 胸腺 黏膜组织C 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D 扁桃体 淋巴结和骨髓E 脾脏 淋巴结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5 免疫器官不包括:A 骨髓 B 胸腺 C 淋巴结 D 肾脏 E 黏膜免疫系统6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 B 胸腺 C 淋巴结 D 脾脏 E 法氏囊7 B 细胞主要定居于淋巴结的哪个区域?A 皮质区 B 副皮质区 C 深皮质区 D 浅皮质区 E 髓窦8 T 细胞和 B 细胞定居的场所是:A 骨髓 B 胸腺 C 腔上囊D 中枢免疫器官 E 周围免疫器官9 T 细胞和 B 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A 骨髓 B 胸腺 C 腔上囊D

19、中枢免疫器官 E 周围免疫器官10 切除胸腺新生小鼠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A 巨噬细胞 B 粒细胞 C 干细胞D T 细胞 E B 细胞11 NK 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特点是:A 杀伤作用依赖抗体 B 杀伤作用依赖补体C 杀伤作用受 MHC-I 类分子限制 D 杀伤作用不受 MHC 限制E 与 Tc 的细胞毒作用一样有特异性12 能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 Th 细胞 B Tc 细胞 C NK 细胞 D 巨噬细胞 E 中性粒细胞13 机体内最先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是:A Th 细胞 B Tc 细胞 C NK 细胞 D B 细胞 E LAK 细胞14 巨噬细胞表面缺乏:A 细胞因子受体

20、 B C3b 受体 C IgGFc 受体D LPS 受体 E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15 有关 rT 细胞的阐述,哪项错误?A 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B 主要为 CD8+细胞 C 表面标志为 CD3+的细胞 D 杀伤作用的特异性不高E 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少数16 T 细胞特有的分化抗原是:A CD3 B CD4 C CD8 D CD19 E CD517 B 细胞抗原识别受体是:A TCR B CD3 C FcR D CR2 E SmIg18 未成熟 B 细胞表达的膜免疫球蛋白是:A SmIgA B SmIgM C SmIgE D SmIgD E SmIgG19 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的细胞是:A T

21、c 细胞 B Th 细胞 C B 细胞 D T 细胞 E 红细胞20 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不受 MHC 限制的是:A CTL 杀伤肿瘤细胞 B CTL 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C DC 向 Th 细胞提呈抗原 D 活化的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E 巨噬细胞向 Th 细胞提呈抗原X 型题1 Th1 和 Th2 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是:A CD4+ B CD8+ C CD3+ D CD5+ E CD162 人 B 细胞的表面可表达:A SmIgG B FcR C C3bR D HLA-I 类抗原 E HLA-II 类抗原3 鉴定 T 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是:A CD3 抗原 B CD2 C SmIg D C3b E

22、 有丝分裂原受体4 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有:A 骨髓 B 脾脏 C 淋巴结 D 扁桃体 E 胸腺5 外周免疫器官的 T 细胞区的:AEA 淋巴结副皮质区 B 淋巴小结生发中心 C 脾脏白髓生发中心D 脾脏红髓的淋巴小结 E 脾脏白髓中央动脉周围6 能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有A CTL B NK 细胞 C 浆细胞D 树突状细胞 E 单核细胞7 能依赖 IgG 抗体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有:A CTL B NK 细胞 C 巨噬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8 单核细胞有那些性质?A 参与免疫应答 B 来源于骨髓 C 表达 MHC-I 类抗原D 分泌 TNF E 表达 MHC-II 类抗原9

23、B 细胞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 SmIg B CD2 C CR2D MHC-I 类抗原 E MHC-II 类抗原10 巨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A 处理和呈递抗原 B 产生 IL-1,有助于 Th1 活化C 分泌 CKs,促进免疫应答 D 分泌 CKs,抑制免疫应答E 受淋巴因子作用后成为活化的巨噬细胞,发挥免疫效应11 能活化 T 细胞的有丝分裂原是:A LPS B PHA C ConA D BSA E SPA12 能活化人 B 细胞的有丝分裂原是A LPS B PHA C ConA D SBA E SPA13 巨噬细胞的功能有:A 参与抗原提呈 B 参与免疫监视 C 参与免疫防御 D

24、 参与免疫稳定 E 参与免疫调节14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有:A NK 细胞 B B1 细胞 C TCR +T 细D 皮肤黏膜的上皮细胞 E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15 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因子的有:A IFN B CSF C IL D TGF E TFN16 具有内源性致热原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 TNF-a B IL-1 C IL-6 D IL-7 E IL-217 细胞因子分泌的特点是:A 多细胞来源 B 短暂的自限性分泌 C 自分泌性D 以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临近的细胞 E 以内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远端靶细胞18 产生 IFN 的细胞有:A 活化的 T 细胞 B T 细胞 C 白细胞 D 成纤维

25、细胞 E 病毒感染的细胞19 集落刺激因子有:A CSF B EPO C TPO D IL E SCF20 肿瘤坏死因子有:A TNF- B IFN- C IFN- D TNF- E IFN-三 问答题1 简述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2 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和生物学功能。A 型题:1B 2E 3B 4 E 5D 6B 7D 8E 9E 10D 11D 12B 13C 14D 15B 16A 17E 18B 19A 20D X 型题: 1AC 2BCDE 3ABE 4AE 5AE 6ABE 7BCD 8ABCDE 9ACDE 10ABCDE 11BC 12AD 13ABCDE 14ACDE 15A

26、BCE 16ABC 17ABCDE 18ACDE 19AB 20AD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 名词解释 MHC HLA 抗原二 选择题A 型题1 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 HLA 分子是:A HLA-A5 B HLA-B27 C HLA-B8 D HLA-B7 E HLA-DR32 关于 HLA-I 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参与 B 细胞的发育 B HLA-I 类分子的肽链均为 MHC 编码C 参与外源性抗原的提呈 D 由 2 条相同的 H 链和 2 条相同的 L 链组成E HLA-I 类分子的重链由第六染色体短臂上 HLA 复合体编码3 关于 HLA-II 类分子的叙述,下

27、列哪项不正确?A 2 条多肽链均为 HLA-II 基因编码 B 主要存在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C 广泛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 D 链都有多态性E 链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4 移植抗原是:A CD 分子 B CK C AM D HLA 分子 E Ig5 根据 HLA 单倍体遗传特征,同胞之间有一个单倍体相同的概率为:A 10% B 25% C 50% D 75% E 100%6 根据 HLA 单倍体遗传特征,同胞之间有两个单倍体完全不相同的概率为:A 10% B 25% C 50% D 75% E 100%7 HLA 分子多态性部位是:A 肽结合区 B 跨膜区 C 胞浆区 D Ig 样区 E 以上都不对8

28、MHC 参与下列哪些细胞的分化过程?A 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细胞 B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前 T 细胞C 前 T 细胞分化成成熟为 T 细胞 D 成熟 T 细胞分化为记忆 T 细胞E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 B 细胞9 亲代与子代之间有一个 HLA 单倍型相同是因为:A 连锁不平衡 B 性连锁遗传 C APC 表面D 高度多态性 E 单倍型遗传10 下列哪种疾病与 HLA 无关A 强直性脊柱炎 B 血友病 C 类风湿性关节炎D Graves 病 E 移植排斥反应X 型题1 HLA 具有高度多态具有高度多态性,其原因是:A 单倍型遗传 B 复等位基因 C 共显性遗传D 连锁不平衡 E 性染色体遗传2 HL

29、A 的功能表现为:A 参与免疫调节 B 参与 T 细胞的分化 C 参与抗原呈递D 免疫细胞之间作用的限制性 E 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3 经典的 HLA-I 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表面?A 血小板 B 神经细胞 C 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D 成熟滋养层细胞 E 网织红细胞4 HLA-II 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表面?A 静止 T 细胞 B 树突状细胞 C 巨噬细胞D B 细胞 E 活化的 Th 细胞5 HLA 复合体的遗传特征有:A 单倍型遗传 B 高度多态性 C 共显性遗传D 连锁不平衡 E 同源染色体交换6 可溶性 HLA-I、II 类分子出现在下列哪些体液中?A 血液 B 精液 C 尿液 D

30、唾液 E 乳汁7 法医的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依据是:A HLA 的基因型 B HLA 的表型 C HLA 的遗传特征D HLA 的异常表达 E 以上都对8 关于 HLA 复合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A 位于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 B 为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C 与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密切相关 D 免疫应答基因位于 HLA 复合体上E HLA-I、II 类基因编码的产物又称为移植抗原三 问答题1 比较 HLA-I、HLA-II 类分子的特点。2 试述 HLA 的功能及在医学上的意义。A 型题:1B 2E 3C 4D 5C 6B 7A 8C 9E 10B X 型题:1BC 2ABCDE 3AC

31、E 4BCD 5ABD 6ABCDE 7ABC 8ABCDE第六章 免疫应答一 名词解释 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二选择题A 型题1 能提呈外源性抗原的细胞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是:A 表达 MHC-I 类分子 B FcR+ C C3b+D 表达 MHC-II 类分子 E 抗原特异性受体2 下列哪些细胞作用受 MHC-I 类抗原限制?A APC 与 Th 细胞 B NK 细胞与靶细胞 C Ts 细胞与 Th 细胞D Tc 细胞与靶细胞 E Th 细胞与 B 细胞3 在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Th 与 B 细胞的相互作用受 MHC 限制 B B 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C 协同刺激分

32、子与 T 细胞上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是启动 Th 活化的信号之一D MHC 分子与外来抗原复合物是启动 Th 活化的信号之一E TI 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需 T 细胞辅助4 能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淋巴因子是:A 淋巴毒素 B IL-2 C 干扰素D 过敏毒素 E 集落刺激因子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淋巴因子的是:A 淋巴毒素 B 转移因子 C 干扰素D 过敏毒素 E 集落刺激因子6 TCR 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哪项进行的?A CD2 B CD3 C SmIg D Ig,Ig E MHC-I/MHC-II 类分子7 关于 T 细胞和 B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列哪项提法是错误的?A 对 TD

33、-Ag 的应答都产生记忆细胞 B 均产生效应产物C 效应产物的作用都是特异性的 D 都能形成免疫耐受E 对 TD-Ag 的应答均需 APC 处理和提呈抗原8 细胞免疫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被动转移?A 效应 T 细胞 B 白细胞介素 C 致敏 B 细胞D 胸腺细胞 E 激活的巨噬细胞9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特异性被动转移体液免疫?A 抗体 B TNF C IL-2 D IL-1 E T 细胞10 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A 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提呈 B T 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成熟C T B 细胞的活化 增殖 分化 D B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E 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11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在成

34、熟的 B 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IL-1 B IL-2 C IL-4 D IL-6 E IL-512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是:A Th1 Th2 B Th1 Ts C Th1 TcD Th2 Tc E Th2 Ts13 参与 Tc 细胞增殖及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 IL-5 B IL-10 C IL-2 D IL-12 E TNF14 与穿孔素蛋白结构类似的分子是:A C3 B C6 C C5 D C8 E C915 关于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提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靶细胞被溶解时 Tc 细胞同时受损 B 穿孔素诱导靶细胞凋亡C Tc 细胞无须与靶细胞接触 D Tc

35、 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E 一个 Tc 细胞只能杀伤一个靶细胞16 具有吸引外周血白细胞向炎症部位游走的因子是:A IL-1 B IL-6 C IL-4 D IL-8 E IL-1017 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是因为:A CD4+TH1 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B Th2 细胞参与C Th 活化的第 1 信号存在 D Th 活化的第 2 信号存在E Tc 细胞分泌颗粒酶18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 Tc 细胞 B NK 细胞 C Th 细胞D 巨噬细胞 E 中性粒细胞19 关于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列说法中哪项错误?A 对 TD-Ag 的应答都产生记忆 B 对 TD-Ag 应答需 APC

36、 提呈抗原C Tc 杀伤靶细胞受 MHC-I 类分子限制 D 均能形成免疫耐受E 效应产物的效应均具有特异性20 下列哪项不属于巨噬细胞的作用?A 释放 IL-1 B 释放 IL-2 C 摄取抗原D 加工处理抗原 E 辅助 T 淋巴细胞活化X 型题1 参与细胞免疫效应的细胞是:A Th 细胞 B Ts 细胞 C Tc 细胞D Th2 E 巨噬细胞2 Ag 进入机体后,机体针对该抗原可能产生下列哪些情况?A 产生特异性抗体 B 产生特异性 TcC 产生特异性无应答 D 补体含量增高E B 细胞表面 MHC-II 类分子表达增高3 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接触后发挥细胞免疫效应的是:A Th2 细胞

37、 B Tc 细胞 C Ts 细胞D 巨噬细胞 E CD4+TH1 细胞4 参与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淋巴因子有:A IL-4 B IL-5 C IL-1 D IL-2 E IL-35 再次应答的特点有:A 潜伏期较短 B 维持时间较长 C 抗体效价高 D 抗体种类以 IgG 为主 E 抗体种类以 IgM 为主6 能形成免疫记忆的细胞有:A B 细胞 B T 细胞 C NK 细胞 D 巨噬细胞 E 中性粒细胞7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 释放穿孔素 B 分泌溶细胞素 C 分泌颗粒酶D ADCC 作用 E 中和作用8 下列哪些属于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A 迟发型超敏反应 B 抗肿瘤

38、免疫 C 抗胞内寄生菌D 免疫复合物病 E 中性粒细胞吞噬病原体9 细胞免疫的特点是:A 由 T 细胞介导 B 发挥作用慢 C 全身作用为主D 无可溶性淋巴因子参与 E 排斥细胞性抗原明显10 细胞免疫应答中,下列哪些能直接杀伤靶细胞?A Tc 细胞 B Th2 细胞 C B 细胞D 穿孔素 E 淋巴毒素三 问答题1 试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2 比较初次应答与再此应答的特点。3 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A 形体 DDEADBCAAB D CCEDDA AEC X 题 1ACE 2ABC 3BE 4 无 5ABCD 6AB 7ABC 8ABC 9ABE 10ADE 第七章 超敏反应一 名词解释

39、超敏反应 Arthus 反应 传染性超敏反应二 选择题 A 型题1 不能引起 I 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是:A 花粉 B 螨 C 真菌 D 青霉素 E 同种异型抗原2 当患者需注射抗毒素,而又对其过敏时,可采取似的治疗措施是:A 减敏疗法 B 脱敏疗法 C 先服用抗过敏药物,再注射抗毒素D 同时注射类毒素和足量抗毒素 E 先小量注射类毒素,再大剂量注射抗毒素3 下列各项中属于 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 过敏性休克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传染性超敏反应D 新生儿溶血症 E 类风湿性关节炎4 不属于 II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 过敏性休克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血清病D 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

40、炎 E 类风湿性关节炎5 属于 I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 过敏性休克 B Arthus 反应 C 血清病D 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E Grave 病6 属于第 IV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 新生儿溶血症 B 支气管哮喘 C 血清病C 接触性皮炎 E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7 与类风湿因子结合的物质是:A 自身 IgG 分子 B 自身 IgM 分子 C 自身变性 IgE 分子D 自身变性的 IgG 分子 E 自身变性的 IgM 分子9 I 型超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抗体类型是:A IgG B IgM C IgA D IgE E IgD10 与 II 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是:A 巨噬细胞 B 肥

41、大细胞 C 补体 D NK 细胞 E 吞噬细胞11 下列哪些疾病的发生与抗体或补体无关?A 过敏性休克 B Arthus 反应 C 支气管哮喘D 血清病 E 传染性超敏反应12 新生儿溶血症可能发生于:A Rh+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 Rh+B Rh+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 Rh+C Rh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 Rh+D Rh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 RhE Rh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 RhX 型题1 支气管哮喘:A 具有个体差异 B 患者可出现 Arthus 反应C 巨噬细胞、NK 细胞也参与反应 D 可出现单核细胞浸润性炎症E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反应2 补体可参与下列哪些超

42、敏反应性疾病?A 急性肾小球肾炎 B 新生儿溶血症 C 过敏性休克D 输血溶血反应 E 血清过敏性休克3 IgE:A 参与 I 型超敏反应 B 分子量最大的 Ig C 与组胺释放有关D 是肥大细胞产生的重要免疫球蛋白 E 与嗜碱性粒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4 下列各项中,属于 I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 输血溶血反应 B 血清过敏性休克 C 新生儿溶血症D Graves 病 E 肺肾综合征5 II 型超敏反应的损伤机制:A 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 ADCC 作用 C 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D 激活吞噬细胞E 补体激活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使靶细胞发生溶解6 与 I 型超敏反应发生发展有的细胞有:

43、A 嗜酸性粒细胞 B 肥大细胞 C NK 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LAK 细胞7 可引起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 过敏性鼻炎 B 接触性皮炎 C 肾小球肾炎D 输血溶血反应 E 过敏性休克8 超敏反应:A 为异常的免疫应答 B 一般有个体差异 C 分为四型D 引起超敏反应的 Ag 或半 Ag 称变应原 E IV 型超敏反应由细胞免疫过度引起9 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有:A I 型超敏反应 B II 型超敏反应 C III 型超敏反应D IV 型超敏反应 E A+D10 下列疾病中,一般无个体差异的有:A 接触性皮炎 B 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C 过敏性休克D 传染性超敏反应 E 消化道过

44、敏反应三 简答题1 以青霉素引起的超敏反应为例,解释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2 比较 I、II、 III、IV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4 怎样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A 题 1A 2 B 3A 4A 5E 6C 7D 9D 10B 11E 12C X 题 1AE 2ABD 3ACE 4ACDE 5ABDE 6ABD 7BCD 8ABCDE 9ABC 10ABD 第八章 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一 名词解释 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二 选择题A 型题1 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不包括:A 选择性 IgA 缺陷 B 选择性 IgM 缺陷 C 选择性 IgE 缺陷 D 选择性 IgG 亚类缺陷 E IgM 升高的 IgG 和 IgA 缺陷2 属于 T 细胞缺陷性疾病的是:A 慢性肉芽肿病 B 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C DiGeorge 综合征D 白细胞黏附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