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36497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儿的生长发育 沈燕,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体格的增长和器官形态的增大,发育是指细胞组织结构的成熟和生理功能的完善,生长与发育两者关系密切,不能截然分开,故一般统称为生长发育。,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人类遗传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其它如体形、身高、外貌等均与遗传有关,应重视遗传因素及遗传咨询。环境:包括胎内和出生后各年龄阶段的营养供应、疾病影响,是否重视保健及体格锻炼、早期教育。因此家庭、幼儿园、小学教育均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条件及经济条件等。个体差异。,二.小儿年龄分期及其意义,1.胎儿期 2.新生儿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5.学龄前期 6.学龄期,(一)胎儿期:妊娠前8周为胚胎期,

2、第9周到分娩为胎儿期。自孕期28周至出生后1周为围产期。遗传因素、孕期感染、中毒、孕妇营养、心理状态均为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孕妇的保健,充分营养供应,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的精神状态,定期检查均有助于胎儿的发育。围产期小儿死亡率约占新生儿死亡率的70%,因此尤其应重视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内感染和早产,必要时进行羊水脱落细胞染色体以及其它生化检查,对某些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作出产前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可减低围产期小儿死亡率。,(四)幼儿期:13岁。该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大脑皮质功能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丰富,模仿性增强,智能发育快,要求增多,能独立行走、活动,见识范围迅速扩大,接触事物增多

3、,但仍缺乏自我识别能力。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多。,(五)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减慢,智能发育进一步加快,求知欲强,好问,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仍差。,(六)学龄期:612岁。学龄期儿童除生殖系统以外大部分器官已发育成熟,脏器功能特别是大脑发育更加完善,记忆力强,智力发育迅速,基本接近成人,机体抵抗力增强,感染性疾病减少,但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肾炎、过敏性紫瘢等增多,疾病的表现基本上与成人相似。其保健措施,更应重视思想教育,加强体格锻炼,并宜参加适当劳动,二、小儿体格及精神发育,(一)体格生长:体格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了解其发育的正常规律便于识别

4、异常情况,从而可及时予以纠正。,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新生儿体重:初生体重与母亲营养状况、胎次、婴儿性别等有关,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男婴平均为3.3公斤,女婴平均为3.2公斤。出生体重不足2.5公斤者称未成熟儿。 一岁以内体重增长规律,前半年每月增长约700克,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0克,因此,45月小儿的体重为初生的2倍6.6公斤。1岁体重为出生的3倍约9公斤。,2.身长:足月初生儿的身长约为50厘米。身长增长的规律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第一年增长最快,全年约增长25厘米,因此一岁时身长约为75厘米,一岁后增长减慢,全年增长10厘米,因此2岁小儿身长约85厘米,2岁以后增长更慢平均每年增长5厘

5、米,故210岁小儿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年龄-2) 5+85=年龄5+75,小儿身长是头、脊柱及下肢的总和,但三者的发育速度是不平衡的,如新生儿头长约占身长的1/4,成人则占1/8,是因为长骨增长较快所致。,胎儿时期至成人时期身躯的比较,3.身体各部的生长:头颅胸围 上臂围 上、下部量 坐高 牙齿的发育 骨龄,(二)神经精神发育,神经精神发育的基础是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而神经精神活动是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反应的表现,包括感知、反射、动作、语言及对周围人的感情反应等。神经精神活动的发展取决于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成熟程度,出生时脑重为体重的2025%,6个月时为成人脑重的50%,10岁时达90%

6、。,影响神经、精神发育的因素有,遗传:染色体异常都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智能迟缓,如21-三体综合征;单基因遗传、多种代谢缺陷病也可引起严重智能迟缓如苯丙酮尿症;多基因遗传也可有智能迟缓。 环境:出生前后严重营养不良,锌、铁等元素缺乏等也可影响智力发育;教养条件也很重要。 个体差异等。,感知的发育:初生儿的视觉器官已相当完善,且发育迅速,生后几天就能辨别光亮和黑暗,新生儿期已能辨别红色及兰色。一个月左右能注视物件,68周已能感知物件的大小和形状,4个月能认人。听觉反应于一个半月开始,二个月能寻找出声的方向,三四个月能辨别母亲(或保姆)的声音。嗅觉:三个月小儿对强烈气味有反应。味觉:新生儿味觉反应较敏

7、感,出生数日就能辨别甜与苦,并对不同味的食物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反射:反射是基本的神经活动方式,小儿在出生后数小时即可出现腱反射,一岁以内小儿腱反射较为亢进。三、四个月的小儿四肢屈肌紧张度高,可见阳性克匿格(kernigs)氏征。二岁以内巴彬斯基(Babinski)氏阳性,也可以是生理现象。二个月以内小儿还有握持反射,拥抱(Moros)反射等,都属于生理现象。若在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后数日内,这些反射消失,可能有颅内出血或其它内病。腹壁及提睾反射在新生儿期后方逐渐出现。,运动的发育:运动发育表现如下的规律:“头尾”发展,即运动功能自头端向足端发展(唇、眼、颈、腰、上肢到下肢);从泛化到集中自近到

8、远,即协调运动先出现于最近身躯的肌群而发展到四肢;“正性”的动作(抓握、站起、往前走前)先于相反的动作(放下、坐下、停步)。由粗动作到细动作的规律。,运动发育是视、听、感知及情感发育的综合反应,小儿运动发育正常发生时间是:二、三个月会抬头,四、五个月伸手抓物,六、七个月能独坐,七、八个月会爬,十个月左右扶站,一岁左右扶走,十二至十五个月会独走。至两岁后会做较精细的动作,协调功能也逐渐完善。,乳幼儿运动的发育,语言的发育:语言是表达思想、观念的心理过程,与智能有直接关系,讲话乃有声的语言行为。说话能力分理解和表达二方面。小儿学语,先理解而后表达,先会发语音而后会应用词和句。在词的理解和应用上,先

9、名词而后动词、形容词、介词等。一般生后二个月即“咿啊”,67个月发“爸、妈”音,810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初语),渐能理解语言的含义,并学会短句,二、三岁时思维、语言发育迅速,模仿性强,语言发育较完善,已能朗诵及唱歌,这时应重视语言训练及正确发音。,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过程,三、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小儿免疫系统总的来说是发育尚不够完善,但由于IgG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于是出生后6个月以内小儿有母体来的IgG以及自身产生的IgG等,此段时间患麻疹等传染病较少,主要是被动免疫在起作用。,(一)非特异性免疫系统,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屏障作用 3.体液因素,(二)特异性免疫系统,1.体液免疫IgG IgA IgM IgD IgE 2. 细胞免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儿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