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qcjlxh 文档编号:2360543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220.20R10DB 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36/ T XXXXXXX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Multi-path Identification System(送审稿)201X - XX - XX 发布 201X - XX - XX 实施江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6/ T XXXXXXX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35 系统功能架构 .36 标识点技术规范 .67 收费车道处理流程

2、 .98 关键设备技术要求 .99 路径识别应用安全需调整描述 1810 路径标识信息存储及关键信息编码 .1811 数据通信规约 .2312 安装施工要求 .23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标识点布局图 26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标识点处理流程 27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收费车道处理流程 28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路径识别系统车牌识别设备通信协议 33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标识点天线通信协议 40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路径识别系统设计图纸 47参考文献 52DB36/ T XXXXXXXII前 言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

3、、济南爬山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毅、余绪金、陈旻瑞、许俊、雷袁欧忆、宋斐、吁亮、詹鑫钢、邓涛、徐建斌、尧敏、万玲、魏强、张庞、刘鸿伟、宫福军、张凡。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DB36/ T XXXXXXXIII引 言为规范收费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相关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制定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函告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片区卧龙路1

4、号,联系电话:0791-86130020 邮编:330036),以便修订时研用。DB36/ T XXXXXXX1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西省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系统构成及处理流程、标识点技术要求、收费车道处理流程、关键设备技术要求、应用安全、信息存储及关键信息编码、数据通行规约、安装施工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建设和运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A/T 1202 交通技术监控成像补光装置通用技术规范GB 50204 (R2011)(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755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车牌识别 vehicle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号码自动进行获取、分析识别并输出号码完整信息。3.2 基本环路 basic loop指在收费公路路网内任意相邻两个收费站之间存在的任意一条行驶路

6、径。3.3 标识点 identification point指采用5.8GHz 专用短程通信技术或车牌识别技术,设置在高速公路指定位置,用于对自由行驶车辆进行路径标识的专用系统及配套设施。3.4 标识路侧单元 identification roadside unitDB36/ T XXXXXXX2设置在标识点,主要支持采用5.8GHz专用短程通信技术与复合通行卡和车载单元进行信息交换的单元,简称标识RSU。3.5 复合通行卡compound pass card集5.8GHz和13.56MHz通信功能于一体,支持入口信息和路径信息读写功能,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车道发放给车辆、出口车道收回的可重复

7、使用的通行介质。简称CPC卡。3.6 车载单元 onboard unit安装在车辆内部(风挡玻璃或仪表台上)并且支持利用专用短程通信与路侧单元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又称电子标签或OBU。3.7 非现金支付卡electronic payment card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具有收费公路通行费支付功能的智能卡,也称为用户卡或CPU用户卡。3.8 自由流free flow车辆可以变道、跨道、超车、跟驰等任意方式和任意车速通行,道路设施不对其通行形成干扰的一种车辆通行方式。3.9 双向认证mutual authentication复合通行卡与路侧终端之间完成相互之间身份认证的过程,包含外部认证和内部认证。3

8、.10 外部认证 external authentication卡片产生随机数,路侧终端利用自身存储的相关密钥对随机数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交由卡片验证路侧终端身份的过程。即卡片认证路侧终端合法性的过程。3.11 内部认证 internal authentication路侧终端产生随机数,卡片利用自身存储的相关密钥对随机数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交由路侧终端验证卡片身份的过程。即路侧终端设备认证卡片合法性的过程。3.12 广播标识broadcast identification标识RSU 将路径标识信息随 BST广播数据帧下发,OBU或复合通行卡收到数据帧后从中提取路径标识信息并写入保存的过程。

9、3.13 DB36/ T XXXXXXX3链路标识 link identification标识RSU 与OBU或复合通行卡建立链路后,标识RSU通过TransferChannel或SetSecure 服务原语携带路径标识信息发送给OBU或复合通行卡,OBU 或复合通行卡收到数据帧后从中提取路径标识信息并写入保存的过程。4 基本规定在封闭式收费公路环境下,通过在路网内所有基本环路上设置车牌识别和5.8GHz 标识点,对行驶过程中车辆的进行路径标识。装有OBU的ETC车辆使用ETC车载设备(OBU和CPU用户卡作为路径信息通讯和存储载体)实现路径识别,MTC用户通过在入口车道领取的 CPC卡(CP

10、C卡作为路径信息通讯和存储载体)实现路径识别。经过标识点时,通过5.8GHz 标识RSU 天线与CPC卡或OBU进行通信,将标识点信息写入CPC卡卡或ETC车载设备(OBU和CPU 用户卡)中;同时使用车牌识别设备对所有车辆车牌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上传省中心系统,为车辆路径提供有效依据,并按照一定规则处理后下发到所有出口车道。在出口车道通过读取OBU/CPU用户卡/CPC卡内路径信息实现路径识别,车牌识别路径信息作为补充。标识点系统和收费车道系统与ETC车载设备、CPC卡之间的通信应具备安全机制,应符合以下要求:a) 收费车道系统与 CPC 卡间的通信应具备双向认证功能,即 CPC 卡应验证收

11、费车道终端设备的合法性,收费车道终端设备也应验证 CPC 卡的合法性;b) 5.8GHz 标识点系统与 CPC 卡间的交互过程采用带有外部认证功能的链路标识;c) 与 CPC 卡安全认证相关的加、解密运算采用 SM4 国产对称密码算法;d) 5.8GHz 标识点系统与 ETC 车载设备间的通信安全机制与现有 ETC 应用保持一致。5 系统功能架构5.1 系统总体框架江西省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要由省联网管理中心系统(以下简称省中心系统)、收费站系统、标识点系统(含安装车牌识别和DSRC 识别设备的外场门架系统)、收费车道系统、ETC车载设备(包括OBU

12、和CPU用户卡)、CPC卡等构成,见图1。DB36/ T XXXXXXX4江 西 省 联 网 收 费 管 理 中 心 系 统ETC车 载 设 备 ( OBU+非现 金 支 付 卡 )CPC卡车 牌 识 别 系 统 5.8GHz标 识 系 统标 识 点 系 统参数标识流水车道参数收费站流水 收 费 站 系 统车牌识别路径信息入 口 ETC车 道收 费 系 统ETC车 载 设 备( OBU+CPU用 户 卡 )入 口 MTC车 道收 费 系 统CPC卡 CPU用 户 卡入 口 车 道 收 费 系 统 出 口 ETC车 道收 费 系 统ETC车 载 设 备( OBU+CPU用 户 卡 )出 口 MT

13、C车 道收 费 系 统CPC卡 CPU用 户 卡出 口 车 道 收 费 系 统图 1 路径识别系统构成示意图流程如下:a) 装有 OBU 的 ETC 用户从 ETC 车道进入路网,MTC 用户从 MTC 车道领取 CPC 卡进入路网;b) 车辆在通过路网内布设的标识点时,标识 RSU 利用 5.8GHz DSRC 技术将路径信息写入 ETC车载设备(包含 OBU 和 CPU 用户卡)或 CPC 卡内;标识点车牌识别系统自动识别车辆车牌信息;c) 标识点系统将车牌识别信息、DSRC 识别的车辆信息,按车牌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识别流水合并成一条最终识别流水,然后将所有流水上送省中心系统。省中心

14、系统将车牌识别成功而标识 RSU 没有标识的路径识别流水下发路网内所有出口收费车道;d) 在收费站出口,ETC 用户从 ETC 出口车道通行时,系统自动读取 OBU 内的路径信息,并结合入、出口收费站,生成车辆实际行驶路径,系统按实际路径计算车辆通行费,交易完成后车辆放行;e) ETC 用户如果从 MTC 车道通行,系统首先从 CPU 用户卡内读取车辆路径信息,然后根据车辆的车牌号查询匹配卡内未记录的路径信息,与卡内的路径信息合并后计算通行费,交易完成后车辆放行;f) MTC 用户在通行 MTC 车道时,交回 CPC 卡,系统读取 CPC 卡内的路径信息,并与根据车牌号查询出的路径信息匹配合并

15、,按最终路径计算通行费;g) 标识点系统与收费系统时钟保持同步。5.2 系统功能要求5.2.1 省中心系统省中心系统与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a) 对全路网标识点相关设备进行统一的远程监控和管理;b) CPC 卡的制作、发放、统一调配和使用管理;c) 管理及下发 ETC 自由流标识点相关系统参数;d) 接收标识点上传的标识 RSU 识别流水和车牌识别流水;e) 下发车牌识别流水到路网内所有出口收费车道;f) 提供自由流标识点系统时钟同步服务;DB36/ T XXXXXXX5g) 查询及统计自由流标识点相关通行及业务数据情况,并生成相关报表;h) 在结算周期结束的通行费拆账中,基于获取的识别信息

16、对通行费按识别路径进行拆分。5.2.2 收费站系统收费站系统与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a) 对站内 CPC 卡进行库存、流转管理;b) 对异常 CPC 卡进行处理和回收;c) 对所辖标识站的监控和管理。5.2.3 标识点系统标识点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a) 对本标识点相关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b) 通过车牌识别设备识别经过标识点车辆的车牌信息;c) 采用 5.8GHz DSRC 技术将路径标识信息写入 ETC 车载设备(OBU 和 CPU 用户卡)或 CPC卡内;d) 形成标识流水记录(包括车牌标识和 DSRC 标识),并实时上送到省中心系统;e) 具备自检功能,并将标识点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状态

17、信息定时或实时上送省理中心系统;f) 接收并更新省中心系统下发的 ETC 自由流标识点相关系统参数;g) 与省中心系统时钟同步;h) 能够以独立作业的方式工作,在通信网络出现异常时可脱机离线操作,此时所有作业数据及记录均可存储在本地,并且待网络恢复后自动将本地滞留数据上传至省中心系统。5.2.4 车道收费系统5.2.4.1 ETC 入口车道ETC入口车道系统与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为:清除OBU和CPU用户卡内的路径标识信息。5.2.4.2 MTC 入口车道MTC入口车道系统与路径标识相关的功能包括:a) 使用 IC 卡读写器检查 CPC 卡电量,CPC 卡电量过低时,系统进行报警提示;b) 使用

18、 IC 卡读写器清除 CPC 卡内路径信息,并将入口信息写入 CPC 卡;c) 使用 IC 卡读写器清除 CPU 用户卡内路径标识信息,并将入口信息写入 CPU 用户卡;d) 使用 IC 卡读写器开启 CPC 卡的 5.8GHz 功能模块。5.2.4.3 ETC 出口车道ETC出口车道系统与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a) 读取 CPU 用户卡内记录的入口信息、以及 OBU 内的路径标识信息,生成 ETC 车辆在本地高速公路路网中最终行驶路径,完成通行费的计算,并从 CPU 用户卡内自动扣款;b) 交易完成,自动清除 OBU 和 CPU 用户卡内路径标识信息。5.2.4.4 MTC 出口车道MTC

19、出口车道系统与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DB36/ T XXXXXXX6a) 实时接收省中心系统下发的车牌号路径信息;b) 根据车牌号查询车辆车牌识别路径信息;c) 对于装有 OBU 的 ETC 用户车辆,使用 IC 卡读写器读取 CPU 用户卡内的入口信息和路径标识信息,并和车牌识别路径信息去重合并,生成 ETC 车辆在路网中的实际行驶路径,完成通行费计算,并从 CPU 用户卡内自动扣款,清除 CPU 用户卡内路径标识信息;d) 当 CPU 用户卡内路径信息不完整时,对于 OBU 具备同步功能的用户,可由用户将 CPU 用户卡插拔 OBU(需 OBU 支持)一次,协助辨识 ETC 车辆在本地高

20、速公路路网中行驶路径,完成通行费的计算,并从 CPU 用户卡内自动扣款;对于不具备同步功能的 OBU 用户,按照车牌识别路径信息作为最终行驶路径;e) 对于 MTC 用户,使用 IC 卡读写器验证 CPC 卡的合法性,并读取 CPC 卡内的入口信息和路径标识信息,并和车牌识别路径信息去重合并,生成车辆在路网中行驶路径,完成通行费的计算,并收取通行费(持有 CPU 用户卡的 ETC 用户可刷卡支付),清除 CPC 卡内路径标识信息;f) 使用 IC 卡读写器关闭 CPC 卡的 5.8GHz 功能模块。6 标识点技术规范6.1 总体要求在标识点门架安装高清车牌识别一体机和RSU标识天线,在对所有车

21、辆实现车牌识别的同时,对持CPC卡车辆和ETC车辆进行双向通信,标识点实现采集CPC卡或OBU 识别信息功能基础上,将途经标识点编号和途径时间等信息写入CPC 卡或OBU、CPU用户卡内。标识点应同时配置高清车牌识别一体机和RSU识别天线,共用门架、供电、通信和相关计算机设施一个车道(含应急车道)由一台前端的高清车牌识别相机和一台RSU识别天线同时覆盖。高清车牌识别一体机根据前端高清车牌识别相机拍摄的动态视频,自动识别车辆的车牌颜色和车牌号码,标识点识别管理软件实时采集各车牌识别器的识别结果(时间、站点、方向和车牌号等)和图片并保存在本地专用服务器。标识RSU 自动识别车辆内的 OBU或CPC

22、 卡,并将标识信息写入 OBU或CPC卡内,如OBU正常插入CPU用户卡,则将标识信息同时写入CPU 用户卡内。标识点识别管理软件实时采集各RSU 识别天线的识别结果(时间、站点、OBU 号、卡号和车牌号等)并保存在本地专用服务器。标识点系统将识别结果(含车牌识别和RSU天线识别)和图片实时上传到省中心系统。6.2 系统构成标识点系统由以下主要设备和设施组成:龙门架、辅助照明系统、高清车牌识别相机、RSU识别天线、车牌识别控制器、RSU 天线识别控制器、标识点专用服务器、设备机柜、防雷设施、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等。6.3 布局要求标识点布局采用自由流处理模式,即车辆在自由流的行驶状态下完成路径标

23、识处理。高清车牌识别相机和RSU识别天线采用顶挂方式安置在龙门架上,具体布局设置可根据标识点实际的车道和交通情况进行专项设计,标识点布局示意图见附录A。6.4 选点和布局要求DB36/ T XXXXXXX7标识点具体的选点和布设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a) 标识点的布设位置与收费站(或互通枢纽)及其他标识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做到 5.8GHz 通讯信号互不干扰;b) 标识点一般应设置在高速公路主线空旷区域,远离服务区和易发生车辆密集的区域,尽量避免在隧道和山谷等区域设置;c) 标识点布设位置附近区域无相近频点干扰源;d) 流量较大的四边形基本环路至少设置 3 个标识点,三边形基本环路设置 2 个标识

24、点;e) 多个基本环路有重叠边时,宜将标识点设置在重叠的路段上;f) 基本环路属于不同业主的路段上分别设置标识点;g) 其他根据需要进行调整。6.5 处理流程标识点处理流程,见附录B。标识RSU 对OBU和CPC卡的标识方案参见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附录D 。标识RSU 与OBU间的交互流程参见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附录E。标识RSU 与CPC卡间的交互流程参见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附录F。标识RSU 与OBU、CPC卡间通信数据

25、帧定义参见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附录G 。CPC 卡出/入口车道交互流程参见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附录H。CPC卡发行流程参见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附录I。6.6 通信要求标识点通信应符合以下要求:a) 标识点系统与省中心系统的通信链路宜建立主备双链路,主链路为路段骨干通信传输网络,备份链路宜选用电信运营商 VPN 专线;b) 主链路骨干通信传输网络通信链路带宽不小于 2Mbps,选用电信运营商 VPN 专线,其带宽应不小于 4M

26、bps;c) 如选配备份线路,主备链路切换时间不超过 1 分钟;d) 通信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应满足:-20 +70;e) MTBF:至少为 10,000 小时。6.7 供电要求标识点供电应满足以下要求:a) 应确保 24h 不断电,并对供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b) 供电模式采用交流电(主用)和 UPS 蓄电池(备用)组合供电方式;c) 主备供电电源应做到热备无扰动切换,备用电源保证标识车道设备在主线路无法正常工作环境下,至少持续供电 3 天;DB36/ T XXXXXXX8d) UPS 应选用户外型,安装在标识点龙门架处,向标识点相关设备供电;e) 供电设备环境温度应满足:-10 +50;f) M

27、TBF:至少为 10 000 小时。6.8 系统性能标识点系统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 标识点视频检测车辆、车牌识别时的车辆最高通行速度120km/h;b) 视频车辆检测正确率:98%;c) 视频车牌识别正确率:95%;d) 视频车牌抓拍图片存储时间不小于 72 小时;e) 基于 DSRC 识别,在车速 0160km/h,单点标识成功率99.5% ;f) 车辆信息保存:1000000 车次记录;g) MTBF10000小时;h) 系统可靠性:在网络故障时有完整备用方案保证数据不被破坏,保证数据能够及时上传至省中心系统,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真实性、不可抵赖性和安全性不受破坏;i) 标识

28、点系统运行环境:全天候,24 小时;j) 设备故障平均维修时间:1 小时;k) 有必要的防雷和接地保护,具备防雷击和防浪涌冲击的能力,确保人和设备的安全;l) 标识点布局、施工等符合设计文件要求;m) 系统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规范。6.9 标识点流水数据标识点系统上传的数据包括标识流水和设备状态信息。上传标识流水的基本数据格式及定义见表1。表 1 标识点流水数据序号 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1 识别流水号 IdentID Number 20 12 位时间+4 位标识点 Id+4 位顺序号2 标识点编号 FlagStationId Number 73 标识时间 IdentTime Da

29、teTime 84 识别设备编号 DeviceId Number 25 识别顺序号 IdentSN Number 26 识别类型 IdentType Number 11-车牌识别2-RSU 识别3-车牌和 RSU 都识别7 车牌号 VLP varchar 12 符合 GB2312 编码8 车牌颜色 VLPC Number 1 0-蓝 1-黄 2-黑 3-白9 识别速度 VSpeed Number 4DB36/ T XXXXXXX910 识别车型 VClass Number 411 OBU 发行序列号 OBUSn Varchar 1612 CPU 用户卡卡号 CPUCard Varchar 16

30、13 CPC 卡卡号 CPCCard Varchar 1614 标识结果 StatusFlag Number 11-车牌识别2-OBU 标识成功,卡片未标识3-OBU、CPU 用户卡都标识4-CPC 卡标识5-OBU 未标识,CPU 用户卡标识15 接收时间 RecieveTime DateTime 816 上传中心时间 UpLoadTime DateTime 8 放入传输中间件时 间17 中心接收时间 CenterReceiveTime DateTime 8 中心存入中心数据 库时间18 传输标志 TransFlag Number 1 0-未传输1-已传输7 收费车道处理流程7.1 ETC

31、入口车道ETC入口车道处理流程,见附录C.1。7.2 MTC 入口车道MTC 入口车道处理流程,见附录C.2 。7.3 ETC 出口车道ETC 出口车道处理流程,见附录C.3。7.4 MTC 出口车道MTC出口车道处理流程,见附录C.4 。7.5 省界共建站 ETC 车道省界共建站ETC车道处理流程,见附录C.5。8 关键设备技术要求8.1 高清车牌识别一体机8.1.1 摄像机DB36/ T XXXXXXX10摄像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 传感器类型:不低于 200 万像素的传感器;b) 相机有效像素:19201080;c) 快门:自动/手动,30s30ms;d) 最低照度:彩色 0.003Lu

32、x(F1.6 ,AGC ON);e) 增益范围:0.0048dB,步长 0.1dB;f) 增益控制:自动/手动;g) 白平衡:自动/手动;h) 支持强光抑制;i) 宽动态:数字宽动态;j) 降噪:3D、2D 数字降噪;k) 供电:AC 100240V,5060Hz;l) 功耗:25W 。8.1.2 镜头镜头应符合以下要求:a) 捕捉兆级像素照相机的全部分辨率;b) 镜头接口:CS 接口;c) 镜头光圈:F1.6 手动或 DC 驱动的自动光圈;d) 定焦类型:16mm、25mm、35mm 可选。8.1.3 视频参数视频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a) 视频压缩标准:H.264 High Profile、

33、H.265 ;b) 视频码率:512Kbps16Mbps;c) 视频帧率:25fpsH.264 、 25fpsH.265;d) 最大图像尺寸:H.264 1080P(1920*1080)、H.265 1080P(1920*1080);e) 图像设置:曝光时间,增益,白平衡等自动调节;f) H.264 码流:1080P25fps/720P25fps (默认);g) CVBS 码流:72057625fps PLA 制式/72048630fps NTSC 制式。8.1.4 车牌识别器车牌识别器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识别符合“GA36-92”(92 式牌照)和“GA36.1-2001”(02 式牌照)

34、标准的民用车牌照、新能源电动汽车专属牌照和 97 式、04 式新军车牌照与 07 式新武警车牌照的汉字、字母、数字、颜色等信息;b) 触发方式类型:采用视频触发,支持雷达触发;c) 车辆捕获率:98%;d) 有效车牌正确识别率:95%;e) 输出信息:1 张车辆大图、车牌彩色小图、车牌二值图、车牌号码、车款、附加信息文本等;f) 允许车辆行驶速度:0220km/h;DB36/ T XXXXXXX11g) 设备通讯接口:100M/1000M 自适应网口;h) 配置不小于 256GB 固态硬盘或者 SATA/SAS 硬盘用于脱机识别数据存储;i) 具备网络校时功能。8.1.5 补光装置高清车牌识别

35、一体机补光装置采用暖光LED频闪方式,其要求参见GA/T1202的相关规定。8.1.6 其他a) 全天候连续工作,适应白天、黑夜、雨雪天气环境;b) 工作环境:温度:-20 +70 ;湿度:20%90%(无凝结);c)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0000 小时;d) 平均修复时间:MTTR90 秒;e) 应具备设备状态实时自检功能,可自动判断设备工作状态异常情况,对设备进行自动重启。8.2 路灯照明光源8.2.1 总体布局路灯照明光源采用单门架+路灯的方式安装方式,设备布局示意图见图2,系统结构见图3。图 2 相机设备布局示意图DB36/ T XXXXXXX12数据服务器S n i f f e

36、 r S e r v e rm o n it o r in g / a n a ly s is省骨干通信网络8 芯光缆骨干通信设备光端机车牌识别器省中心骨干通信设备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工作站S n i f f e r S e r v e rm o n it o r in g / a n a ly s is通信服务器高清摄像机光端机全景摄像机路灯补光高清摄像机路灯补光CC C CC CC图 3 路灯照明光源方式系统结构图8.2.2 路灯位置设置路灯位置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急车道侧,距龙门架来车方向第一个路灯:距离龙门架 15 米;b) 超车道侧,距龙门架来车方向第一个路灯:距离龙门架

37、 18.5 米;c) 同侧应设置 4 个路灯,灯杆间距为 7 米。8.2.3 路灯技术参数路灯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a) 类型:高压钠灯;b) 功率:400W;c) 灯杆高度:8 米;d) 横臂与立杆夹角:110 度;e) 灯杯:可沿横臂左右旋转至少 15 度。8.3 全景摄像机8.3.1 总述采用5寸增强型网络1080P 20倍全高清高速室外型SFP光电口球机,带云台、解码器、护罩。彩色变焦摄像机应能产生无重影、对比度正常、无杂波的高清晰图像,具有坚固、防风雨、防灰尘的功能。8.3.2 主要技术指标全景摄像机应符合下列要求:DB36/ T XXXXXXX13a) 信号系统:PAL 制式;b

38、) 影像感应器:1/4”720pCMOS;c) 网络接口:10/100Mbps 自适应/RJ45 接口;d) 压缩编码:H.264;e) 分辨率:1080P/VGA/QVGA ;f) 信噪比:439dB;g) 摄像同步系统符合 CCIR 标准(625 行,25 帧/秒,2:1 隔行) ;h) 具有防眩光功能和强光抑制功能,能有效抑制车灯;i) 自动背光补偿、自动增益控制及自动白平衡;j) 适应昼夜亮度变化,自动亮度调节,在高亮度(10000Lux)及低亮度(1Lux)下均能得到清晰图像;k) 最低使用照度0.011ux;l) 变焦镜头,变焦范围不小于 3.2-138.5mm,自动光圈。8.3.

39、3 半固定云台半固定云台应符合以下要求:a) 旋转角度:连续旋转,水平 0360 ,垂直 0100;b) 旋转速度:匀速控制,旋转平稳;c) 预制位速度300 度/秒;d) 负载:应能承载摄像机、镜头、遮阳罩、防护罩的重量;e) 在风力小于 40 米/秒的情况下,图像应无明显抖动;f) 有自动回位功能(包括云台和镜头),支持预置位,预置位128 个;g) 不小于 IP65 的防护标准。8.3.4 解码器解码器应符合以下要求:a) 解码器接收来自视频控制主机的控制指令,兼容多种主流协议码;b) 控制变焦镜头的光圈、聚焦、变焦;控制电源、雨刷;控制电动云台;c) 具有自检功能。8.4 标识 RSU

40、标识RSU 技术要求应符合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9.1 标识RSU规定的指标要求。8.5 CPC 卡CPC卡技术要求应符合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9.2 CPC卡规定的指标要求。8.6 OBU 和 CPU 用户卡OBU和CPU用户卡的各项指标要求应符合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2015年第40号公告)9.3 OBU和非现金支付卡规定的指标要求。DB36/ T XXXXXXX148.7 供电系统8.7.1 供电方式标识点供电模式应采用交流电和蓄电池组合供电方式。太

41、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可增设太阳能供电的备份方式。8.7.2 系统组成标识点电源系统由道路专用电源、免维护蓄电池组、防雷保护、户外机柜、安装支架、相关配件和附件等组成。电源系统可为标识点设备提供220V 交流、 48V直流双规格工作电源,系统具有完善的电源保护和充放电管理功能,具备远程监控电源运行状态及参数设置功能。8.7.3 供电系统 UPS 技术要求供电系统UPS技术要求见表2。表 2 供电系统 UPS 技术要求容量(VA) 5KW输入 市电 AC 230250V,5060Hz;持续功率 5000W瞬时功率 15000W波形 纯正弦波输出电池效率 85%容量(VA) 5KW市电效率 93

42、%输出电压 220V5%(市电状态10% )输出频率 50Hz/60Hz0.5Hz(市电状态2.5Hz )输出转换时间 4mS/8mS 可选电压 48V电池充电电流 8-40A 可调常规模式 互动机模式工作模式 节能模式 始终保持输出,若无负载则关闭输出方式 LCD、LED显示内容 输入/输出电压,电池电压、容量,负载容量,工作模式,频率等输出短路 市电状态自动跳保险,逆变状态自动关机超载 当负载量超过 120%时,10 秒后机器自动关闭输出。负载恢复正常后,机器自动恢复输出市电电压高 关闭市电,自动转逆变电池电压低 机器自动关闭,市电恢复时机器自动开机充电保护过温 关机保护DB36/ T X

43、XXXXXX15温、湿度 温度:-10 +50;湿度:20%90% (无凝结) ;工作环境 防护等级 IP55通讯 RS232 或 RJ458.8 标识点处理子系统8.8.1 标识点专用服务器标识点专用服务器应符合以下要求:a) 机架式服务器;b) 处理器:至少双 Intel Xeon 处理器,主频不小于 2.4GHz;c) 内存:不小于 16GB;d) 存储:不小于 5 块热插拔 SAS 硬盘,每块容量不小于 600GB;e) 支持 raid-5 存储;f) 10/100M/1000M 以太网卡;g) 安装方式:19 英寸机架安装。8.8.2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标识点的二层以太交换机应符合以下

44、要求:a) 端口速率不低于 100Mbps;b) 背板速率不低于 1Gbps;c) 流量控制和数据管理功能;d) 交换机需具有 VLAN 功能,支持 SNMP;e) 具有端口绑定功能;f) 支持 802.11x;g) 不少于 16 个 100BASE-TX 自适应端口;h) 可管理性:可通过 Web GUI 或 CLI 方式进行远程管理与维护。8.8.3 工作站标识点的工作站应符合以下要求:a) 采用英特尔 Intel 酷睿 2 四核或性能更好的处理器,频率不低于 2.0GHz,4M 以上二级缓存;b) 内存:不小于 4GB DDR3,可扩充至 8GB 以上;c) 硬盘:500GB SATA

45、7200rpm,16MB 缓存,SATA 接口;d) 显存:1GB;e) 16X DVD-RW;f) 网卡:10/100M/1000M 以太网卡;g) 22” LCD,分辨率 16801050 以上;h) 操作系统:预装正版 Windows 7(或更高版)简体中文版操作系统。8.8.4 网络硬盘录像机标识点的网络硬盘录像机应符合以下要求:DB36/ T XXXXXXX16a) 嵌入式操作系统;b) 视频制式:PAL、NTSC;c) 分辨率:1080P/720P/D1 ;d) 视频压缩标准:H.264、 MPEG-4、MJPEG;e) 视频输入:不少于 4 路 720P;f) 视频输出:1 路

46、VGA,1 路 HDMI,支持 4 画面显示;g) 网络接口:210M/100M/1000M 自适应,RJ45;h) 其他接口:4 个 USB 接口,标准 RS232 接口,标准 RS485 接口;i) 显示器:19”液晶显示器;j) 存储:2 块 1TB/SATA 硬盘,可扩展至 16 块;k) 网络协议:TCP/IP、UDP、RTP/RTCP/TRSP、NTP、HTTP、DHCP;l) 切换延迟:不超过 300ms;m) 支持图像调节,录像检索、回放;n) 配置键盘、鼠标,可接网络摄像机,支持云台控制协议,可通过鼠标选定画面任意区域并进行中心缩放;o) 可通过 PC 客户端对网络硬盘录像机

47、及网络摄像机进行控制、视频显示等;p) 输入电源:AC220V10% ,50Hz3Hz;q) MTBF:50,000 小时;r) MTTR:0.5 小时;s) 网络硬盘录像机设置在站级或分中心综合控制台,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和操作。8.9 传输子系统8.9.1 以太网光端机传输子系统的以太网光端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 基于 100Base-Fx 以太网光纤传输、 10/100M 以太网接口自适应的工业级以太网光端机;b) 传输距离不小于 40km;c) 单模单纤传输;d) 光口数量1 个,网口配置(10/100Base-T)2 个;e) 光接口参数:发送波长:1310nm/1550nm ;f)

48、 光纤接头:SC/ST/FC;g) 发送功率:-15dBm;h) 接收灵敏度:优于-30dBm;i) 接口速率为 10/100Base-T 自适应,全/ 半双工模式,自诊断特性和自动 MDI/MDIX 连接;j) 标准:符合 IEEE802.3,802.3u,802.3q,802.3x 等;k) 以太网连接器:RJ45 ;l) 电源:DC 24V 或 DC 48V 或 AC 220V;m) 工作温度:-40+80;n) 工作湿度:5%95%(无凝露);o) 安装方式:壁挂或集中式机箱。8.9.2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DB36/ T XXXXXXX17传输子系统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

49、 接口:10/100M 以太网电口,不少于 8 个/16 个;b) 交换容量为 3.2G,包转发率为 2.4Mpps,全线速转发;c) 二层特性:RSTP/STP (IEEE 802.1w/D)、MSTP、IEEE 802.1Q VLAN、GVRP、端口管理(包括 Port trunk、端口基本功能、LACP)、端口镜像;d) QoS:QoS(拥塞管理)、端口速率限制;e) 组播:IGMP Snooping ;f) 安全:广播风暴抑制、Static Port Access Control、ACL;g) 管理:Precise real time clock(IEEE 1588 PTP)、SNMP、实时温度检测和告警、系统日志、操作日志、设备管理、Web 管理、命令行管理、MIB;h) 可靠性:快速环网保护协议;i) 接口速率为 10/100Base-T 自适应,全/ 半双工模式,自诊断特性和自动 MDI/MDIX 连接;j) 以太网连接器:RJ-45;k) 电源:DC24V 或 DC48V 或 AC220V;l) 工作温度:-4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