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篇 抢险救灾保运抢运不辱使命 抗震救灾国之车轴(概述)“5.12”汶川大地震,是对交通运输行业应急保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地震发生后,四川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高烽同志要求,“举全行业之力,全力以赴做好运力保障” 。四川省交通厅立即启动交通运输应急预案,迅速组织道路和水上应急运力,及时开放九寨黄龙机场,有效构建立体化应急交通运输,坚持“生命为本,运输为重,抢保结合,保道路通,保运输畅”的方针,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应急运输保障任务。这次汶川大地震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动员人力之广、调集运力之多、涉及范围之大、运输任务之重、保障难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创造了我省乃至全国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历史记录,是新中
2、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运力调度集结和范围最广的跨区域协同运输,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时间最紧迫的“生命接力”运输,充分展现了四川交通运输行业的动员力、执行力。5 月 2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成都双流机场货运站抗震救灾物资转运现场后,对抗震救灾物资的运输组织工作给予了“指挥有序、保障有力”的充分肯定。快速反应,启动紧急预案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地震发生后仅一个多小时,在灾情不明、通讯中断的情况下,省交通厅运管局以最快速度派出两路人马,一路迅速赶往省武警总队,上门联系部队运输;另一路则火速奔赴成都市内各大汽车站,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运力。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在派出首批工作人员后,省交通厅运管局党委即在临
3、时避险道路旁召开了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道路运输预案, 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进入应急状态,全行业紧急动员,上下一心,紧急行动,听从指挥,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同时成立了以邱小发局长为指挥长、王晓世书记为副指挥长、其他局领导为成员的临时指挥部。各地运管机构也相继启动应急道路运输预案,提前做好运力准备,确保了各地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需求,为在地震发生后于第一时间救助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5 月 13日上午 8 时,省交通厅抗震救灾道路运输保障指挥部正式成立,并迅速组成 12 个工作组,分赴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物资组、卫生组、双流机场、火车东站、十陵客运站、成都汽车总站等抢运一线, 现场办公组织调度运力,抢
4、运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和救灾物资。随后,各受灾市(州)、县(市、区)相继成立了地方道路运输保障指挥部,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为有序开展抗震救灾道路运输保障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及时架起了抗震救灾的钢铁运输线。第一时间抢运救灾人员。地震当晚,在接到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派车指令后,省交通厅抗震救灾道路运输保障指挥部陆续从成都市旅游客运中心、成北客运中心、成都客运总站、十陵客运站调出 37 辆客车 10 辆货车,连夜将首批 800 多名武警官兵及救援物资当天迅速送往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市。震后短短 3 天,大批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国内国际专业救援队伍、医疗防疫人员
5、及救灾物资需要及时运往灾区。全省共调集 1000 余辆客车,运送 3 万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救援和医疗人员赶赴各个灾区,有力保障了各种救援力量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为抢救灾区人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运力大集结,行业总动员指挥有序,保障有力。地震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救灾物资陆续抵达成都,数千吨食品、矿泉水、药品、帐篷等救灾物资需要及时运往各灾区,客货车调集数量大、时间紧,而道路运输市场化程度高,特别是货运车辆组织结构分散,征调困难,同时又必须保证省内其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运输,道路运输组织面临重重考验。全省各级运管机构和运政人员,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组织运力,按照“满足当天,
6、储备明天,准备后天”的运力组织原则,在全省范围内降低普通客运班线发班密度并调用旅游客车投入抗震救灾运输。同时,根据受灾地区救灾工作需要,科学调度运力,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人员、物资运输,确保每天抗震救灾公路客货运力充足。针对货运车辆组织结构分散的特点,采取深入运输企业动员、到有形货运市场征集等方法,用较短时间集中 5000 多辆货车,昼夜抢运救灾物资,做到救灾物资车辆需要多少,就调派多少;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调;需要到哪里,只要道路条件许可,就送到哪里。5 月 15 日晚,通往震中汶川的国道西线抢通,5 月 16 日凌晨 5 时,全国交通系统职工捐赠的首批 20 辆救灾物资车辆从成都出发,绕道
7、雅安、宝兴等地,翻越夹金山从西线前往重灾区汶川,全程 700 多公里,历经千山万水在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四川交通部门通过组织一支又一支这样的运输队伍,保障救灾物资快速、及时送到灾区。接力生命,大爱无疆。巨震过后,灾区道路毁损严重,灾民身陷绝地,亟待转移。5 月 16 日,随着通往灾区“生命线”的相继抢通,运输重点由抢运部队、救援人员和伤员为主转入了运输货物和转运伤员并重的阶段。一批批伤员和受灾群众从废墟中解救出来,运送抗震救灾的大后方成都、绵阳和广元等市中区及安全地带,一 顶顶帐篷和一个个车站、体育场馆和城市广场,成了灾民们遮风蔽雨的安全港湾。道路运输部门争分夺秒,抢运灾民,用
8、大爱书写奇迹,用汗水浇灌真情,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生命接力之歌。5 月 19 日,一场“生命大接力”在汶川-马尔康-丹巴-天全- 成都的运 输线上展开。成都、雅安、阿坝三地运管机构迅速行动, 组织专业小分队协同作战,经 7 天连续奋战,共从阿坝州转移灾区群众 1.4 万人至成都,从州内重灾区转移 2 万人到轻灾区。这场 “生命大接力” ,调集车辆之多,运 输量之大,均前所未有,体现出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出色的应急保障能力。6 月 14 日,省交通厅运管局精心组织了 4 家运输企业的 62 辆客车、9 辆货车组成运输保障车队,在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和特警的护送下,前往处于茂县的阿坝监狱,
9、转移服刑人员。6 月 23 日,经过 10 天艰苦卓绝地努力,举世瞩目的阿坝州监狱千里大转移任务圆满完成,此次行动,共转移服刑人员 1890 人,运送监狱干警和武警官兵 4600 余人次,途经 23 个市县,行程 1.35 万公里,为四川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服刑人员转移行动。受到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的高度赞扬,也得到国际国内的极好评价,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人本关怀和无疆大爱。爱心涌动,共克时艰。在大灾面前,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投入抢运保运大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运输企业不仅提供车辆,还派出最有经验的驾驶员,这些驾驶员多是夫妻档、父子档、兄弟档,他们中间也不乏舍安逸顾大局,甘冒生
10、命危险护送生命的真英雄。出租车行业发起了“绿丝带”行动,公交车开行“爱心专车”,免费运送大批受伤受灾群众;维修行业开展了“贴心服务” ,在灾区多个重点路段和国省道设立固定救援点和流动小分队,免费为 救灾和部队车辆抢修车辆,并派出大量维修专业技术人员到机场、火 车站等救灾车辆集结点提供维修服务;大批驾校车辆志愿加入抗震救灾运输中,大量驾校开放培训场地作为居民临时避震场所,并向群众免费提供热水、食品、棉被等物品;一些物流和搬运装卸企业派出厢式货车抢运救灾物资,无偿提供仓库、停车场给有关部门,并组织员工不分昼夜抢运救灾物资;各级运管机构还开展了捐款捐物、义务捐血等活动慰问受灾群众,并为一线救援人员及
11、时提供充足的后勤补给。涓涓细流汇成无私大爱,汇成了一道闪耀着人性光芒的亮丽风景线,充分展示出了道路运输行业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面前,全省、全国交通运输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筑起一条条生命大通道。地震发生后,举国震惊。此时此刻,全国人民的心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当灾区急需运输车辆、大型救援设备消息传出后,上千辆客货运输车辆、救援设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起来,星夜驰援,奔赴灾区。5 月 14 日,由于大量军队、武警以及医疗队、消防官兵和各类救灾机具集中到达,鉴于对运力要求激增,省交通厅抗震救灾运输保障指挥部向交通运输部汇报,请求周边省份紧急运力支援。5 月 15 日,在得到四
12、川省交通厅运管局运力增援的请求后,重庆市运管局王起副局长亲自率领 100 辆大客车先期抵蓉,成为外省首批支援运力。5 月 16 日凌晨 5 点,重庆参援的客运大巴车驶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80 辆载着济南军区 2800 名救援官兵的车辆在警车的指引下前往德阳、绵阳、绵竹、广元、青川等地震灾区,参加救援工作。5 月 18 日,甘肃省首批支援的应急运力 40 辆客车在甘肃省交通厅运管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领下抵达马尔康,开始转运汶川受灾群众。5 月 22 日,陕西省 100 辆和云南省 560 辆应急货车分别由两省交通厅运管局分管领导带队抵达四川。此时,5 省支援的 1020辆客货车全部到位,与我省车辆
13、并肩作战,组成四川省历史上范围最广的跨区域协同运输。截至 8 月 31 日 12 时,省交通厅抗震救灾运输保障指挥部累计接到四川省 5.12 抗震救灾指挥部派车指令 5000 多单次,开行3237 车次,运送人员约 9.96 万人次,累计调集应急货车 5695 辆,开行 12601 车次、运送物资约 7.535 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投入抗震救灾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客车 19831 辆、开行 43492 车次、运送各类抢险救灾人员和转移灾区群众约 110.705 万人次,全省投入应急保障货车 45042 辆、开行 71987 车次、运送抢险救灾物资约 44.2 万吨,全省大规模紧急运输基本结束。
14、512”汶川大地震的应急运输工作,充分展示了我省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能力,体现了我省道路运输行业极强的凝聚力和过硬的作风。 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一大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运输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中组部授予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党委“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专记一:心系灾区 爱心接力(题记)阿坝州 6 万人的大迁徙,总里程上万公里,四川道路运输部门仅用了 10 天时间就完成了转运任务,且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创造了人类运输史上的真正奇迹。5 月 18 日上午 8
15、时,省交通厅抗震救灾运输保障指挥部接到指令,一批阿坝州汶川县等重灾县受灾群众需安全转运到成都。随即,省交通厅运管局与成都、阿坝、甘孜、雅安、凉山运管机构、运输企业和车站取得联系,一项名为“爱心接力运输”的专项行动迅速启动。受地震影响,九寨沟环线道路交通全部阻断,进出阿坝州的唯一通道只能绕行甘孜州、雅安市至成都。从马尔康经甘孜州丹巴县、雅安市天全县至成都的绕行线路全长 644 公里,客运车辆单程运行时间超过 10 小时,路途遥远,非双驾不能行驶,而且道路运输条件极其恶劣,驾驶员要经受高原反应、泥石流、翻车等多重危险。可是当时能征调的转运客车大多未配备双驾。在极其恶劣的运输环境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16、完成抢运任务,并且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不经过慎密思考和精心地组织很难成功。在困难和危急时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担任运输保障指挥的邱小发指局长。他马上召开中层干部以上会议,大家群策群力,很快制订出了一套科学运输方案。决定将整个转运线路分为三段,即马尔康至丹巴、丹巴至天全、天全至成都,对转运受灾群众实行分路段分片区运输,这样既避免了驾驶员的疲劳驾驶,保障了运输安全,又在有限的运力条件下,提高运输效率。随即,公安、气象、防疫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一个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的建立起来。公安部门负责对转运车队开道和转运站、接待站的秩序维护,气象部门负责实时通报转运沿线天气情况,防疫部门负责对转运车辆和人员
17、的卫生防疫工作。成都、阿坝、甘孜、雅安、凉山运管机构、运输企业和车站,也分别制订接力运输方案,各运管处在阿坝州马尔康设立转运站,在甘孜州丹巴县、雅安市天全县设立中转站,在成都石羊客运站设立转运接待站,一条从汶川到马尔康经丹巴至天全最后到成都的“爱心接力运输”线成功架构。5 月 19 日中午时分,全省各运输管理机构分头行动,共调用了 400 余辆客车集结待命。一场争分夺秒的抢运战斗就这样打响了。来自成都、阿坝、甘孜、凉山、雅安以及贵州省等地的 800 多名客车驾驶员在各运管机构的带领下,分头向灾区汶川开进。由于马尔康到汶川的道路刚刚打通,大型双桥车根本无法进入。阿坝州运管处在这路段动用了一切手段
18、,凡是能够运输送人的车辆都用上了。根据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指示,大批灾民送到阿坝州中转站后,随即就被接上大巴车,往成都和轻灾县运送。客车驾驶员们不辞辛苦,轮番作业。人休息,车不休息。经过 10 昼夜艰苦卓绝的努力,阿坝州重灾区 6 万群众被转运到安全地带。6 万人的大迁徙,总里程上万公里,仅仅用了 10 天时间,而且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这是在人类运输史上创造的真正奇迹,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看到如此的奇迹。这是爱的力量,它折射的是人本的关怀,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专记二:千里大转移 唱响人性的赞歌题记:历时 10 天 10 夜,动用 4 家运输企业的 62 辆客车、
19、9 辆货车组成运输保障车队,累计出动车辆 450 车次,行程 1.35 万公里,遭遇狂风、冰雹、剧烈温差、高原缺氧、余震、泥石流等的袭扰,经受重重考验, 转移服刑人员 1890 人,运送押解监狱干警和武警官兵 4600 余人次,举世瞩目的阿坝州监狱千里大转移,书写出四川道路运输史上的又一个神话。6 月 13 日,上午 9 时许。“你好,这里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办公室,需要你们提供运输支持。”“在哪里,有多少人?” 接电话的省交通厅运管局办公室主任卢涛问道。“我们有上千名服刑人员困在了阿坝州监狱,现在情况危急,需要转移。 ”原来,地处茂县的阿坝监狱,刚从地震“ 孤岛”困境中解脱出来,又很快陷入地震次
20、生灾害的险情中。512 地震中,阿坝监狱监舍毁坏,300 余干警与 2000 多名重刑犯在帐篷内同吃同住,力量对比悬殊,干警一旦不能控制局势,后果将不堪设想。更要命的是,由于监狱地处四面环山的山坡上,受地震影响所形成的400 万方泥石流,若遇暴雨可能会把整座监狱一口“吞”下。与此同时,狂 风、冰雹、 剧 烈温差等异常天气接踵而至! 14 日清晨,成都飘起了雨。省监狱管理局门口,几十名头戴钢盔,身挎微型冲锋枪的特警整齐地排列在门口。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刘志诚看了看天空,“出发!”一声指令,拉开了阿坝监狱1900 名服刑人员千里大转移的序幕。省交通厅运管局精心组织了 4 家运输企业的 62 辆客车、9
21、 辆货车组成运输保障车队,在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和特警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开向城处茂县的阿坝监狱。省交通厅运管局曹驰宇随同前往,见证了阿坝州监狱这场不同寻常的千里大转移。在危急时刻,部队官兵的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运输系统驾驶员舍小家为大家的献身精神,让他感叹不已。此行关山万里,风险重重。车队行至在德阳前往江油的路上。“ 前方塌方了,有大石头落下来!”开道车带上卫星电话前去探路,很快消失在山谷里。在开道车离开 10 分钟左右,对讲机再次传来信息,车辆可顺利通过。然而,这只是挺进茂县第一次遇到的山体滑坡,也是最小的山体滑坡。随着道路的延伸,对所有人来说,山体滑坡已见惯不惊。经过响岩时,省交
22、通厅公路局传来消息,响岩一带山体滑坡特别严重,大石块随时威胁下面行经的车辆、行人。刘志诚决定让 4 辆越野车先行通过并探路。越野车顺利通过了大概 3 公里左右的塌方路段,途中,一块巨石矗立在道路中央,随后而至的中巴车无法通过。编号为 4 的中巴车行使至巨石前停下来,大伙前去移巨石时,险情发生了!“如果当时我慢走两秒钟,说不定就遭洗白了!” 曹驰宇经历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生命危险。在他的越野车刚刚开过,一块直径约 30 厘米的石块“ 砰” 的一声,就 砸上后面的越野 车。幸亏长长的运输车队被巨石阻挡在后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救援车队冒着生命危险,于 6 月 15 日上午 10 时许抵达茂县,地震发
23、生 1 个月零 3 日后,满目疮痍的阿坝监狱出现在救援车队的面前。所有大楼前均拉起了黄色的警戒线。阿坝监狱监狱长刘国民说,地震发生第二日起,所有的服刑人员就住进了民警搭建的帐篷内。提起地震后的生活,一监区监区长杨森泉很有感触。在断水、断电、断粮的情况下,监狱所有民警、服刑人员每人每天靠着一瓶矿泉水、一包方便面挺过了 3 天。3 天后,危机再次出现:方便面没了,粮食在仓库里,但却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将大米抢出来。阿坝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艾燕玲临时担任起监狱抗震救灾总指挥,组织民警进入仓库,将仅存的几袋大米抢了出来。“大米抢出来了,民警又将厨具抢出来,大家才开始有了稀饭喝。”稀饭,加上两个馒头,每人
24、每天吃两顿,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周,直到省监狱管理局用直升飞机将 20 吨大米空投到监狱。从茂县至雅安,一般从茂县经由汶川、都江堰、成都再到雅安,350 公里左右。为避免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带来的危险,出发前,指挥人员 6 易线路,最后在出发时才公布改走茂县、松潘、平武、广元青川、绵阳江油、成都再入雅安或崇州,行驶总里程近1000 公里。而转移到甘孜监狱的路线则走茂县、黑水、马尔康、金川县、丹巴县、甘孜监狱,全程 651 公里。16 日 5 时许,武警阿坝支队的 10 多名武警全副武装来到二道门前警戒。阿坝监狱副监狱长李德华指挥着第一队转移服刑人员到位。为了确保服刑人员在转移过程中的秩序,15 日下
25、午,30名监狱民警已完成模拟演练。第一队服刑人员两分钟后在二道门的铁门后集结,两名服刑人员一组,依次走上押解车。随后,第二队、第三队六队服刑人员均顺利上了车。开道车准备就绪!武警押解车准备就绪!医疗救急车准备就绪!6 时,阿坝监狱服刑人员千里大转移应急避险行动正式打响,22 辆车往松潘驶去。第一押解组已由副局长游柱石领队在松潘等候对接转移。余震和雨水一直在改变着茂县与雅安、崇州的道路交通。时隔两天,返回茂县的道路状况已经发生改变,省交通厅运管局传递的消息说,南坝镇两座临时桥因为洪水的冲击导致桥墩受损,押解线路不得不改变,第一押解组必须绕道经青川、江油,然后上高速公路至雅安。在车队行至海拔 55
26、88 米的雪宝顶时,几名服刑人员出现了高原反应。成都旅游客运中心的驾驶员吴江也出现高原反应,呼吸困难, 脸色煞白,冷汗直冒。随队医疗人员紧急带上氧气袋和药物来到吴江所在的车上,采取紧急措施后,吴江的体征出现好转,副 驾王鹏代替了吴江,20 分钟后,车队再次启动。抵达雅安监狱已是 17 日凌晨 1 时 30 分,第一押解组历时近 20小时,行程近 900 公里,顺利完成第一批 180 名服刑人员的转移。6 月 23 日,经过 10 天 10 夜,分 8 批次接力行军,1900 余名服刑人员已于昨日全部安全转移出来。为确保位于重灾区茂县的阿坝州监狱服刑人员人身安全和监狱安全稳定,按照省委、省政府对
27、阿坝州监狱服刑人员实施“千里大转 移” 行动的统一部署,省交通厅运管局精心组织了 4 家运输企业的 62 辆客车、9 辆货车组成运输保障车队,累计出动车辆 450 车次,行程 1.35 万公里,转移服刑人员 1890 人,运送押解监狱干警和武警官兵 4600 余人次,圆满 完成了服刑人员转移运输任务。为四川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服刑人员转移行动,受到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的高度赞扬。专记三:感动中国 成都的士(题记)5 月 12 日下午 14 时 28 分,四川汶川发生 8.0 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在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出租汽车管理处和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的有力领导和积极组织调度下,成都市出
28、租汽车行业表现出了空前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忠于职守,为广大市民顺利出行提供保障的同时,数以千计的管理人员和驾驶员赴灾区,以各种方式积极投身抗震救灾行动,更有 难 以计数的从业人员踊跃为灾区人民捐款、献血。他们用对灾区人民的拳拳爱心和 强烈的使命感、 责任心,刻画了一个个难以忘却、令人 动容的感人场面。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动容地说:“我希望代表地震灾区人民向成都的哥表示感谢,谢谢 你们!”网友论坛:“成都出租车闪烁的灯光像一条彩虹。成都的士,中国最棒的士!”5 月 12 日震后的成都,几乎家家户户成为空巢,街头充满恐慌和忙乱,从下午到晚上,的士的生意异常火爆。然而,当附近灾区特别是都江堰伤员急需
29、运转的消息传到成都,许多师傅挣钱的心思一下子就没有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就发生在自己的近旁,他们无法袖手旁观,见利忘义。一些师傅开着空车就往都江堰跑。13 日凌晨 1 时许,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发出了义运号召。倾刻,一场千车竞发抢运伤员的“的士行动” 开始了。这些平时顾客按计程表付完车费后,谁也不会留心的平凡的师傅们,舍利义运的壮举,留下的是一段壮美的人间佳话。历史将铭记他们的名字。千名的哥驰援都江堰抢运伤员1故事:经典双伟洪伟,经典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司机晚上 9 点半,一个下午生意都不错的洪伟,到羊西线一处加气站加气。他看到一辆辆从都江堰方向鸣笛而来的救护车从身边“嗖嗖嗖”疾驰而过。他突然意 识到,
30、都江堰的灾情肯定很惨。 “我必须去看一下!”洪伟 在心里说。加满气后,开着空 车就直奔都江堰方向。 “那简直就是本能。 ”事后洪伟告诉别人,他当时比救护车跑得还快。恰巧这时,同事传来了都江堰有许多伤员缺乏车辆转运的信息,他更感到自己去灾区的决定很正确。到了都江堰,城区一片黢黑,行至一条老街,透过车灯的光柱,洪伟看到一座已垮塌的多层住宅楼废墟前,人们正在冒雨奋力从废墟中挖人。洪伟把车停下,正想出去打探详情,车门就被人拉开了,一个浑身鲜血的男子被人不由分说地塞了进来。洪伟二话没说,掉转车头就往成都飞驰而回,为了保证安全和时间赛跑,一路上,他一句话也没有说,11 时 40 分左右,洪伟将受伤男子送到
31、成都金沙医院,交给了正在医院门口紧张等候接收地震伤员的医护人员。没来得及喘一口大气,喝一口水,洪伟又立马掉转车头,第二次向都江堰疾驶而去。再到都江堰,已是 13 日凌晨零时许。此时都江堰城里已下起了大雨,穿过混乱的人群和废墟,洪伟辗转到了入住伤员最多的都江堰第一人民医院门口。这一次又跟上回一样,车刚刚停稳,门就被两名现场救人的武警拉开,一位腰部严重受伤的女士被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汽车后座上。回来的时候,洪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绿色捷达出租车只是巨大车流中的渺小一个在都江堰入口的公路上,来去的车道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成都籍的出租车,和救护车一起,全都闪着应急灯,像一条彩色的河流,映红了都江堰因停电
32、而显得黑暗的街区。一种难以形容的壮美,使洪伟鼻子突然一酸,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涌上心头。那一夜,他饥渴劳累,那一夜,他无怨无悔。赖伟,洪伟的同事。平时让单位领导觉得难管理的 80 后,留在公司的档案,第一页就是“ 检讨书” 。12 日中午,运气不 错的赖伟,载客到了远离市区的青白江。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的时候,出租车突然摇个不停。车上的乘客说:“是地震!” 这时,从路 边房屋中冲出的人群像热锅上的蚂蚁,密密麻麻,有的尖叫大哭,不少人摸出手机焦急地拨打。房屋摇摇晃晃,屋顶广告牌东倒西歪,有些竟掉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从成都交通台传出了播报地震的消息。他马上开车回成都,第一次经历地震,他脑子里一片空
33、白。这时,三环路上辅道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的抱着铺盖,绿化带上也有很多人,交通拥堵。回到市区,乘客似乎越来越多,他似乎也在忙碌中淡忘了恐怖。到了晚上 11 点过,赖伟突然接到同事的呼叫,希望他能去都江堰接一名伤员,不收费。这时他突然感到了地震的残酷性。也在那一刻,他几乎什么也没想就做出了奔赴都江堰的决定。他先开车到羊犀立交附近的加气站加气,那儿加气的车正排着长队,意外的是现场执勤的交警示意让赖伟先加,那位交警看的哥的眼神似乎比平时格外亲切。上了成灌高速公路,赖伟看见一辆接一辆的救护车正闪灯鸣笛来往奔驰,许多的士正快速开往都江堰,他顿时觉得热血上涌。这个夜晚,似乎是赖伟人生的第一个不眠之夜,也是
34、人生最有意义的一个夜晚。他抢运伤员的经历几乎和同事洪伟一样,也是同样的饥渴劳累,也是同样的无怨无悔。后来,在讲述抗震救灾的故事中,他和洪伟被亲切的称为“经典双伟 ”。2讲述:我们都很自豪12 日下午,排着队去灾区的的士张德建:13 日凌晨 1 点从收音机里听到消息后,我立刻加满气就往灾区赶。虽然这时我与家人还没有取得联系,但我相信爱人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小孩,我要去帮助更多没人照顾、需要帮助的人。江茂成(蓉城出租汽 车公司第二分公司车队队长):那天晚上从成都出发的出租车救援车队,由于不断有车加入,到了后来已分不出是哪个出租车公司的。我们一公司的 0097 驾驶员,当时车子没有气,他为了保险和赶时间
35、,宁愿多出钱加满油后,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罗健:13 日凌晨零点过,我正在黄忠小区附近,听到市交通电台的呼吁后,马上加足气赶赴都江堰。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救人。由于找不到路,我只能开着车乱转,在路上还遇到跟我同样情况的出租车。后来,有几辆没有载到人的出租车无奈只好返回,虽然很遗憾,但我觉得,至少我们尽了心,尽了力。赵国成(蓉城出租汽 车公司第二分公司车队队长):13 日凌晨,我们接到通知后,通过呼叫和路上拦截,很快就组织了 20 多辆车,进 入成灌高速后,我们公司已有 300 多辆车汇入浩浩荡荡的救援车队。全部亮着顶灯、打着应急灯,一辆接一辆地不断线。在那一瞬间,我既感动又激动,我为
36、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到了都江堰灾区,我们先到了县人民医院,接着又赶往蒲阳镇医院,后来又往山上的向峨乡进发。在半山腰时,我们看到,盘山路上一路闪烁的全是出租车的灯光,自豪的感觉再一次涌起。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在蒲阳镇,路两旁的群众看到我们,欣喜地喊道:“成都的哥来了! ”还 向我们招手示意。途中不断有群众自 发为我们带路。那时,我感到我们的心和灾区群众的心紧贴在了一起。凌正华:我开了十多年车,最怕警察给我敬礼,每次遇到警察敬礼,一定是喊摸驾照本本、罚款那天,我行驶在机场路口时,路 边交警突然向自己敬礼,开始我心里一哆嗦,后来才明白过来:我是骄傲的成都的哥的一员啊。3亲历:那一刻,震撼人心蓉城
37、出租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国:当晚约 1 点 30 分,我们接到管理处下达的任务后,迅即通知下属的 8 个分公司,要求尽可能多地组织车辆。很快,由公司3 名管理者带队的 300 多辆救援车冒着大雨向都江堰进发。当时,我在成灌高速路入口看到,一辆又一辆亮着顶灯、打着应急灯的出租车鱼贯而过,川流不息地朝着同一个方向驶去。其中有我们公司的车辆,更有全市各出租汽车公司的车辆。在那一刻,我被深深感动了。同时还很内疚,觉得平时对我们的驾驶员了解太不够了。虽然他们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与乘客讨价还价,开车时抽烟,但到了危急时刻,他们不讲报酬、不讲代价,接到指令,马上出发。有的是饿着肚子,有的来不及与家人
38、联系。到达都江堰灾区后,我们有一位驾驶员突发胃痉挛。经 及时救治后,他没有休息,继续跟着队伍奔波。这一个又一个感人的镜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感到平日里有时真错怪了他们,没有更多地注意到他们闪光的一面。我们在组建这支车队的过程中,有很多驾驶员强烈要求加入。有一位驾驶员每次总会煮两锅饭菜带到灾区去,看到灾民们香甜地吃着自己做的饭,他就特别开心。中日出租汽车公司副经理 杨喧:那晚在现场,我看到所有出租车驾驶员,哪里有灾情就往哪里去,我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勇敢而深深感动!蓉城出租车公司负责人:我们公司的一位驾驶员到都江堰时胃痉挛发作,经过救治后,他没有休息,跟着车队继续奔波。有的的哥把自己家做好的两锅饭
39、往灾区送。深夜,我看见更多的出租车从成都市区的四面八方向都江堰汇聚。运总、经典、中日、金雁、洪川、强盛、倍特等至少 30 余家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听到市交通台的信息后,自动前往都江堰救人。 一辆,一辆,又一辆越来越多的出租车,闪着顶灯和应急灯,源源不断地驶上了成灌高速,在这条生命通道上急速传送亟待拯救的生命。4感动:成都的士,中国最棒!13 日凌晨,成都交通台主播孙静:“那么多的出租 车,全闪着应急灯,都是去免费接伤员!我为我们成都的的哥感到骄傲!”5 月 13 日下午,四川省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现场,新闻发布会原定议程已经结束,副省长李成云突然叫住了大家。他说,凌晨 3 点半,他从德阳赶往都江堰
40、灾区,走到成都到都江堰的公路上时,看到成都的出租车打着应急灯,源源不断地往都江堰赶去。询问后才知,原来是由于都江堰灾区伤员很多,运输力量比较紧张,电 台通过广播号召广大出租车司机能够到都江堰帮助运输伤员,这 些的士正是急匆匆前去转运伤员的。 “耽误大家几分钟” 他噙着泪水说, “我希望代表地震灾区人民向成都的哥表示感 谢,谢谢你们!”网友论坛:“成都出租 车闪烁的灯光像一条彩虹。成都的士,中国最棒的士!”5链接:众志成城,我们和你在一起绵阳爱心出租车在行动5.12 汶川大地震,绵阳市北川、安县、平武、江油等地遭受重创,灾情严重,大量伤员需要转运。市交通局运管处接到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令后,
41、立即召开城区出租汽车公司经理会,号召并发动全体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号召一发出,得到了广大出租汽车驾驶员们的积极响应,大批出租车融入到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大潮中,贴有“众志成城,我们和你在一起”标识 的爱心出租车随处 可见,他们穿梭于城区各大医院、九洲体育馆、南河体育中心等灾民临时安置点,免费为灾民、志愿者、记者、武警官兵提供运输服务,部分车辆冒着余震不断和山体滑坡的危险,多次往返于灾情严重的北川、安县、江油等地,免费接送灾民、自愿服务者、记者、医务人员,有的车主不仅让出租汽车参加献爱心活动,而且还开起自己的私家车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他们不仅免费搭乘灾民前往各大安置点
42、寻找亲人,并且持续向医务人员、警察、新闻工作者、爱心人士提供免费乘车服务。为进一步充分表达绵阳市出租汽车行业对灾区人民的爱心,绵阳富临、新兴泉、兴达等 9 家出租公司的领导、驾驶员们更是慷慨解囊,纷纷踊跃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绵阳俨然已经成为一座祈福之城、友爱之城,他们的善举感动了很多市民和灾区人民,充分体现了绵阳出租车经营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彰显了出租汽车行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互助精神,受到了灾民和广大群众的称赞,树立了绵阳出租行业的良好形象。据不完全统计,在抗震救灾期间,绵阳城区参与献爱心活动的车辆达 618 辆;提供免费服务 24925 人次;捐款金额达 3769
43、3.5元;往返灾区免费服务 119 车次。专记四:抗震救灾英雄谱1运输队长汪先荣和他的三个驾驶员汪先荣是四川省灰狗汽车运输公司一名普通的旅游车驾驶员。5 月 12 日地震当天夜里,接到紧急集结指令,汪先荣驾驶川 A58876 号旅游客车最早赶到公司所在地,找到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主动请缨,要求首先安排任务给他。5 月 13 日早上 7 点 45 分,汪先荣担任临时车队长并带领其他 3 辆客车驾驶员,作为公司抗震救灾运输出发的首支车队,踏上了抗震救灾第一线。同行的驾驶员看到汪先荣黢黑深陷的眼圈,说道:“汪队,没睡好哈?地震太厉害了,昨晚我们也基本没睡。”汪先荣只是点了点头,双手把住方向
44、盘,神情肃穆。这个七尺男儿的内心深处,此刻却是翻江倒海。同事们并不知道汪先荣的家就在这次地震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父母兄妹妻儿都在那儿。他们是否平安,房屋是否完好,他一无所知。媒体发布的消息让他震惊。都江堰、彭州都很惨,但汶川却音讯全无。一种不祥的念头涌上他的心来。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家人都还平安。没有消息,或许就是好消息。现在回家是不可能的了,通往汶川的道路已经崩塌的山石阻断。他也知道,此时此刻,军队正在往山里挺进,全国人民的心都在牵挂着汶川,也在关心着他的父母妻儿。眼下灾区群众正期盼着救助,把救援部队第一时间送到救援目的地,抢救灾区群众的生命,才是一名驾驶员的职责和使命。汪先荣等四名驾
45、驶员到达双流国际机场后,载着赴灾区救援的官兵,紧急驾车赶赴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因地震,通往红白镇的道路极其危险,山体滑坡、余震不断、巨石不断砸落到公路上,行车途中时常遇险受阻。看到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飞石中搬挪路障,汪先荣心里特别难受。他说:这些娃娃大多十八九岁,个个青春活泼,给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都是爹妈生的,他们都在舍身忘我的抢救灾民,我们且能袖手旁观呀!一路上,每每遇到塌方,汪先荣都要跳下车去,帮助他们搬运石块,给他们当安全员,避免飞石袭扰。到达灾区的前三天,汪先荣和他的驾驶员几乎没有睡过觉。食品差不多都给了灾区的老百姓,又缺少饮用水,只得忍饥挨饿。震后几天,酷热难耐。连续一周都无法洗澡
46、,可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管多危险,他们随时与救援官兵一道辗转各乡镇,驾车将官兵们送到需要去的地方;一旦有闲余时间,还主动帮助战士们洗衣、做饭,照顾战士们的生活起居。5 月 18 日,公司派人前往绵竹、什邡抗震救灾第一线看望慰问战斗在那里的驾驶员,并给他们送去饮用水、干粮、衣服和燃油款等,汪先荣带头却把饮用水、干粮、衣服等等送给了当地灾民。他们还申请成为志愿者,并帮助灾区群众搭建帐篷,采摘木耳、插秧苗等,后又转入到拆除危房、清理废墟的工作中。15 天过去了,汪先荣等人已经非常疲惫,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负责人有意另派驾驶员前去替换他们回家休息,可汪先荣却说:“ 能参加救援工作是我一生中的宝
47、贵经历,比起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我们所做的还太少太少,我们一定会坚持到底。”2舍小家顾大家记四川省汽车运输成都公司驾驶员张林张林,四川省汽车运输成都公司第三、六分公司成灌线驾驶员:第一批四川省安全优质服务明星驾驶员、成都市十佳文明驾驶员。张林家住都江堰市,为人谦和有礼,非常孝顺,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5 月 12 日,他向往常一样将客车打扫得整洁干净,在都江堰客运中心应班。14 时 28 分,天昏地暗,地动山摇,让张师傅感到汽车在跳舞,只见前面的发车站台,突然垮掉。地震!天灾突如其来。在距离都江堰不远的汶川映秀,发生了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都江堰成片房屋倒塌,大部分房屋严重受损,受灾非常严重
48、!地震使通讯完全中断,根本无法联系任何人,眼前倒塌的房屋、四处奔逃的人们,让张林心急如焚!家在都江堰的父母、妻儿情况如何,他们都平安吗?家中房屋怎么样了,还能住吗?房屋没了,亲人又该怎么办?一切都是问号!怎么办?怎么办?他心里在焦急的思考着。但是作为分公司的一名优秀驾驶员,他清楚地知道:灾难发生了,公司作为四川省应急运输任务的排头兵,肯定要承担着重要的救灾任务,为灾区运送救灾物资、运送救援人员、 抢运受伤同胞车辆随时可能向灾区进发,早一分钟就可能多救一个人!他决定静下心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听候命令,驾车去支援灾区。领导很关心他家的情况后,让他马上回家看看。心急如焚的他一路飞弛,当赶到家
49、门口时,心顿时凉了:他家的房屋已经倒塌!幸运地是,家人都没有受伤,一颗悬起地心顿时落了下来。年迈的父母,羸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站在废墟中瑟瑟发抖,他们是多么的希望自己的儿子、丈夫、爸爸,这个家中最有力量的男人能留在他们的身边,哪怕只靠一靠他健硕的臂膀,听一句他的安慰.此刻的张林,看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已经不复存在,看见自己最亲的人惊慌和无助的眼神,他的心就像被万剑穿过一般痛苦,他现在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爸爸,但是他明白,他更是一名即将肩负重任的大客车驾驶员,看到自己的家人受灾,他更加分明的看到灾区更多的同胞的家人此刻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张林悄悄的转过脸,一把擦去眼里饱含的泪水,心里念着:“ 亲人还在就好,房子没了,可以再建! ”他深切的看了一眼亲人,说道:“家的房屋虽然已 经倒塌,但是家人都还平安,我就放心了,这次地震,灾情肯定很重,单位一定还有重要任务等我回去执行,你们要自己保重,等我完成了单位的救灾任务,马上回来看你们,请你们一定要理解我。 ”就这样,没有多一句的叮咛,没有多一把的帮助,心里那份神圣的使命感迫使他不得不带着对家人的愧疚离开。回到单位,领导得知张林家的房屋已经倒塌,却还一心想着回到岗位,参加救灾,都觉得非常感动,要张林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但是张林坚定的说:“我家的房屋虽 然已经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