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姓名:余军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张弘20090330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摘要佛教诗歌的发展,其 诗歌体式与精神灵魂随社会历史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其独具特色的形式上,承载着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精髓与人文内涵。偈颂禅诗作为佛教经典中的文体形式,其诗性特征在历史潮流的推进中发生了与本土化互渗式的渐变。历史上,僧众文人们将自己之悟境假托偈颂禅诗进行表达。特别是佛教诗歌发展到成熟的东土化阶段,对禅门的宗教情 结流渗于民间之后,白 话诗偈作为诗歌的另一种表现方法,存在于佛教文学的支脉之中。本文从诗学角度对佛教诗偈的分类、主题、 历
2、史发展及本土化演变进行浅析。从对偈颂形式的文学性源起作品的解读,对本土渐变及其承载的文化群体的考察,在佛教义理、文学表达模式与艺术表现手法的杂糅整合过程当中,体会这种诗化运动。从辨析偈颂诗与禅门白话诗内容主题及其形式上的异同,体悟佛教文学的异彩。在综合他人研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考察视角。偈颂,禅门白话诗,诗化演变关键词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一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3、,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保密论文待解密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教师签名:彭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上 刖吾偈颂,是表达佛教经典的一种文
4、体形式,即用韵文来记录佛的言说的诗体形式。这种诗体散见于经、律、论 三藏之中,实即佛教的诗歌。 “偈”,是感悟预言的话,含有预言组成的词句,叫做 “偈语,因 为含有韵句,又叫做 “偈颂”。偈出梵文, 颂乃汉语意会此词,乃 汉梵合译创造而成,可 单称偈,亦可 单称颂。随其性 质以及后来演变的不同,形式内容皆更加丰富,或称颂,或云赞、偈赞,与诗合流者称为诗偈,与词类似则可称为词偈,合 乐歌唱者则可称唱赞。偈颂原是可以歌咏的,但是被译成汉文,言 简意赅,就类同于诗。从 长篇叙事诗佛所行赞和法句经中可品解出早期的偈颂的诗歌文学性。汉译“偈颂,与中国旧体诗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汉语诗歌的发展由四言渐至五言
5、七言乃至九言,也随着汉语诗律的成熟而定型,同时五言、七言 诗体成主流,后 译佛经偈颂也就多为五言、七言。经过发展的偈颂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其体式与诗歌格局逐渐产生不同的分化及发展,与原始佛经中的偈颂有了不同,汉语的偈颂除内容还保留其宗教性外,部分诗偈从形式上逐渐已与格律诗歌靠拢,随着汉语格律诗词的发展而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形成文学中特有的诗歌分支白话禅诗和禅悟诗。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遣词论意的方法。通过对佛学与诗学关系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考辨,在这种深入开掘和考辨的过程中,虽着眼于对佛教诗歌整体和宏观的考察,但在探读与理解感悟佛教文学丰富的理论与表达色彩中,亦得到一定的启
6、迪。一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偈颂形式的源起第一章偈颂的诗歌文学性所谓偈颂,即佛教的 诗歌。也即诗体的佛经,是佛 经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部分。 诗偈是一种泛称,至少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指原始佛典阶段叙述佛法的一种体裁,二指经文汉化后的佛理诗句。从此中可以揣探到佛学与诗学的关系,从而寻绎佛学与文学相互渗透的实际轨迹,以及佛学经典以这种途径在中国文学土壤上嫁接出的另一种奇花异果,探研此结果影响文人心态及其创作的变化,更深一步了解佛学与文学的内在联系。从佛所行赞诗句“多造诸经论,末后胤跋弥,广集偈章句得知“偈”已先于中土成熟佛诗而存在;大唐西域记卷三,指出颂“旧日伽梵文略也。或日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他。
7、伽他者唐言颂。颂三十二言也。偈颂因为是宣传佛理的短句,梵语“偈、“偈陀 ,在佛教传入中华的时候,就被得道高僧 译为汉文“颂”,后来的僧人就采用梵汉双举并称“偈颂。偈颂的内容多以“述理”和“赞德”为主,佛教徒运用偈颂来叙述佛法、讲述佛陀史记、赞颂佛陀佛法的种体裁,后逐 渐发展成为一种专体的 赞颂诗。其中以“赞德为主,大多是可入弦而歌的。赞颂文体不仅在印度本土盛行,而且影响到西域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语言文学。敦煌藏经洞出土了数量可观的梵汉语赞颂文学作品,大量的汉语赞文更是中印文学交流史的实证材料。因此,赞颂 文体不仅于文学史上具有意义,而且在宗教史发展进程中,亦起到相当的作用。此文体的成熟和本土化与
8、大乘佛教的兴起、演绎和根植东土基本同期,对于这互流、互渗的两大方面,从宗教角度切入看观文学,或从文学角度看观宗教,都必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宗教角度看,佛陀所说的一切法, 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从三藏中又分出十二种不同的名称,通称为“三藏十二部经。十二部经是指:一、长行,以散文长旬式直接 论法,不限定字句数,故称长行。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义,故名重 颂。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四、因缘:述 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五、本事:是 载佛说各方广铝撰中华文化通志宗教与民俗佛教志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弟
9、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六、本生:是 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七、未曾有:记录种种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八、譬 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九、论议:指以法理 论议问答的经文。十、无 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 发问而佛自说的。十一、方广:谓佛说 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十二、 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这十二部经中就包括诗歌形式的重颂和孤起。这其中的孤起颂,即只以偈语讲法,而未 夹散文。又名 讽颂。全部皆以偈 颂来记载佛陀的教说。不是重述 长行经文的义理, 讽颂则以颂文直接颂出教义,如法句经,不依长行体,直接以偈颂体显示诸法;又有称为重颂者,即为论说佛法
10、之时,为能让未听到前面说法之人能够言简意赅听一遍,或深化重点重述,再说一遍,又起提醒、 归纳、便于记忆之功用,故将已说过的内容再用诗歌的形式重复一遍,汉语意译为重颂。以偈颂重复阐释经中所说的教法,所以亦可称为“重颂,以偈颂这种诗歌形式重颂前面经中长行部分的义理。偈颂在佛法宣教过程中起的作用,可以从其后来演变成文学模式的分支看到。对佛经三藏经、律、论的资料管理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对数量内容繁多的大藏经的管理,从敦煌遗书中发现,佛 经每十卷左右作为归置的一个小单元,称作“一帙”,佛藏帙号是大藏经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数目庞大经文帙号的编写方法中,就记载有以佛经偈颂作为大藏经帙号的方法。据方广铝先生
11、考撰,敦煌遗书中存有一部三阶教经典七阶佛明经,僧众 们晨昏六时礼忏时念诵,其中一首梵呗文偈颂:“处世界,如空虚。如莲 花,不着水。心清 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当中除“如字重复外,其它字均作为大藏经帙号。仅从宗教角度来看,由偈颂在佛经宣教与管理中的作用,可见偈颂的重要。从文学角度来看,其可论之处就更多了。法句经与佛所行赞但在佛经中, 鲜有独立的偈颂体裁, 佛所行赞(又名佛本行经,马鸣菩萨造)为其名作。此作实为一首赞美释迦牟尼佛生平的叙事长诗。词句诗韵较有美感。从文学角度看观此赞,其句法体式上,可以品嚼出不少文艺性;从内容上,此种佛教资料中有大量的传说成分, 这是由宗教典籍的特殊性质所决定
12、的。比如灯录,这是后世弟子所记录的祖师行迹和言教,但记录它们的目的主要不在记述人物的可考性历史,而是通过记述祖师言行来宣扬宗义,这样就难免加入传说的成分。佛法在初传之时,并不是很容易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就深入广大群众,只有将深奥的佛理融入音乐、戏曲、诗歌等文艺方式的作品中,才会有流播久远的生命力。不但受到一般庶民百姓的欢迎,而且也能收到了通俗教化的功效。法句经是上座部经藏小部里的十五部经之一,亦是最广为人知的经典之一。其文略集诠法诠义的要偈,文学意义主要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更是表现在形式上。作为格言诗集, 法句经中反映的伦理道德和人生智慧,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品法句经流传很广,不 仅有南传本,而且在
13、我国新疆和阗还发现了用当地方言文字书写的法句经,约写于公元世 纪 。在汉译佛典中,法句经有多种译本。支谦译的法句经卷,为“尊者法救撰 ”,包括序共品,另加法句 经序,偈。其在法句经译本序中说:“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 再有是西晋时期所译法句譬喻经卷,是由前者之偈颂,加上解说和譬喻故事译成,法句经的作者,一是佛陀释迦牟尼,在近年的说法传教过程中,他经常将自己的思想概括为偈颂,以便于弟子们记诵,所以法句经的核心部分肯定是佛的说教。二是声闻弟子,早期佛典即所谓【四阿含】瞻是由声闻弟子们通过结集编定的。因此声 闻 弟子
14、们对佛法的心得体会也以偈颂的形式融入经典。三是 法句经本身的编集者。从文学角度来说,这虽是一部偈颂体的佛经,却是早期从佛典中搜集编选的一部佛教格言诗集。法句经是学佛者的必读书和入门书,主要内容当然是佛学义理。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作为一部学佛入门书,既要有能易于融会贯通的佛学基本原理,又要浅显明了、概括凝炼,易于记忆 。法句经 从风格上具备这一主要特点;从内容上,其品目便可窥见大要。无常品 第一章开宗明义主要说明佛教的诸行无常之理。教学品第二则教导人们要学正法,修正道。 多闻品第三要求在学道的过程中广学多闻,笃信品第四强调信仰的重要性;第五讲诫慎品持戒;惟念品第六
15、讲悟解佛法;慈仁品第七讲慈悲仁爱:言语品第八讲言语多善言弃恶语;第九品双要品讲法心随行“心为法本,即言即行,如影随形;放逸品第十讲以戒为道“放逸为死径”;心意品十一讲言心意需自调,防魔入心, “觉者为贤;十二讲华香品倡导学者应择德善之学,则“ 行无放逸,定意度脱;十三 讲愚同品陈其愚噱之态以示警戒;十四讲明哲品讲修道举智之人“漏尽习除”到三十九讲吉祥品得道获吉祥“欲求吉祥福,当信敬于佛,欲求吉祥福,当闻法句义,欲求吉祥福当供养众僧”从不同角大藏经本缘部下法句经卷上法句经序法救撰四阿含即是指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 杂阿含一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度、不同层面逐一 论讲、品解其要点。法句经,从其序中
16、考得, “是后五部沙门。各自 钞众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日法旬”。 认为它是由五部沙门从佛说的十二部经、四部阿含 经中收集四句、六句偈 颂而成的。由于不知如何命名,故称 为法句经。但是 该序并没有介绍后来究竟有哪些佛教经典受此经影响,这大约与当时有些印度佛教经典没有传入中国有关。从中可以约略可以看出初期佛经的大致形式,即一是用来说理的散句,二是总结散句所说的偈颂。 法句经无常品第一章所说的操集佛言,正是收集佛所说的偈颂部分文字。所以说偈颂既可以是结论性质的,也可以是综述、譬喻说理性质的,部分偈颂往往是重复散句的说理内容,只是更加精炼一些罢了。有些地
17、方问或押韵,便于记忆。如:“少时如意老见蹈藉虽寿百岁亦死过去为老所厌病条至际是日己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老则色衰所病自坏形败腐朽命终自然是身何用恒漏臭处为病所困有老死患嗜欲自恣非法是增不见闻变寿命无常非有子恃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昼夜慢惰老不止淫有财不施不受佛言有此四弊为自侵欺“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是务是吾作当作令致是这些带有结论性质的说理偈颂,其中有一些藻词潜辞比较晦涩,不常见。四言、五言两种形式交错出现的形式在法句经较多常见。如(无常品)第一章就在指出兴衰法之后,用大量的法句去阐述兴衰法,有纯粹的现象叙述和譬喻的偈颂,开宗明义主要说明佛教的诸行无常之理。如:“常者
18、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众生相克以丧其命随行所堕自受殃福”(四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五言)“是身何用?恒漏臭处。乜 法句经诸品要求在学道的 过程中广学多闻, “积闻成圣”,强调 善念持恒、信仰坚定的重要性, “信施助善者,从是到彼安。信者真人 长,念法所住安,近者意得上。智寿寿中贤。只有信仰坚定,才能安心修道, 终成正果。“信能得道法致灭度从闻得智所到有明信能度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口大藏经本缘部下法句 经卷上无常品第二十一章大藏经本缘部下法句 经卷上无常品第二十一章大藏经本缘部下法句 经卷,: 笃信品法句经第四十八章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讲述持戒的意义及戒定慧
19、三学的关系,由戒入慧,自问自答“何终为善,何善安止,何为人宝,何盗不取,戒终 老安,戒善安止,慧 为人宝,福盗不取,比丘立戒,守摄诸根如此持戒,才会心安无烦恼,才能守意入定,由定生慧。论及如何通过“念而悟解佛法,宣扬佛教慈悲仁 爱思想,讲求“念戒布施德,空不愿无相,且为仁不杀,戒恶言,倡佛言等。这便是现象叙述的形式。而“盖屋不密,天雨 则漏,意不惟行,淫 浃为穿,盖屋善密,雨则不漏,摄意惟行,淫浃不生,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贤夫染人,如近香熏“譬如陶家譬人操杖行牧食牛则是譬喻说理的形式。这两种说理方式,开启了后来譬喻经和经论两种经典形式。也为后来文学创作形式的不同带来一定的影
20、响。读其中四言诗偈,感 觉略缺诗歌韵律,说教性及论述性较强如法旬经卷上笃信品第四十八章:“信能得道法致灭度从闻得智所到有明信能度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士有信行为圣所誉乐无为者一切缚解慈仁品法句经第七十八章中经论仁慈受戒说:“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适无患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口此四言的论述性与易经系辞第一章所言相较:“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 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 简则易从啪相较之
21、下,可 见相似感之甚。易经当中采用赋、比、 兴的手法的短歌处处即见,句式的整饬,风雅颂的体制,从体裁上看,它 类似于诗经的“风”,从 艺术手法上看,它用“赋 ”的白描手法。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黄玉顺先生研究“寻到了一条规律:易经中凡用韵的地方,筮辞内容往往是关于叙事描写的,是一些生动具体的形象,并往往采用类似民歌的一些手法,如排比、复沓等;凡不用韵的地方,往往是关于吉凶祸福的断语,是一些 笼统抽象的判断,并且反复使用一些大致相同的术语。循此规律, 终于大藏经本缘部下法句 经卷上双要品第九大藏经本缘部下法句 经卷上慈仁品第七十八章易经中国文史出版社年版一从偈颂到禅门白话涛揭开了易经千古之谜:易经经
22、文原来是由编著者自撰的吉凶占辞和他所引证的当时流行的殷周歌谣交织而成的。只要剥除了吉凶占辞,就呈现为一部古老的诗集一。口翻阅易经,从 诗歌言式看三言、四言较五言的多一些。再看穿插法句经的五言诗偈,虽不押韵,却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感,偈颂讲究理趣,古代诗歌本来就多有说理的句子。多 闻品法句经第三十九章:“多闻能持固奉法为垣墙精进难逾毁从是戒慧成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多闻能除忧能以定为欢善说甘露法自致得泥洹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为能师现道解疑令学明亦兴清净本能奉持法藏能摄为解义解则义不穿受法猗法者从是疾得安若多少有闻自大以懦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夫求爵位财尊贵升天福
23、”乜法句经五言诗偈虽然从理趣上“趣”不很凸显,不若禅诗的诗歌技巧性强,也没有明显的大乘佛教般若空观诗歌的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文句,深邃的哲理,形象的般若神韵意境,但其具体格式与表达方式已完全具备诗歌规模。实际上,佛偈由于少了格律的约束,其表 现形式更自由奔放,表现手法更灵活多样,许多在汉语格律诗词中不能使用的表现手法,在佛偈中都可以如意运用。如现代诗歌学中常见的反复、排比在法句经述千品第十六章被自由运用:“若人寿百岁远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禅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学正智若人寿百岁懈怠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进若人寿百岁不知成败事不如生一日见微知所忌若人寿百岁不见甘露道不如生一日服
24、行甘露味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推佛法要”口从佛学发展的实际历史时期,把握和探研佛学与诗学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方面的真实契合点,从 诗歌方式表达佛法的初级形式,揣摩其向高级形式禅诗发展的趋向轨迹。法句经从善恶报应问题上,讲求“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 诸佛教。有一定的宗教道德与社会道德,业报轮回观念。佛教讲的如何持戒修德方面;对宇宙自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巴蜀书 社年月版大藏经本缘部下法句经卷上多闻品第三十九章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然的思考和人生智慧的悟解,对生命问题的深沉思考;在自我悟解与觉悟中,把握人生智慧的为人处世哲学。从道德教诲的社会宣传性来看:“恭则不悔, 宽则得众,信
25、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是以使人。”出自论语;“守以慈仁, 见怒能忍。少欲好学,不惑于利。“慎言守心,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出自 法旬经。 法旬经“不得真利,知真 为真, 见伪知伪,是为正计,必得真利 ”也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相较之下可见宗教道德与时下社会道德的统一性。法句经的诗学特点如侯传文所总结“法句经文学特色之一是凝炼概括。偈颂虽说是可长可短,可叙事可抒情,但一般以短小精炼为上。由于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需要,偈颂大多 简练顺口,易学易记,这也是诗歌的本质特点。正是 这种本质特点和佛经传播的内在要求之间的契合,才产生了法句经这样的佛经文学奇葩。偈颂诗不要求叙述完整,也不要求
26、论述充分,而是要求言简意赅。法句经的偈颂,之所以被看作 诗歌,一方面是因为它用了诗的格律形式,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大部分偈颂具有诗的形象性。其形象性表现之一是善用比喻,作品中巧妙、形象的比喻俯拾即是川偈颂与诗学有亲缘关系,佛教文学中的偈颂诗与中国诗歌传统也是血脉相通的。二者虽不在一个层面,但彼此影响又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真正的宏观把握殊为不易,更需要从多方面深入考察佛学影响文学的具体条件、程度及其变化,考察这种变化给诗歌带来了什么新的特点和风貌。作为另一部长篇偈颂诗体佛典佛所行赞,有鲜明的叙事诗特点。佛所行赞是佛教诗圣古印度哲人马鸣的不朽梵篇。马鸣大乘佛学的开端者,他本学婆罗门教,擅 长音乐及诗
27、歌,声誉很高。作为佛教文学家, 马鸣表现出了杰出的文学才能。他皈依佛门之前,较高的文学修养已获得满誉之赞,对源远流长的印度说唱文学也非常熟悉,他在叙事诗和戏剧这两种文学体式运用自如。归信佛法后,他将从佛学中体悟到的法喜与印度当时的文学形式相结合,先后创作了佛教戏剧舍利弗传和佛所行赞等诗歌作品。其中,佛所行 赞为马呜最重要的梵文诗歌代表作,由于文辞优美,技巧高明, 风格鲜活,善于 场面的描摹、环境的铺陈。在佛教 经典里, 该经本已成为比较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他是以五言偶颂来赞述佛陀由诞生到涅盘的一生事迹。主要叙述释迦牟尼作为侯传文佛教的文学性解读上篇第八章中华书局年版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一位伟大的宗
28、教领袖传奇的一生,属佛传故事。它以诗歌形式将佛的生平传说和佛教教义巧妙承联在一起,表 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运用比喻、夸张,表 现神变、灵异等艺术体现力方面也多有特色。此赞一共五卷二十八品,生动且具有玄妙色彩地描绘了佛祖在修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 虑、智慧)过程中的生活言行与思想境界。通过佛陀的经历讲了佛教出世之道,又细致地描绘了佛陀的在俗生活以及他修道期间的斗争与宗教信念。他充分汲取了古印度神话传说的艺术技巧,借鉴了各部派经、律中有关佛陀的传说和以前结集的各种佛传的写法,从而创造了佛传艺术的一个新的高峰。第一章,纪述着 释迦牟尼佛陀在“蓝毗尼园”降生的奇迹般的盛况。生品第一中描写
29、佛陀出生后场景:“枋檀细末香众宝莲花藏风吹随空流缤纷而乱坠天衣从空下触身生妙乐日月如常度光耀倍增明世界诸火光无薪自炎炽净水清凉井前后自然生中宫嫘女众怪叹未曾有“夫人抱太子周匝礼天神然后升宝舆嫖女众随侍王与诸臣民一切俱导从犹如天帝释诸天众围遥”其中言辞玄妙、生动,喻想丰富,浪漫主义色彩中含有一定的对比铺挚。对比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 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 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都采用了五言方式从场面的描摹、环境的铺陈来渲染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描写佛陀出生后天地万物祥瑞齐现,丰富的想象与
30、夸张;后者凄苦悲辛,借物写实,渲染铺陈。再看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孑雀东南飞,也是最长最优秀的一首民间叙事诗,作 为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 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同北朝的木兰辞一同被称为“乐府双璧,流传至今。孔雀东 南飞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从本土叙事诗歌史中来说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却与 佛所行赞、 格萨尔王等记述传奇人物长诗的长度无法比。佛所行赞有昙无谶译本,作品九千三百行、四万六千多字的五言叙事长篇,比古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要长六十倍。二十八品分部从佛陀的经历讲了佛教出世之道,又细致地描 绘了其在俗生活以及修道期间
31、的斗争,异彩纷呈的奇人历劫、明道、 证大正藏本缘部下第册佛所行赞从偈颂到禅门话诗道、悟道的传 奇是中土文字所不常见的。乐府诗作中, 诸如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这样的叙事诗作,在叙事的方法与篇幅上比起萌芽状态的诗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乐府民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表现手法,以更多诗歌格式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善于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抓住某些特定的场面,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主题。其中有的客观地写出一个生活片断,有的则写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它标志着我国的叙事诗进入到一个更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孔雀东南飞运用传统诗歌的赋、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诗篇开头, “孔雀东南飞
32、,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薄 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东西值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 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通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佛所行赞虽无典型的“起兴,也处处有渲染气氛、拟喻想象、陈赋铺垫。例如离欲品第四中描写佛陀作太子时期,拒各类诱惑,对诱惑的铺陈描写表达离欲决心:“太子入园林众女来奉迎并生希遇想竞媚进幽诚各尽伎姿
33、态供侍随所宜或有执手足或遍摩其身或复对言笑或现忧戚容规以悦太子令生爱乐心”对对立方的强化铺陈实际上是对表达中心的一个烘托,此品中对诱惑众女人物情态描摹,以诗歌排比的 语言特色强化了佛陀抗拒诱惑的叙事效果。沈德潜关于长诗评语具有真知灼见:“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 读者心目俱炫。”比喻的手法在佛所行赞中大量运用,如大般涅盘品第二十六:“出家而怀嗔是则与理乖犹如冷水中而有盛火燃”此处有“出家一词,在季羡林先生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乜出家一文中曾说,后汉时没有出家一 词,曹魏 时第一次出现,且 仅在康僧铠译的瑜伽长者会中有。虽然汉末思想家王符潜夫论赞学说:“是故无董景之
34、才、倪匡之志,而欲强捐身出大正藏本缘部下第册佛所行赞季羡林著东方文化丛书江西人民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第二次印刷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家旷日师门者,必无几矣。 ”据其 论中所显现 的“出家”概念大约不同于佛教的皈依佛法僧的行为,据季羡林老先生考证,后秦 时还有出现。由此我们也揣摩到中国人用自己固有的文化词汇解释西来佛教,对佛法领会译作“服行甘露味”“善说甘露法,佛典文学的遣词造句从法句经和佛所行赞中可见一斑,也是后来对中国佛教文辞表达产生影响的明证。法句经和佛所行赞的诗学意义传记文学人物记述的佛典中,佛所行赞叙述佛陀生平经典,堪称传记文学的杰作,在叙述佛陀生平时避免了佛经平叙直言地阐扬佛理的方式,将
35、佛陀经历的事迹以这种很富文学形式的偈颂五言节奏诗来表达,虽然内容中穿插了不少玄虚、离奇的神话传说,但描述它们的目的主要不在制造悬念,而是通过佛祖跌宕起伏的离奇怪变经历来宣扬宗义。这样就难 免加入传说的成分,正因如此使得整个诗歌更像一部文学作品,在联翩不断的离奇描述中却不离真实的人生无常、生老病死的宗教思想性,所塑造的佛陀形象堪称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典型。它对诗歌文学的影响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从佛教文学输入以后,我们的中世 纪文学所经历的路线,便和前大不相同了。我们有了许多伟大的翻译的作品以外,在音韵上,在故事的题材上,在典故成 语上,多多少少的都受有佛教文学的影响。最后,且更拟仿着印度文学的 “
36、文体”而产生出好几种弘伟无比的新的文体出来。假如没有中、印的这 个文学上的结婚,我们中世纪文学当决不会是现在所见的那个样子的。瞳从诗歌发展历史观之, 诗歌精神灵魂与其体式的演变是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缘由与基础的,它 负载着社会文化精神与人文内涵,无论其源于本土劳动还是外来思想的浸入,社会历史流 变相关而产生诗体的流变,正如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诗体一章开论:“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 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沈、宋律诗 ”法句经与佛所行赞以偈颂诗体在东土传播,必然离不开 汉魏之时的诗体主流模式。汉魏诗体松散,未有完全定型的格式化诗体,但主流是由四言诗向五言过渡,四言体 节拍
37、单调,缺少奇偶 变化, 单音、双音 词的搭配受限制。夹杂三言、六言、七言在汉时都有。汉乐府以能入乐为要求,五言 为主的格式更易吟唱。从 法句经和佛所行赞的句言格式来说,恰与当时五言诗被逐渐起用的表达习惯一致,与大正大藏经第十一册,页四七二下郑振 铎中国文学史团结出版社年版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汉魏时期主流诗体一致,正如刘三姐出口成歌,诗文在早期以流传为目的,往往口头诗歌形式与歌谣形式更易行吟、记忆;也如藏族万行长篇人物史诗格萨尔王,采用诗体形式,目不识 丁的吟唱者都能大段篇章地唱诵。法句经四言、五言相杂,也恰如 诗经、汉乐府中诗章的综合方式。就其作为叙述长篇, 实际上是汉代赋体诗与史传、史诗的相融
38、产物,虽然我国早期文学中叙事诗并不丰富,甚至匮乏,但其叙事 诗的艺术起点却较高,无论木兰辞、 陌上桑、羽林郎 还是最长的孔雀东南飞,渲染、铺叙、情景 衬托、逐层分叙、情态描摹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这样的诗歌构成氛围,使得偈颂诗歌的翻译表达也会以这样的艺术水准为基础。无论四言、五言、六言还 是七言诗,汉诗平仄与押韵的诗体要求都不明显,但偶也有旬句押韵的如东汉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 远莫致倚逍遥,何 为怀忧心烦劳。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 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
39、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尔独何辜限河梁?作为简短抒情诗作,平仄押韵的要求尚易达到,但作为长篇叙事诗则不现实。诗体发展规律,必然是从自由松散的“古体”阶段向格局严谨的“近体”阶段发展。从诗歌体式发展变化的历史时期看,较典型的就是汉代诗歌到唐诗的发展演变,此种流向如黄侃在其文心雕龙札记中记述:“古昔篇章,大别之为有韵、无韵二类,其有韵者,皆诗之属也,其后因事立名,支庶繁兹诗体众多,源流清 浊, 诚不可以以短言尽。口可见汉诗诗体有一定的复杂性。第二章偈颂的本土化演变佛经翻译与诗歌佛教传如入中国后,汉魏西晋如安世高、支谶、支 谦、康僧会、竺
40、佛念、竺法护、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竺叔兰等已大量翻译佛经,南北朝更为盛行,大量汉译佛经被传诵,其中也包括佛偈。中国人接受佛教包括阅读经典,是阅读释译后的佛典。佛典传入过程中存在一个译经过程,而这一过 程中所形成的译经文体,也是佛教文学探研中较为值得了解的内容。汉译偈颂与华土流行的诗歌体制相一致,句式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及杂言体,但以五言最多,占主导地位。开始时并不一定押韵。 这同当时汉诗的体制大体相当。当时 近体格律尚未成形,诗虽以五言为主导,但杂言甚多。句式 长短不一,无严格的平仄规定,用韵也较后来近体诗宽松,只求声调自然,音韵和谐。汉语
41、本身已有较为高的文学表达性,在翻译过程中再把佛经原典中的语汇,语意和表达方式吸取过来,形成一个佛典翻译对汉语发展与影响的重塑潜力。在随历史发展不断变化的文学表达形式发展中,如一股暗流不断地浸渗到文学发展的各方面。从诗体而言,佛 经中大量的诗体写成的偈、 颂被翻译成了五言或七言的无韵诗,由于翻译重在宣教,且与东土的本土化未完全融合,舍弃韵脚的简化译法在汉语中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在此后五、七言 这类奇数诗体较四、六言更 为活泼,此 类更有音拍节奏的形式在东土风行,偈 颂也随汉语习惯沿此诗体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通过翻译输入外来语的情况。诗歌自然不免使用外来语汇,汉语里来自梵语佛经的成语更是数不胜数,产
42、生四字为一体的日常用语数不胜数,如一针见血、一切皆空、三生有幸、五体投地、拖泥带水、心猿意马、唯我独尊、大千世界、皆大欢喜、醍醐灌 顶佛教翻译的新词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同时在文学创作包括诗性表达上也开阔了想象、领悟的空间,在 诗歌意境表达上提供了更丰富的语言词汇选择。从句法上说,影响也 颇大,诗歌翻译还进一步影响到诗歌叙列格调的安排。本来各种语言的句法都有符合各自口语习惯的特点,关于汉语输入梵语句法的情况,梁启超先生在佛学研究十八篇中论“一普通文章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佛典一概不用(除支谦流之译本);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俪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倒装句法多;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同格
43、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至数十;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其诗歌译本为无韵”。偈颂发展不同阶段的诗性表达在汉译佛经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部分是那些诗体作品,汉译佛典如其他文学发展一样,大体上经历 了从口头传诵到经本翻译书写成文字的过程,偈颂文体也伴随佛典翻译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天津古籍出版社年版从偈颂到禅门白话诗发展,此过程 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了不同的译经阶段:初期(东汉)东汉初传佛法时期, 译经之人多为汉人以外的西域或其他相关佛经翻译家,佛教刚传人东土,以佛 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在佛典翻译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不少文辞绮饰的现象,但是翻 译佛经的目的在于宣教而不在于文学,务本存旨乃是译经的最高原则。汉代本土诗歌发展特点正如袁行霈所说:“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互渗互动,在汉代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两汉时期存在采诗制度,通过采集民间歌谣用以充实乐府的乐章,有 时也用来考察政治上的得失及民风民俗。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这种新的 诗歌样式对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的加以模仿,于是出现了文人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乐府诗中也有文人的作品。民间五言诗在文人五言诗的影响下,又日益走向成熟。除诗歌外,汉代史传文学也留下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