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8 第8章 抗生素.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74227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 第8章   抗生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8 第8章   抗生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8 第8章   抗生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8 第8章   抗生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8 第8章   抗生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8 章 抗生素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抗生素的定义、拮抗作用、抗生素的抗菌性能、抗菌机制以及一些重要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二、本章知识要点(一)抗生素的概况早期抗生素的定义是指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他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随着抗生素研究和生产的发展,抗生素的来源已不仅仅限于微生物,也包括高等动、植物产生的代谢物,甚至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在性能方面也不仅仅限于抗细菌的物质,某些抗肿瘤、抗原虫、抗病毒、抗真菌、抗藻类、抗寄生虫以及杀虫除草等的物质也包括在抗生素这个范畴内。目前已知的天然抗生素有上万种,其中近半数为放线菌所产生

2、。一类微生物抑制或杀死它类微生物的作用称为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微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人们正是通过对它的深入研究陆续分离得到了多种抗生素的。(二)抗生素的抗菌性能各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多数呈抑菌作用,少数具杀菌作用或溶菌作用。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和一般消毒剂有所不同,抗生素是作用到菌类的生理方面,通过生物化学方式干扰菌类的一种或几种代谢机能,使菌类受到抑制或杀死。由于抗生素的这种特殊作用方式,使它的抗菌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 选择性作用因为各种微生物各有固定的结构和代谢方式,各种抗生素的作用方式也不相同,所以一种抗生素只对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有抗菌作用,即所谓的抗菌谱。有的抗生素抗菌谱较窄,有的

3、则较宽,这类抗生素称为广谱抗生素。2、 选择性毒力抗生素对人体及动、植物组织的毒力,一般远小于它对致病菌的毒力,这称为抗生素的选择性毒力。通常抗生素在极高的稀释度仍能有选择地抑制或杀死微生物。选择性毒力构成感染症的化学治疗的基础。3、 引起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除了大批敏感菌被抑制或杀死外,常常会有一些菌株调整或改变代谢途径,从敏感菌变为不敏感菌,即产生细菌的耐药性。耐药菌的出现是医学上的严重问题。目前除设法寻找新的抗耐药菌的抗生素外,在临床上应该合理使用,避免滥用,以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三)新抗生素的寻找世界上寻找新抗生素的目标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抗肿瘤的抗生素;抗耐药性金黄色葡

4、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的抗生素;抗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抗生素;抗小型病毒的抗生素。获得新抗生素的方法主要有:从土壤中筛选拮抗菌以获得新的天然抗生素;用微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改造已知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获得新的抗生素。(四)一些重要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1、青霉素2青霉素是青霉菌属的某些菌株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疗效显著,近半个世纪来一直是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抗生素之一。(1)青霉素的化学结构青霉素是含有青霉素母核的多种化合物的总称,青霉素发酵液中至少含有 5 种以上的不同的天然青霉素:青霉素 F、青霉素 G、青霉素 X、青霉素 K 及二氢青霉素 F 等。青霉素的结构通式如下:SCH-COOHNC=CR-

5、CONH-CH-CH C(CH3)2(2)青霉素的理化性质青霉素本身为一元酸,可与钾、钙、钠、镁、铝和铵等化合成盐类。青霉素盐易溶于水,游离酸易溶于醇、酮、醚、酯等一般有机溶剂,稍溶于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不溶于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医药上常用钾盐和钠盐。青霉素游离酸或盐类的水溶液不稳定,极易失去抗菌效力。青霉素不耐热,一般保存在冰箱中,但青霉素盐的结晶纯品在干燥条件下可于室温保存数年。青霉素的抗菌效力与其分子中的 -内酰胺环有关,酸、碱、重金属或青霉素酶等可使这一功能基团破裂,导致青霉素失效。(3)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青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螺旋体及放线菌也有强大

6、的抗菌作用,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有关。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萄球菌传染症如脑膜炎、化脓症、骨髓炎等,溶血性链球菌传染症如腹膜炎、产褥热,以及肺炎、淋病、梅毒和炭疽等。青霉素中以 G 和 X 二型作用最强。G 型对梅毒最有效,对葡萄球菌的作用也壁 X 型强。X 型对淋病、脑膜炎以及肺炎则壁 G 型有效。2、链霉素链霉素是第一个从放线菌中获得的抗生素。链霉素亦为多成分抗生素,通常临床应用的链霉素和二氢链霉素(由链霉素人工氢化制得)是其中的两种。链霉素的分子结构分为链霉胍和链霉二糖胺两部分,后者系由链霉糖和 2-甲氨基葡萄糖所构成。一般化学反应只能将链霉素分子裂解为链霉胍和链霉二糖胺,

7、链霉糖中的醛基是链霉素抗菌效能部分,它易被半胱氨酸、维生素 C、羟胺等破坏,使链霉素失效。二氢链霉素无此醛基,不受这些试剂影响,所以比较稳定,这是它的优点。链霉素为氨基环醇化合物,碱性强,且不稳定,因此一般制成盐类(盐酸盐、硫酸盐等)。链霉素的盐类十分稳定,固体干燥状态可长期保存。 链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别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结核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此外,对膀胱炎、败血症等亦有良好的医疗效果。33、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是一类在分子中含有一个环己醇型配基,以糖苷键与氨基糖(或中性糖)相结合的化合物,曾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前面叙述的链霉素也属于这一类。这类抗

8、生素首先根据环己醇衍生物的结构进行分类,如链霉素归属于链霉胍衍生物类;新霉素、巴龙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属于 2脱氧链霉胺衍生物类:(1)新霉素新霉素是一种链霉菌产生的广谱抗生素。能抑制大多数阴性细菌及阳性细菌、结核杆菌。由于新霉素口服后很少被吸收,所以临床上常用它治疗肠道疾病。新霉素不是单一的化合物,它由新霉素 A,B、C 分组成。(2)卡那霉素卡那霉素为卡那链霉菌产生的广谱抗生素。卡那霉素的理化性质及抗菌谱和新霉素相似。临床上用于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以及耐链霉素结核杆菌所致的各种疾病。卡那霉素制品含有 A、B、C 三种成分,国产的主要成分为

9、A。(3)庆大霉素庆大霉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卡那霉素相似。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及某些耐药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用于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盆腔炎、败血症等,均有良好疗效。4、氯霉素氯霉素分子中含有对位硝基苯基团、丙二醇及二氯乙酰胺基。氯霉素分子中存在着两个不对称碳原子,所以有 4 个光学异构体,其中只有左旋异构体具有抗菌能力。临床上常用人工合成的外消旋氯霉素,称为合霉素。氯霉素极稳定,其水溶液经 5h 煮沸也不失效。氯霉素为广谱抗生素,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比抑制阳性细菌的效力强。氯霉素对于某些立克次氏体、大型病毒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如斑疹伤寒、肠伤寒、鹦武热、性病淋巴肉芽肿等均

10、有疗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伤寒和斑疹伤寒是最有效的药物。5、四环素族抗生素临床上应用的四环素族抗生素主要是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金霉素是从金色链霉菌中分离出来的,土霉素系龟裂链霉菌分泌的抗生素,四环素可由金霉素去氯获得,也可以从某些链霉菌菌株的发酵液中制取。四环素是这一族抗生素中最基本的化合物。金霉素和土霉素都是四环素的衍生物,金霉素即氯四环素,土霉素即氧四环素。四环素族均为酸碱两性化合物,本身及其盐类都是黄色或淡黄色的晶体,在干燥状态下极为稳定。除金霉素外,其他四环素族的水溶液相当稳定。四环素族的生物学性能相似,都有较广的抗菌谱,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某些立克次氏体,大型病毒和一部

11、分原虫。临床上多用于上述致病菌引起的各种感染。近年来,一些半合成的四环素族抗生素如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也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收到较好效果。6、红霉素红霉素是从红链霉菌中获得的一种碱性抗生素。红霉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母核大环内酯。具有大环内酯的抗生素还有碳霉素、竹桃霉素和麦迪霉素等,总称大环内酯抗生素。4红霉素的抗菌谱类似青霉素 G,但比青霉素广。它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立克次氏体性病淋巴肉芽肿病毒、阿米巴、阴道滴虫都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它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7、多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很多都是细菌产生的,在它们的结构中,含有环状多肽链,临床上

12、应用的有杆菌肽、短杆菌陬和多粘菌素等。(1)杆菌肽杆菌肽是地衣芽孢杆菌产生的抗生素。它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作用。杆菌肽的抗菌作用与它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关,由于杆菌肽毒性较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和伤口感染,以及耐药性球菌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2)短杆菌肽 S短杆菌肽 S 是从短芽孢杆菌的培养液中获得的,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但因有溶血现象,故不能供注射使用。在临床上局部用于治疗及预防化脓性病症。(3)多粘菌素 E多粘菌素 E 为多粘芽孢杆菌所产生,它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别是绿脓杆

13、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临床应用的多粘菌素 E 是它的硫酸盐,经化学分析证明,多粘菌素 E 含有 3 种氨基酸、两种脂肪酸。8、创新霉素创新霉素是我国首创的抗生素。创新霉素体抗菌试验表明,它主要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大肠杆菌弓起的败血症、阴囊炎、泌尿系统感染、婴儿腹泻等,有较显著的疗效。9、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利福霉素是一种多组分的抗生素。目前的临床使用的有利福霉素 SV、利福霉素 B 二乙胺和利福平 3种。利福霉素 SV 为橙黄色结晶;其钠盐为红橙色结晶;利福霉素 B 的钠盐为橙黄色结晶,易溶于水。利福平是一个半合成的利福霉素,是 3甲酰利福霉素 SV 和 1甲基4氨基哌

14、嗪反应生成的N,N,双取代的腙化合物。利福平是一种砖红色结晶性粉末,利福平对热相当稳定,100能保持其活性。利福霉素族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中尤以利福平的作用最为显著,加上利福平可供口服,因此在临床上逐渐取代了前面两种利福霉素。近年来发现利福平对麻风杆菌也有抑菌作用。试验性治疗表明它对麻风病有一定的疗效。新近发展起来的利福喷丁或称环戊哌嗪利福霉素,它的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比利福平强 10 倍,毒性低,并且具有长效作用。这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以及麻风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感染也有明显疗效。利福霉素族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

15、菌 RNA 聚合酶的活性,妨碍转录的起始。(10)灰黄霉素5灰黄霉素是具有抗真菌性能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的还有制霉菌素和曲古霉素等。黄霉素主要抑制皮肤癣菌,小芽孢癣菌和毛发癣菌。临床上多用于头癣、体股癣等。此外农业上用来防治多种霉菌引起的病害。(11)制霉菌素制霉菌素、曲古霉素和两性霉素 B(商品名 fungizon)等都属于多烯大环内酯类或称多烯类的抗真菌抗生素。多烯大环内酯类是主要的具有抗真菌性能的抗生素,其他则统称为非多烯结构的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等。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是在分子中既有经内酯化作用而闭合的大碳环,又有一系列的共轭双键。正因为它们有一系列的共轭双键,所以与大

16、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有不同的生物学性质。临床上使用的制霉菌素,其主要成分为制霉菌素 A1,泛称制霉菌素。制霉菌素能抑制多种致病真菌的生长。制霉菌素为局部最常用的多烯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假丝菌的感染,特别是用于抗阴道假丝菌的感染,口服可减少肠道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肺部感染可采用雾化吸人。至今尚未发现抗药的霉菌和酵母菌。此外制霉菌素是有效的杀阿米巴抗生素,与四环素合用收效更大。在农业上制霉菌素用于真菌性植物病害及蔬菜霜霉病的防治均有效果,也用于家畜病害的治疗及食品防腐。(三)抗肿瘤抗生素的探索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疾病医治方面取得卓越效果,试验抗生素的抗癌性能和寻找抑制肿瘤的抗生素成为抗生素研究工作的

17、一个重要的新方向。一些动物试验报告指出,金霉素和土霉素能抑制移植肿瘤的生长,金霉素能使子宫颈癌萎缩。文献中记载具有抗癌效能的抗生素逐年增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放线菌属中分离出来的,如自力霉素、放线菌素 K 和争光霉素等。肿瘤是蛋白质异常合成和细胞恶性增生的结果,现在有趋势认为核酸分子的改变是细胞癌变最关键的原始环节,抗肿瘤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它干扰癌变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异常代谢有关。抗肿瘤抗生素均具有相当毒性,对骨髓的毒性尤强,治疗效果远非理想,目前只作为综合措施中的一种治疗手段。1、自力霉素自力霉素与国外报道的丝裂霉素是同一物质。丝裂霉素是一种吲哚醌的衍生物。分子中含有氨丙啶、氨甲酸酯和氨基

18、苯醌等具有抗肿瘤活性基团。自力霉素治疗肺癌和乳腺癌效果较好,对何杰金氏病、网状细胞内皮癌、胃癌也有一定疗效。对个别胰腺癌、结肠癌以及子宫癌有明显的缓解作用。2、放线菌素 K放线菌素 K(actinomycin,K),亦称更生霉素,是一种抗癌抗生素。放线菌素 K 可分 K1 和 K2 两个组分。其中 K2 经多方面研究证明和国外报道的放线菌素 D 是同一种化合物。放线菌素 D 通过与模板 DNA 相结合的方式妨碍转录反应而抑制细菌生长。在低浓度时,放线菌素 D抑制录但不影响 DNA 复制,并且也不直接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它已被广泛地用作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新 RNA 形成的高专一性抑制剂

19、。临床试验表明,放线菌素 D 对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何杰金氏病等都有一定疗效。但因毒性太大,很少作为药物使用。6(四)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抗生素防治植物病害,很早就有人研究。最早在农业上大面积应用的抗生素要推链霉素、土霉素及其混合液“农霉素” 。它们对苹果、梨、胡桃、柑橘、烟草、蔬菜和豆类等植物的细菌性病害都有特效,对少数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疫霉等也有防治作用。放线酮为内吸性强、杀菌力大的抗霉物质。灰黄霉素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特别对防治白粉病、苹果花腐病和西瓜枯萎病更为有效。杀稻瘟菌素是第一个在大面积上应用并得到十分成功的农用抗生素。春日霉素对防治稻瘟疹病的效果比杀稻瘟菌素高数

20、倍,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毒害较低。多氧霉素能抑制各种植物病原真菌,是一个有前途的抗生素。此外还找到许多农用抗生素的新品种,如庆丰霉素、内疗霉素、多效霉素等。现在世界各国除致力于寻找防治细菌性和真菌性植物病害的抗生素外,对抗病毒、抗衰老、杀虫,甚至能除草的抗生素也很重视。 目前已有高效杀虫的抗生素如四抗生素、奥弗麦菌素和日光霉素等等。1、灭瘟素灭瘟素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农用抗霉素。灭瘟素结构中含有一个新的核苷胞苷素和一种新的酸灭瘟酸(杀稻瘟菌酸)。灭瘟素能抑制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生长。灭瘟素对真菌的作用差别很大,稻瘟病梨形孢对它特别敏感,最小抑制浓度为每毫升 510g,稻恶苗病菌则需每毫升 400g

21、。灭瘟素只要每毫升 005g 即能抑制烟草花叶病毒的繁殖。灭瘟素为内吸性药剂,能渗入植物组织,因此可能有根治作用。其作用方式是抑制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灭瘟素对植株有毒害。使用浓度必须控制在每毫升 40g 以下,对动物和人体也有毒性,特别对皮肤、粘膜、眼睛有刺激作用,因此生产和使用中必须注意防护。为了减低药害,现已将它制成苄胺基磺酸盐使用。2、春雷霉素春雷霉素是一种由放线菌产生的医农两用抗生素。春雷霉素在临床上医治绿脓杆菌的感染有较高疗效,农业上用于防治稻瘟病效果很好,一般使用质量浓度为 2040gmL。3、放线酮放线酮是一种抗真菌范围较广的抗生素,对酵母、霉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动植物和

22、人也有较高的毒性,但对细菌作用很小,放线酮的作用方式是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放线酮在农业上用于防治茶云纹叶枯病、白松疱锈病、水稻枯纹病和棉花角斑病等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临床上可用来治疗隐球菌病一种霉菌所致的脑膜炎。内疗素是多组分抗生素,其中有两种组分与放线酮和异放线酮的理化性质相似。内疗素对光、热、酸较稳定。内疗素能抑制多种致病真菌生长。对红麻炭疽病、甘薯黑斑病、橡胶白粉病和白菜霜霉病等都有良好疗效。公主岭霉素的主要组分为:脱水放线酮、异放线酮、奈良霉素 B、制霉菌素和苯甲酸等。其中以放线酮类活性较高,混合物的防病效果高,有协同增效作用。主要用于各种禾谷类的黑穗病,效果很好。(五)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23、机制7研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的目的就在于从分子水平上来理解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和对寄主的损害作用(即所谓副作用),搞清楚选择性毒力的基本原理,从而确定治疗的理论基础,开发疗效更高的新药物。抗生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细胞新陈代谢的某些环节或某些酶系统。依照这些代谢环节在机体生活机能上的重要程度,抗菌作用的效果很不相同。假如重要代谢环节被抑制,则微生物的生长发生障碍,甚至死亡。如果某些抗生素能阻抑微生物共同的基本代谢途径,如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则它们可以抑制许多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广谱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即属于这一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除了

24、干扰菌体的代谢之外,有时也影响菌体的形态结构。例如,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关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根据已有的资料,将它归纳为下面几种主要类型:抑制核酸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干扰细胞壁的形成,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和作为抗代谢物。1、抑制核酸的合成有些抗生素,如放线菌素、丝裂霉素(自力霉素)、光神霉素(光辉霉素)、亚德里亚霉素和色霉素 A3等能和 DNA 结合,使 DNA 失去模板功能,从而抑制它的复制和转录。这些抗生素起着 DNA 模板功能的抑制剂作用。另一些抗生素,像利福霉素、利福平和利链菌素等是通过与细菌 RNA 聚合酶的结合而抑制

25、转录的起始。2、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在细胞代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理大同小异。线粒体与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与原核细胞更为相似。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在核糖体上。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 70S 的颗粒,它由 30S 和 50S 两个亚基组成。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 80S,它由 40S和 60S 两个亚基组成。线粒体内的核糖体大小差异较大,高等生物线粒体的核糖体为 50S 和 60S,其亚基也相应不同。人线粒体的核糖体亚基为 45S 和 35S。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蛋白质合成大体上可分为 4 个阶段:氨酰tRNA 的合成:第一步氨基酸的活化;第二步活

26、化氨基酸的转移;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系统是十分复杂的,环节很多,除核糖体外,涉及蛋白质合成的大分子不下一百种,包括 mRNA、tRNA、活化酶和蛋白因子等,因此,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点也是十分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氨酰tRNA 的形成, (2)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3)抑制肽链的延长,(4)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终止3、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 E、短杆菌肤 S 等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能降低细菌细胞膜的表面张力,因而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甚至破坏膜的结构。结果使氨基酸、单糖、核苷酸和无机盐离子等外漏,影响细胞正常

27、代谢,致使细菌死亡。多烯类抗生素,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等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含固醇的膜的微生物。显然多烯类抗生素的作用是由于它们与固醇具有亲和力,因此能和这些微生物的膜结合,结合程度与膜的固醇含量成正比。结合后形成膜多烯化合物,引起细胞质膜的通透性改变,导致胞内代谢物的泄漏。某些抗生素如缬氨霉素、短杆菌肽 A 等是脂溶性物质,它们能结合并运载特定的阳离子通过双脂层膜,很像膜系统上的离子载体,因此称它们为离子载体抗生素或转运离子抗生素。充当 K+离子载体的抗8生素还有大四环族抗生素如无活菌素和单活菌素等。短杆菌肽 A 能形成通道横贯双脂层膜。被转运的离子从膜的一侧进入通道,经过它扩散到膜的另一侧。发

28、生离子转运时这种抗生素(通道)本身不需要移动。 短杆菌肽 A 除能跨膜转运 K+外,还能转运Na+和几个其他的一价阳离子。由于离子载体抗生素增加线粒体膜对 H+、K+或 Na+的通透性,为维持线粒体内正常的 K+浓度就必须使泵入 K+的速度与流出速度平衡。这样使得线粒体消耗能量用于泵人 K+,而不是用来形成 ATP,因此抑制了氧化磷酸化作用。4、干扰细胞壁的形成青霉素、头孢菌素、杆菌肽、D环丝氨酸、磷霉素和万古霉素等对细菌细胞壁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它们抑制生物合成的环节和方式可以不同。在青霉素的影响下,大肠杆菌发生变形。细菌的外形决定于细胞壁的完整性,细菌的变形是细胞壁受损的结果。由于青霉素专

29、门作用生长时期的细菌,可见青霉菌的作用是抑制新的胞壁形成,而不是破坏已经形成的细胞壁。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后,细菌的抗渗透压能力降低;引起菌体变形,破裂而死亡。青霉素干扰细胞壁的形成主要是抑制粘肽合成的最后一步,即转肽作用。转肽酶正常情况下是先与底物五肽侧链倒数的第二个 D丙氨酸残基形成酰基中间物然后发生转肽反应。现已证明青霉素内酰胺环上的高反应性肽键受到酶活性部位上丝氨酸残基的羟基的亲核攻击形成了共价键。产生的青霉噻唑酰基酶复合物是无活性的。并且不再发生脱酰基作用,因此青霉素抑制转肽酶是不可逆的。青霉素之所以成为转肽酶的特异而有效的抑制剂是因为青霉素是转肽酶的底物之一的酰基-D-Ala-D-

30、Ala 的结构类似物。青霉素的低毒性是由于它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缘故。还不知道人体内有哪个酶能识别D-Ala-D-Ala 的结构,正因为这样,青霉素并不干扰人体的酶系统。它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菌并引起溶菌作用,但几乎不损害人和动物的细胞,所以青霉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生素。有些抗真菌的抗生素也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的。酵母和丝状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葡聚糖、甘露聚糖、甲壳质、蛋白质和脂质。其中甲壳质在化学性质上类似于细菌的粘肽多糖链部分。甲壳质的生物合成是由单一的酶-甲壳质合成酶催化的。这个酶催化 NAG 从 UDP 转移到增长的甲壳质上。很多作为抗病原真菌的和杀虫剂的抗生素,多半都具有抑制

31、甲壳质生物合成的作用。有些抗生素是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特别是作用于氧化磷酸化反应,这类抗生素有抗霉素 A、寡霉素和短杆菌肽 S 等,抗霉素 A 是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系统的抑制剂,它抑制细胞色素 b 与细胞色素 c1 之间的电子传递。短杆菌肽 S 和缬氨霉素是拆开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在这些抗生素的作用下,呼吸照常进行,但不生成 ATP。寡霉素抑制线粒体的 ATP 酶。还有一些抗生素作为抗代谢物,在结构上与初级代谢物相关,具有竞争性或非章争性抑制物的性质。这些抗生素可以分别作为氨基酸的拮抗物、核苷的类似物或维生素的抗代谢物。(六)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在某些细菌群体中,耐药性的传播

32、主要是某种遗传特征的传播,耐药性遗传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基因的性质和来源,二是这些基因从一个菌株传播到另一个菌株。细菌耐抗生素的生化机制主要有3 种类型:产生导致抗生素失效的酶,改变对抗生素敏感的部位,降低细胞透过抗生素的能力。1、耐药菌产生导致抗生素失效的酶9(1)-内酰胺环的破裂导致 -内酰胺类抗菌素的失效。有些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能产生水解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的 -内酰胺环的 -内酰胺酶,致使这类抗生素失去活性。革兰氏阳性细菌中 -内酰胺酶是诱导酶而且是胞外酶,而革兰氏阴性细菌中 -内酰胺酶是组成酶,一般是胞内酶。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内酰胺

33、酶也是诱导酶。在某些细菌中,产生 -内酰胺酶的基因存在于质粒,这一基因存在于质粒的耐药决定因子中。同样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的 R 因子(能通过接合进行耐药性转移的细菌质粒)也常有 -内酰胺酶标记的基因除存在于质粒外,某些细菌内也存在于染色体中。已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内酰胺酶的基因早在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之前已存在于细菌中。(2)乙酰化导致氯霉素的失效耐氯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耐药标记都在质粒中。氯霉素在这些耐药菌内经乙酰化转变为乙酰和 1,3二乙酰衍生物。引起氯霉素乙酰化的酶是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此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是诱导酶,而在大肠杆菌中是组成酶。(3)磷酸化、腺苷酰化或 N乙酰化导致

34、氨基环醇类抗生素的失效带有 R 因子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之所以耐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是由于这些药物的酶促钝化。钝化作用可分 3 种类型:磷酸化,由磷酸转移酶催化,磷酸供体是 ATP;腺苷酰化,由腺苷酰转移酶催化;N乙酰化,由乙酰基转移酶催化。磷酸化和腺苷酰化在-OH 基上进行,而乙酰化在-NH2 上进行。 、耐药菌改变对抗生素敏感的部位链霉素由于核糖体 30S 亚基中的 S12 蛋白质的改变而产生耐药性。S12 蛋白质的两个部位发生单一氨基酸置换,这种置换是由于染色体基因突变的结果。S12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置换引起 30S 亚基结构的改变,因而不再能与链霉素结合,这样链霉素也就不能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

35、成而起抑菌作用。3、耐药菌降低细胞透过抗生素的能力细胞通透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有:合成一种通透障碍物。对某一种抗生素,革兰氏阴性细菌比阳性细菌不敏感,由于耐药菌基因突变影响通透系统的某一部分,因而使转运某抗生素的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产生转运抗生素的拮抗系统。三、重点、难点重点: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的抗菌性能及抗菌作用的特点、新抗生素寻找的目标、青霉素及其医疗特性、链霉素及其医疗特性、抗肿瘤抗生素的探索、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以及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等。难点:抗生素的抗菌性能、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以及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等。四、典型例题解析例题 8-1:简

36、述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解: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细胞新陈代谢的某些环节或某些酶系统。依照这些代谢环节在机体生活机能上的重要程度,抗菌作用的效果很不相同。假如重要代谢环节被抑制,则微生物的生长发生障碍,甚至死亡。如果某些抗生素能阻抑微生物共同的基本代谢途径,如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则它们可以抑制许多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主要有几种主要类型:抑制核酸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合10成,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干扰细胞壁的形成,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和作为抗代谢物。例题 8-2:简述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解:细菌耐抗生素的生化机制主要有 3 种类型:产生导致抗生素失效的酶,例如:-内酰胺环的破

37、裂导致 -内酰胺类抗菌素的失效;乙酰化导致氯霉素的失效;磷酸化、腺苷酰化或 N乙酰化导致氨基环醇类抗生素的失效;改变对抗生素敏感的部位。例如,链霉素由于核糖体 30S 亚基中的 S12 蛋白质的改变而产生耐药性。S12 蛋白质的两个部位发生单一氨基酸置换,这种置换是由于染色体基因突变的结果。S12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置换引起 30S 亚基结构的改变,因而不再能与链霉素结合,这样链霉素也就不能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而起抑菌作用。降低细胞透过抗生素的能力。细胞通透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有:合成一种通透障碍物。对某一种抗生素,革兰氏阴性细菌比阳性细菌不敏感;由于耐药菌基因突变影响通透系统的某一部分,因而使转运

38、某抗生素的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产生转运抗生素的拮抗系统。例题 8-3:写出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并简述其理化性质、抗菌作用及应用。解: 青霉素是青霉菌属的某些菌株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疗效显著,近半个世纪来一直是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抗生素之一。青霉素是含有青霉素母核的多种化合物的总称,青霉素的结构通式如下:SCH-COOHNC=CR-CONH-CH-CH C(CH3)2青霉素为一元酸,可与钾、钙、钠、镁、铝和铵等化合成盐类。青霉素盐易溶于水,游离酸易溶于醇、酮、醚、酯等一般有机溶剂,稍溶于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不溶于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医药上常用钾盐和钠盐。青霉素游离酸或盐类的水溶液不稳定,极易失去抗菌效力。青

39、霉素不耐热,一般保存在冰箱中,但青霉素盐的结晶纯品在干燥条件下可于室温保存数年。青霉素的抗菌效力与其分子中的 -内酰胺环有关,酸、碱、重金属或青霉素酶等可使这一功能基团破裂,导致青霉素失效。青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螺旋体及放线菌也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有关。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萄球菌传染症如脑膜炎、化脓症、骨髓炎等,溶血性链球菌传染症如腹膜炎、产褥热,以及肺炎、淋病、梅毒和炭疽等。青霉素中以 G 和 X 二型作用最强。G 型对梅毒最有效,对葡萄球菌的作用也壁 X 型强。X 型对淋病、脑膜炎以及肺炎则壁 G 型有效。例题 8-4:简述

40、链霉素的结构及应用解: 链霉素是第一个从放线菌中获得的抗生素。链霉素亦为多成分抗生素,通常临床应用的链霉素和二氢链霉素(由链霉素人工氢化制得)是其中的两种。链霉素的分子结构分为链霉胍和链霉二糖胺两部分,后者系由链霉糖和 2-甲氨基葡萄糖所构成。一11般化学反应只能将链霉素分子裂解为链霉胍和链霉二糖胺,链霉糖中的醛基是链霉素抗菌效能部分,它易被半胱氨酸、维生素 C、羟胺等破坏,使链霉素失效。二氢链霉素无此醛基,不受这些试剂影响,所以比较稳定,这是它的优点。链霉素为氨基环醇化合物,碱性强,且不稳定,因此一般制成盐类(盐酸盐、硫酸盐等)。链霉素的盐类十分稳定,固体干燥状态可长期保存。 链霉素主要抑制

41、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别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结核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此外,对膀胱炎、败血症等亦有良好的医疗效果。例题 8-5:简述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解: 利用抗生素防治植物病害,很早就有人研究。最早在农业上大面积应用的抗生素要推链霉素、土霉素及其混合液“农霉素” 。它们对苹果、梨、胡桃、柑橘、烟草、蔬菜和豆类等植物的细菌性病害都有特效,对少数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疫霉等也有防治作用。放线酮为内吸性强、杀菌力大的抗霉物质。灰黄霉素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特别对防治白粉病、苹果花腐病和西瓜枯萎病更为有效。杀稻瘟菌素是第一个在大面积上应用并得到十分成功的农用抗生素。春日霉素对防治稻瘟

42、疹病的效果比杀稻瘟菌素高数倍,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毒害较低。多氧霉素能抑制各种植物病原真菌,是一个有前途的抗生素。此外还找到许多农用抗生素的新品种,如庆丰霉素、内疗霉素、多效霉素等。现在世界各国除致力于寻找防治细菌性和真菌性植物病害的抗生素外,对抗病毒、抗衰老、杀虫,甚至能除草的抗生素也很重视。 目前已有高效杀虫的抗生素如四抗生素、奥弗麦菌素和日光霉素等等。五、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抗生素 2、拮抗作用 3、抗菌谱 4、广谱抗生素 5、选择性毒力 6、细菌的耐药性(二)填空题1、一类微生物抑制或杀死它类微生物的作用称为微生物间的 。2、抗生素抗菌作用的特点有: 、 、 。3、当今寻找新

43、抗生素的目标是: ; ; ; 。4、获得新抗生素的方法主要有: ; 。5、青霉素的化学结构是6、青霉素本身为 ,可与钾、钙、钠、镁、铝和铵等化合成盐类。青霉素盐 溶于水。医药上常用 盐和 盐。青霉素游离酸或盐类的水溶液 稳定, 很 失去抗菌效力。7、青霉素的抗菌效力与其分子中的 环有关,酸、碱、重金属或青霉素酶等可使这一功能基团破裂,导致青霉素失效。8、青霉素主要抑制 细菌,对某些 、 及 也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 有关。9、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萄球菌传染症如 、 、 等,溶血性链球菌传染症如 、产褥热,以及 、 、 和炭疽等。1210、青霉素中以 (G)和 (X)二型作用最强

44、。 (G)型对梅毒最有效。 (X)型对淋病、脑膜炎以及肺炎则比 (G)型有效。11、链霉素为多成分抗生素,通常临床应用的链霉素和 是其中的两种。12、链霉素的分子结构分为 和 两部分。13、链霉素为 化合物,不稳定,因此一般制成 以便保存。 14、链霉素主要抑制 细菌,特别是 。链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各种 )的最有效药物之一,对 、 等亦有良好的医疗效果。15、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是一类在分子中含有一个 型配基,以 糖苷键)与 相结合的化合物。16、新霉素是一种链霉菌产生的广谱抗生素。能抑制大多数 及 、 。由于新霉素口服后很少被吸收,所以临床上常用它治疗 。17、卡那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 和一些 所引

45、起的各种严重感染以及 )所致的各种疾病。18、庆大霉素对 及某些 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 、 、 、 、 等。19、氯霉素为 谱抗生素,抑制 细菌比抑制 细菌的效力强。氯霉素对于某些 、大型 病毒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如 、 、 、 等均有疗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 )最有效的药物。20、临床上应用的四环素族抗生素主要是 、 和 。21、红霉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母核 。22、红霉素对 细菌、 性病、 、 都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它治疗 所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如 、 等。23、杆菌肽的抗菌作用与它抑制 的合成有关。目前主要用于治疗 ,以及 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如 、 和 等。24

46、、创新霉素临床上用于大肠杆菌引起的 、 、 、 等,疗效显著。25、利福霉素族抗生素为 谱抗生素,对 和 细菌以及 )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25、利福霉素族的作用机制是 。26、灰黄霉素是具有抗 性能的抗生素。27、黄霉素主要抑制 , 和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头癣、体股癣等。28、自力霉素(丝裂霉素)是一种 的衍生物。分子中含有 、 和 等具有抗肿瘤活性基团。29、自力霉素(丝裂霉素)治疗 和 效果较好,对 、 ) 、 也有一定疗效。30、放线菌素 D 通过 的方式妨碍转录反应而抑制细菌生长。31、 已被广泛地用作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新 RNA 形成的高专一性抑制剂。32、放线菌素 D 对 、 、

47、 等都有一定疗效。1333、灭瘟素结构中含有一个新的核苷 和一种新的酸 。34、灭瘟素为 药剂,能渗入植物组织,因此可能有根治作用。其作用方式是 。35、春雷霉素在临床上医治 的感染有较高疗效,在农业上用于 )效果很好。36、放线酮是一种抗真菌范围较广的抗生素,对 、 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细菌作用很小,放线酮的作用方式是 。37、放线酮在农业上用于防治 、 、 和 等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三)选择题1、获得新抗生素的方法主要有: 从土壤中筛选拮抗菌以获得新的天然抗生素; 化学合成。 用微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改造已知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获得新的抗生素。1、 青霉素本身为一元酸,可与以下哪些元素化合生成

48、盐类。钾,钙,钠,铜,镁,铝,铵,锌2、 医药上常用的是青霉素的什么盐类? 钾盐, 镁盐, 钙盐, 钠盐4、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 有关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电子传递链5、青霉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哪些疾病?脑膜炎,化脓症,SARS,梅毒,产褥热,肺炎,淋病,炭疽,爱滋病6、 链霉素主要抑制哪种类型的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7、新霉素是一种链霉菌产生的广谱抗生素。能抑制大多数阴性细菌及阳性细菌、结核杆菌。由于新霉素口服后很少被吸收,所以临床上常用它治疗哪类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8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及某些耐药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