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2008 年第二学期领导学概论期末试卷专业班级 临 班 姓 名 学 号 开课系室 公共管理系 考试日期 2008.6 .22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阅卷人A 卷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领导者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的人。2. 政治就是制定法律和政策,行政就是执行法律和政策。3. 科学领导不一定有领导艺术,经验型领导也可能有领导艺术。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行政领导集体有效领导的原则。2. 简述行政领导决策的特点。3. 简述领导者合理用人的原则。三、综合分析题(共 40 分)材料:美国学者弗雷德路桑斯提出了“成功
2、的领导者”和“有效的领导者”的概念。他认为:成功的领导者是根据他们在组织内部的晋升速度来衡量的,晋升速度快的就是成功的领导者;有效的领导者是根据他们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属的满意程度来界定的,领导效果好、有政绩、有效益的领导者就是有效的领导者。弗雷德路桑斯进一步对二者进行了区分,认为晋升快的领导者不一定就是绩效好的领导者;绩效好的领导者也不一定就是晋升快的领导者。阅读并分析所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回答:(1)路桑斯的观点有什么合理之处?其局限性在哪里?(12 分)(2)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者才是成功的领导者?为什么?(12 分)(3)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
3、成功的领导者。 (16 分)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临 0158、0159 班领导学概论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领导者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的人。(1)不准确。 (2 分)(2)这是美国学者美国学者彼德德鲁克提出的一个观点。他看到了领导领导客体在领导活动中有主动作用,也肯定了领导者的权威和魅力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有一定道理。 (2 分)(3)用有没有追随者来定义领导者,抽象地夸大了追随者的作用(2 分)(4)追随者的概念过于模糊和宽泛,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有追随者就能成为领导者,也不是没有追随者就不能成为领导者。 (2 分
4、)(5)在正式的组织中,领导者是由其担任的职务决定的,并不会因为没有追随者就不是领导者了。 (2 分)2. 政治就是制定法律和政策,行政就是执行法律和政策。(1)不全面。 (2 分)(2)这是美国学者古德诺提出的观点。观点看到了行政与政治的差别,但夸大了二者的差别。 (2 分)(3)政治与行政是包含被包含和相互交叉的关系。 (2 分)从某一方面说,行政是政治的一部分;(2 分)从另一方面说,政治又不能完全包含行政,行政的公共性是政治所不能完全包含的。 (2 分)3. 科学领导不一定有领导艺术,经验型领导也可能有领导艺术。(1)正确。 (2 分)(2)科学领导只是指运用科学的领导理论和方法指导领
5、导活动的实践,这种运用没有达到娴熟的程度就不可能产生领导艺术。 (4 分)(3)经验型领导虽然没有科学的领导理论和方法作指导,但只要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能达到娴熟的程度,照样可以产生领导艺术。 (4 分)(评分标准:理由说明要准确充分,否则适当扣分)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行政领导集体有效领导的原则。(1)民主参与、民主决策与集中领导相统一的原则。 (4 分)(2)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统一的原则。 (3 分)(3)服从指挥与依靠群众相统一的原则。 (3 分)2. 简述行政领导决策的特点。(1)决策主体的特殊性。只有那些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才有权做出决定。 (2 分
6、)(2)决策内容的广泛性。行政领导决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2 分)(3)决策依据的法定性。行政机构依宪法或法律的规定而设立,行政权力来源于法律的授权,因此行政领导决策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出,越权无效。 (2 分)(4)决策目的的公共性。行政决策追求的是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以谋取国家和社会的最大利益为最终目的。 (2 分)(5)决策目标的长远性。行政决策必须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为依据。 (1 分)(6)决策执行的权威性。决策一经做出,就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强制执行。(1 分)3. 简述领导者合理用人的原则。(1)量才任用,扬长避短。 “金无足赤
7、,人无完人” 。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就可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 分)(2)信任授权,放手用人。尊重和信任是用人的前提。明责授权是使人才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正确处理“用人”与“疑人”的关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实际上很难做到,或者说根本做不到。关键是疑什么,用什么;怎么疑,怎么用。靠制度解决问题。 (3 分)(3)提携新人,用当其时。要勇于发现新人;对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及时提拔任用;要热情关心、培养和帮助人才。 (2 分)(4)监督检查,奖惩严明。放手用人不是放手不管,监督检查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只有奖惩严明才能激励能者,鞭策庸者。 (2 分)(评分标准:必须有简要论述,只答
8、要点没有论述得一半分;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刻的阐述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可适当加分,但不得超过本小题总分)三、综合分析题(共 40 分)(1)路桑斯的观点有什么合理之处?其局限性在哪里?(12 分)1)合理性。把领导者的晋升速度和绩效作适当区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 分)晋升快的领导者不一定就是绩效好的领导者;绩效好的领导者不一定就是晋升快的领导者。这是符合实际的。 (2 分)2)局限性。把晋升速度作为领导者是否成功的惟一指标不全面;(2 分)对“成功的领导者”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标准;(2 分)二者实际上只是晋升速度和领导绩效的关系问题;(1 分)只肯定了领导绩效与领导者的晋升速度不是一回事,而领导绩
9、效对晋升快慢到底有没有影响或有什么影响,尚需做进一步的具体分析;(1 分)领导绩效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领导者的晋升,没有说,而这是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的。 (1 分)(2)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者才是成功的领导者?为什么?(12 分)1)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才当其位,能发挥出自己才能的领导者。 (4 分)2)只有位居适合自己的领导岗位,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3 分)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才能做出较大的成绩;(2 分)只有做出较大的成绩,才能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才能造福于人民。 (3 分)(3)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16 分)1)做好工作,拿
10、出政绩。 (6 分)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分)3)创造条件,抓住机遇。 (5 分)(评分标准:要求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只答出要点而没有分析阐述得一半分;各小题能答出主要要点并有较深刻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刻的阐述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可适当加分,但不得超过本小题总分)20072008 年第二学期领导学概论期末试卷专业班级 临 班 姓 名 学 号 开课系室 公共管理系 考试日期 2008.6 .22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B 卷得 分阅卷人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晋升快的领导者就是成功的领导者。2. 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科学化是指行政
11、领导班子中所有成员的各种素质集合起来应该是合理的。3.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是被追随者与追随者的关系。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领导艺术与权术的区别。2. 简述行政领导决策的原则。3. 简述行政领导的特征。三、综合分析题(共 40 分)材料一:在用人的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曹操主张“唯才是举” 。他在 求贤令中提出用人要“ 勿拘品行” ,不管是鸡鸣狗盗之辈,还是不仁不孝之徒,凡有治国用兵之术者,皆可用之,勿使所遗。材料二:司马光认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他把人分为四类:德才兼备,称之为圣子;无
12、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他主张,选材用人的标准,最好是圣人;如果找不到圣人,求君子而委任之;如果圣人和君子都没有,与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材料三:唐太宗主张合理用人。他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录长补短,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天下无不弃之士” 。他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 ,就可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材料四:毛泽东在 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指出:“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 , “
13、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 。分析所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回答:1. 分析以上观点,指出其各有什么合理之处或偏颇的地方。 (16 分)2. 谈谈自己对领导用人标准的看法。你认为在用人上怎样才能做到德才兼备?(12 分)3. 作为领导,如果实在找不到德才兼备的理想人选,你会选用什么样的人?为什么?(12 分)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临 0158、0159 班领导学概论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晋
14、升快的领导者就是成功的领导者。(1)不准确。 (2 分)(2)这是美国学者弗雷德路桑斯提出的一个观点。把职务的晋升快慢作为领导者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有一定道理。 (2 分)(3)如果把职务的晋升快慢作为衡量领导者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则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2 分)(4)一个领导者是否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仍然是政绩。 (2 分)(5)对领导者成功与否的标准,可以有(实际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2 分)2. 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科学化是指行政领导班子中所有成员的各种素质集合起来应该是合理的。(1)不全面。 (2 分)(2)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科学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5、:一是指领导班子中所有成员的各种素质集合起来应该是合理的;二是指领导班子中各方面的人才搭配应该是合理的;二者缺一不可。 (3 分)(3)命题只指出了一个方面而漏掉了另一个方面。 (2 分)(4)领导班子中各方面的人才搭配是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科学化的主要内容,对领导班子能否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及其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3 分)3.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是被追随者与追随者的关系。(1)不准确。 (2 分)(2)这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个观点。他看到了领导者的权威和魅力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有一定道理。 (2 分)(3)被追随者与追随者的概念过于模糊和宽泛而且极其不稳定,并
16、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构成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3 分)(4)在正式的组织中,领导者是由其担任的职务决定的,并不会因为没有追随者就不是领导者了。 (3 分)(评分标准:理由说明要准确充分,否则适当扣分)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领导艺术与权术的区别。(1)追求的目的不同。领导艺术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人类的进步,必须出于公心;权术追求的是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是为了谋取私利。 (4 分)(2)运作的方式不同。领导艺术公开运作,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权术则是暗箱操作,具有隐蔽性和神秘性。 (3 分)(3)依据的方法论基础不同。领导艺术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法,是在符合客观
17、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灵活性;权术的方法论基础是诡辩论,是主观任意地运用灵活性。 (3 分)2. 简述行政领导决策的原则。(1)民主决策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就是指要使决策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当家作主的地位。 (2 分)(2)科学决策原则。科学决策原则就是指在决策过程中要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决策活动。 (2 分)(3)依法决策原则。依法决策原则就是指决策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权力政府都不得行使和享用。 (2 分)(4)调控优化原则。调控优化原则就是指在决策及其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实施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调整、控制、修改和完善原有的方案及
18、实施步骤,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2 分)(5)求实创新原则。求实创新原则就是指决策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根据,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和新出现的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新的思路。 (2 分)3. 简述行政领导的特征。(1)政治性(阶级性) 。行政领导是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也必然为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从而为这个社会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 (2 分)(2)强制性。行政领导以国家的名义开展活动,以国家权力为基础和支撑,行政领导根本的和最后的手段是合法的暴力和强制。 (2 分)(3)执行性。行政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
19、机关,行政领导作为国家行政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必须执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和通过的决议,并不得与之相抵触。 (2 分)(4)综合性。行政领导活动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行政领导活动的广泛性决定了行政领导的综合性。 (2 分)(5)效率性。行政领导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者和社会公众的服务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实际环境,在行政的过程中必须讲求效率。 (2 分)(评分标准:必须有简要论述,只答要点没有论述得一半分;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刻的阐述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可适当加分,但不得超过本小题总分)三、综合分析题(共 40 分)分析所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回答:1.
20、分析以上观点,指出其各有什么合理之处或偏颇的地方。 (16 分)(1)曹操重视才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治理乱世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分强调才的作用而忽视德的作用则不可取。 (3 分)(2)司马光重视德的作用,提出用人最好是德才兼备,这是正确的;但他又过于偏重德的作用,宁可用无德无才之人也不愿用才胜过德的人,则是片面的。 (3 分)(3)唐太宗能够根据不同的岗位和职责要求用不同的人,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领导用人上的一个很高的境界。但他认为“录长补短,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天下无不弃之士” ,离开具体问题谈论用人则太过抽象,没有实际意义。 (5 分)(4)毛泽东强调任人
21、唯贤、德才兼备,并对才和德做了具体分析,特别是他把是否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视做德的最高标准,既总结了前人又有发展,很有现实意义。但怎样用人,毛泽东的具体论述也不多,仍需进一步具体研究。(5 分)2. 谈谈自己对领导用人标准的看法。你认为在用人上怎样才能做到德才兼备?(12 分)(1)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反对任人唯亲。 (4 分)(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重德不轻才,反对“唯德是用” ;重才不轻德,反对“唯才是举” 。 (4 分)(3)对德和才要进行具体分析。注重公共道德,以个人品质为参照;是否有才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确定。 (4 分)3. 作为领导,如果实在找不到德才兼备的理想人选
22、,你会选用什么样的人?为什么?(12 分)(1)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择相对理想的人选。有的岗位侧重于对才的要求,可以选择才胜过德的人;有的岗位侧重于对德的要求,则可以选择德胜过才的人。 (3 分)(2)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或无才无德的人都不可用。(3 分)(3)要有制度的约束。 (3 分)(4)要注意培养、锻炼和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3 分)(评分标准:要求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只答出要点而没有分析阐述得一半分;各小题能答出 3 点以上并有较深刻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刻的阐述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可适当加分,但不得超过本小题总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试卷命题审查
23、意见表开课院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领导学概论学 期 2007 2008 学年第 2 学期 日 期 2008 年 6 月 22 日命 题 组 公共管理系 考试班级 临 0158,0159 班命题教师 要兴磊 是否试题库 是 否试 卷 A 卷 标准答案 评分标准 B 卷 标准答案 评分标准考核方式 开卷 闭卷 其他 试做人命题及试做情况说明1. 命题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2. 试题分三种类型:第一,辨析 题,主要考察学生 对基本知 识的分析把握程度;第二,简述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了解程度;第三,综合分析题,要求同学运用所学知 识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此问题有一定难度。试卷
24、在考虑知识覆盖面的基 础上突出了重点,重点考查同学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尽量避免出死记硬背的题目。知 识性问题主要考查同学的分析理解能力。 试卷难度中等。3. A、B 卷,同分同值。院部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情况审查意见:审核人:年 月 日备注:此表一式 2 份,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 1 份,课程命题组或命题教师存 1 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教学日历2007-2008 学年 春季学期 公共管理 系(课程组 ) 课程名称 领导学概论 主讲教师_要兴磊_ 周数 4 总学时 32 本学期学时 32 授课专业班级_ 临 0158、0159 班 周 次 章学时 教 学 内 容(主
25、要教学内容、课堂讨论题目等)第 9 周 4导 论 领导学的研究领域一、领导学的历史发展二、我国的领导理论三、领导与领导学第 10-11 周 4第一章 领导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的含义二、领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实践中的统一三、领导与管理的关系第 11-12 周 6第二章 领导者一、领导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二、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三、成功的领导者与有效的领导者课堂讨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1 学时)第 13-14 周 6第三章 领导集体一、领导集体的含义及其类型二、领导集体的群体结构三、领导集体的有效领导第 14-15 周 6第四章 领导的艺术与方法一、领导的决策艺术与
26、方法二、领导的形象艺术与方法三、领导的沟通艺术与方法四、领导的语言艺术与方法第 16 周 4第五章 领导用人一、选才用人的两条路线二、知人与用人课堂讨论:怎样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1 学时)第 17 周 2考试备注1. 每周 4 学时。2. 第 10 周五一放假停课 2 学时。系(课程组)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说明:1.本教学日历由主讲教师负责填写,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内送交教师所在系(室)主任审定、签字后备查。2.此表一式二份,其中,任课教师留一份,教师所在系(室)留一份。.根据上课周数等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对此表作适当修改。临 0158、0159 班领导学概论 考试总结表一、试题结构分析(包
27、括:1.命题是否符合考试大纲基本要求?2.对试题四度(难度 、信度 、效度和区分度)进行简要分析 ;3 知识点覆盖面怎样 ,题型是否丰富 ,题量怎样 ,分 值分布是否合理?4.是否区分 A 、B 卷,是否同分同 值 ,差异有多大;5.命题有无错误,错误性质、程度怎样?)1.命题符合考试大纲要求。2.试卷难度适中,稍偏易。在考虑适当覆盖面的基础上突出了重点,重点考查同学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知识性问题主要考查同学的分析能力,不是简单记住知识要点就可以了,而是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加深理解。3.在覆盖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进行考试。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重点考查运用所学知
28、 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型设计上主要突出理解和运用。4.A、B 卷,同分同值。5.命题内容无错误。二、试卷分析(包括:总成绩构成 、学生成 绩差异 、答题情况 、典型错误 、学生对应知应会内容掌握程度等 )1.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占 70%。2.学生成绩呈橄榄型分布,较 适当。两个班共 320 人,最后参考 250 人,11 人不及格不报成绩,上报 139 人成绩(包括没有 选上课而自愿学习的 4 人)。4.有些同学对西方领导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尚不够全面。如对德鲁克提出的“追随者”的概念理解上有盲从现象,不能深入一步分析和把握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各在哪里。5.对应知应会内容掌握较全面,理
29、解 较深。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包括:总结和介绍教学经验 、心得体会,着重分析教与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考试命题和阅卷评 分有无错误等,并提出 针对 性的整改措施或建议)1.命题内容虽无错误,但以后仍需加 强检查。2.针对以往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注意 补充了大量的知识材料,特别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效果较好。第一次在公选课上使用了多媒体,效果较好。3.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讨论问题的方式还比较少,应进一步多样化。 (2)讨论中同学发言热烈,有时控制时间 不够。 应注意进一步精选内容,并注意控制时间。 (3)今后应注意在案例教学上多下功夫。考 试 成 绩 分 析 表(425
30、01)2007-2008 学年 第 2 学期 期 末 考试院部名称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考试班级 临 0158 班考试课程 领导学概论 考试学生数 113 人(上报成绩 107 人)命题组 公共管理系命题组 是否试题库 否命题教师 要兴磊 考核方式 开卷 阅卷教师 要兴磊 考核类型 考试 成绩 分布统计 成 绩 10090 8980 7970 6960 60 分以下人 数 10 41 34 22 6百分比 8.85 % 36.28% 30.09% 19.47% 5.31%最高分 91 最低分 54 平均分 77.86试卷难度分析:难度适中,稍偏难。考前有点高估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出主观性试题(综
31、合分析题)时要求高了一点。今后对公选课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应适当调整要求,进一步引导同学对问题进行更深层分析。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分布及原因:有些同学对于西方领导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有偏颇之处。如对德鲁克提出的“追随者”的概念理解上有盲从现象,不能深入一步分析和把握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各在哪里。应注意引导同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两分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有分析有鉴别地对待和吸收西方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和建议:教学中应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尽量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同学向更深层分析,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同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综合分析题出题难度和要求稍偏高,应注意适当调
32、整。主讲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开课系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考 试 成 绩 分 析 表(42501)2007-2008 学年 第 2 学期 期 末 考试院部名称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考试班级 临 0159 班考试课程 领导学概论 考试学生数 133 人(上报成绩 128 人)命题组 公共管理系命题组 是否试题库 否命题教师 要兴磊 考核方式 开卷 阅卷教师 要兴磊 考核类型 考试 成绩 成 绩 10090 8980 7970 6960 60 分以下人 数 23 64 30 11 5百分比 17.29 % 48.12% 22.56% 8.27% 3.76%分布统计最高分 94 最低分 34 平均分
33、 81.62试卷难度分析:难度适中,稍偏难。考前有点高估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出主观性试题(综合分析题)时要求高了一点。今后对公选课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应适当调整要求,进一步引导同学对问题进行更深层分析。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分布及原因:有些同学对于西方领导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有偏颇之处。如对德鲁克提出的“追随者”的概念理解上有盲从现象,不能深入一步分析和把握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各在哪里。应注意引导同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两分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有分析有鉴别地对待和吸收西方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和建议:教学中应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尽量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同学向更深层分析,
34、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同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综合分析题出题难度和要求稍偏高,应注意适当调整。主讲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开课系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考 试 成 绩 分 析 表(42501)2007-2008 学年 第 2 学期 期 末 考试院部名称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考试班级 临 0158、0159 班考试课程 领导学概论 考试学生数 246 人(上报成绩 235 人)命题组 公共管理系命题组 是否试题库 否命题教师 要兴磊 考核方式 开卷 阅卷教师 要兴磊 考核类型 考试 成绩 成 绩 10090 8980 7970 6960 60 分以下人 数 33 105 64 33 11百分比 1
35、3.41 % 42.68% 26.02% 13.41% 4.47%分布统计最高分 94 最低分 34 平均分 79.91试卷难度分析:难度适中,稍偏难。考前有点高估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出主观性试题(综合分析题)时要求高了一点。今后对公选课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应适当调整要求,进一步引导同学对问题进行更深层分析。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分布及原因:有些同学对于西方领导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有偏颇之处。如对德鲁克提出的“追随者”的概念理解上有盲从现象,不能深入一步分析和把握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各在哪里。应注意引导同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两分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有分析有鉴别地对待和吸收西方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和建议:教学中应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尽量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同学向更深层分析,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同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综合分析题出题难度和要求稍偏高,应注意适当调整。主讲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开课系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