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436857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DOC 页数:320 大小:5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0页
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0页
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0页
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0页
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个人信贷业务岗位培训教材目 录4第一篇 知识篇 4第一章 金融基础知识 4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 11第二节 货币与银行 27第三节 金融市场 38第四节 信贷基础知识 46第二章 会计基础知识 46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 55第二节 企业财务分析 70第三节 管理会计基础知识 93第三章 个人税务知识 93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 103第二节 增值税 106第三节 营业税 110第四节 房产税 112第五节 消费税 115第四章 房地产估价概述 115第一节 房地产估价综述 117第二节 房地产估价的原理和方法 122第三节 三种类型的房地产估价 148第五章 个人贷款相

2、关行业介绍 148第一节 房地产 162第二节 汽车 175第三节 教育 189第四节 中小企业 206第六章 保险基础知识 207第一节 保险基本原理 215第二节 个人保险产品 225第七章 个人信贷业务法律基础知识 226第一节 概述 231第二节 借款人 242第三节 合同 257第四节 担保 275第二篇 制度篇 275第一章 个人信贷业务操作管理 276一、个人信贷管理的一般规定 281二、个人贷款的受理与调查 282三、个人贷款的审查与审批 284四、个人贷款的发放和收回 287五、个人贷款贷后管理 291六、个人贷款的档案管理 294第二章 个人客户统一授信 294一、基本概念

3、和规定 295二、授信主体和对象 296三、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参考值的计算 299四、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的核定 299五、授信的申请、审查和审批 8301六、授信的执行及调整 301七、授信工作的管理和检查 306第三章 贷款担保管理 306一、基本概念和规定 308二、保证担保 321三、抵押担保 330四、质押担保 333五、组合担保 334六、风险控制提示 338第四章 还款方式 338一、利随本清还款法 338二、等额还款法 341三、等本金还款法 342四、按年递增(减)还款法 343五、还款宽限期 345第五章 计息有关规定 345一、贷款期限在 1年(含)以内 345二、贷款期限超过

4、 1年 346第三篇 产品篇 346第一章 我行个人贷款产品体系 346一、个人住房贷款 348二、个人消费贷款 350第二章 个人住房贷款 350一、个人住房购置(按揭)贷款 357二、个人商用房贷款 359三、个人二手房贷款 365四、个人转按揭贷款 371五、个人加按揭贷款 377第三章 个人消费贷款 377一、个人汽车消费贷款 383二、个人经营贷款 389三、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393四、个人质押贷款 398五、个人信用贷款 403六、国家助学贷款 408第四篇 系统篇 408第一章 个人信贷业务流程中的信息系统 411第二章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 411一、个

5、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415二、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 419三、两系统相互关系 421第三章 个人客户营销管理系统和个人信贷管理系统 421一、个人客户营销管理系统 426二、个人信贷管理系统 445三、两系统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 447第四章 个人信贷业务其它相关系统 447一、个人贷款综合账户系统 448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449三、网上银行 450四、综合报表系统 450五、业绩价值评价系统 452第五篇 技能篇 452第一章 自我展示能力 452第一节 个人客户经理形象礼仪规范 464第二节 金融英语礼仪用语 479第三节 有效沟通 495第二章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495第一节 市

6、场营销基本理论 499第二节 市场环境分析 506第三节 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 512第四节 营销组合策略 526第三章 客户关系管理 526第一节 客户关系管理基础理论 534第二节 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服务 548第三节 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应用 554第四节 银行客户关系维护 562第六篇 项目篇 562第一章 项目背景 562一、我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 564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565三、全行个人信贷体制改革后,业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67第二章 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567一、 “个人信贷业务营销标准化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 570二、项目的意义 574第三章 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57

7、4一、项目开发 575二、项目推广 579第四章 项目手册 579一、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即第一章) 580二、第二部分 营销组织体系(即第二章) 581三、第三部分 营销服务流程(第三章至第七章) 584四、第四部分 产品管理(即第八章) 584五、第五部分 合作机构管理(即第九章) 585六、第六部分 营销队伍建设(第十、十一章) 590第五章 项目与相关工程的关系 590一、与“大个金”经营战略的关系 591二、与“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 591三、与城市行机构扁平化改革的关系 592四、与个人理财中心核心竞争力项目的关系 第一篇 知识篇第一章 金融基础知识主要内容:1、

8、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现代信用主要形式;3、商业银行基本业务;4、金融市场;5、信贷基本制度。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一、金融的概念金融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每天都离不开金融并频繁地使用“金融”这个词。简单地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按照资金融通是否通过中介可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资金融通行为。直接金融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如企业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就是一种直接金融。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

9、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典型的间接金融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二、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上,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金融又发作用于经济。(一)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段和层次。这种决定性作用说明了金融绝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只有为经济发展服务并与之紧密结合,金融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经济对金融的决定作用取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一般说,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既不会产生对金融活动或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也难以

10、形成带有规模性的金融服务供给。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则不同。一方面,发达的商品经济必然伴随着经济主体对资金或金融服务业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商品经济规模的扩大也会导致大量闲置资金的出现,并由此形成巨大的金融资源供给能力。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增加,必然会促进生金融活动和金融业的发展。经济对金融的决定作用还取决于政府、企业、居民家庭有多少金融活动的空间。政府的金融活动空间、决定于财政收支在多大程度上采用信用形式;企业的筹资活动决定于多大程度上采用信贷融资来负债经营;居民家庭的金融活动空间决定于收入水平和储蓄,收入和储蓄越多,理财的需要就越大。“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一条主

11、线,这将对金融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是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相应的国有企业改革,仍将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结构优化的一个中心环节。围绕这一调整,将产生对金融业发展的多种需求。具体表现在:(1)对投资银行服务的需求。国有企业布局的调整,由此将产生对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等方面投资银行服务的大量需求。(2)对发展资本市场的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围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将对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资本市场产生巨大需求。(3)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是国有经济改革的基础。伴

12、随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大大提速,这方面的金融业大有可为。(4)围绕再就业而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伴随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产生的失业以及再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围绕个人创业的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将大大增加。二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伴随技术进步、农村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这三大经济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中小企业在GDP、税收、就业方面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60%、50%和 75%,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为此,改善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县以下领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融资环境,将成为“十一五”期间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中

13、小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应作出相应调整。主要有:(1)在金融体系改革中应更加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2)满足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将得到大力发展。三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是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需要重点加强的薄弱环节。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看,重点应围绕以下需求加强金融服务:(1)农业的产业化开发和规模经营的金融需求。(2)农民发展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的金融需求。(3)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需求。(4)农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改善的金融需求。四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的关键,信贷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

14、化中应当而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二)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随着金融活动对经济渗透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越来越呈现出不断增强的态势。以下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1、金融对生产的反作用金融对生产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金融活动的状况影响着企业生产过程的顺畅程度。在当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本不可能全部来自企业内部的积累,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外部融资(如银行贷款、发行证券等)来解决,因此,能否从银行获得贷款,或者能否顺利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就成为企业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金融活动的规模影响着生

15、产的规模。由于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资本相当部分需要通过外部金融活动来筹集,因此,金融活动的规模(包括直接金融活动和间接金融活动的规模)自然成为影响企业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金融资金的投向影响着生产的结构。现代商品经济的特征之一在于金融资源的流动引导着实物资源的流动。正因为如此,金融资金的流动方向必然影响着国民经济中生产的部门结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并由此形成,一定的生产比例关系。而且,金融资金投放的方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生产过程中各种比例关系是否协调,并最终制约着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金融活动的效率影响着生产的效益。例如,银行能否对贷款对象进行合理选择,就直接对生产部门的整体效

16、益形成影响,如果银行能够在贷款过程中做到扶优限劣,就有利于提高生产部门的整体效益,并保证银行自身信贷资金的安全;反之,则既不利于生产部门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银行信贷资金按期回流。金融环境的状况影响着生产成果的核算。现代各国所使用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其价值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精确进行生产成果的核算。而信用货币的币值稳定与否则取决于银行信用活动的状况。如果银行信贷规模失控,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就必然使企业对生产成果的准确核算面临重重困难。2、金融对分配的反作用金融对分配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金融影响着分配的规模。由于金融活动的规模影响着生产的规模,因此,通过对生产的反作用,金融也影响或

17、制约着生产成果分配的规模。金融作用于经济资源配置的结构。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的运动又引导着实物资源的流动,因此,通过银行、证券市场等所进行的货币资金筹集与分配的过程,其实质是对经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这种经济资源重新配置的结果便形成了一定的经济结构。金融作用于分配的方式。例如,信用活动的产生,使得利息成为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股票出现以后,股息、红利又成为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手段。等。又如,银行存贷利率的升降会引起财富在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重新分配;证券市场上股票、债券价格的涨落会引起财富在证券买卖双方之间的重新分配;通货膨胀也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18、3、金融对流通的反作用金融对流通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金融工具作用于商品流通和价值的实现。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切的货币使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投放出去,离开了银行的信用活动,交易媒介将会断绝,商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商品流通也会无从进行。金融资金运动的方向作用于商品流通的方向。例如,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方向就引导着商品的运动方向;证券市场上股票、债券的发行与流通,也引导着商品物资的流动。金融活动的状况作用于商品流通的价格。在当今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切货币都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业务投放出去的,而信用货币投放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商品流通的价格。如果银行信贷失控,就会造成社会性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因

19、金融总量失控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4、金融对消费的反作用金融对消费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金融储蓄可以促进人们延期消费。消费虽然主要是个人行为,任何人取得货币收入后都有权自主决定消费的时间,但通过金融储蓄活动却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人们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延期消费。通过消费信用可以促进人们扩大消费。在没有金融介入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数量只能控制在当期收入的范围内。一旦金融活动渗透到消费领域,人们的消费规模就可以突破当期收入的边界。借助消费信用,人们可以超出当期收入的范围而扩人消费,提高消费质量。金融投资所带来的增量收入可以促进人们增加消费。人们的货币收入在满足了当期消费需求后,剩

20、余部分就可以进行金融投资,如储蓄、购买有价证券等。这些金融投资所带来的利息或股利收入,使人们得以增加消费的数量。通过金融活动有助于人们选择适当的消费时机。通过储蓄、借贷、投资等金融活动,可以使人们结合自己的消费需要,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显得十分重要。 思考题:1、根据你的认识,谈谈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优势和局限性?2、如何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货币与银行一、货币(

21、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否则它就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也就不可能在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 货币是特殊商品,即唯一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二是货币具有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小看板通俗说,货币是指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货币职能有五个: 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本质、最基本的职能。执行价值

22、尺度的货币只要是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就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故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纸币正是基于这种可能性而进入流通的。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发挥着贮藏手段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现实的有价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当货币用于清偿债务以及支付税金、租金、工资和利息等时,即货币价值作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以价值独立存在并实现价值单方面转移为特征的。 5、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货币

23、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等成为了世界上普遍接受的硬通货,发挥着世界货币的效能。(三)货币制度从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看,可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两大阶段。1、金属货币制度在金属货币制度阶段,先后有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铸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也叫纸币本位制,是指以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货币制度。其特点:一

24、般由中央银行发行本位币,并由国家法律规定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纸币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规定含金量;)纸币发行量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不受贵金属数量的制约和固定汇率的牵制。纸币发行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进入流通领域,货币量的大小通过银行信用来调节。提醒您我国实行的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由人民银行发行,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人民币发行根据生产发展和流通领域对货币的需要来决定,同时有黄金、外汇储备等作保证作用。二、信用“信用”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指“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的意思。而经济学上,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25、信用有二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偿还为条件,到期归还;二是偿还时带有一个增加额,即利息。信用的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其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包括企业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和个人所提供的信用。它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要作用。其主要特征有: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信用程度高。银行信用规模巨大,克服了商业信用数量上局限性。银行信用一般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货币具有与

26、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能向任何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授信对象和方向性的限制。(三)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政府信用,是国家(政府)以债务人身份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国家信用的形式主要是发行公债、国库券、国际债券等。(四)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的形态有商品形态和货币形态二种。消费信用主要方式有:分期付款、信用卡透支、消费信贷。(五)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包括政府、银行、企业、国际金融机构等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国际信用的形式包括国际商业信用(包括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 、国际银行信用

27、、国际间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国际租赁等。三、利息与利率(一)利息与利率概念利息是借款者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支付给贷款者的一定代价。或者说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一定报酬。利息作为借入货币的代价或贷出货币的报酬,实际上就是借贷资金的“价格”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通常又叫作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本金额或储蓄存款额之间的比率。用公式可表示为:利息率=利息额本金利率一般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现实生活中利率通常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小看板现阶段中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如下表所示2006

28、年 4月 28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调整表单位:年利率(%)项 目调整后利率调整前利率贷 款?其中:6 个月5、405、221 年5、855、581-3年(含)6、035、763-5年(含)6、125、855年以上6、396、12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5年(含)以下4、143、965年以上4、594、41存 款?其中:活 期0、720、723个月1、711、716个月1、892、071 年1、982、252 年2、252、703 年2、523、245 年2、793、60(二)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法和复利法。1、单利法单利法是指不论时间长短,仅对本金计算利息,本金所生的利息不计息。计

29、算公式为:I=PrnS= P(1+ n r)式中,I 为利息额,P 为本金,r 为利率,n 为借贷期限,S 为本利和。例如:一笔为期为 3年,年利率为 5%的 10万贷款,其利息和本利和分别为:I=1000005%3=15000(元)S=100000(1+5%3)=115000(元)2、复利法复利法是指将上期的利息转为本金再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计算公式为:S=P?(1+r)nI= S-P若将上述例子有复利计算,则S=P?(1+r)n=100000(1+5%)3=115762、5(元)I= S-P=115762、5-100000=15762、5(元)(三)利率种类和结构利率种类按不同标准有多种类

30、别,常用有:(1)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法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利率,也称官方利率,我国现行法定利率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率,银行存款利率等。市场利率是指由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主议定的利率,我国现行市场利率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国债二级市场利率等。 (2)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存、贷款利率不随借贷市场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一般而言,当借贷期较长或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时,借款人或贷款人可能要承担风险。因此对于中长期贷款,借贷双方一般选择浮动利率。提醒您浮动

31、利率并不是指利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利率间隔一定时期可调整一次,调整后按新利率计息。利率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内各类金融投资工具的利率(收益率)、风险、期限以及流动性等方面的构成与匹配状况,它主要包括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就是指相同期限的金融工具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这种金融工具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利率和风险呈正比例关系,也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利率的期限结构则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投资工具,其利率随到期日的时间长短而不同。一般而言,利率和期限也呈正比例关系,即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以存款利率为例,存款期限越长,意味

32、着货币所有者放弃更多的资金和时间价值(或者说流动性),因而所应获得的报酬越多,从而利率也越高;反之,则越低。不同期限存款利率的不同是利率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商业银行基本业务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它是历史最为悠久、业务范围最为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面最大的一种。商业银行的业务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按其服务的对象可分为:公司业务、机构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国际业务、会计结算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和银行卡业务。这里主要介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

33、间业务。小看板中国银行业是一个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银行体系。其构成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还有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 1998年以来由城市合作银行改建的一大批城市商业银行,此外信用社和众多的外资商业银行。(一)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形成资金来源业务,它包括各项存款和借入资金,其中各项存款是负债业务的主体,借入资金是负债业务的必要补充

34、。1、商业银行存款业务(1)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和外币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是指不规定存期,储户随时可以存取,每次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包括活期存折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是储户存款时约定存期,一次或按期分次存入本金,到期整笔或分期、分次支取本金或利息的一类储蓄。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2)对公存款对公存款是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机关团体在银行结算户存款、专户存款和定期存款等。按现行规定,工商银行的对公存款范围主要包括工商企业存款、保险公司存款、机构存款、单位活期存

35、款、单位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单位定期存款。 (3)同业存款同业存款是指金融同业在本银行的存款。包括券商存款、其他银行存款、信用社存款、财政政策性存款、资产公司存款、财务公司存款、信托公司存款等。 2、商业银行其它负债业务(1)同业借款同业借款有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借款等。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商业银行拆入资金主要用来解决临时性的资金不足,所以期限一般较短,多则七日,少则一日,利率随行就市。转贴现和转抵押借款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当遇到资金困难,可以将已经办理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要求给予贴现,以取得借入资金,也可以把发

36、放贷款取得的抵押品再抵押给其他银行,以融通资金。(2)向中央银行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再贴现,另一种是直接借款。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把用贴现方式从企业取得的尚未到期的票据,再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从而实现资金上的融通。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以信用或抵押方式从中央银行取得资金。 (3)回购协议回购协议就是通过出售金融资产取得资金,但在出售时,出售人同意在一定日期按预定价格再购回此项金融资产。大多数回购协议以政府的债券做担保。期限短的为一个营业日,长的几个月。(4)发行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一种银行传统的融资手段,是银行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5)境外借款境外借款是商业

37、银行主动向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境外资金,其中包括直接向海外银行借入货币资金和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两大方面。(二)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是对负债业务形成的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也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有现金资产业务、贷款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1、现金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业务是维护银行支付能力的第一道防线,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同业存款和托收未达款。2、贷款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大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贷款种类有:(1)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是银行为满足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的种类按期限划分,可分

38、为临时贷款、短期贷款和中期贷款。临时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发放的期限在三个月(含三个月)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企业一次性进货的临时性资金需要和弥补其它支付性资金不足。短期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发放的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不含三个月含一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周转的资金需要。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发放的期限为一至三年(不含一年含三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经常占用的资金需要。(2)固定资产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是指用于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本外币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主要包括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科技开发贷

39、款和临时周转贷款等。基本建设项目贷款是指用于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服务设施和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新建或扩建生产性工程等基本建设而发放的贷款。技术改造贷款是用于现有企业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而发放的贷款。科技开发贷款是指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或应用而发放的贷款。商业网点贷款是指商业、餐饮、服务企业,为扩大网点、改善服务设施,增加仓储面积等所需资金,在自筹建设资金不足时,向银行申请的贷款。临时周转贷款指为解决临时资金缺口所发放的储备和周转性质的贷款。这类贷款是对工商银行已承诺贷款客户,在项目建设中采购设备或建筑材料,因计划安排资金暂时不

40、能到位所发放的垫付性短期贷款。临时周转贷款不得用于垫付征地、拆迁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更不能用于弥补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并购贷款是指工商银行针对境内优势客户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偿兼并、收购国内其他企事业法人、已建成项目及进行资产、债务重组中产生的融资需求而发放的本外币贷款。(3)住房贷款住房贷款是住房信贷部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开发和商品房经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及个人发放的有关住房的贷款。住房贷款一般可分为委托住房贷款和自营性住房贷款。委托住房贷款可分为一般委托住房贷款和特定委托住房贷款。一般委托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以政策性住房资金为来源而发放的贷款。特定委托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接受住房基金管理部

41、门或军队、煤炭、铁路、石油等系统的委托,以政策性住房资金来源为基础而发放的贷款。对特定委托贷款银行完全按委托人的意愿发放贷款,只收取手续费,银行不承担风险。自营性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以本外币存款作为资金来源而自主决定发放的住房贷款。目前经营的自营性住房贷款主要有个人住房贷款和住房开发贷款。住房开发贷款是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其他法人客户发放的住房建设贷款。目前住房开发贷款品种主要有商品房开发贷款、商业用房开发贷款、高校学生公寓建设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短期贷款等。(4)消费贷款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以消费者个人为对象发放的用于购买消费品或支付其他个人费用的一种贷款。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

42、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小额短期信用贷款、助学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等。3、商业银行其它资产业务(1)票据贴现票据贴现是指银行在票据到期前买进票据。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票据买卖,实际上是银行的信用业务。因为票据的支付人对持票人是一种负债关系,在票据未贴现以前,他对银行客户负债;贴现以后,又对银行负债。因此,票据买卖实际上是债权转移。银行通过票据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支付人。银行把资金支付给申请贴现的企业,却要在票据到期时才能从付款人处收回资金,因此,银行就要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或折扣。(2)证券业务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包括有价证券抵押放款和有价证券投

43、资两种。有价证券抵押放款就是银行发放以有价证券作为抵押的放款,这种放款在形式上与商品抵押放款相同。证券投资是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的形式购入资产的一种行为。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有:政府公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支付或其他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这些业务具有收入稳定、风险程度低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性功能,对社会经济运行和企业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按功能和形式划分,有如下种类:1、结算性中间业务这是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

44、起的与货币收付有关的业务。如结算业务、进口押汇、信用卡业务等。2、担保性中间业务这是由商业银行向客户出售信用或为客户承担风险引起的有关业务,通常称为表外业务。3、融资性中间业务这是由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传统信贷以外的其他融资服务引起的有关业务,如租赁、信托投资等,还有出口押汇业务、代理理财服务中代理融通业务等。4、管理性中间业务这是由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利用自身经营管理上的职能及其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引起的有关业务,如各种代理保管、代理理财服务、代理清债服务及现金管理业务等。5、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这是由商业银行从事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各种交易引起的有关业务,如金融期货、期权、互换业务等。6、其他中间业务除上述业务以外的各种中间业务,如咨询、评估、财务顾问、计算机服务等业务,这些业务大多属于纯粹的服务性中间业务。思考题1、货币职能有哪些?2、 信用形式主要有哪几种?3、简述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按功能和形式划分有哪些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