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常見心理問題與困擾,演講者:楊志能博士,前言,人總愛追憶童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如今的孩子是否真的沒有煩惱?英國研究人員展開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由於成長過程中承受壓力過大,越來越多的兒童正在承受心理問題困擾,兒童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兒童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叫”關鍵期”。 這個時期,兒童對外界的刺激特別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先天潛能最能發揮,最容易獲得某種能力。 抓住“關鍵期”進行良好的教育,如同農民不誤農時進行播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盧姆曾對近千名兒童進行研究,認為“5歲以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如果17歲所達到的智力水平定為lOO 1-4歲獲得50的智力
2、, 4-8歲獲得30(達到80), 其餘的20在8-17歲這9年中獲得。,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認為,2- 3 歲是兒童口語發展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兒童學習口頭語言非常快,如果讓兒童生活在非母語的環境中,用不了一年就能學會日常口語。 4 5 歲是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兒童掌握詞彙的能力發展最快。 兒童掌握數的概念的最佳年齡是5 - 5.5歲。,從初生到4歲是兒童視覺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兒童的形像視覺發展最迅速。斜視兒童在4歲之前容易矯正,故4歲之前也是雙眼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孩子的四種心靈需要,心理學家分析,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心理需要: 1.父母的關懷; 2.被接受、尊重; 3.
3、得到別人的讚賞; 4.在家裡有地位。,需求無法滿足衍生的不適當行為,第一種: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纔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會用不對的行為來達致目的。 第二種:爭權力。像成年人一樣,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別人尊重和接受。當孩子覺得父母用權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權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無法滿足衍生的不適當行為,第三種:報復。孩子在與父母爭權力的過程中,往往是失敗者;便轉用報復的行為來刺傷父母的心。孩子覺得這樣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種:自暴自棄。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
4、透過表現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小結,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孩子的行為。 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的態度,給予孩子選擇自由,同時讓孩子親歷負責抉擇的結果。,心理調查,英國每日郵報日援引英國兒童協會發表的一份有關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報告說,英國有超過萬少年受到不同程度心理問題困擾, 包括憂鬱症、厭食症和暴力犯罪心理。,斯蒂芬斯科特-倫敦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調查報告指出 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年至年間,英國受情感和行為問題困擾的少年人數翻了一番。 建議 人們應及時採取關懷行動,以防心理問題毀掉下一代的前途,同時希望家長擔負正確引導孩子的責任,以免孩子出現反社會行為、走上
5、犯罪或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心理重創。 提醒家長 應該多表揚孩子,不該反復指責他們,應當獎罰分明、掌握分寸。,心理異常是心理障礙的“晴雨表,平時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了解和掌握孩子心理異常的早期診斷方法,就可以防患於未然。兒童心理異常早期診斷依據有如下幾方面:一、生活習慣和規律突然改變 如夜間輾轉難眠,常常深夜孤燈伴坐,整天神志恍惚,無精打采;喫飯沒有規律,或數餐不喫,或暴飲暴食;與人交往時孤僻、偏急,前後判若兩人。在其他興趣愛好方面會出現突然變化。,心理異常是心理障礙的“晴雨表,二、性格發生明顯變化 如原來熱情大方,現在變得冷漠小氣;原來活潑開朗,現在變得沉默寡言;原來心直口快,現在變得說話躲躲閃
6、閃,疑慮重重。,心理異常是心理障礙的“晴雨表,三、做事或講話常出差錯 如常做不應該做的事,常講不該講的話,顯示出有點神經質。,心理異常是心理障礙的“晴雨表,四、學習效率無原因地急劇下降 如學習成績急劇下降,學習興趣消失,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常逃學,對學習有很大的抵觸情緒,不願提及學校裡的事情,等等。以上四點在正常孩子身上也會發生。如果,你的孩子重復出現類似的情況,就應該提高警惕,及時找他們談心,進行開導,必要時應向心理醫生進行咨詢,並實施矯治。絕不能不問不聞,貽誤治療時機。,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1.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過動兒”:在家中和學校等場合表現出活動量過大 爬上爬下、手不停玩弄物品、無法
7、安靜坐著,衝動行動前不加思考、任意推撞人、東摸西摸、無耐心等待,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不專心、做事拖拖拉拉、健忘、常掉東西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特徵,常造成孩子學習上的困擾和行為問題,需要課業輔導、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2.智能不足 是指孩子在智力上及社會適應上(如:課業學習、語言溝通、生活自理、社交技巧等)明顯的比同齡的孩子差,依程度可分為輕、中、重、極重度。 須安排心裡測驗評估,並需要特殊教育來幫忙孩子學習。,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3.學習障礙 指孩子在某一科目的學習上與其他比起來,明顯的比較差 例如算術、閱讀或書寫表達方面等。須藉由心理測驗的輔助,找出孩子的學習困難處,施
8、予特殊教育。,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4.自閉症 小孩三歲以前,出現溝通困難、語言發展遲緩、缺乏對人的興趣、有時出現奇怪的重複性動作或模仿性語言。 需要做智力方面的評估,儘早做行為治療、生活訓練及接受特殊教育。,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5.適應障礙 兒童及青少年由於本身的特質、能力尚未發展成熟,遇到課業或生活上,例如考試考不好、父母離異、交不到朋友等問題時,若自己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又找不到可以支持或協助的人時,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焦慮、成績退步、甚至自殺的意念。 除了給予關懷、心理治療外,必要時可予以藥物減輕症狀。,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6.焦慮症 如同成人一樣,孩童和青少年也會有緊張的問題,特別是對人際
9、關係和自己在學校的表現。 焦慮的孩子有時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覺,會以身體不適, 例如頭痛、肚子痛、拒絕上學的方式來表示。需要學習放鬆的技巧、心理治療和藥物的治療。,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7.強迫症 是指出現一些重複的想法與動作,例如重複的洗手、重複的檢查門窗、無故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等想法。因此焦慮不安。 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8.畏懼症 是指對某些指定事物有明顯的超乎常理的恐懼(例如:怕坐飛機、怕小動物、怕見血、怕在公開場合說話),會因此引起很強烈的緊張或不適,儘量避免某些活動,影響到日常生活。 可以心理治療和藥物來幫助這些孩子。,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9.精神分裂症 也會
10、在青春期時發病,患者出現幻覺(看見、聽見不存在的事物)、妄想(被下毒、被跟蹤、被控制)、有些會出現自言自語、比手劃腳、膜拜等奇怪的行為。 需要立即就醫,服藥治療,以免症狀惡化。,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10.憂鬱症 孩子會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飲食、睡眠習慣改變、易哭泣或激動,覺得自己做錯事,別人都討厭他,甚至想自殺。較小的孩子會變得特別黏人、膽小;有些青少年則會使用酒精或毒品來疏解情緒。最嚴重會有幻覺或妄想。 有上述情形,要請師長及醫生協助,儘快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必要時甚至要住院觀察。,兒童心理問題與疾病,11躁鬱症 會在青春期發病,青少年出現週期性的躁期(情緒高昂、激動、話多、睡不著、四
11、處走動、愛花錢、有許多不切實際超乎常理的計畫)或鬱期(見憂鬱症)。 需積極的藥物治療,必要時需住院觀察。,不可忽視兒童的心理壓力,孩子承受不了壓力時有哪些表現呢?有關專家列出了四大類求救訊號: 1.情緒失調的徵兆 會以哭鬧來表現情緒上的失調,也可能睡不安寧和時常感到害怕。七.八歲的孩子就會產生自殺念頭,盡管他們不明確死亡的概念。 2.生理現象的異常 有的孩子還會有心跳、口乾、手顫抖、不斷眨眼和肌肉抽搐等軀體反應。,不可忽視兒童的心理壓力,3.行為的突然改變 父母可能發現孩子突然愛講謊話,坐立不安,更常打爛杯子碗碟,甚至有意破壞家裡的用具。他們也會偷東西,有的出現暴力傾向,動不動就打同齡人或比自
12、己小的孩子。 4.學習能力的降低 求救訊號在智力上的異常反應則是精神不集中,記憶力差,愛胡思亂想。,兒童自卑心理特點及成因,1.自卑心理在心理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在人們的潛意識中都有自卑心理存在。很多精神病理現像的出現都與自卑心理處理不當有關。2.自卑是指一個人嚴重缺乏自信 嚴重缺乏自信的孩子,常常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常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辦起事來愛前後思後想,總怕把事情辦錯被人譏笑,缺乏毅力;遇到困難畏縮不前。因此,一個孩子如被自卑心理籠罩,身心發展及交往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也得不到
13、正常的發揮。,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1.自卑心理是由於自我評價不當逐漸形成的;自卑心理是因個人某些缺陷或屢遭失敗造成的。 2.如果從小就聰明伶俐, 常被人誇獎和寵愛,長大後他就容易形成一種自信的性格。 3.整日生活在斥責和鄙視環境中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就可能形成一種自卑的心理。 4.如果很少體會成功的喜悅,或從未得到他人讚賞,他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壓抑,自卑心理就會日趨嚴重; 5.屢受挫折甚至懷疑自己存在價值的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的前途悲觀失望。,兒童心理健康十忌,據研究,以下十個方面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嚴重影響: 1、缺乏撫愛。 由於離婚或喪失父母等原因,得不到關心與照顧。 2、態度不一。 或父母雙方對
14、待兒童的態度不一致;或前後態度不一致,忽冷忽熱。 3、兒權至上。 父母視為“小皇帝”,有求必應。 4、經常懲罰。 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施以身體或心理上的懲罰。 5、不良誘惑。 有意無意地用不良行為或感情誘惑兒童,造成不良行為習慣或心理。,兒童心理健康十忌,6、過分苛求。 孩子學這學那,不現實的過高要求。 7、角色混亂。 要求兒童扮演與其年齡、性別和能力不相稱的角色。 8、欲求挫折。 對兒童的生理欲求作出抑制性的反應。 9、弄虛作假。 經常對兒童說假話,不守諾應。 10、父母操縱。 強迫兒童站在父母親一邊,企圖控制兒童的情感和喜愛。,孩子心理健康的標準,判定心理是否健康,標準如下: 1.良好的生活
15、習慣 包括飲食、睡眠、運動、言行等方面。有的幼兒喜歡在入睡時由母親撫著、有的偏愛喫某類零食等,這也屬於成長過程的正常現像,並非心理疾玻良好的個性具有一定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無怪癖、無惡俗舉止,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保持平和、樂觀、謙讓、樂於助人等正常人格。,孩子心理健康的標準,2.符合正常孩子的智力水平 如果符合該年齡階段的智力發展水平,便屬正常,這可從語言、想像力和思維能力等諸多方面來測定。 3.具有正常的心理素質 無過分畏懼、驚恐、焦慮表現,喜怒哀樂表諸於色,活潑大方尊重他人,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反之,常常表現出過度恐懼、多動態癥、強迫癥、狐獨癥、憂郁癥以及偏執傾向等,說明孩子的心理素
16、質並非良好。,孩子心理健康的標準,4.較強的好奇心和記憶力 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顯現出好奇、興奮、念念不忘。如果一個孩子對任何新鮮事物都顯得漠然冷淡,那麼孩子的心理便有問題。 5.善於與同齡交往 在交往的過程中,能與人平等、友好、和諧地相處,無猜忌,無嚴重的嫉妒心理,無明顯的凌弱欺小行為等。,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品學雙差的學生。 這些學生所以不佳,是因為學習上存在障礙,學習障礙的產生,往往是因自身存在的自卑心理所致。 矯正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信心,是幫助孩子進步的關鍵。,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一、改變形像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備說話吞吞吐吐,
17、走路畏縮等特點。從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便可改變他們的心態。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 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像:穿著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二、語言暗示法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語言為孩子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之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三、預演勝利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敢接受挑戰時,就要求他們先在頭腦中想像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 這種白
18、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對於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四、發揮長處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也有自己短處。 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纔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 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五、儲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科學家研究發現.,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劃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 當人重新憶往日的成功模式時,又可重新
19、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中 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次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克服困難。,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六、洗刷陰影法 失敗陰影是產生自卑的溫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多,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 洗刷失敗陰影常見的有兩種: 一.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失敗當做學習機遇,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 二.家長要幫助孩子有意將不愉快、痛苦的事徹底忘記,用成功的經歷去抵消失敗的陰影。,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七、逆向比較法 要
20、認識自己就得拿別人來做比較。 我們不提倡逆向比較,即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 對於“羨人之長,羞己之短”的孩子來說,採用逆向,選擇別人的短處作為比較的對象,對於消除自卑心理,達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兒童自卑心理治療八法,八、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纔能的發揮就越充分。 ”對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志,還不如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做到一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 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孩子會經常擁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進步。,孩子心理健康的標志,1.活潑開朗: 能自然流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不掩飾內心的喜怒哀樂。與
21、人交往坦率真誠,比較隨和,樂於接納別人的意見。常常向父母或親人訴說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行為反應,遇到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緒能很快釋放,不會郁積心中。2.心態平衡: 心境經常處於歡樂愉快狀態,遇事冷靜,很少大哭大鬧,能理性分析事物,很少表現出焦慮不安或憂郁。,孩子心理健康的標志,3.求知欲強: 喜歡觀察事物,探索周圍環境,常向父母師長提出自己經歷過而想不通的問題,興趣廣泛,什麼都想學,都想試一試。智力活躍,思維敏捷,愛動腦筋,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對新鮮事物反應快速。4.意志力強: 為了達到目的,遇到困難和挫折不退縮,不半途而廢,不依賴他人喜歡自己去克服。有較強的自信心和自制力,能根據需要控
22、制自己的願望和言行,能排除外界或內心的干擾,集中注意力實現學習目的。,孩子心理健康的標志,5.熱情慷慨: 富於同情心,樂於幫助父母及親屬、同學等人。關心人,常有“利他”行為和“親社會”的表現。6.喜歡交往: 樂於和別人在一起。大方、謙讓、和諧地與他人相處。在學校中住宅區與同齡人關繫良好,能尊重別人。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適應紀律約束和行為規範,有時能排解群體內的一些矛盾,心胸開闊,培養孩子五種健康之心,1.悅心 快悅之心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基石,快樂的經歷,有助於造就高尚而傑出的個性,使孩子從小熱愛生命。因此,父母要放開手腳,讓孩子自己尋找樂趣,盡情享受人生美好的一切。家長要盡力創造一種快悅的家庭氛圍
23、,並讓孩子在與父母的交往之中獲得快樂。 2.愛心 愛心是人生最美麗的心靈之花,要引導孩子成為富有愛心的人,父母首先要保證自己有一顆仁愛之心。孩子通過與父母朝夕相處,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也會獲得愛心。,培養孩子五種健康之心,3.誠心 正直誠實則意味著彼此互不欺騙,言出必行。教導孩子正直的一種可行方法,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言傳身教,對人要誠實正直,要讓孩子能自豪地說:“我們家從不騙人。” 4.信心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遇到坎坷,要從小培養孩子戰勝困難的信心,使他們鼓起勇氣克服種種磨難。家長無須粉飾人生,應當坦白地告訴孩子,痛苦和挫折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正視而不是逃避。,培養孩子五種健康之心,5
24、.恆心 孩子有自己的計劃和願望,無論他們顯得多麼幼稚,是否能最終實現願望,父母都必須用慈愛之心,有禮貌地傾聽,並給予鼓勵和加油,使孩子能最終實現自己美好的願望;家長可以向孩子敞開知識和藝術大門,讓他們在那裡尋找美好願望的歸宿。,心理健康的維護,1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2面對現實,適應環境; 3結交知己,與人為善。 4努力工作,學會休閑。心理健康的維護主要靠自己,需有心理醫生指導外,也需自己的信心與毅力。 掌握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療的知識,不僅能隨時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還可隨時修正自己的行為。從此觀點看,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代 結 語,Q & A,十種性格凹陷及其成因,1. 依附他人 (曾被冷
25、漠對待)2. 寡言 (不被關心的童年)3. 自我中心 (曾被奉承)4. 經常求救 (被寵壞)5. 疑心重 (曾被騙)6. 刻薄自己 (被教導去照顧旁人)7. 不參予 (曾被嘲笑、孤立)8. 妄想 (曾被捉弄)9. 挑剔 (有挑剔的父母)10. 自責 (有要求過高所父母),處理負面情緒的ACE,Accept - 接受現時的自己及當下的情緒反應Choose - 估計後果及選擇自己的做法Execute - 行動,3A精神療法,由洛杉基精神治療中心提出,認為透過3A,能有效地面對自己的問題。 3A的意思如下: Acknowledge - 發現、明暸 Answer - 回答 Action - 行動,理性
26、情緒治療法ABC,愛拔艾理斯博士(Dr. Albert Ellis)所創立。 理性情緒治療法有所謂一個人行動 (Action) 時的A-B-C分析。A就是事前的各種條件 (Antecedent); B就是那個人的內在信念 (Belief); C就是所引致到的後果 ( Consequence)。,理性情緒治療法ABC,一般錯覺是A就能導致C的出現。 例如:破產A 自殺C。但這派學者則強調行動者的內在信念B才是決定性的。 例如:破產 A 我仍有機會及本錢B 重新開始 C。理性情緒治療法強調要培養及發展每個人內在的理性信念 (Rational Belief),去帶領非理性的情緒 (Emotion)
27、及行為 (Behaviour)。,三心兩意,信心 耐心 同理心,善意誠意,能引發神奇效果的兩樣東西,在嘗試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改造的過程,引發神奇效果的兩樣東西:1. 充份的體諒 2. 合理的期許,輔導人員所運用的十樣工具:,1. 聆聽2. 關懷3. 支持4. 鼓勵5. 理解6. 提問7. 分析8. 沖擊 (儆醒)9. 指示 10. 引導,自療提問技巧,* 遇上不如意的事情時,可向自己作生命提示的發問: 1.這件事帶給你什麼正面訊息? 2.這件事教曉你什麼? 3.這件事令你發現些什麼? 4.這件事如何能協助你成長? 5.如何可預防類似事件再出現?,簡易心理現狀診斷法,1.試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下列兩
28、句句子。 a.我是_。 b.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_。2.試用臘筆或木顏色筆去畫一幅畫,去表達出自己這一陣子的心情及想法。,眼球移動法,* 用眼球移動去改善一個人的心理狀況,是一門發展中的技術。而若情況輕微的話,可試用下列的方法:1. 頭部放平,視線向前(停兩秒)2. 把眼睛焦點移向右最下角(停一秒)3. 視線返回原先位置(停兩秒)4. 把眼睛焦點移向左最下角(停一秒)5. 視線返回原先位置(停兩秒)6. 令眼睛作360度向,順時針地轉動一次(約三秒)7. 令眼睛作360度向,逆時針地轉動一次(約三秒)8. 視線返回原先位置(停兩秒)9. 視點移至正下方最低位置,再慢慢移至正上方最高位置 (約七
29、秒) 10.全程須保持均勻的呼吸節奏。,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溝通,問: 我兒子今年12歲,他本來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可近來他變了,變得沉默寡言。與我們打過招呼後,就隻顧自己一個人做事,很少與我們說說心裡話。但一旦接到他要好同學的電話,他卻顯得很興奮,話也特別多,有時還拿看電話把自己關在房間講,生怕被我們聽到似的。我覺得兒子好像與我們有隔閡,越來越陌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溝通,答: 你兒子不肯與你們講心裡話,可能有你們大人身上的問題,也可能有孩子本身的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增強,孩子漸漸失去兒童期的天真爛漫和直爽,對外界的關心減弱,注意力逐漸轉向自己的內心世界,孩子對溝
30、通對像的選擇性日漸增強,最明顯的表現是與父母“話少”,與自己好朋友“話多”。 作為父母,要了解他們心理的微妙變化,如果一味強求孩子對自己敞開心扉,往往會引起反感,使事情走向反面。,問:那麼我該怎麼做,纔能使孩子肯向我們說心裡話呢?,答:孩子內心其實是一個復雜、豐富、動蕩、變化的世界,他們的成長,是段充滿痛苦和歡樂的心路歷程。所以,要多理解孩子,多傾聽他們的心聲,不妨從以下方向著手。,問:那麼我該怎麼做,纔能使孩子肯向我們說心裡話呢?,一、尊重孩子,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敏感的角落,他們希望能有上鎖的抽屜,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家長務必要維護孩子的自尊,不要橫加干涉。倘若孩子與你疏
31、遠,你要問一問自己,有沒有在孩子面前居高臨下,動不動就訓斥自己的孩子,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如果你能經常采用平等、親切的口吻與孩子溝通、交流,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親切感和平等感,他們會把你視作親密的朋友而願意告訴你心裡話。,問:那麼我該怎麼做,纔能使孩子肯向我們說心裡話呢?,二、耐心的傾聽孩子說話 孩子的思想尚未成熟,許多想法都非常幼稚,他們已意識到自己軟弱,一方面努力掩飾它,一方面又希望找到傾吐的對像和安慰。如果你對孩子的傾訴表現出非常關注的樣子,並給他一點啟發和幫助,他就會依賴你,崇拜你,把你當成他的知心朋友。如果孩子在說話時,你似聽非聽,並因自己事多而表現出某種不耐煩,孩子會感到傷心,跟父母無話可說,時間一長,孩子和大人之間就會產生隔閡。,問:那麼我該怎麼做,纔能使孩子肯向我們說心裡話呢?,三、多與孩子交談 有的家長忙於公務或家務,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坐下來與孩子交談,了解他們心中在想些什麼。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孩子與你很疏遠,思想上不溝通,你也聽不到孩子的心裡話。 工作忙,應酬多,常三更半夜回來。偶然獃在家裡,聽到孩子一吵一鬧,就嫌煩,三言兩語把他打發掉,或乾脆訓斥他一頓,久而久之,纔發現兒子不再小鳥依人,甚至離我越來越遠了。,Trust me , You can make it,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