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5042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 差异与互补,肖家翔,2,长期以来,由于中西医的学术体系不同,导致了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的差异,对二者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从而得到中西医眼科互补的最佳方案,是医学发展的需要。,3,一、存在的差异,1注重整体联系与注重局部结构的差异中医眼科学最显著的特点集中反映为整体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气血沟通眼与全身联系的有机整体。眼的发育形成是五脏六腑精气作用的结果,正如灵枢大惑论所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而眼之所以能辨色视物,亦有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充养,审视瑶函指出:“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若脏

2、腑功能失调,既不能化生精气,亦不能输送精气至目,致使目失精气所养而影响视功能。太平圣惠方眼论谓:“明孔遍通五脏,脏气若乱,目患即生”。明确地提出了眼与脏腑,尤其是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尽管在中医眼科学的发展史上,曾将眼局部由外向内划分为五轮,然仍未脱离五脏的约束,强调轮为标,脏为本。局部眼之五轮的外显症状,是内在脏腑病变的反应。如黑睛为风轮,隶属于肝,因而黑睛病变多责之于肝。,4,西医眼科学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上,其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对眼局部组织解剖结构的认识较为详尽。它把眼分解为若干组织结构单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加以研究。不论是对眼生理病理的阐述,还是对眼病的诊断,大都从

3、局部结构改变入手。认为眼局部病变的产生,一定具有相应的形态结构改变。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认识,提出了“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学说。认为在DR早期,即有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变性丧失、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肥厚。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视网膜屏障主要由视网膜毛细血管中的内皮细胞、连续的基底膜及无细胞间隙的周细胞构成。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逐渐引起视网膜内皮层和血管壁自身的代谢和营养障碍而发病。,5,2注重调整功能与注重祛除病因的差异,中医眼科传统的诊治方法,缘于历史的原因,多建立在医生与病人主观感觉的基础上,症状的描述亦多为直观的、定性的。如“云雾移睛”

4、是病人自觉眼前有蚊蝇或云物样黑影飘动,医生辨证的依据主要是病人机体功能的偏颇,如湿浊上泛或虚火伤络等,不去深究引起上述症状的特异性病因。治疗重视协调机体阴阳气血与脏腑功能。认为自身调整在疾病发生发展和病愈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调动机体的正气(抗病能力)就能对抗内外邪气(致病因素),从而促使机体趋向于有序稳定状态,恢复人体辨色视物的正常功能。,6,西医眼科诊治眼病,总是通过物理检查和实验方法,首先查明病因。强调特异性的病因在诊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临床虽亦顾及到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和功能异常,但施治时着眼于病因,给予“对因治疗”处理。如感染性角膜炎,认为不外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角

5、膜组织的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治疗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病因,因而首先选择具有特异性的抗生素、抗病毒、抗真菌等药物。,7,二、互补的设想,1辨证与辨病的互补中医眼科特色是辨证论治,而西医眼科以辨病施治见长。如“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眼科从宏观的高度,通过对视功能的改变及全身体征,包括舌脉的归纳分析,得出一定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除活血化瘀外,还常用涤痰开窍、平肝熄风等法进行各方面调控,以恢复视功能。而西医眼科从微观出发,针对引起血液流变学或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因素,给予纤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甚至血液稀释疗法以消除静脉的阻塞。这种中西医不同角度的治法,其实质是统一的,8,因为“病”是疾病在局部组

6、织结构上的本质反应,“证”则是此时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紊乱的机能表现。中药和西药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干预机体内部代谢的过程,从而纠正机能上结构上的病理过程。若中医治疗本病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在治疗各阶段不断从微观上进行眼底镜、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以及血液粘度、微循环等检查,以克服中医眼科宏观辨证“探微求索”的缺陷,通过大量的客观数据资料,总结出各阶段中微观变化与宏观变化之间的联系规律,用以指导治疗,必将会提高临床疗效。,9,2整体与局部治疗的互补,西医眼科学总的趋势是针对眼病各组织结构改变的研究越来越细,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不少眼病的病因逐渐被阐明。但这种从局部结构改变的研究,导致把精力集中于

7、寻找局部治疗药物,包括新近开发的中药局部治疗制剂,它忽视了眼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使一些与全身关系密切的眼病不能根治而反复发作,10,例如与全身免疫有关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虽然目前已找到一些强有力的抗单疱病毒的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初发期病例,但不能解决复发问题。就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而言,初发期主要病理机制是单疱病毒对角膜组织的侵害,机体免疫反应次之;而迁延期和复发者主要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单疱病毒对角膜的攻击是次要的,此时单纯的局部治疗难予奏效。而中医眼科进行整体调节,选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复方,既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又可拮抗单疱病毒。可见,合理地使用整体与局部治疗,能解决单方面治疗不能解决的

8、问题。,11,3药物与手术治疗的互补,西医眼科基于局部组织结构改变是病理关键环节的观点,治疗上发展了各种眼科手术,特别是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拓宽了治疗领域,对于不少急重眼病,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眼科手术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不能解决手术中的疼痛、感染、失血等问题,使中医眼科手术治疗不能向前发展和延伸,停留在镰洗、钩割、熨烙等水平上,而发展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药物治疗,尤其是中医眼科的药物内治疗法,攻克了一些可手术可不手术的眼病,减少了手术创伤的机会,避免了病人遭受手术的痛苦。,12,中医眼科的药物治疗还手术成功创造了条件,如青光眼减压术,由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施术后不能有效地控制眼压,若在手术前后进行中药的整体调控,比单纯手术的成功率高,后遗症、并发症少。由此,对于必须手术的病人在手术或前后给予中药的辅助治疗,将有利于手术治疗的更好开展。,13,总而言之,历史形成了中西医眼科的差异,亦孕育了二者的互补趋势,在互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提高眼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大有裨益。,1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眼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