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号 重庆邮电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申 报 表课 程 名 称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现 属 课 程 类 别 二 级 学 院 达 标 课 程 拟 申 报 项 目 类 别 二 级 学 院 重 点 课 程 所 属 二 级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信息安全 课 程 建 设 负 责 人 曾 令 淮 申 报 日 期 2005 年 2 月 28 日 重庆邮电学院教务处制二 五 年 二 月 二十八 日2填 写 要 求、 现属课程类别指申报课程现属于哪一类课程,如市校级“ 重点课程”或二级学院 认定的 “达标课程”。二、 拟申报项目类别指“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或“ 重点课
2、程建设项目”。、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四、请以 word 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五、附申报课程的教学大纲。31. 课程建设负责人 1情况姓 名 曾令淮 性别 男 出生年 月 1954 年 1 月最终学历 本科毕业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62460180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1-1基本信息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 E-mail 41-2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的年
3、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 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周学时 3,1 届 60 人2. 离散数学,二级学院达标课程,周学时 4,1 届 120 人3. 高等数学,校级重点课程,周学时 6,4 届 500 人4. 线性代数,校级重点课程 ,周学时 3,3 届 300 人 5. 组合数学,研究生课程,周学时 3,3 届 200 人6. 组合数
4、学,二级学院达标课程,周学时 3,3 届 300 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指导课程设计 50 人(61996101 级) ,指导毕业设计 10 人(61996100 级)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2004 年担任高等数学课件制作第四小组组长。参与校级重点课程高等数学 、 线性代数和离散数学的课程建设。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线性空间的根子空间分解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年 1 月51-3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
5、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 过十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 单位、 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2.现有教师队伍情况姓名 性别 出生年 月 职称 学科专业 近两年在本门课程中承担的教学工作曾令淮 男 1954 年 副教授 数学 担任信息安全数学 基础主讲杨春德 男 1963 年 副教授 数学郑继明 男 1963 年 副教授 数学吴慧莲 女 1948 年 副教授 数学张 杰 女 1956 年 副教授 数学2-1人员构成62-2教师队伍整体情况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
6、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在任课教师中有副教授 5 人, 其中硕士 2 人,50 岁以上教师 2 人,3549 岁 3 人。全部成员都是长期在教学第一线的主讲教师,年终考核成绩为优或良。72-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三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 、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 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 、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科研论文:教研项目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线
7、性代数、高等数学、组合数学、离散数学课件已基本制作完毕。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线性代数、组合数学、离散数学教学大纲已制定完毕。83. 课程建设目标(三年)3-1 教 师队伍建设(规划、教改成果、科研成果等)该项目通过培养或引进中青年教师来壮大师资队伍。分为中期和期终目标两个阶段来完成,计划每位高级职称的教师每年有一篇以上的科研或教改论文,中级职称一年半一篇科研或教改论文,初级职称两年一篇科研或教改论文。通过该项目的立项研究,力争达到的目标:指 标 类 别 中 期 目 标 期 终 目 标高职人员人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 1(篇) 2(篇)论文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 0(篇) 1(篇)教材教授
8、副教授 0 人 1 人引进或培养教师队伍讲师 0 人 1 人博士 0 1 人教师队伍学历 硕士2 2获 准 立 项 的 课 题科研成果(多媒体课件) 初步完成 全面投入使用93-2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教学内容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传授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技巧,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奠定坚实的和宽厚的理论基础。并且在毕业设计中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
9、网络教学环境等)针对学生对本课程的要求,准备在网上提供部分教案的多媒体课件,方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考试方法改革等)1.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体会本学科的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运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3.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4. 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实行堂上闭卷和堂下开卷相结合,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3-5 网络课 件建设与管理(教学大
10、纲、教案、习题、 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 录上网、开放、维护等)1、 提出网络课件的教学大纲。 (三个月)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案,包括基本知识内容和部分经典例题及其详细的解答过程。每章内容介绍完后有简要的总结(包括基本知识点,基本方法) 。 (一年)3、 制作每章课后习题,并附上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一年)4、 完善整个课件建设,进入试用阶段(一年) 。4. 课程建设的总体安排、进度(三年):111、 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这门课程的看法和意见,了解校内外部分专家对本课程课时数的要求和计划。 (半年)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部各个教师的教学体会,提出初步的教改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 (半年)3、 提出适合启发式教学,交互式的教学和弹性教学的教材结构,优化课时分配方案。 (半年)4、 进行多媒体课件建设。 (一年)5、 制作相应的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后继工作)6、 完成相应的科研或教研论文数篇。125. 评审意见承担单位意见:签 章年 月 日专家评审意见:签 字年 月 日学校意见:签 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