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化学与环境知识竞赛题库.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4722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化学与环境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4化学与环境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4化学与环境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4化学与环境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4化学与环境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化学与环境知识竞赛题库第一部分 基础概念和知识一、判断题1、()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2、()在自然地理学上,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厚度:1000km ,质量:6*1015t。注:应该是 10000km3、()在通常状态下,可以认为从地表至 1000-1400km 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度。4、()在大气圈中的大气分布不均匀,随着离地表高度的减小,空气越来越稀薄。注:应该是增加5、()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以及大气垂直高度上大气的温度变化,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

2、逸层。6、()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上层,是指从地表至离地 1012km 以内的这一层大气。对流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只有十几千米厚的对流层的空气量就占了整个大气层大气总质量的 75左右。注:应该是下层7、()对流层以上直至离地表 50km 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中没有什么尘埃和水汽,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有所增加,因此平流层大气处于平流状态,气流稳定且透明度好,适宜飞机飞行。然而一旦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则会长期滞留。 8、()在平流层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射,使 O2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 O3 而形成了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阳光中对生物杀伤力极强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3、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害。所以一定厚度的臭氧层的形成对地球环境至关重要。9、()大气的恒定组分是指大气中的 O2、N 2 和稀有气体。在近地层大气中这些气体组分地含量几乎可认为是不变的,它们约占大气总量的 99.96%。10、 ()大气的可变组分主要指 CO2 和 H2O(g) ,这些气体组分受不同地区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正常状况下,H 2O(g)约占 010,CO 2 约占 0.33%。注:应该是 H2O(g)约占 04,CO 2 约占 0.033%11、 ()大气中的尘埃、硫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是大气中的不定组分,当它们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12、 (

4、)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动植物及物体的现象,叫大气污染。 13、 ()大气污染源:分为自然源和人工源两类,自然源是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自然原因产生的沙尘、SO 2、CO 等。人工源是指任何向大气排放一次污染物的工厂、设备、车辆或行为等。14、 ()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15、 ()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风、湍流、浓度梯度。 16、 ()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等是并不是大气污染所引起的。二、选择题1、我国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A

5、BCDEFG ) A、 加强立法监督,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排放标准B、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C、 推广应用高效的污染物治理技术D、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E、 合理规划城市,合理布局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等F、 植树造林,绿化城市G、 掌握气象变化规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2、达不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措施是( C )A、 改革能源结构,逐步用二次能源代替一次能源,开发无污染能源,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B、 改革燃烧装置和燃烧方式,提高热效率。C、 植树造林,绿化城市D、 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生产工艺。E、 利用余热、余气,提高能源利用率。 3、草坪能给人以清新凉爽和愉

6、悦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一个愉快干净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下关于草坪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 绿荫芳草能像吸尘器一样净化空气,过滤灰尘,减少了尘埃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含量。B、 草坪还是二氧化硫的最好消耗者,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平方米 1 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硫 1.5 克。C、 草坪还能减弱噪声,一块 20 米宽的草坪,能减弱噪声 2 分贝左右,夏季的草坪能降低气温 3-3.5,冬季的草坪却能增高气温 6-6.5。D、 草坪还能增加空气湿度,他能把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变为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注:应该是二氧化碳4、人们常把什么植物当作空气监测的指示植物?( A )A、 苔藓植物B、 藻类

7、植物C、 蕨类植物5、由于全球变暖,环境污染,饮水和卫生条件恶化等原因,近 20 年来新出现的传染病达( C )多种。A、 10 B、 20 C、 30 D、 50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有关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 和 H2O 减少 CO2 排放,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纯铁比碳素钢易生锈 A、 B、 C、 D、 7、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 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8、所致;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有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其中正确的是( D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都正确8、下列关于大气污染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大气污染来自人工污染,自然条件不可能造成大气污染B、 火山喷发、森林大火等可对大气造成污染C、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人工污染的主要来源D、 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也是大气的污染源9、 煤烟型大气污染不包括由(B)引起的污染。A、 烟尘 B、 粉尘 C、 二氧化硫10、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A )A、 工业生产 B、 畜牧养殖 C、 种植花木11、 大气污染最容易引起的疾病是(AC)。 A、 慢性支气管炎 B、

9、肝炎 C、 肺炎 D、 肾炎12、 在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危害较大的是( B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氟化物 C、 一氧化碳和氟化物13、 大气污染是(A)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A、 肺癌B、 胃癌 C、 糖尿病 D、 心脏病14、 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A)指标明显下降。A、 免疫 B、 体重 C、 肥胖 D、 身高15、 科学研究表明,室外锻炼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A )A、 下午或傍晚 B、 早晨、傍晚 C、 早晨、晚上16、 一般将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A )污染源四类。A、 生活 B、 噪声 C、 化学17、 造成我国城市

10、大气污染的三种主要污染物不包括(C) 。A、 气体 B、 固体 C、 液体D、 气溶胶18、 从能源利用条件看,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A)A、 煤炭型污染B、 石油型C、 混合型第二部分 颗粒物污染、沙尘暴、雾霾一、判断题1、()颗粒物是指大气中弥漫着的固态、气态和液态物质,成份较复杂。注:没有气态2、()总悬浮颗粒物: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通常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用 TSP 表示。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其粒径多在 1000um 以下,尤以 10um 以下的为最多。注:应该是粒径多在 100um 以下3、()颗粒物粒径小于 1

11、0um 的颗粒物称为飘尘。它们能长时间地悬浮于大气中而不沉降下来。4、()颗粒物粒径大于 100um 的颗粒物叫降尘。它们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很快降落到地面。注:应该是大于 10um5、()可吸入粒子是指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目前目际标准化组织建议将其定为粒径1um。注:应该是10um6、()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注:应该是1000 米7、()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

12、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8、()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9、()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0、 ()沙尘暴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所以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它的发生。11、 ()重力除尘对粒径较大和较小的尘埃都具有较好的作用。12、 ()重力除尘而对较小的尘粒的去除率低,除尘效率约为 5060,因此只能作为初级除尘手段。13、 ()惯性力除尘装置对粒径较大的尘粒(100 B、 PM2.5200 C、 PM2.5300 D、 PM2.5400 3

13、3、 室内在什么时间可以开窗通风换气(A) A、 中午 B、 清晨 C、 傍晚 D、 晚上 34、 上下班高峰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的时间段,污染物浓度(D)。 A、 正常 B、 最低 C、 较高 D、 最高 35、 雾霾天里,像(B)等对污染比较敏感的人群,阴霾天也最好别出门。 A、 青年人 B、 孩子、孕妇 C、 青少年 D、 中年人 36、 雾霾天气行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D) A、 正确使用灯光 B、 保持比较低车速 C、 使用喇叭进行提示 D、 可以随意超车37、 PM2.5 雾霾主要来源不正确的是(C)。A、 汽车尾气 B、 工业生产 C、 水面蒸发 D、 日常发电 38、 雾霾天气

14、,我们普通人可以带什么口罩?(A ) A、 KN90 型口罩 B、 KN95 口罩 C、 纱布口罩 D、 塑料口罩 39、 N95 虽能过滤 95%的 PM2.5,但其密闭严、透气性差。医生提醒 ,佩戴 N95 这种专业防护型口罩要经过培训,否则容易造成(C)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更要谨慎选择。 A、 不良反应 B、 感染细菌 C、 呼吸困难 D、 病毒感染 40、 在户外待的时间较长,回家后一定(B)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清洗口部,漱口就可以了。清洗鼻腔,可以用棉签蘸点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 A、 A.要休息过 1 小时后 B、 B.要及时

15、C、 C.不要及时第三部分 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污染、酸雨一、判断题1、()氮氧化物可以转化为硝酸,是形成酸雨主要物质之一2、()硫氧化物是消耗臭氧的重要因子注:应该是氮氧化物3、()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及其盐。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盐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注:应该是硝酸4、()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 SO2 和 NOX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5、()监测表明,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地区之一。6、()从排烟中除去 SO2 的技术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催化氧化法三大类。注:不包括催化氧化法7、()脱硫方法中钠法氢氧化钠或亚硫酸钠吸收法吸

16、收速度快,管道和设备不易堵塞,所以应用较广泛。8、()脱硫的方法中吸收法是吸收剂吸收废气中的 SO39、()湿法脱硫中吸收剂吸收过废气中的污染物后可以直接利用或经处理后可获得副产品得以再利用。10、 ()氮氧化物的工业来源主要是硝酸制造厂、使用硝酸的工厂以及工厂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等。从燃烧装置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是 NO,NO 比较稳定,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目前对它的处理主要有催化还原、吸收等。 11、 ()用碱吸收法处理氮氧化物常用的吸收剂为氢氧化钠溶液(30)或碳酸钠溶液(1015%)12、 () 碱吸收法处理氮氧化物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氮氧化物的吸收率为8090,但碱耗量大,副产

17、品的用处也广泛。13、 注:副产品的用处不大14、 ()可用吸收法处理氮氧化物的方法有碱吸收法和硫酸吸收法等15、 ()氮氧化物可以用吸收法来处理,该法是利用吸附剂(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而达到净化目的。注:应该是吸附法16、 ()使北京城西南卢沟桥的狮子表面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失去脑袋、腿变成“残废”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变暖。17、 ()产生酸雨的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气体。18、 ()光化学烟雾能够增大大气能见度。19、 ()光化学烟雾多出现在夏季。20、 ()机动车尾气污染与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发生成反比。21、 ()我国酸雨多发生于北方和西北地区。注:应该是南方和

18、西南地区22、 ()大气中的 NO 可以转化成硝酸盐、硝酸和亚硝酸盐 。 23、 ()碳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二、选择题1、污染大气的含硫化合物有( ABCD ), 但在大气中主要是( B )。A、 H2SB、 SO2C、 SO3D、 硫酸酸雾及硫酸盐气溶胶等 2、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 SO2 超过一亿五千万吨,其中(A)来自于煤的燃烧, (B )来自石油的燃烧,A、 2/3B、 1/3C、 1/2D、 1/43、对流层中危害较大的氮氧化物是(B)和(C),统称为总氮氧化物( NOx) 。A、 NO3B、 NOC、 NO2D、 HNO34、

19、以下关于氮氧化物造成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NO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不活泼的气体,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并可产生缺氧症状和中枢神经受损。B、 NO 氧化后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的 NO2,它的毒性较强,能迅速破坏肺细胞,可能是引起肺气肿和肺癌的病因。C、 NO2 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由此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危害更大。D、 可腐蚀织物、材料、破坏染料,使它颜色更深E、 危害植物,使其组织受害而落叶,甚至枯萎 注:应该是“使它褪色”5、“酸雨”现象是属于? (A) 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C、 自然灾害6、以下的特征中不属于我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是(ABC

20、)A、 pH 低、B、 离子浓度高,C、 硫酸根、铵和钙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而硝酸根浓度则低于欧美,D、 属硝酸型酸雨。7、关于酸雨的危害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使湖泊酸化。B、 酸雨使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例如铝)可被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C、 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D、 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干扰光合作用,影响其发育生长。E、 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及名胜古迹等注:C 选项中应该是抑制8、湿法脱硫的方法主要有( ABC )A、 钠法氢氧化钠或亚硫酸钠吸收法B、 氨法以氨水作吸收剂C、 钙法利用石灰石、生

21、石灰等的乳浊液作吸收剂D、 钡法用氯化钡做吸收剂9、钠法湿式脱硫用的吸收剂不包括( D )A、 NaOH、B、 Na2CO3、C、 Na2SO3D、 NaCl10、 以下方法中属于干性排烟脱硫法的是( AB )A、 活性炭法B、 接触氧化法C、 氢氧化钠吸收法D、 催化还原法11、 排烟脱硫的方法很多,在选择时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ABCD )A、 净化效率高,经济效果好;B、 装置能长期稳定运行;C、 易于操作、维修和检查;D、 不应造成二次污染。12、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可被植物体直接吸收利用B、 大气中二氧化硫与水结合可形成酸雨C、 二氧

22、化硫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最主要成分D、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13、 下列物品对二氧化硫最为敏感的一组是( A )A、 菠菜 黄瓜幼苗 B、 丁香 柳杉幼苗 C、 美人蕉 洋槐种子D、 月季、银杏种子14、 下列因素中与光化学烟雾形成有关的是( BC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硅15、 “酸雨 ”的危害是( ABD )A、 腐蚀建筑物 B、 导致树木枯萎 C、 造成洪涝灾害 D、 恶化人类环境16、 pH 值低于( )的雨称为酸雨。CA、 5.5 B、 5.55 C、 5.6 D、 5.7017、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23、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5.6 的酸性降水 .A、 盐酸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氯氟烃18、 因空气污染引起的酸性降水被称为( B ) 。A、 酸水 B、 酸雨 C、 酸雾19、 光化学烟雾形成最根本的先决条件是空气中高浓度( A )的存在。A、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B、 臭氧(O3)和甲醛 C、 丙烯醛和甲醛 D、 醛和酮20、 以下(ABCD)物质是光化学烟雾中的有害成分。A、 臭氧 B、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C、 丙烯醛 D、 甲醛 21、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除了必备的化学条件之外,还需要一定有利于烟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有( BCD ) 。A、

24、 大气层不稳定 B、 大气层稳定 C、 阳光充分 D、 气温较高( 2432)22、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ABCD) 。A、 眼睛和粘膜受刺激B、 头痛C、 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 D、 儿童肺功能异常23、 以下选项中,哪个不是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源(C)A、 汽车废气B、 煤燃烧的废气C、 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 第四部分 碳氧化物污染、全球变暖一、判断题1、()干冰,是水凝结而成,可用于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等。2、()二氧化碳,作为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和工业副产品存在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除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外,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建材、钢

25、铁、化工、汽车尾气及天然二氧化碳气体。3、()二氧化碳在大气圈、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三个主要碳库之间进行着自然交换4、()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碳汇,指从空气中收集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系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注:应该是清除6、()与碳汇相对的概念是碳源,它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它只来自自然界。注:应该是:它既来自自然界也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7、()大气中 CO 来源于燃料的燃烧。而由汽车尾气中的 CO 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8、()CO 的主要危害是妨碍体内氧气的传输。9、()CO 2 是无色、有毒的气体,1

26、0、 ()一个世纪前,大气中 CO2 的含量约为 284ppm,2009 年已达到 379ppm。11、 ()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氮氧化物增多。12、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数量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气体。 13、 ()200 多年来,人类依赖碳基能源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但它们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14、 () “二氧化碳减排 ”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不用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15、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

27、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6、 ()大气中 CH4 主要来自厌氧细菌、燃料燃烧、水稻田的排放。17、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 CO2、CO、CH 4、O 3、氟利昂、 N2O 等,其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是 CH4。 18、 () 2009 年 12 月 7 日至 18 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多位领导人出席此次会议。二、选择题41、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D) A、 森林越来越少;B、 化石能源燃烧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C、 大片湿地的资源开发释放出大量的沼气;D、 与以上原因都有关系。42、 以下有关温室效应的 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A

28、、 将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并引起海平面的上升;B、 全球气温升高将打破现有的生态平衡,全球的作物生长会出现重新安排的局面;C、 将会缓解全球干旱加剧的趋势。43、 下 4 个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C )A、 氟利昂 B、 破坏森林 C、 太阳黑子活动频繁 D、 各国工业迅速发展 44、 迄今为止遇到的最严重环境问题是(D) A、 臭氧层遭破坏 B、 绿色植物锐减 C、 动植物物种减少 D、 气候变暖45、 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 ,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 -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 A ) 。 A、 全球性气候变暖B、 海平面下降 C、 植物生

29、长缓慢 D、 无线电通讯中断46、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 )A、 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47、 “碳汇 ”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 ( A )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A、 森林植被 B、 建筑群体 C、 湖泊海洋 D、 土壤48、 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C)等温室气体。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49、 哪个活动是近百年来全

30、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 )。A、 火山活动 B、 太阳活动 C、 人类活动50、 碳汇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碳汇” 一词最早来源于哪个相关的政府文件?(C)A、 波恩政治协议 B、 马拉喀什协定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 D、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51、 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 ,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 -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A、 全球性气候变暖B、 海平面下降 C、 植物生长缓慢 D、 无线电通讯中断52、 5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A) ,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A、 二

31、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氧气 D、 氮气53、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氯氟烃、臭氧等气体等,被称为“温室气体” ,其中不包括(C )A、 二氧化碳 B、 甲烷 C、 氧气 D、 氮氧化合物54、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A )。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 二氧化硫 D、 臭氧55、 ( C )既是一种威力为二氧化碳 23 倍的温室气体,又是引发全球变暖的“定时炸弹” 。A、 氧化亚氮 B、 氢氟碳化物 C、 甲烷56、 10 全球变暖造成的危害有(ABCDE)A、 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 1-2mmB、 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加C、 非极地冰川大范围缩小,雪盖面积下降,永久性冻

32、土退化D、 厄尔尼诺事件更频繁和强烈E、 动植物生长范围向高海拔移动,生长周期和习性随之变化,粮食安全受到威胁57、 10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 2100 年全球平均增温 4C5C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解释: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许多

33、地区的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但对洋流影响不大,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全球变暖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58、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 2100 年将升高 40-50 厘米。海平面上升对离海边较近区域的影响有( AB )A、 加剧农田土壤次生盐碱化B、 滩涂面积减少C、 淹没所有耕地D、 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59、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BC )A、 臭氧层破坏B、 森林被大量砍伐C、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D、 二氧化硫排放增加60、 就全球

34、气温升高对今后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C)A、 山地 0C 等温线将上移 B、 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 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 海平面将上升61、 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D)A、 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 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C、 生产工艺水平低 D、 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62、 全球变暖对工农业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C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热带干旱地区,若降水量不变,作物产量上升;电力需求增加,电力工业的投资加大;产生大量 CO2 气体的工业活动将受到限制A、 B、 C、 D、 63、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

35、上升,将不会影响到( B )A、 海陆间水循环B、 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C、 台湾海峡的宽度D、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64、 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 A )A、 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 亚寒带针叶林退化为苔原C、 温带草原变化为热带草原D、 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冰川总量增多65、 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 C A、 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B、 城市郊区建设防护林带C、 用天然气替代石油,减少汽车污染D、 将火电厂建设到森林茂密的地方66、 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包括(A )甲烷 氮氧化物 氧气 惰性气体A、 B、 C、 D、 67、 当今世界二

36、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是(C )A、 日本 B、 俄罗斯 C、 美国 D、 中国68、 据观测,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年内最高值出现在北半球的( D ) 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 69、 冬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有( C ) 植物吸收 CO2 减少 植物释放 CO2 增多 人类活动排放 CO2 增多 森林面积减小 A、 B、 C、 D、 70、 2010 年 9 月 6 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读 2009 年深圳市空气质量统计图,从图中可以发现,深圳夏季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季节,主要原因是(A ) A、 气温高,

37、对流旺盛 B、 气温高,蒸发量大C、 太阳能利用量更大 D、 风速较大 71、 读某日北京二至五环温度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C ) A、 焚风效应 B、 雨影效应 C、 热岛效应 D、 狭管效应 (2)南二环最高气温达到 39,南二环“最热”的原因可能是( C) 城市道路以混凝土、柏油路面为主,比热容小 建筑群密集 车流量大 植被覆盖率高A、 B、 C、 D、 72、 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全球变暖会使大气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B、 保护雨林是减少 CO2 含量的有效措施 C、 内陆国家距海遥远,不必考虑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影响 D

38、、 高纬度国家不需要防治全球变暖73、 气候因素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C )A、 减缓工业化进程 B、 援助发展中国家 C、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 停止使用煤炭,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74、 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氟氯烃、一氧化碳等都被称为温室气体,其共同的原因是( C ) A、 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 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能量 C、 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 温室气体相互反应放出能量75、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A ) 全球地表径流增多 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 海水温度增高膨胀所至 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A

39、、 B、 C、 D、 76、 由于人类活动而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D )A、 臭氧增多 B、 地中海沿岸夏季干燥 C、 上海地面下沉 D、 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 7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 ) A、 我国的热带将向北移B、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下降 C、 一月份 0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D、 台湾岛的面积将增大 78、 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A) A、 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B、 无 CO2 排放,减轻“温室效应”C、 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40、D、 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79、 火力发电过程中, ( D )污染物排放量最大。A、 粉尘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二氧化碳80、 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 B )中毒?A、 一氧化氮 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第五部分 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一、判断题1、()通常情况下,臭氧的形成和分解达到平衡,臭氧保持一定浓度,约为 100ppm,结果在平流层中上部形成臭氧层。注:应该是 10ppm2、()阻挡太阳光中紫外线向地球辐射的是臭氧。3、()一个氯原子可使 10 万个 O3 分子被破坏,因此其危害相当大

41、。4、()只要目前全世界都禁止使用氟氯烃,已经散发到环境中的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不会持续下去。5、()臭氧层的保护主要是控制 CFCS 的使用6、()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H)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 ) 、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7、()污染空气中 CO2 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注:应该是 NOx8、()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臭氧、醛、酮、醇、PAN 等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以臭氧为代表,所以光化学烟

42、雾污染的标志是臭氧浓度的升高。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起的两个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辐射和保温。对10、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种主要有 NOX、NHx 和氟利昂三类。 11、 ()目前地球上只有南极、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注:西藏等地区上空也有二、选择题1、哪些大气污染物对臭氧层会造成破坏 (ACD)A、 NOxB、 SO2C、 氟氯烃类D、 HO 自由基2、臭氧层破坏的危害(ABCD)A、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破坏 DNA,皮肤病,白内障等B、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产量和质量下降,间接影响C、 对材料的影响:加速老化D、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生产力,影响幼体3、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AB

43、C)A、 充足的阳光,无风;B、 出现逆温;污染物相对封闭在一定的区域内,难以扩散C、 大气含有一定浓度的 NOX 和碳氢化合物。D、 冬季阴天更容易发生4、光化学烟雾的表现特征是( ABD )A、 烟雾弥漫,烟雾呈蓝色,大气能见度降低。B、 光化学烟雾一般发生在大气相对湿度较低、大气温度较低,气温为 2432的夏季晴天。C、 光化学烟雾高峰出现在清晨D、 光化学烟雾污染高峰出现在中午或稍后,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 5、光化学烟雾包括以下几种物质:( ABC ) A、 氮氧化物,例如二氧化氮 B、 对流层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C、 硝酸过氧化乙醘 (PAN),醛类

44、 ,酮类 D、 二氧化碳6、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具有以下危害( ABCD )A、 刺激人们眼睛和呼吸道黏膜,B、 伤害植物叶子C、 加速橡胶老化D、 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7、光化学烟雾的预防措施有( ABCD )A、 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污染源的排放B、 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C、 利用化学抑制剂 D、 植树造林 8、控制光化学烟雾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污染源的排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CD ) A、 改善能源结构 B、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区域集中供热发展区域集中供暖供热。D、 推广燃煤电厂烟气脱 N 技术。9、地球大气中的(A)能吸收太阳光中过量

45、的对生物有害的氟化物,是地球所有生物的保护伞。A、 臭氧层 B、 对流层 C、 散逸层10、 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B )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热量 11、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B) 。A、 森林被大量破坏B、 大量使用含有氯氟烃制冷剂的冰箱C、 大量使用化学燃料D、 大量使用农药12、 有关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和引发的灾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D)。A、 A 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现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氟利昂进入对流层而引发的。B、 B 臭氧层的破坏将会降低了紫

46、外线 波的辐射强度。C、 C 臭氧层被破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两极地区。D、 D 臭氧层破坏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白内障患者增加。13、 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 )A、 吸收部分紫外线 B、 吸收红外线 C、 吸收全部可见光14、 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B)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热量15、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含有破坏臭氧层物质的(B)中。A、 制冻剂、洗涤剂、发泡剂 B、 制冻剂、喷雾剂、发泡剂C、 清洗剂、喷雾剂、发泡剂 D、 制冻剂、喷雾剂、杀菌剂1

47、6、 能够引起皮肤癌的环境污染现象是(B ) A、 酸雨 B、 臭氧层破坏 C、 光化学烟雾17、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C ) 。 A、 酸雨 B、 二氧化碳 C、 氟氯烃类化合物18、 1987 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 A)这个环境问题。 A、 臭氧层破坏 B、 垃圾境外转移 C、 海洋污染 D、 野生物种灭绝19、 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B、 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C、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D、 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20、 “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 这一现象说明( C )A、 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B、 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C、 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D、 50 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21、 使用复印机时,复印机的带高电压的部件与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 B) A、 没有影响 B、 对人体健康有害 C、 对人体健康有益22、 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将导致人群( D )和白内障发病率的增加。 A、 艾滋病 B、 老年痴呆症 C、 鼻炎 D、 皮肤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