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科学意义,理解项群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项群训练概念、规律及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重点】什么是项群及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成?如何正确理解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实践中正确应用项群训练理论。 【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 、 运动训练过程 田麦久 四川体育出版社 1990 年 2 、 运动训练学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年 3 、 现代运动训练 王永盛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4
2、、论周期性耐力项目的多种竞速能力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 一) 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运动训练的理论源于运动训练的实践。通常认为,自 1964 年前民主德国哈雷博士等人的训练学(TrainingSlehre) 一书作为莱比锡体育学院函授教材问世以来,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 一般和专项这两个层次的训练理论各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畴。一般训练理论研究普遍适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专项训练理论密切结合专项训练实践,研究适用于
3、专项训练活动需要的指导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的可应用的训练方法。但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这一体系己日益表现出其明显的不足,即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巨大的困难;同时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以及这两个层次中间所出现的明显断裂。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 ,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1983) 。 ( 二)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 ,即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这样四个问题而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理论都担负着在各自层次上回
4、答上述问题的任务。除此之外,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也应作为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可以把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 1、各个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各个项群内部所包含的许多竞技项目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一些古老的基础运动项目的发展及演变中不断地衍生出一批新的运动项目。例如,1880 年英国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为适应贵族生活的需要,把网球搬到室内桌子上打,便出现了乒乓球。1860 年的夏天,一批英国足球迷在足球赛后带着足球下水游泳
5、嬉戏,这就是水球的起源。从古老的德国古典体操中衍生出了现代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技巧、绷床等运动项目。现代铁人三项则把长距离游泳、长距离自行车骑行和马拉松跑这三个看来似乎截然不同的耐力性运动项目连在一起进行竞赛,展示出这些体能主导类周期性耐力项目的同群性特点。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运动员的心、技、体、战、智五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其中,体能又包含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的状况。 3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不同项群对于运动成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在速度滑冰、田径、举重等可测量类的运动项目中,人们习惯于把运动成绩理解为可以
6、定量表达的时间、距离、重量、环数等指标的具体数值;而各对抗性项目则直接理解为比赛的胜负。考虑到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应该给予运动成绩这一概念更为广义的解释。 4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通过运动竞赛,将已获得的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创造出理想的运动成绩。这就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两个主要的构成部分。如前所述,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从而,也就导致不同项群的训练活动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既包括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也包括负荷的量度及恢复的措施。 ( 三) 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
7、共同规律 以项群为基本单位去认识和概括同类属竞技项目的共同特点,既能够获得远远大于一个单项运动实践的视野,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几个或几十个运动单项共同的训练规律,又不会因受到其他类属项目不同特点的约束,而使得一个项群的共有规律无法显现出来。 在各个项群的专题研究及综合的理论研究中,都在不同项群的构成、竞赛及训练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单个项群独有的许多基本特点。例如,集体组队并排成特定阵形参赛是同场对抗性项群的共同特点。对六个同场对抗性项目常用参赛阵形的比较,可以给人们以有益的启发( 表2 一 6) 。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运动训练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众多基础
8、理论学科的科学知识综合起来指导运动训练的实践。而一般训练学理论由于需要反映所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必须高度地抽象和概括,同时也就衍生地加大了其与单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之间的距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这一距离的缩短。理论概括覆盖面的收缩和覆盖项目的相似,必然使得抽象出来的理论更能准确地反映同项群项目训练实践的内在规律,并且更便于对训练实践实施有效的指导。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在几十个独立的竞技运动项目的专项训练理论与以研究所有运动项目共同规律为内容的一般训练理论之间有着一段明显的距离。翻开国内外现有的一般训练学经典著作,在许多地方郡可以强烈地感受
9、到这一点。 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在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图 2-1) 。它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延伸,又是专项训练理论的拓展。通过项群训练理论这一新的层次,把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原有的两个理论层次紧密地联接了起来。 例如,关于战术训练问题,按照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根据各自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提出各自不同的战术内容 ( 表 2-7) 、战术训练的要求和方法,并且保持相互间的有机衔接,既丰富了战术训练理论的内容,又加强了对战术训练实践的指导。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这一新层次的建立,使得运动训练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整,并且将会有力地推动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10、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对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予以科学的分类,是构筑项群体系、进行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重要先决条件。 (一) 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标准的择定 任何分类都必须遵守相应相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 、同一标准以及按一定层次逐级进行这样一些基本规则(自然辩证法讲义 ,298 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这是我们进行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所必须遵守的准则。 因此,首先选定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作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每一个竞技项日都有着自己特定的运动技术,熟练地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是发展竞技能力、争取优异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选择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
11、 运动训练的效果必须要在运动竞赛中表现为运动成绩,才能够获得和体现出其社会价值。据此,也选择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作为竞技项目分类的第三个标准。 ( 二) 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 依上述择定的三个主要分类标准,建立了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分类体系,分别用于不同的理论的和实践的需要。 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 以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简称体能类及技能类 )两大类。 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 吸取马特维耶夫(苏)按动作结构分类基本思想的内核,我们首先把所有的竞技项目划分为单一动作结构、多元动作结构及多项组合结构三大类
12、,然后以各类动作的组合形式为二级分类标准,将单一动作结构类再分为周期性、非周期性及混合性三个亚类,将多元动作结构类再分为固定组合和变异组合两个亚类,将多项组合结构类再分为同属多项组合和异属多项组合两个亚类(表 2-9) 。 3、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 按照各项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可将众多竞技项目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及得分类五大类(图 2-2) 。 ( 三) 三个主要分类体系的对应联系 以上三个分类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竞技运动项目总体的内部结构。由于三个体系的分类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因此,各个体系中所划分的项群之间也很自然地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表 2-10)。例如,技
13、能主导类表现难关性项目同时都属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又都是通过由裁判员给分的方式而评定其运动成绩高低的。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部属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又都通过准确的计时判定其运动成绩。因此,在组织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其中一个体系为主,划分不同的项群,进行相应的研究。 由于一切运动训练活动都必须围绕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予以科学地规划和组织实施,所以以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主要的分类标准,将以奥运会项目为主的众多竞技项目分为八个项群,并进而对各项群的训练理论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 一) 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无论对一个国家,或是对一个省市、一个地区来说,在
14、制定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咯时,都对正确地选择重点竞技项目给予高度的重视。这里,项群训练理论可给战略制定者以有益的帮助。 首先,对现有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便于人们从社会学、地域学、遗传学及训练学等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 ( 二) 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有序性是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项群的划分和项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例如,各级体育部门对运动项目实施分组管理,如果我们将统一
15、管理的运动项目尽可能与项群的划分保持一致,则会明显地有利于管理工作与训练组织的协调一致。 ( 三) 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与原有的两层次训练理论体系相比,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这一中间层次的建立,为我们研究、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一般训练学理论中,研究者通常难以注意到和揭示出混处于所有项目之中的一组项目的训练规律,而通过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则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以一个项目的训练实践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项训练理论,不可能做出具有更为普遍适用性的提炼和概括,而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则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运动项目发展的多
16、样性以及某些运动大项 ( 如田径) 的综合性特点,如果只以历史形成的运动项目为单位去认识运动训练的规律,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田径中的投掷与举重的力量训练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而所有中长距离的走跑项目的训练均与中长距离的游泳、速度滑冰、自行车、划船等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遵循着同一的规律。这些简单的例子表明,项群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研究者打破固有运动项目界限的束缚,对进行跨项的规律性的探索和研究成为可能。 ( 四) 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对运动训练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的选材工作,近年来受到教练员和体育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员是从邻项中选拔过来
17、的。如我国许多优秀的跳水选手和艺术体操选手来自于竞技体操的少儿班。特别是当一个新兴项目开始建立时,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我国第一支手球运动队是由篮球运动员转项组成的;我国第一批曲棍球教练员则本是足球教练员;一批原游泳选手组建了第一支蹼泳训练队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的首创者原本也都是竞技体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王大卫(1989) 在探讨运动员转项成才现象的过程中发现, “同项群内部的转项多于异项群之间的转项”(表 2-12)。 这些统计和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运动训练界许多人的思维中,本已潜存着一种朦胧的“项群意识” ,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将会使人们这种朦胧的潜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主动的积极的
18、思维和行动,从而促进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 五) 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处于完全闭锁式的状态,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地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历史的经验表明,这种信息的交流主要发生在同项群内不同的项目之间。 第二节 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包括跳水、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和技巧、武术套路等竞技项目。 ( 一)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
19、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身体形态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而灵巧。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利灵活性高,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准确、灵敏。在素质方面,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 技能主要表现为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门器械,以及与同伴的协调配合。而在战术运用上,主要体现在动作编排上的扬长避短、动作的合理布局等方面。 3 、心理和智能特征 感知觉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在智能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分析和判断动作。 ( 二) 技能主导
20、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折 难美项群运动员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因此,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有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主观因素,也有竞赛条件、裁判员评分,以及对手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手得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排名成绩,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评分标准的变化,以及裁判员的公正、准确与否都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 三)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身体训练 运动员注重采用非专项的运动项目练习促进健康水平,同时十分重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如在进行一定的长跑、短跑、游泳
21、和球类活动的基础上,采用在技术结构上近似于基本运动技能的动作和能提高运动素质新水平的专门动作作为专项素质训练的手段。 2、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是难美项群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和高难动作的训练。其中基本动作训练贯穿于运动员多年训练及各年度训练的全过程,基本动作内容要选准、选精和照顾全面。而难新动作的教学训练过程也更加精细并分阶段依次实施;规定性动作又具有很强的时间特点,需运动员尽快掌握;在自选动作的训练中,耍注重扬长避短。技术创新是难美项群技术发展的生命。应大力组织前瞻性的研究,设计创新高难动作,加大运动员难度动作储备,保持技术发展的前沿地位。 3、心理训练 由于专项
22、竞技的特殊性,心理训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目的是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为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各种必要的心理准备。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念动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和自我调节法等。 4、艺术表现能力训练 多以舞蹈训练为主培养形体表现力,有音乐伴奏的项目还要让运动员按不同节奏完成动作和根据音乐内容做即兴表演和小品表演,以培养动作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主要包括射箭、射击和弓弩三个竞赛项目。 ( 一)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要求身体匀称,生理机能发展良好。在运动素质方面,运动员的静力耐力、平衡能力和
23、稳定性要好,动作协调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视觉和本体感觉能力。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射箭、射击和弓弩三个项目的技术动作均属单一动作结构。技术要求可概括为“固势要稳,瞄靶要准,击发、撒放要正确” 。在比赛中选手们的技战术表现,相互间不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战术运用上也较为稳定。 3、心理和智能特征 在心理方面对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与稳定、自我控制、感知觉和运动表象再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稳定性、有恒性、实验性、独立性和自律性都是运动员重要的个性特征。在智能上,除要求运动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外,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4、 ( 二)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取得,主要靠自身技术的发挥和心理状态的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确立辩证的比赛指导思想,全面作好赛前准备,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正确的参赛行为等。另外,枪弹、弓箭质量的优劣,以及对其性能的熟悉程度,对比赛成绩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三)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技术训练 非常注重基本功训练,如射击的稳定功、击发功和运枪功,以及射箭的稳定功、撒放功和举开功。另外,巧妙地组织与安排空射与实射,可以灵活地引申出多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心理训练 射击、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侧重于意志品质和心理自控能力的提高。一般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提高竞技心理素质和调节、控制能力,特别是通过念动训练发展正确运动表象再现的能力。准备定向比赛的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做好心理定向工作、认真抓好意象练习等。 3 、战术训练 主要包括掌握风天射击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决赛能力的训练,以及通过各种复杂条件下的训练,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4、身体训练 主要采用各种距离的跑步、各种姿势的游泳等练习发展速度和耐力; 采用各种信号刺激手段提高反应能力;采用推举、卧推等负重练习提高以上肢、腰腹为主的肌肉力量、静力性和动力性力量耐力;采用徒手和多种器械的基本体操练习及球类运动发展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