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重耐药菌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妇产医院感染管理科,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MDROs),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对三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 耐药的细菌。,耐药菌增加的原因,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 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日本46人感染超级细菌: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该医院曾刻意隐瞒感染事件,导致日本首
2、次出现大规模不动杆菌感染,日本警方遂决定传唤该院医生,展开调查。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专家荒川宜亲警告说,此次日本出现不动杆菌大规模感染,有可能是“超级细菌”在日本大流行的前奏。,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异常严峻,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耐药菌感染病死率为11.7%,而一般感染病死率为5.4%; 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的治疗费用较敏感者高3倍以上,住院总费用则高3.75倍; 每年由于耐药菌感染损失数百亿元,相关病死人数近50万。,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我们该如何做?,WHO抵御细菌耐药的6项政策,制定并执行一套完整的、有资金支
3、持的国家计划 加强监测与实验室能力 确保不间断获得质量有保证的基本药物 规范并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加大感染防控力度 促进创新和新工具的研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按SOP操作规程执行. -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 和 定植病例的监测与报告制度,多部门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组织,组织成员: 组 长:路卫萍(业务院长) 成 员:王俊霞(感控科科长) 张凤月(医政科长)白志华(
4、护理部主任) 孙红霞(药械科科长)李文华(业务大主任) 李 冬(检验科主任)霍文英(产一科主任) 王巧玲(产一科护士长)李富琴(产二科主任) 夏 平(产二科护士长)张清义(新生儿科主任)刘 星(新生儿科护士长) 李春阳(妇一科主任) 李亚玲(妇一科护士长)王继红(妇二科主任) 张红艳(妇二科护士长)江 飞(乳腺科代主任)赵 芳(乳腺科护士长),),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 办公室主任:王俊霞 成员:李文华 张凤月 白志华 孙红霞 李 冬 薛傲霜 程 囡 李伟红 具体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负责了解、掌握并通报全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状况,分析研究多重耐药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向联席会议提出
5、对策建议,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多重耐药菌管理各部门分工,1、微生物室负责检到多重耐药菌立即报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2、院感科到临床科室指导多重耐药菌病人消毒隔离措施。 3、医政科、护理部督促指导临床科室逐条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科室质控小组和院感科检查落实情况。 4、微生物室每季度将耐药情况汇总公布,并将相关耐药情况上报药剂科。 5、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需要暂时停用的抗菌药物。 6、院感科牵头,每季度召开一次有检验科、药剂科、医政科、临床科室等多部门参加的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联席会议,各部门通报相关信息,对存在问题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做到持续改进。,多部门共
6、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一、临床科室: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在患者的医嘱中也注明多重耐药菌,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
7、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6、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7、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8、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9、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
8、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二、 药剂科:,1、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组织与制度;有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 2、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3、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4、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年度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5、各种形式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使用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详实。 6、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机制。 7、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规定
9、并落实;有I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8、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三、 细菌室:,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临床科室(并有记录),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2、有细菌耐药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 3、每季度公布新生儿科、各病区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和耐药率。 4、每季度对各科室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5、每季度有
10、细菌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四、 医院感染管理科:,1、每天到细菌室获取准确的各科室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每天随机到科室督查耐药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2、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甚至处罚,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3、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围手术期)、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4、制定培训计划,并不定期以各种形式对全院医护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有追踪总结,通过耐药菌感染率体现防控的有效性,资料详实。,多 重 耐 药 菌
11、报 告 处 置 流 程,住院病人(感染性疾病) 细菌培养 检验科微生物室 细菌阳性 细菌阴性 药敏试验 非多重耐药菌 普通病人诊治 多重耐药菌(MRSA、VRE、ESBLs、 MDR/PDR-PA、CRE、CR-AB) 院感办填写多重耐药监测 检验科出具检验 药学部指导个案信息表及反馈表 报告单、并标注 临床正确用药 院感办指导、监督检查 临床科室 院感办记录、统计、反馈 实施接触隔离措施病人标本复查三次阴性解除隔离,妇产医院多重耐药菌检测报告及处置反馈表编号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科室 姓名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标本种类 细菌名称 耐药类型 备注 报告人以下内容请临床科室详细填写并及时反馈至
12、院感办 患者入院时间 入院时是否有明显感染症状或指征 是 否 感染发生时间 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临床诊断 治疗结果 是否接受手术治疗 是 否 手术级别 切口类型/愈合结果 手术起止时间 手术预防给药时间点 围术期用药时间 是否接受侵入性诊疗 是 否 侵入性操作名称及日期,入院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是 否 用药目的:1、治疗 2、预防药物及溶媒、用法用量 起止日期 用药目的 是否根据药敏用药抗感染效果 痊愈 好转 稳定 加重 死亡 其它 解除隔离时或(出院时)病人情况(症状、体征、病原学等) 床位医生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护理人员 护士长签名 日
13、期: 年 月 日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 评价人 药剂科 日期: 年 月 日 院感科反馈意见 反馈人 院感科 日期: 年 月 日,妇产医院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评价表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科室 病人姓名 住院号 床号 主管医生 标本来源 标本编号 该病人感染多重耐药菌种类: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 多重耐药/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泛耐药大肠埃希氏菌 其他多重耐药/泛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晨会交班: 有 无 单间隔离(床旁隔离): 有 无 诊疗或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手卫生: 有 无 在病历
14、卡上标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有 无 在病人一览表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有 无 可复用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 有 无 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每日清洁消毒: 有 无 转诊病人之前通知接诊科室: 有 无 感染病人的生活垃圾按照感染性垃圾处理:有 无 查阅病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 无,那些病原体感染需要隔离?,耐药菌-MRSA,不动杆菌-艰难梭菌,VRE等 传染病-TB,SARS,诺如病毒等,接触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执行“接触隔离”的措施。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宜将多重
15、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设专用隔离室或进行床边隔离。床栏上放置接触隔离标识。床边柜上备有快速手消毒液,医疗废物专用箱。病人使用专用体温表,用75酒精浸泡,每天更换一次。,凡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病人须戴手套, 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预计与病人或环境如医疗设备、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 护理感染病人或污敷料后必须洗手。,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卸隔离衣后,应确保衣服及皮肤不接触污染的环境表面。,相关医疗器械或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专用。不能
16、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对其他患者实施 诊疗护理操作,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 行。,除非必要,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运。多重耐药菌病人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须采取接触传播隔离措施,并向受检方说明,用后的器械设备及时清洁消毒。(参照本院的多重耐药菌(MDROS)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隔离措施。转运前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转运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再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处置。,尽量限制探视人数,确需探视者也应嘱咐家属做好手消毒,必要时加穿隔离衣。 病
17、人的感染性废物要立即放置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桶内,操作完毕后扎紧袋口(注明“多重耐药菌”)统一回收。,病人的生活垃圾也应放置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桶内,集中统一处理。,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对医务人员和病人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每天必须仔细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暴发时,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毒。 当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口罩和防护镜。,物体表面(桌椅、床边柜等)用1000mgL 有效氯消毒,每日二次擦拭。 地面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拖地。 拖把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钟后洗净晾干。,解除隔离,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或感染已痊愈方可解除隔离。,手卫生,洗手,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Above all, Hospitals should do the patients no harm” 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 南丁格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