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未复习提要.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492361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未复习提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未复习提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未复习提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未复习提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未复习提要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内容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医科类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分为两部分: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生理功能及调节,引起超敏反应的基本机制及防治原则,了解免疫学与疾病的关系,免疫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在医学微生物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物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免疫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以及

2、消毒、灭菌方法。由于本课程课内学时数少,内容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期未复习,现将各章重点要求列示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二、期末复习要求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概述 、掌握现代免疫及免疫学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一章 免疫器官 、掌握、淋巴细胞在周围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熟悉中枢与周围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 免疫细胞 、掌握、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及功能,抗原呈递细胞的概念。、熟悉造血干细胞的概念,细胞的特征及功能,单核吞噬细胞的表面标志及主要功能。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掌握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与酶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熟悉

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第四章 补体系统 、掌握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熟悉补体系统的激活及调控。第五章 细胞因子 、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分类。第六章 抗原 、掌握抗原、抗原决定簇、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基本概念。、熟悉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第 2 页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产物 、掌握的基本概念。、熟悉分子的结构、分布及功能。第八章 免疫应答 、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特点,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细胞与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耐受的概念。、熟悉耐受的特点。第九章 超敏反应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 、掌握

4、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人工常用的生物制剂。、熟悉常用的预防接种种类及注意事项。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学概述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正常菌群的概念。2、熟悉微生物按其结构组成的分类及种类名称,以及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第十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掌握细菌的基本概念、基本形态和测量单位。、掌握构成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分名称、两类细菌所含肽聚糖的区别与选择抗生素的关系。、了解磷壁酸和脂多糖的基本概念、功能及与致病性的关系。、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名称、功能及与致病性的关系。、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名称、功能以及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第十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掌握细菌

5、繁殖的方式、所需的最适温度、酸碱度、必要的营养和气体种类,以及人工培养细菌所需的最佳时间。、掌握细菌的生长曲线分期、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与致病性有关的合成产物,以及细菌的糖和氨基酸分解产物检测常用的试验名称。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号变异 、掌握细菌遗传变异物质的种类及质粒、噬菌体的基本概念。、掌握细菌变异的常见种类、现象及其对细菌致病性、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影响。第十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 、掌握细菌致病性、毒力、侵袭力、毒素的基本概念及各自构成的物质基础。、掌握内、外毒素的区别及常见外毒素的种类和毒性作用。、掌握细菌感染的类型及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的概念及之间的互相区别。、熟悉条件致

6、病微生物的概念及其致病的条件。第 3 页、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方式。、了解类毒素的基本概念和用途。第十五章 抗菌免疫 、熟悉构成机体非特异性抗菌免疫的物质种类。、掌握屏障结构的名称和功能、吞噬细胞的种类及两种吞噬结果的意义。、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抗菌作用方面的分工和协作。第十六章 消毒与灭菌 、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及巴氏消毒法的基本概念。、熟悉常用物理灭菌的方法及用途、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用途,以及常见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第十七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原则 、掌握细菌感染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及检查的一般程序。第十八二十三章 细菌学各论部分 、掌握常见病原性球菌的菌名、形态特征(形状

7、、排列、染色性、特殊构造) 。、掌握常见病原性球菌重要的致病物质(菌体结构、毒素、侵性酶)和所致疾病的种类(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常见疾病的名称,以及免疫特点(是否可刺激机体产生牢固的免疫、能否用疫苗预防) 。、掌握肠道杆菌、弧菌与弯曲菌中的常见菌名称、共性及个性(形态、染色性、特殊构造、抗原种类、培养特征)及区别肠道杆菌中大肠杆菌和致病菌的基本生化反应名称。、掌握肠道致病菌的致病物质(菌毛、鞭毛、内毒素、外肠毒素)及所致疾病的名称。、了解霍乱肠毒素的结构、致病机理、免疫特点及霍乱的细菌学诊断方法。、掌握伤寒杆菌的临床感染过程、免疫特点及血清学诊断方法。、掌握常见芽胞厌氧菌

8、的名称。其所致疾病及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的致病机理、免疫特点及特异性预防措施。、掌握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熟悉结核杆菌、白喉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免疫性及诊断、防治等方面的特点;军团菌、人畜共患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的致病性。第三篇 病毒学部分(第二十四至第三十二章) 概述掌握病毒及病毒体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以及病毒体的测量单位。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基本形状和分类 、掌握病毒体的结构名称、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学意义。、掌握病毒的增殖方式名称及增殖周期的分段名称。、了解病毒复制的概念、复制的基本过程及复制中干扰现象的医学意义。第二十五章

9、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 4 页、掌握病毒感染在人群中播散和在机体内播散的途径。、掌握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及临床感染类型。、掌握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特点及生物学作用。第二十六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原则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熟悉用于特异性预防及治疗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品种类及名称。第二十八三十二章 病毒学各论 、掌握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重要生物学特征(形态、核酸类型、主要抗原及变异) 、感染机体的途径及致病、免疫特点。、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疱疹病毒和风疹病毒各通过何种途径感染机体及对机体的危害。第四篇 其他微生物第三十三三十七章 其它病原微生物、掌握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真菌的基本概念。、了解上述各类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的名称。试题类型 试题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四种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内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