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州数码网络大学DCNE 教学大纲神州数码网络大学2010 年 2 月 8 日修订DCNE 认证课程是神州数码网络大学面向包括高校在校学生在内的网络技术人员设立的培养计算机网络初级维护和管理人员的入门级课程,是高校学生和网络初学者开始计算机网络职业生涯的重要技术课程。目的主要是使初学者通过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原理和应用技术的学习,初步了解现代企业网络实际应用并初步具备用网络原理维护、管理中小网络的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主要讲解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它是神州数码网络资格认证体系基础部分,课程详细描述了网络的基础知识,对应 OSI 七层模型讲解了网络互连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相关协议和标
2、准,并且针对网络设备介绍了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设备涉及到的相关协议和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描述。通过引导性的课堂实验及问题的设置和解答,使学员能够在熟练进行交换机、路由器等大多数网络产品的进行配置的基础上,对网络的整体环境进行监控和故障排除。通过学习,学员可以掌握到如何运用常用的网络设备构建高效的企业和园区网的解决方案,制作方案的需求分析及方案制作,并且能够按照网络设计方案的要求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通过学习,学员可以通过工具查找网络故障,并分析原因,进而排除故障。同时能够分析出故障的发生点,预先解决将要发生的故障。第一章 互联网介绍一、 目的和要求1、 了解互联网的
3、技术构成2、 了解互联网使用的常用模型3、 了解 TCP/IP 网络常用协议4、 了解网络构建基本模型二、 教学内容1、 网络分类:结合生活实际讲解网络分类,目的是使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的概念。 (0.5 学时)2、 网络数传方法:举例讲解在不同的情况下网络数据的传递方式,在并不能确切的知道向哪个终端发送时,使用广播;在明确这一点时使用单播;当需要面向某类终端传递数据时(比如路由协议) ,就需要用到组播方式了。(1 学时)3、 OSI 七层模型: 讲解 OSI 参考模型的含义以及对现实网络传输过程的意义,对于 OSI 模型的普遍适用性,每个层次的功能,另外需要强调 OSI 参
4、考模型是从开始传递数据开始的,而不是整个计算机内的数据存储方式。(2 学时)4、 TCP/IP 模型:讲解 TCP/IP 四层模型中每层的典型协议运行过程和关键的协议报文字段含义,通过对课堂实训的演练深入理解协议报文的结构。(4 学时)5、 网络构建模型:讲解组建网络的步骤和区域划分方法,通过对方案的分析,阐述从全局考虑组建网络的方方面面。对于接入层的功能和作用,汇聚层以及核心层的功能和作用逐一介绍。 (1 学时)三、 实验内容参考胶片中的课堂实验设计第二章 设备基础知识一、目的和要求1. 理解各种常见的网络设备从技术上考虑所处的网络层次2. 结合 TCP/IP 协议理解设备对数据包的处理过程
5、3. 了解在网络数据传递过程中经过各种设备时数据的封装改变情况二、教学内容1、 物理层设备与冲突域: 讲解冲突域的概念,物理层的中继器和集线器简介,区别和联系,数据经过物理层设备的时候处理方式。 (1 学时)2、 数据链路层设备和广播域:讲解广播域的概念,数据链路层的网桥和交换机简介,区别和联系,数据经过数据链路层设备的时候处理方式,注意与物理层设备进行对比介绍。 (2 学时)3、 网络层设备:讲解网络层设备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简介,区别和联系,数据经过网络层设备发生的封装上的改变,注意与数据链路层设备进行对比介绍。 (1.5 学时)4、 最后应该以一个数据穿越不同网段时的传输流程以及数据报文的
6、改变作为(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变化规律)总结。 (0.5 学时)三、实验内容参考教学胶片中的课堂实验第三章 交换设备基础一、目的和要求1、 了解传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区别和联系2、 理解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体系结构以及交换方式3、 理解交换网络的常用技术并掌握其配置方法二、 教学内容1、 交换设备存储组件介绍:启动顺序,存储器功能和启动时访问顺序。 (1学时) 。注意介绍交换机的外观,启动可以配合教师的演示过程介绍。2、 详细讲解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地址学习(address learning) 、转发/过滤决定(forward/filter decisions) ,以上过程可以结合教师
7、的演示过程进行。简单介绍交换机的交换方式:直通方式、存储转发、碎片隔离,(2 学时)3、 结合演示详细讲解交换机的维护方式和实践,带内和带外管理方式,telnet 和 web 方式,TFTP 服务器的使用。 (3 学时)4、 交换机园区网常用技术:详细介绍 VLAN 技术原理与应用、IEEE802.1Q 封装技术,用实训熟悉链路聚合技术、端口镜像技术,详细介绍IEEE802.1d 生成树技术并配合实训指导熟悉生成树技术(6 学时)三、 实验内容参考实训教材相应实训。第四章 路由设备基础一、目的和要求1、 理解交换机互连的网络和路由器互连的网络区别2、 认识路由器的端口和设备种类3、 掌握路由器
8、配置和维护方法4、 掌握路由器各种端口的配置方法5、 掌握路由器寻址功能的配置方法二、 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寻址和协议转换;简单介绍路由器的体系结构,需要介绍路由器的启动顺序。 (2 学时)2、 采用演示的方式介绍路由设备的维护和升级方法,TFTP 服务器的使用,telnet 的维护方式。 (1.5 学时)3、 广域网接入技术基础:简单介绍常用广域网封装协议-PPP、详细介绍PPP-pap 验证方法、PPP-CHAP 验证方法,两种验证方法的比较,同时配合演示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给予一定的时间完成独立实训过程(3 学时)4、 路由技术基础:详细讲解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区别、
9、联系、配置方法等;详细讲解路由协议分类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外部网关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详细讲解 RIP 协议的版本、特点、路由更新的方式;详细讲解 OSPF 路由协议的路由更新方法、区域和自治系统的概念、DR 和 BDR 的概念以及 OSPF 更新的几个协议状态。 (8学时)三、 实验内容参考实训指导教材相关实训。第五章 企业网络安全基础一、目的和要求1、 理解企业网络安全问题的来源;2、 学会使用系统思路分析和解决企业网络的安全问题;3、 学会使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完成基本的企业网络安全设置。二、 教学内容1、 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综述:网络安全概述、安
10、全网络设计原则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各个层次的安全解决方案入手讲解(0.5 学时)2、 详细讲解基础网络安全: 交换机地址绑定技术,配合实训指导手册相关章节(1.5 学时)3、 出入网访问控制:简单介绍防火墙并配合实际案例讲解防火墙的功能和作用、配合演示过程说明防火墙的功能和策略配置方法(4 学时)4、 出网透明化:详细讲解 nat 技术内部和外部的概念、静态一对一、动态多对一、TCP 负载均衡等概念和演示,从 NAT 配置任务的角度讲解操作过程,配合实训指导完成(5 学时)三、 实验内容参考实训指导教材相关章节第六章 排错初步一、目的和要求1. 理解网络维护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排错的
11、流程和步骤2. 了解一些简单有效的排错手段3. 对常用命令进行实验和练习二、 教学内容1、 使用演示的方式讲解常用命令: ping 及其常见参数的使用和功能(比如-t,-l,-a等) 、arp(-a,-d) 、ipconfig(/all,/flushdns)、tracert、route(add,delete)、nslookup、netstat、nbtstat、netsh。 (3 学时)2、 简单介绍分层排错方法: 以典型的各层故障现象为依据说明典型的物理层错误排查、数据链路层排错、网络层排错、高层故障确定和排除方法。 (2 学时)3、 简单硬件故障判断:常用的判断硬件故障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面对硬
12、件故障的解决方法。 (2 学时)三、 实验内容参考教学胶片中的相关课堂实验。第七章 其他网络设备和技术介绍一、目的和要求1、 学会运用网络知识分析网络需求;2、 学会在分析网络需求的基础上对技术实现进行规划;3、 学会网络方案设计的方法并熟悉网络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4、 理解综合布线过程和目标,并学会在网络方案中充分利用网络布线的工具。5、 了解综合网络需求下的网络设备需求和功能实现。二、 教学内容1、 以具体的解决方案分析过程逐渐切入网关、无线路由器、无线数据传输设备、VOIP 语音网关设备、流量管理设备与技术简介、入侵检测系统、统一威胁管理系统 UTM、接入认证技术和产品、网管技术和产品介
13、绍,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网络构建的整体需求有比较清晰的概念和轮廓。 (3 学时)2、 综合方案分析:按照教学胶片较为详细的分析某院校和教育城域网的方案。(3 学时)三、 实验内容无授课学时参考(64 学时)第一章 互联网介绍 学时数 第四章 路由设备基础 学时数网络分类 0.5 设备工作原理和功能 2网络数传方法 1 设备维护和升级 1.5OSI 参考模型 2 路由基础: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4TCP/IP 协议基础 4 RIP 和 OSPF 协议基础 4网络构建分层模型 1 广域网 PPP 封装和 PAP 及 CHAP 认证 3第二章 设备基础知识 学时数 第五章 企业网安全基础 学时数物理层设备与冲突域 1 基础网络安全交换机地址绑定 2数据链路层设备与广播域 2 ACL+NAT 技术 5网络层设备 2 防火墙基础 2防火墙管理和维护 2防火墙策略加载 3第三章 交换机设备基础 学时数 第六章 排错初步 学时数交换设备存储组件介绍 1 常用命令介绍 3交换机的功能 1 分层排错 2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1 硬件故障判断 2交换机的管理维护方式 3 第七章 其他网络设备和技术介绍 学时数VLAN 技术、IEEE802.1Q 2 无线设备、VOIP 设备、流量管理、网管系统 3生成树、链路聚合、镜像技术 4 方案分析:校园网络和教育城域网分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