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长发育的评价,Appraisal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生长发育评价的定义:,把儿童少年各项生长指标的实测值与当地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分析和衡量其发育状况。,一、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的意义,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碍评价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选拔专业人才 反映社区健康水平 了解卫生保健措施的影响,二、生长发育评价基本内容,生长发育水平, 生长发育速度, 各项生长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三、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1)能满足评价目的需要。(2)表现评价结果的方式直观形象。(3)所用指标的测定方法精确而简单。(4)有推广价值。,四、生长发育标准,(apprais
2、al standard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1. 定义是评价个体和群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2.制订发育标准的理论依据,(1)正常儿童多数发育指标呈正态分布,该正态分布范围又与均值、标准差有一定关系。,2.制订发育标准的理论依据,(2)制定发育标准时应用百分位数的概念可建立更多的等级划分标准。在儿少卫生领域,P3,P25,P50,P75,P97作为划分发育水平的等级标准更为简明实用。,五、评价方法,指数法(index method) 离差法(deviation method) 百分位数法(percentile method) 标准差分法 (standar
3、d deviation score method) 相关回归法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 生长速度评价法(appraisal of growth rate) 发育年龄评价法 (developmental age appraisal) 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 status appraisal),(一).指数法(index method),指数法是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连,转化成指数进行评价。 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体型指数:如坐高/身高;胸围/身高等第二类: 营养指数:体重/身高2第三类: 功能指数:握
4、力/体重,指数法评价注意事项:充分考虑身高因素的重要影响及性别、年龄特点 指数有显著的种族、民族间差异 大多数指数都呈非正态分布 根据评价需要,适当选用指数,(二)离差法 (deviation method),离差法是将儿童的生长数值和作为标准的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以评价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1.等级评价法(rank value method) 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评价时将个体该项发育指标的实测数值与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发育标准比较确定发育等级。,等级评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便于推广,而且制订标准时计算简单,工作量小,可以准确而直观地了解儿童的发育状况。
5、评价集体儿童也很方便,不受群体内部成员性别、年龄等差异限制。,等级评价法的不足之处:只能对单项指标做出评价,无法对儿童的发育匀称度作出正确判断,在追踪动态观察中不够直观。,2.曲线图法(curve method),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年龄组某项发育指标的均值、均值1标准差值、均值2标准差值,分别点在坐标图上(坐标图纵坐标为某项发育指标值,横坐标为各年龄组,男女各一),然后将各年龄组同等级的各点连成曲线,即成某指标发育标准曲线图。,曲线图法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某地区集体儿童不同年代均值曲线比较 某集体儿童和当地“标准”均值曲线的比较,曲线图法优点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能描
6、述儿童的发育水平等级; 能追踪观察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发育趋势和发育速度; 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曲线图法不足之处:不同性别的每一发育指标都要作一张图,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来说明儿童发育的匀称度。,3.体型图评价法简介体型图是一套专门绘制的坐标图,其原理还是离差法。,体型图法的优点是能方便地评价各指标的发育水平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缺点是各指标间没有经过回归处理,无法确切地反映其中的关联程度。尤其是那些在各年龄组中较高或较矮的儿童,恰好位于坐标图的周边,常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匀称程度。另外,体型图也无法用作连续性的追踪观察,所以无法了解个体儿童的发育趋向。,(三)百分位数法 (perce
7、ntile method),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原理与离差法相似,基准及离散度以百分位数表示,百分位数法的优点:既适用于正态分布指标,也适用于非正态分布指标,避免偏性,更加准确。简便、直观。只要找到实测值在标准图中曲线内的位置,就能了解其发育水平。如果把各年龄的实测值在图上连成线,就能追踪该儿童的发育动态和趋势。百分位数图也能评价集体。,百分位数法的缺点:无论是表还是图,都无法评价发育的匀称度并作综合评价。在制订标准时,应比离差法有更大样本,一般要求各年龄性别组的人数至少超过200人。,(四)标准差分法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 method),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简称
8、“Z”分。2 上等 -1-2 中下等1 2 中上等 -2 下等-1 1 中等 优点:用Z值评价个体、群体的生长水平时,不必考虑性别、年龄,更易横向和纵向比较。,(五)相关回归法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相关回归法是利用体重,胸围等指标与身高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其中某项指标为因变量,求得方程并编制成回归评价表,进行发育评价。通过相关和回归处理,各项指标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综合评价身体发育的匀称程度。,相关回归法优点:弥补了离差法和百分位数法的不足,不但能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水平,还能衡量发育的匀称程度。通过综合评价各项指标,还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发
9、育状况。 缺点:制作和使用较繁琐,不能追踪观察发育动态。如果能和曲线图或百分位数图结合起来使用,将能得到较全面而准确的结果。,(六)生长速度评价法 (appraisal of growth rate),生长速度 (growth velocity)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数值。是评价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征,常用指标有身高、体重和头围,最常用的是身高。生长速度的计算方法:1.年增加值(annual increment)2.年增加率(annual incremental rate),计算生长速度需要定期对个体或集体儿童的身高进行重复测量,把前后二个数值相减,再除以单位时间即能得出。由
10、于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不同,应以整年生长速度和变异程度表示,即年增加值。将个体儿童各年龄的年增长值在坐标纸上连成曲线,就能了解他的整个发育动态,分析其生长突增出现的迟早和突增程度。,不同年龄个体的基础身高不同,身高增加值必然受身高基数的牵制。年增加值身高基数,才能得出年增加率来进行比较。年增加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注意:无论使用年增加值或年增加率来评价个体的生长速度,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趋势,判断其生长速度是否异常需要特别慎重。 集体儿童可将发育指标前后两年龄组的均值当作Ht和Ht1,计算年增加值和年增加率。可进行个体和群体,群体之间发育速度的比较。,(七)发育年龄评价法 (developm
11、ental age appraisal),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形态、功能、第二性征发育指标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的发育状况。,常用发育年龄有: 形态年龄(morphological age)第二性征年龄(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 age)牙齿年龄(dental age)骨骼年龄(skeletal age ),牙齿年龄简称齿龄,是按儿童牙齿发育的顺序所制订的标准年龄,用以反映个体儿童的发育的状况。 评定齿龄有两种办法:1)用儿童牙齿萌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达发育年龄。适用于6个月至13岁左右。2)使用x线摄片方
12、法对从儿童到成人的整个牙齿钙化过程进行观察。,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以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发育年龄的一种方法。它可比时间年龄更加精确地反映机体的成熟程度,在各种发育年龄种应用最为广泛。在探讨生长发育规律、诊治发育障碍性疾病、运动员选材、预测女孩月经初潮、预测儿童少年的成年身高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摄片。通过观察儿童少年手腕部分各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大小、外形变化、关节面出现以及干骺愈合程度等,并和“骨龄标准”比较,即可判断个体骨龄。,全身许多关节,如肩、肘、踝、膝、手腕和骨盆等,都能用作骨龄测定,但以手腕部为最理想。 优点: 手、腕骨
13、数目、种类和形状多样 各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干骺愈合有明显时间顺序 拍片方便,受检者接受X线剂量小,目前最常用的骨龄标准有: 1.标准图谱法:男女各有一套,由不同年龄的标准X线片组成。 2.计分方法:根据手腕各骨在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人为将其划分成若干阶段,计算其权重。,(八)营养状况评价 (nutritional status appraisal)是指对儿童少年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衡量的过程,包括膳食构成、营养素摄入量、体内营养水平、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在对所获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评价。,常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年龄别体重 (weight for age)是以时间年龄
14、比较其体重大小的一种方法,能够反映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或肥胖,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体重是现时营养状况和长期营养状况的双重反映,不能单独反映现时营养状况,需联系身高。,2.身高别体重 (weight for height) (身高标准体重) 是用以反映儿童现时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 90%110%“标准体重”,正常; 90%“标准体重”,轻度营养不良; 80%“标准体重”,中度营养不良; 70%“标准体重”,重度营养不良; 110%“标准体重”,超重; 120%“标准体重”,肥胖。 目前BMI标准应用越来越广泛。,3. 年龄别身高(height for age)一种以时间年龄来比较身高大小的方法,
15、通常青春期前儿童可采用“WHO年龄别身高”标准。对学龄前儿童筛查营养不良时,应先使用“年龄别身高”,排除生长迟滞者,再用“身高别体重”筛查出消瘦者,即为全部营养不良人群。,4.皮褶厚度 是通过估侧皮下脂肪来反映儿童少年近期的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用于评价肥胖程度效果较好。皮褶厚度和体脂含量的相关性较高,可利用皮褶厚度建立估计体脂含量百分比的回归方程。,第四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第二节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一、心理卫生的概念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持和保护心理健康的原
16、则和措施的一门学问。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一种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当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并能极大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另一是指对人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措施。,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普
17、及心理卫生知识,多形式开展心理卫生活动,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实现的。,三、心理健康,精神和身体是分不开的。“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身体健康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精神也是健康的。 身体不健康的人是不是可以精神健全呢?,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同时,健康本身也有不同的水平。 不论是讨论精神还是身体,我们最好把健康或健全做一种理想。,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WHO公认的有七条标准 1. 智力正常 2. 情绪稳定和愉快 3. 意志健全 4. 统一协调的行为 5. 人际关系的良好适应 6. 行为反应适应 7.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点,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常见 心理卫生问题,一、心理卫生问题的
18、概述心理卫生问题通常指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行为偏异,它不是某种特定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或消失。故有学者把这类问题表现称做亚临床症状,它在狭义上同于行为问题(behavior problem)或问题行为。,(一)、流行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报道,发达国家315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大约是 5 15。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报道也大致接近此水平。 我国对国内22个城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7。,(二)流行规律,心理卫生问题男孩多于女孩, 青春期多于童年期, 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小城镇多于农村,工
19、业化地区多于非工业化地区。,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原因,1发育原因 2气质特点 3家庭因素 4学校因素 5社会因素,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这些表现往往与儿童正常心理社会发展存在区别,但多数属于量变。 其二,这些表现可被看作是对待特殊状况的反应。有些儿童可能在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经历心理与行为上的困难,属于过渡性适应不良或一过性表现,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失调”。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不属于心理卫生问题。,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 LD)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
20、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其检出率约占全体学龄儿童的510,男童多于女童,小学低中年级高发,原因复杂多样,障碍机制不详。,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二)品行问题指以经常性说谎、偷窃、攻击行为、逃学等为特征的行为问题。其特点是,症状具有反复持续出现的倾向,这类儿童具有学校生活适应困难状态,严重时可发展为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三)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往往是学龄期儿童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童年期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较突出的有学校学习压
21、力过大、生活太紧张、父母期望过高、师生和同学关系紧张、个性中的消极特征较多等。,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表现 1过度焦虑 :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2.强迫行为 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 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实质性的强迫症在童年期不多见,多属于一过性行为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三、童年期(学龄期)
22、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3.恐惧 往往因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 出现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在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但这种恐惧感达到不可理喻的程度。,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4. 儿童癔病 多发生在少年期,女孩多见,许多患儿具有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家庭环境。 儿童期癔病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可受家庭、邻里或同学中类似表现者影响而发病。,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四)顽固性不良习惯 指有些儿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其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表现:,1习惯
23、性抽动: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眨眼、耸肩、抽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见。频率随情绪紧张而增加,注意分散时减轻,入睡时消失。常见的心理因素为突然惊吓或慢性焦虑;常见的躯体因素为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炎及其它急性病。,2吮吸手指和咬指甲:一般儿童生下数月就有吮指现象,1-2岁时最为频繁,至学龄期时基本消失,仅个别儿童仍遗留此习惯。咬指甲多发生在4、5岁以后,6岁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个别的可持续至成年期。,3遗尿: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不自主的排尿,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本症在儿童中发病率约10左右,男孩多见,有些可持续至成年期。,4口吃:俗称结
24、巴,是较常见于2-5岁儿童的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此症多见于男孩。口吃若持续至10岁以后,多转为永久性口吃。发生口吃有多种原因,如突然惊恐、心理压力、模仿、歧视、强制性改变主利手(左撇子)等。,5.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行为异常综合征,特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 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常表现为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低和社会适应力差。男多于女,起病于学龄前后,患病率约3-10。 该征原因复杂,常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的专家认为可能与遗传、脑损伤。铅中毒和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四、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
25、变化。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既有童年期的一些痕迹,又具有成年期的一些萌芽,常表现为似成熟又不成熟。 他们既要适应生理变化带来的问题,又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因此,较童年期更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对性发育的困惑不解,在青春发育期,人体生殖系统开始迅速发育,这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有些青少年对自身的性发育及性成熟的生理变化常感到神秘不解。,(二)独立意向发展迅速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烈。 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不再事事听从父母的指挥。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不愿适应,尤其当家长或老师仍以对待儿童
26、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使其自尊心受伤害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对抗心理并表现在言论和行为方面。,(三)伙伴关系密切的矛盾,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多数少年都具有群体观念,他们常感到在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 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都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他们相互倾吐内心的秘密和苦恼,也经常从伙伴那里得到同情、理解和温暖,而这种情感从成人那里却难以得到。,(四)心理压力大,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达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常使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 青少年因学习问题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五)药物和酒精滥用、吸烟,现今,
27、工业化技术使药物被提纯、精制,增加了产量和降低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类物质在社会上的泛滥。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变故多,人们的压力增加,致使一些人想通过对这类物质的依赖以逃避现实,追求快感,解脱烦恼。药物和酒精滥用、吸烟等问题,在当前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使青少年受害更多。,五、 儿童行为指导,()智力发展问题,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帮助小学生进行智力训练。还可通过家长学习班等方式,介绍给家长。,(二)性格发展问题,可运用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训练,帮助小学生纠正不良性格倾向,发展健康性格特征。主要步骤是: 明确学生的性格缺陷,确定性格发展的目标。 为
28、不同性格缺陷学生选定适当的扮演角色,如可安排孤僻的学生扮演采购员、售货员或导游;安排怯懦的学生扮演军人、警察或探险队员。,组织含上述角色的主题表演或化装班会,利用集体活动中的学生间的互动作用,促进学生性格发展, 对游戏活动及时进行总结、肯定他们在角色性格上的收获,提出今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扬该角色性格的要求。 根据学生扮演角色后的表现,制定下一步角色扮演计划,以利于巩固和强化前一阶段的训练成果,进一步促进良好性格发展。,(三)品德发展问题,培养道德行为的训练可采取以下3个步骤: 促使其道德行为沿着外在监督、模仿、榜样 形成习惯的方向发展。 引导小学生把小学生守则的10项要求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29、,经常对照检查,逐步养成习惯。 教会小学生建立基本的行为方式,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应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第五节 青春期心理咨询,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求咨者(client) 咨询者(counselor),一、重要性,不安全感增加 学习负担 社会的负面影响 青春期特殊心理需求,二、咨询原则与方法,1.原则 保密 限时 自愿 情感自限 延期决定 伦理规范,思考题:,各期儿童少年心理发育特点?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 学龄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 青春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儿童少年健康监测,健康监测 主要内容,健康的概念及健康
30、监测的意义 健康监测的实施 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 儿童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一.健康及健康监测的意义,健康监测的概念 健康监测的意义,1.健康监测的概念,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等方面长期的动态观察。,2.健康监测的意义,1通过健康监测掌握学生群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进行学校卫生和儿童少年健康方面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2为从事学校卫生教学及科研提供全面、客观、及时的基础资料; 3为客观评价受检地区和学校的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4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推动学校卫生工作奠定基础,明确方向和目标。,3.健康监测的主要指标:,生长发育状况、 患
31、病率、 检出率 死亡率,二.健康监测的实施,监测对象 监测时间 监测的内容 监测的质量控制,3.监测的内容-1,根据实际需要和人力、物力情况,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监测项目。 1.生长发育状况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生长发育监测可分为:形态指标功能指标生化检查,3.监测的内容-2,2.疾病或异常 近视、沙眼、弱视、龋齿、牙周疾病、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 3.因病缺课状况 包括月病假率、学生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及其病因分析。 4.身体素质状况 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和800m跑等。,4.监测的质量控制-1,为保证监测的质量,需进行抽
32、样复核检验。 对生理变异小的指标(如形态指标)进行复测。计算复测卡片检测误差的发生率: P=(n)/(AN)100%P5%,要及时研究原因,剔除改进办法,并对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指标进行复测复检,加以 改正;P5%,则提示检测质量很差,当天全部检测数据无效,必须重测(否则不能参加统计)。,4.监测的质量控制-2,检验工作分为:现场检验和运算前逻辑检验,应由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实施。 现场检验:主要任务是逐一核对调查表; 运算前逻辑检验:要求逐项检验剔除不符合条件的调查表,直到全部符合要求。,三.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一)儿童少年患病率 意义:用患病率等卫生统计指标分析儿童少年的健康状
33、况,找出其发生的规律,为开展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某病检出率 发病率 月病假率 又称因病缺课率 学生平均因病缺课日数,(二)儿童少年患病特点-1,儿童少年时期疾病的种类以及患病率特点是由年龄特征和集体生活、学习条件的影响造成的。 1.婴儿及幼儿前期(托儿所年龄期) 该时期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蛲虫病及佝偻病较多。 2.幼儿期 (学龄前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仍然很多,消化道疾病有所下降,肠道寄生虫病、龋齿、沙眼等患病率有较大增加。,(二)儿童少年患病特点-2,3.童年期 (学龄期) 从因病缺课原因看: 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患以及消化道疾病仍占主要位置。 与清洁卫生习
34、惯和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蛔虫和沙眼感染在这一时期较为常见。 近年来沙眼和蛔虫感染率在大城市已有较太幅度的下降,龋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 与学习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还有近视和脊柱弯曲异常,患病率比幼儿明显增多。 结核病、意外事故等也与学习生活环境有关。,(二)儿童少年患病特点3,4.青春期(中学年龄期) 学习负担有关的近视明显增多。 青年期少女月经异常 (包括痛经)也较多见。 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等比学龄期有所增多。 中学生中慢性鼻炎、副鼻羹炎较多,是兵役体检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的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四.儿童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儿童少年死亡率
35、死亡原因,(一).儿童少年死亡率-1,儿童少年死亡率是指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为止,各年龄组每年每千名儿童少年中死亡的人数。一般用年龄别(组)死亡率表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择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199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降为49。,(一).儿童少年死亡率-2,儿童少年死亡率的年龄分布:0岁组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率开始下降,在514岁组,死亡率降至最低,随后1524岁组,死亡率有所上升。 性别分布:男孩高于女孩; 城乡分布:农村高于城市。,(二).儿童少年死亡原因-1,死因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水平高、儿童少年死亡率低的国家,儿童
36、少年的主要死因为外因死亡、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等; 社会经济水平低,则以感染性疾病为主。 我国的大城市呈现与发达国家类似的死因顺位。 在边远、落后的农村则呈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为主的死因顺位。,(二).儿童少年死亡原因-2,我国,据1991一1996年全国学校卫生监督统计年报表及国内多项研究报道, 意外伤害与疾病是导致儿童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意外死亡占首位,其构成可占总死亡数的40%50%,甚至高达70%, 在意外死亡中,死亡顺位为溺水、交通事故、自杀及其他等。疾病死亡原因中,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恶性肿瘤、先天异常等。,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近视(myopia )的预防,本课主要内
37、容,近视的概念及性质 视力低下的概念及在儿童少年中的分布 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 近视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近 视,1.概念及性质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 (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它是由于屈光不正所致。近视眼:采用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屈光性近视:由于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发生变化,屈光力对眼球来说过强所致。 轴性近视:由于眼球前后轴过长所致。,视力低下的概念,视力低下:用远视力表检查视力,裸眼视力50。
38、 (或视力不良),视 力 低 下,各种屈光不正,弱视,其他眼病,近视,散光,远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视力低下在学生中的分布:,小学生近视50%60%(小学低年级远视占多数)中学生近视为70%90%,大学生近视为90%以上。,*因此保护学生视力主要是预防近视。,不同年龄眼球前后轴长度,2.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眼轴的发育,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晶状体 调节能力的变化,儿童时期 晶状体弹性较大 眼调节能力很强 近点距离很强 。 随着年龄增长 晶状体弹性减弱 调节能力减退 近点距离逐渐增长 。 40岁 老视,C
39、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调节紧张性近视:因视近工作过度而形成。眼高度调节紧张状态 晶状体凸度增大,屈折力过强 功能性近视。(假性近视)轴性近视:眼球充血、眼压增高 眼球壁的弹性降低 眼轴变长。(真性近视) 学生中两种近视并存。,近视的影响因素,3.近视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环境因素: 学生视力低下率和近视率随 学习阶段的上升而增加。 研究数据; 历史资料; 动物实验,3.近视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 (-60D以上)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双生子研究:近视的遗传指数约为60% 。 中、低度近视的遗传度为505%。 体
40、质、营养和健康因素:,4.儿童少年近视的预防,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 减少学习时间 ;不要持续读写 ;做望远活动 (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 坐姿要端正,眼离书本 30一35cm 不走路、躺着或暗光下看书。 每隔1小时左右应有短时间的休息,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3)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 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 (4)改善学习环境: 课本字体的大小适度 文字与纸张背景的对比应该大些 教室设施,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
41、措施,(5)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有助于预防近视。 (6)定期检查视力: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早发现、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7)健康教育: 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认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5.近视的矫正,5.近视的矫正,早发现,早矫正。 原则: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矫正只能对调节紧张性近视起缓解作用。 对轴性近视无效。 轴性近视可配镜矫正。 配镜的原则:不要充分矫正,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龋齿(caries)的预防,主要内容,龋齿的发生情况 致病因素 龋齿的预防措施,一.龋齿的发生情况,龋齿 (cari
42、es)是儿童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会因细菌侵人导致继发牙髓炎、齿槽脓肿、颌骨骨髓炎等,造成一种进行性、破坏性的损害,导致患牙的全部破坏。,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列为世界范围内需重点防治的第三位疾病。,1.世界流行特点:,龋患率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 发达国家的龋患率最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精细,甜点糖果丰富多彩,龋患率呈上升趋势,2.我国流行特点:,幼儿园儿童高于小学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 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按照WHO的标准衡量,我国的龋病发生属较低水平,但儿童少年龋患率处于上升趋势。同时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或
43、处理。,3.龋均和患者龋均:,龋均 :总龋数/受检总人数 患者龋均 :总龋数/患龋总人数 二者都是反映龋齿患病程度的重要指标。,4.龋齿的度数分布:,乳牙龋和恒牙龋的度数分布有显著差别。 乳牙龋浅龋率深龋率.,防龋也必须从幼儿园和小学做起,同时应抓紧对恒龋的早期充填。,5.好发牙及好发部位:,乳龋的好发牙是第1、2乳磨牙(第4、5乳牙),尤其是第2乳磨牙。 恒龋的好发牙是第1、2恒磨牙(第6、7恒牙),尤其是第1恒磨牙(俗称 “六龄齿)。 乳龋、恒龋的好发部位也有相同之处,即都以咬合面为主。,应强调重点刷磨牙及其咬合面。,二、致病因素,“四联因素论” :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1.细菌:,细菌
44、是龋齿发生必不可缺的因素,目前己公认的主要致龋是 变形链球菌,产生葡糖基转移酶,诱发变形链球菌的特异性聚集反应,粘附于牙面。产酸和耐酸能力强,从而导致龋病发生 放线菌菌株在根面龋中占明显优势,故认为与根面龋的发生相关 乳酸杆菌往往在深龋洞内大量存在,又有相当的发酵能力,其在龋病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2.食物:,食物以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为主要致龋食物。 碳水化合物不但因酵解产酸而影响菌斑pH值,还可以通过细胞外和细胞内多糖的合成而直接参与菌斑形成,并对其(菌斑)延续和pH的保持有重要作用。,3.宿主:,当宿主抗龋力降低时容易患龋,影响宿主的抗龋力有以下几点。 首先,牙齿的形态、结构、排
45、列和组成在龋病发病上可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唾液对牙齿是否患龋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再者,全身状况与龋病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内分泌功能改变,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减退,都会影响到牙齿的抗龋能力。,4.时间:,对于龋病的发生,时间有着特殊意义。龋病从菌斑的形成到具备致龋能力,从一个小小的早期损害发展为龋洞;需要一个缓慢发生、发展的过程,平均需要18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在其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及时予以干预,必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三.龋齿的预防措施,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加强口腔保健宣传 教给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 药物防龋 其它防龋方法,单
46、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概 述,肥胖(obesity)是指由于营养过剩、缺乏运动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身体中脂肪过度堆积。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前者无原发性疾病,儿童青少年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后者因内分泌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较少见。,研究和预防儿童肥胖症的发生对控制某些成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肥胖症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有密切关系,对人类健康有明显的危害 目前国际上己将 识别和干预肥胖症的危险因素 识别和干预儿童期高血压危险因素 视为成人期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流行情况,成人肥胖症是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高血压或高血脂症。
47、 与儿童肥胖症相关的一些因素也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危险因素在幼年就出现,且持续时间长久,就有可能转为成人期的高血压或高血脂症。,欧美发达国家中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率,婴儿期最高,7岁很低,以后随年龄发生率 我国较发达国家低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人的增加,加之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量减少等原因,儿童青少年肥胖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二.肥胖症的判断方法,WHO推荐身高标准体重法 超重: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10%20% 肥胖: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超过20%为轻度肥胖 超过30%为中度肥胖 超过50%为重度肥胖,三.肥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肥胖是多基因遗传
48、所致,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家族倾向。 双亲都肥胖其子女也肥胖者占 70%80%, 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肥胖,子女也肥胖者40% 双生子研究,皮下脂肪厚度有高度遗传性,环境因素 饮食营养因素: 饮食营养过度是导致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肥胖往往发生在能量摄入增加、消耗降低的情况下。 热能摄人的增加如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能即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机体内易发生肥胖症。,饮食营养因素:,部分肥胖儿童并非营养过剩导致,而是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因为这些维生素是体内能量代谢的“催化剂”,如果摄入不足,脂肪无法及时转化成热量而散失,便积存在体内而
49、形成肥胖。 肥胖儿童的食谱中应增加粗粮、野菜、绿色蔬菜及水果的比重,必要时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以恢复体内的正常能量代谢。,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一般发达国家的肥胖检出率:低阶层高阶层 低阶层儿童中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比高阶层儿童高2倍,有的高9倍,其原因与低阶层儿童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有关。 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肥胖则主要发生在高阶层人群中。,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肥胖发生有一定相关。 Garn等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更担心他们孩子的肥胖,他们认为肥胖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障碍,所以很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量,同时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 文化程度低的母亲则相反,往往鼓励孩子多食,因而易致肥胖。,环境因素 体育活动或户外活动少:肥胖往往发生在那些不爱活动的人群中,而很少发生在活动量大和户外活动多的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