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2 年 6 月 26 日在淮安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市长 曲福田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回顾过去工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本届政府自 2008 年履职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建设” ,持之以恒地推进科学发展,成功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开启了淮安加速赶超、跨越发展的历史新篇章。2011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90 亿元,年均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 407.8 亿元和 204.6 亿元,年均增长 34.8%和 41.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4 大类 25 个指标已有 19 个达到标准。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在逆境中稳中求进,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90 亿元、增长 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1 亿元、增长 2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525 亿元、增长 2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近五年来,我们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突出以项目建设推动增长,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各项投资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460 亿元,
3、组织实施投资超亿元项目 885 个、超 10 亿元项目 105 个。投资规模不断提高,在建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平均投资额近 3.5 亿元,天淮大无缝钢管、淮阴卷烟厂技术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投资质量进一步提升,节能、环保、高科技项目占比逐步提高,中欧直升机、敏实电动汽车等一批产业高端项目成功落户。投资结构更趋合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增长较快。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 20%,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44%。累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7 户,完成专利申请近 2 万件,
4、年均开发新产品千余项;创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1 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 个,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 2 个、重点实验室 4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 个,新建省级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 6 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 2007 年的 17.546.835.7 调整为13.24739.8。工业经济加速扩量提质,2011 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61.2 亿元,年均增长 25.2%;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节能环保、食品五大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55%;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 370 亿元;新口
5、径列统企业总数达到 1495 户,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突破 600 户,富士康、淮钢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168 亿元、147 亿元。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总投资 200 多亿元的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正式签约,鼎立国际大酒店获批五星级旅游饭店,4A 级旅游景区总数居江北第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先后跃过千亿元大关,年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近五年来,我们坚持走特色城市化道路,不断完善城镇建设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品位,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市空间布局更为优化。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获得省政府批准,积极构建“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体系
6、,城市化率由 40%提高到 52.8%。深入实施“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战略,生态新城框架全面拉开,清河新区高品位建设,淮安古城区、清浦新南城、淮阴新北城组团错位发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95 平方公里扩大到 150 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架构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累计投入 2000 多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 2600 多个,国际会展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建成使用,体育中心、大剧院等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苏北首座万达广场及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中央新亚国际购物广场建成开业,雨润、苏宁、茂业等商业巨头相继落户,商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市路网和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老城保护
7、与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供水、燃气普及率均超过 98%,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80%以上,市政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和谐城管”品牌在全国产生影响。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四座县城规模不断扩张、功能逐步强化、特色更加鲜明,建成区面积从 66.6 平方公里扩大到 97 平方公里,人口由 56.5 万人增加至 72.8 万人。马坝、高沟、车桥、徐溜等县域次中心和 8 个重点中心镇加快建设,小城镇因地制宜、竞相发展,涌现出老子山等一批特色小城镇。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蓝天、绿水、宁静、洁净、生态”工程,空气环境质量年均优良天数占比达 85%以上,
8、创成江北唯一的省级低碳经济试点城市,生态新城列为国家绿色建筑试验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金湖、清浦在苏北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县(区)技术评估;生态乡镇创建全面推开,建成 31 个省级生态乡镇,39 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省级验收。大力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大运河景观提升工程等基本建成,新增绿地面积 1500 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39.8%。白马湖保护与开发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近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水利建设投入成倍增长,累计完成投入 65 亿元,重点实施治淮、南水北调、农村水
9、利等工程,疏浚县乡河道 5061 公里,改造大中型灌区 8 个。农业综合开发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入 13 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 50 多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到 39.3%。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金湖、盱眙分别建成省级水稻、玉米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7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培育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县域农业主导产业 11 个,设施农业、特色水产面积分别达 87 万亩和 55 万亩,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提高到 82%和93%。成功申创国家级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5 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2 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 150 户,年销
10、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增加到 36 户,创成“淮安大米”等地理标志类商标 8 件,总量居全省第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以袁隆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杂交稻种选育基地,2 项农业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1 年,我市农业基本现代化监测指标综合排名上升至苏北第二,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镇村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乡镇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厂房 835 万平方米、入驻投产企业3133 户,培育列统企业 442 户,建成施河教学具、黎城机械配件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26 个,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到 203 亿元。建成村级创业点 892 个,覆盖 61%的行政村,带动 5.4 万
11、农民本土就业。2011 年,财政总收入超亿元乡镇达到 23 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 12.5 万元,223 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 5 万元。农村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标准建成淮金大道,新改建干线公路 379 公里、农村公路 2900 公里,实现四级路“村村通” ,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提高到 97.7%;建成金湖、洪泽两个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103 个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新增区域供水乡镇 29 个。农村环境进一步提升,新增造林面积 22 万亩、省级绿色村庄 235个,新建农民集中居住点 697 个;在全省率先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完成 752 个自然村整治
12、任务,创成省、市级康居示范村 100 个。近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加快各类要素集聚,发展后劲与活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基本完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压缩至 80 项。金融及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家股份制银行来淮设立分支机构,再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农村小贷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工作进展顺利,企业债券发行累计突破 50 亿元。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比重突破 60%,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 58.8%,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推开。开放型
13、经济加速发展。2011 年,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16.1 亿美元,是 2007 年的 4.6倍,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进出口总额达 28.5 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扩大到 30 个国家和地区。突出打造台资集聚新高地,引进台玻等一大批知名台资企业,台企总数达到850 户,形成“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利用新格局。淮安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出口加工区进入全国二十强,国字号园区增至 4 个;淮安工业园区、盐碱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建成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11 个、南北共建园区 8 个。对外交流平台得到拓展,淮扬菜美食文化国际旅游节、台商论坛等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新缔结国
14、际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 12 对。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380 公里,在苏北率先联网成环,被列为全国公路运输枢纽;新长铁路并入国家干线网络,宿淮铁路即将投入运行;京杭大运河两淮段“三改二”工程圆满完成,盐河航道“五改三”工程加快实施;涟水机场提前建成,已开辟 10 条航线、通达 9 个大中城市,一类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行政效能建设卓有成效,全面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深入践行 101%服务理念,实施大企业招工等专项服务,连续四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大陆地区投资环境值得推荐城市” 。近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
15、管理,民生改善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5 个,省级优质幼儿园、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分别占总数的 60.3%、70% 和86.7%,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兴办南方学院,高考二本上线率多年位居苏北前列。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新提升,构建“15 分钟健康服务圈” ,顺利完成医改三年目标,建成省级重点临床专科群,市直医院在苏北率先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区)两级卫生应急联网体系。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取得新突破,组建淮安报业集团、广电传媒集团,建成清河动漫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区,荣获梅花奖、白玉兰奖、兰亭奖和紫金山文学奖,成功打造“运
16、河之都”城市名片。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一体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民健身活动连续五年受到国家表彰,奥运金牌、残奥奖牌实现零的突破,获得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承办权。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鼓励就业创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39.1万人、再就业 15.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 2.56%。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农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 “三无”和“五保”人员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扶贫开发成效突出,累计投入 16.4 亿元,帮助 59.8 万人摆脱绝对贫困。全市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幅,分别由 2007 年的 12164 元
17、和 5010 元提高到 2011年的 20260 元和 8645 元。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累计投入 85.8 亿元,每年为民兴办十件实事。新改扩建 116 所幼儿园、359 所中小学,新建 21 所惠民医院和 7 所市、县(区)综合福利中心,完成市直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和义务教育阶段施教区调整工作。建成各类保障房 6.79 万套,对 5078 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市区所有公园和环卫公厕免费开放,新增农村改水受益人口 143 万人,为 15.94 万名企业退休职工免费体检。在苏北率先为 80 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实行市
18、区 65 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平安淮安、法治淮安建设, “大防控”体系、 “大调解”机制初步建成,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阳光信访”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调处机制在全国产生影响。深入推广“1+3”安全监控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区域合作与援疆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三连冠” 。国资、审计、统计、质监、老区开发、机关事务、民防、招投标、公积金、档案、气象、供销、地震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地方志、红十字和慈善事业
19、得到新的发展。各位代表,近五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挑战和机遇交织的复杂形势下实现的,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勇于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解放军、武警驻淮官兵和各驻淮单位,向所有来淮投资客商、建设者和关心支持淮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近五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既从中得到了深刻启示,也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20、,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有效推进“五大建设” ,同步提升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持跨越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按照“全国有亮点、全省争进位”的工作导向,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保持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推动各项工作争先领先,奋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依靠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来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依托科技创新和智力支持来增创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须坚持统筹发展,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各方
21、,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等方面关系,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必须坚持和谐发展,注重在经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每年将新增财力 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相对薄弱,调优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城市化水平和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亟待提高,城乡发展还不够均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任务比较艰巨;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在入学、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与群众的需求相比
22、仍有差距。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一些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运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着眼未来五年,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是省委省政府对淮安的战略定位和殷切期望,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根本利益,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力量源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把淮安建设成为功能完备、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生态宜居、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共同
23、创造淮安更加美好的未来。今后五年,是我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正在孕育,国内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政策的“水井”效应进一步显现,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强劲动力;市第六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的发展蓝图,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干劲和热情。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
24、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主动地抓好机遇,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力争再创一个快速发展期,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八项工程”的决策部署,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总体要求和“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奋斗目标,突出扩总量、调结构、惠民生,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同步推进经济国际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
25、一体化,强化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全力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合力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基础更加坚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到 2016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0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 万美元,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 1200 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0%以上。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县域实力不断壮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中心城市功能不断
26、完善、品位明显提升,到 2016 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190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160 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基本形成,成为长三角北部地区交通枢纽和带动苏北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四座县城更具特色和活力,一批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崛起,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和谐相融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乡居民收入在 2010 年基础上实现六年倍增,到 2016 年分别达到 37000 元和 14500 元,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提高。2013 年和 2014 年分别以市、县为单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5 年人均年纯收入 4000 元以
27、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为健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增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平安淮安、法治淮安建设成果不断巩固,民主法制和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普遍提升,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特色更加鲜明。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林木覆盖率达到 26%,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创建国家级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减等指标位居苏北前列,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
28、、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坚持新型工业化引领,在经济扩量提质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速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基本建成长三角北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加速推进工业强市步伐。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扩量提质的第一方略,突出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优化产业结构,到 2016 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 1 万亿元。一是培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迅速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加速突破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
29、网产业,到 2016 年实现产值 1200 亿元以上。全力培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集群集约发展,到 2016 年特钢等五大产业产值均超过千亿元。二是做强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品研发、加强品牌培育,到 2016 年力争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企业达到 150 户、超 100 亿元企业达到 15 户,其中超 500 亿元企业 2 户以上。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到 2016 年列统企业总数超过 2400 户。强化企业上市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 10 户以上企业成功上市。三是突出招大引强。继续举全市之力抓好招商选资,着力引进一批重特大产业龙头项目,力争新引进投资超亿元项
30、目 1100 个以上,每年滚动实施投资超 10 亿元重大项目 20 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5000 亿元以上。四是打造特色基地。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盐化工、太阳能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盐碱科技产业园和各类特色园区发展,高标准打造“中国新盐都” 、 “中国凹土之都”和全国一流的特钢产业链基地。积极构建服务业高地。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到 2016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5%。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企业主辅业分离,重点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品牌直销、连锁经营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大力
31、扶持淮安商务网、网上楼市等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发展物联网及其应用、供销新网工程等新型业态。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不断提升淮安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两大平台功能。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到 2016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 2400 亿元。二是着力打造区域性商贸和旅游中心。加强规划引导,提升淮安综合大市场等集聚功能,推进义乌商贸城、苏宁睿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构建长三角北部地区商贸中心。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名城名人名著名菜名湖等优势,重点发展淮扬美食、历史人文、河湖风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打造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和华东知名旅游目的地。三是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基本建
32、成全球单体最大的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推进“中国声谷”加速崛起。以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推动清浦现代商务集聚区发展。加快淮安综合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等建设,完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提升淮安软件园、联创软件园等载体功能,加快构建苏北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地。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做大做优稻米、蔬菜等五大百亿元主导产业,重点支持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白马湖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到 2016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 130
33、 万亩,每个县(区)建成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 2 个以上。二是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和招引力度,鼓励跨区域经营,不断增强带动力,到 2016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达到 80 户以上。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抓好品牌和市场培育,加快水产等区域性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增强消费安全保障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注重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 2016 年农户入社比例提高到 75%。积极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
34、、善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民。四是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高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实施区域性治理、灌区节水改造、黄河故道与丘陵山区综合开发等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 100 万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建成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坚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二)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着力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加快推进以综合交通枢纽、台资集聚高地、江北工贸名城、生态和谐家园为主要特征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高水平中心城市
35、。认真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中心城市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全新的面貌承办好第十八届省运会。围绕“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 ,启动建设连接各主要功能区的城市快速路网,放大生态新城支撑与带动作用,形成“组团相间、生态相连”的发展格局。更加注重各区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功能区建设,提高要素集聚水平,促进清河新区繁荣发展、淮安古城保护开发,提升淮阴新北城、清浦新南城产业功能,推进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向特大城市迈进。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推进雨润新天地等一批城市新地标建设,把生态新城打造成中心城市的主体功能区和特色展示区,水渡口建成现代中央商务区,淮海广场形成苏北
36、第一商圈,淮海东路创成国家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基本完成旧城改造,努力提升老城区品质,不断改善市民交通出行和生活环境。积极构建现代城管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一县一特”建设思路,推动四座县城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功能品位、增强集聚能力,形成与中心城市互动并进的发展格局,促进淮安城市群加快崛起。按照差异化、集约化、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推进县域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进一步完善城镇建设体系。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放开城镇户籍限制,推动农民有序转为市民,到 2016 年城市化率达到 60%。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规划、产业布局、
37、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要求,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坚持规划先行,建设一批具有苏北平原特色的新型村庄、具有浓郁水乡特点的现代农庄、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历史名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民向规划布点村庄集中。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深入推进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工程,创成省三星级“康居乡村”80 个;所有乡镇建有垃圾中转站,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0%;新增集中供水乡镇 70 个。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建设,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切实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铁路建设为重点构
38、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宿淮铁路、盐化工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力争启动建设连淮扬镇铁路,积极推进徐宿淮盐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规划建设,努力在宁淮铁路建设上取得突破;完成南水北调、入江水道等工程,开工建设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实施涟水机场扩建,争取早日开放一类航空口岸并开通淮港、淮台航线,着力打造“枢纽淮安” 。大力实施城乡畅通工程,加快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系统,提高乡镇公路等级,乡镇一级公路通达率达 75%;积极发展城乡公交,建成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示范线和公交专用道,镇村公交车通达率提高到 70%。推进供水、供气、供热一体化,加强污水垃圾处理、防洪排涝、民防应急等设施配套,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不断增
39、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按照生态园林城市定位,实施四河八岸标志性景观工程,改善城市主干道和出入口环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1%。积极推进林木多样化改良,新建绿色村庄 350 个。加强白马湖生态保护与开发,建成中心城市备用水源地,力争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湖滨生态和休闲度假基地。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成一批低碳示范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扎实推进西南化工区企业搬迁。重点实施河道整治、补水活水等工程,彰显淮安生态水城特色。2015 年确保建成国家生态市。(三)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兴市战略,加
40、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将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促进特钢、盐化工等主导产业向高端延伸;加强凹土、岩盐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 2016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2500 亿元。加强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高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人才集聚水平。依托留学生创业园和各类开发区,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研发中心,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
41、新型企业。引进培育开拓创新人才。坚持以打造人才高地支撑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推进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创业创新团队向淮安集聚。支持企事业单位不拘一格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形成自主创新的人才优势。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创办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人才创新试验区,加快筹建淮安综合性大学,扶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积极培育本土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到 2016 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 39 万人。打造更具活力创新环境。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的投入力度,形成政府引导性投
42、入持续增长、企业主体性投入快速增长、社会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长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到 2016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2.1%。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鼓励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统筹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激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作为的社会氛围。(四)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淮安提升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和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引导,加大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县冲刺全国“百强县” 。主攻重大项目。项目是增加投资的主要载体、发展经济的重要引擎、调整结构的
43、有效手段、经济工作的基本方法,必须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深化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各县(区)力争每年新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 30 个、投资超 10 亿元或 1 亿美元重大项目 2 个以上。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和申报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打造特色产业。按照“立足实际,明确定位,放大优势,错位竞争”的原则,大力实施县(区)工业突破计划,各县(区)每年新上投资超 10 亿元工业项目 1 个以上、新增列统企业 20 户以上,做大涟水酿酒、洪泽盐化工、盱眙轴承、金湖石油机械等产业集群
44、,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到 2016 年,6 个县(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县(区)工业销售收入总额占全市比重达到 70%以上。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在市场准入、用地融资等关键环节加大服务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重点扶持 500 户年销售收入1000 万元左右的中小企业,促使其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和支持在外人员带资金、带项目返乡创业。到 2016 年,累计新发展私营企业 4.5 万户、个体工商户 15 万户,新增注册资本 1000 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 70%。拓
45、展发展空间。深化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做好马坝强镇扩权试点工作,增强小城镇发展活力。把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坚持与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统筹衔接,通盘做好产业选择、项目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接能力,扩大产出效益。到 2016 年,确保 50%以上乡镇工业集中区开票销售收入超 5 亿元,村级创业点实现全覆盖。(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在激发动力活力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依靠提升开放水平激发发展活力。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瞄准培育国际化企业、建设国际化城市、集聚国际化人才的总体目标,牢固确立主动开放、全方位开放和包容性开放理念
46、,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把引进外资作为扩大开放的主攻点,紧盯世界 500 强企业和台湾等重点地区,加快引进对全市发展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全力创建国家级台资产业转移集聚示范区。大力实施载体培育、市场开拓、科技兴贸、品牌创建四大工程,推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到 2016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65 亿美元。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加强对外投资,优化外派劳务结构。实施“友城 40 强”工程,实现主要国家全覆盖,以友城交往促进对外经贸合作。提升载体建设水平。坚持把开发园区作为推进经济国际化的主阵地,重点在功能提升、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放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47、的龙头作用,推动提档进位、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到 2016 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 2000 亿元、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十强。加快提升淮安工业园区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南部工业新城。支持省级开发区扩容提质、转型升级,鼓励重点乡镇工业园区争创省级开发区,到 2015 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扎实推进区域合作。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浙商投资高地。主动策应江苏沿海开发,重点加快与连云港的通道建设,推动海河连通、借港出海。深化宁淮合作,大力支持南北共建园区发展,加快与南京都市圈的同城化步伐。积极拓展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48、,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合苏皖北部城市,共同推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放大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叠加效应。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扎实推进金湖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加强教育、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全部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为农服务金融组织乡镇全覆盖。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六)坚持富民惠民优先,在推进和谐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统筹
49、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把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力推动创业富民,加快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力争每年创业人员达到 2 万人以上。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和帮扶培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着力促进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做好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努力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 200 所公办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市、县(区)职教中心全部建成省级示范性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全部建成省级优质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争创一批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进一步放大“淮医”品牌效应。加快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加大城乡社会救助力度,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争创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坚持每年为民兴办十件实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一步弘扬富有淮安特色的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