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 、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是: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在只是目标中属于了解水平的。二、 三维目标的确立本节内容在初一时学生有些初步的了解,但多数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或理解不祥,因为本节知识是宏观与微观、直观与抽象并存,而且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而有些深奥难懂。所以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学生的思维及认知情况,将本节的三维目标确立如下: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3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知识与生
2、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质疑、释疑的能 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体验合作学习时的快感。重点:1 举例说出性状、相对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难点:1、举例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师准备: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资料,课前简要指导学生具体识别性状,安排学生调查自 己和父母、和父母的父母的性状的关系。学生准备:课前完成教师安排的调查任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举例说出学生一些常见现象。1、俗话说“龙生龙,风生凤,耗子出生会打洞” 。2
3、、教材中的图片:猫的家庭中小猫间的差异可以说是:“一母生九子,九子个不同,母子也不同” 。3、有的双胞胎长得非常像,而图片中的五条克隆牛长得也几乎是一模一样。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呢?通过真实的图片及学生熟知的现象引出课题,使学生感觉遗传、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离自己并不遥远。二、智慧大比拚教师针对这一版块内容提出如下思考题:1、仅凭肉眼观察就能知道西红柿或你自己的所有性状吗?2、你认为生物的性状表现有几方面?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性状?3 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那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4、课后练习 1。5、在观察与讨论过程中,你还有那些问题?以上是第一大
4、组的问题,第一大组包括 1、3 两组。1、课后练习 1。2、人选上述一种人体性状,看看你与父亲或母亲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再看看你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3、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能遗传的吗?如果不是,擎举一个例子,并试着做出解释。4、课后练习 2。5、在研讨中你们还有那些问题,请提出来。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观察、调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题量大,占用的时间太多,这样能有效的利用时间,充分研讨、充分交流。所以将题分成两大组,1、3 位一组,2、4 为一组。书中 6 个题是层层深入的,在交流时,按照教材中的先后顺序进行交流。即先是第一大组 ,然后 是第二大组,这样保证了按题的梯度层次进行。将
5、 1、3 为一组,2、4 为一组的原因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质疑释疑的宽松、自主的交流空间。使其它组的题也由于附近组学生的交流而明确、深化,同时也不至于学生溜号。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评价,或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或在学生够不着的情况下,垫一个问题的台阶。在上述研讨中,完成知识目标 1、2,部分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2。三、携起手,共同揭开转基因鼠的奥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的内容,同时提出对实验过程中的不解之处,在小组合作研讨书中的讨论题: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 的基因是什么基因?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教师在学生研讨中巡视指导,在学生交流中,及时点拨、评价,或及时生成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释疑,并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做出恰当的评价。通过以上环节完成知识目标 3、部分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四、评述转基因生物的是与非贺学生在课前收集的有关转基因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突出作用,转基因食品、药物的喜与忧的资料,例如,带有鱼味的西红柿,有市场上常见的转基因食品等,经处理后在全班交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等、自主交流的平台。从中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的看待、评价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五、畅所欲言,学生交流收获与不足。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