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日本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4351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日本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日本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日本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日本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日本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杨月坤 丁恒龙(江苏工业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摘 要 企业的技 术创新根植于其 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有杰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其技术创新的精神密码。日本企业文化对其技 术创新既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关键词 企业文化;技术创新;影响中图分类号 F27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9048(2009)04-0039-04基金项目 2008 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科技创新的经验及对江苏的启示”(08EYD031)作者简介 杨月坤(1966.11)

2、,男,汉族,江 苏靖江人,江苏工业学院法管学院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文化研究。详细地址:江苏.常州.大学城.江苏工业学院法管学院,邮编:213164,电子邮箱:,联系电话:13961198683。丁恒 龙(1957.2),男,汉族,江苏扬中人,江苏工 业学院经管学院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技术创新。Japan Corporate Culture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rinsic InfluenceYang Yuekun,Ding Henglong(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ngsu Unive

3、rsity,Changzhou 213164 )Abstract: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rooted in its outstanding and the unique corporate culture, the enterprise must have the outstand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must have the outstanding e corporate culture. Japan corporate culture has unique and the r

4、ich energetic connotation, is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ergetic password.Japan corporate culture already has the important actuation function to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so has certain restriction function.Keywords: Corporate cultur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fluence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日

5、本以其惊人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财富积聚而迅速崛起并迈2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在日本经济腾飞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被企业界公认的、决定性的因素一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既是企业创效的核心推动力,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企业的技术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有杰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日本企业文化是日本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深受日本民族性格和

6、日本文化的影响,既充分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又体现了西方科学文化和东方儒家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一) “和”日本企业文化的基础“和” ,从观念上保证了员工在企业中与他人合作并和谐相处,减少了人际关系的内耗,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日本企业高效能团队的精神主导和联系纽带,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源泉。日本企业文化的“和”具体表现在:1 “以人为本”日本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仁、礼、义” ,在日本发展为“和、信、诚” 。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就是儒家人本文化影响的产物,它把儒家重视思想统治、讲求伦理道德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人本思想发展成为日

7、本企业文化之魂。日本企业非常关心、爱护、尊重员工,员工被放在利益相关群体的首位(客户次之,股东更次之) ;通过确立员工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所言:“日本优秀的公司根本不存在什么奥秘和秘诀。一个企业的成功,靠的是人而不是某种理论、计划或政府政策。 ”这种“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既是对员工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员工的尊重、培养和激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力与活力。2 “家内和合”日本企业强调“家内和合”的理念,极大地淡化了企业所有者与从业人员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使企业经营者与员工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 、 “利益共同体” ,增强了

8、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为企业凝聚力的培育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日本企业界有识之士认为,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道德观、秩序观为企业“提供了全部活动的思想基础” , “在日本人看来真正实行了和的团体,势必带来和谐和成功” 。 1在“家内和合”理念的影响下,日本人把企业看成是家族的延伸,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家内3和合”的大家庭气氛,把雇佣关系转化为一种“亲情”关系,强调只有当“个人的需要能在企业内得到满足,才能努力于生产工作” 。 2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日本企业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 、 “年功序列工资制” 、 “企业内工会制度” 。 “终生雇佣制”

9、、 “年功序列工资制”造就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家族意识,而“企业内工会制度”是协调劳资关系的有效保证,它减少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和对抗,使员工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 “利益共同体” ,培养员工以公司为家,对企业忠诚、敬业,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二) “忠”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日本的“忠孝”观念源于中国儒家文化,但在日本得到了适应性的发展。儒家的“家、国、天下”的理念在日本发展为“国民一体”的伦理观,并强化了“忠孝观念” 。日本人具有很强的企业观念与国家观念,其社会价值观的次序依次是:公司国家家庭个人。员工忠诚公司,公司又忠诚于社会国家;员工对企业有一种感恩报恩,忠于企业的

10、从一而终的感情,而公司、企业家具有一种自发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观念。日本企业文化的“忠”具体表现在:1 “以社为家”日本的家文化与中国人明显不同,它注重的是财产“家”文化而不是血缘“家”文化,即重视家产而不是家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关注集体最终目标,企业和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 。日本人认为,出色地完成工作、实现集体目标,就是履行上天赋予自己的义务,是自己获得社会权利的前提。二是重视企业业绩。日本人的“忠”是建立在报恩这个深层次文化基础之上的。在日本,忠诚并不意味着被动的恭敬和献身,而是与成功和奋发努力相结合的能动的服务与表现,只有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良好业绩的员工才算履行了忠孝义务。三是提供团结的

11、心理基础,使企业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忠孝观念为日本社会形成高效的整合机制提供了文化的和心理的基础,使个人与集体紧密结合,呈现“机械团结” 1的状态。因此,日本人的“以社为家”更具有社会意义,推行“以社为家”的管理方法也更容易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员工在这个“家”中取得自己的地位不是靠血缘关系而是靠忠心和能力,日本企业的凝聚力亦由此而来。2 “国家至上”日本人的价值观念更强调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协调和统一,企业具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和报效国家的双重目标,员工则将爱国之情体现和落实在对企业的效忠上。通过强调企业功利和弱化个人意识,并将企业功利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使企业增强了凝聚力,也使企业行为赢得了政府

12、的鼎力支持,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摆脱了因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矛盾和困惑,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企业不断创新的事业中。涩泽荣一就说过:“仅仅一个人是成就不了什么事的,还要有国家的助力财富越多,所接受的社会助力就应当愈多,故救济社1“机械团结”:指一种把个人直接而和谐地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结合形式。4会就是酬报此恩惠的行动,毋宁说是当然的义务” 。 3因此,日本企业绝不将“赚取利润”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强调的是企业的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如丰田公司社训中有:“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 ;松下电器公司把“产业报国”放在第一位。正是这种崇高的责任、

13、“感激” 、“报恩”的思想,使企业员工的奉献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三) “变”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变”即“创新”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这种由生存危机产生的忧患意识,使得日本民族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的成功经验,吸收各民族之长以创新求生存。日本企业文化的“变”具体表现在:1 “熔炉文化”日本在企业管理中既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又重视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取长补短,精明善变,将各种文化因子融汇创新,努力发掘和创造适合日本民族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具有将遵守法度、讲求秩序的西方理性主义与追求“一团和气” 、讲求“温良恭俭让”的东方灵性主义融为一体的特色,形成了古今一体、东西合璧、兼容

14、并包的企业文化。2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任务就是“创造性的破坏” ,就是不安于现状,不断地打破常规;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只有创新的经理或领导才是企业家。 4创新意识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家精神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创新精神。日本本田公司创始人大久保睿在其塑造的“本田精神”中就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把“本田精神”归结为三大要点:“人要有创造性,决不摹仿别人;要有世界性,不拘泥于狭窄地域;要有被接受性,增强相互的理解。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也强调:“永不步人后尘,披荆斩棘开创没人问津的新领域” , “干别人不干的事

15、。 ”他在走向世界一书中把开拓新技术称为“求生存的手段”和“企业生存之路” 。二、日本企业文化对其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美国学者 T戴文波特在其著作管理评论中将企业文化定义为组织的 DNA一种虽不可见,却在组织构造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精神密码。日本企业文化也是其技术创新的精神密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日本企业文化对其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日本不少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成果都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日本企业文化对其技术创新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一)日本企业文化对其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51 日本企业文化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优越的文化氛围能够为技术创新营造有

16、利的软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发挥人才的创新性。日本企业文化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精通创新之道,敢于创新竞争,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环境。首先,日本企业文化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升华,离开学习的创新是无根无据的奇思异想。技术创新需要不断学习,作为企业精神的活灵魂的创新精神更不能脱离学习。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管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还是产品开发、产品营销,都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并将这些理论与工作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保障技术创新的成功,而这些理论只能从不断的学习中得来,并需要不断地创新。其次,日本企业文化培育团队的合作精神。技

17、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完成,无不以一个团队为实施主体、以团队精神为保障。作为组织灵魂的团队精神,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自我内聚。团队精神培育全体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员工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企业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二是自我改造。在团队精神的驱动下,员工不断改造与团队不和谐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矛盾与冲突。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个人冒险和探索精神固然不可缺少,但塑造一个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以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为基础的文化环境更为重要。2日本企业文化促进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

18、理需要,这与日本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致的。日本企业文化驱动下的人性化管理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员工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日本企业文化消除了行为管理导致的人是机器和分工的异化物的现象,把管理从着眼于人与物的关系转移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来,使“上下同欲” 、 “和为贵” 、 “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因时而生并发扬光大,体现了每个员工都是技术创新的参与者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促进了技术创新的顺利成功。其次,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员工的多方面需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日本企业文化注重以员工的需求层次、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为根本,实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

19、有机结合,消除了“经济人” 、 “复杂人”的片面观点,在物质、精神、人身价值、企业价值等方面综合满足员工的需求,并将奖励和制约适度结合,使员工和企业最终融为一体,促进了技术创新的顺利成功。第三,人性化管理有效全面地提高了员工素质。日本企业文化通过培养企业内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在为企业做出奉献的同时,通过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行为修养和业务技能,为技术创新的成功创造了条件。3日本企业文化培育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精神6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类角色中,企业家占据着首要地位。企业家已成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成为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开放、兼

20、容、求“变”的日本企业文化既有利于优秀企业家的培育,也有利于企业精神的凝炼。首先,企业家成为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家是促进物质生产增长和企业文化发展的中心人物,他们靠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独立自主地经营企业,运用创新精神进行企业决策、开发产品和市场,以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去进行改革,迎接挑战。日本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它要求企业家主动更新观念,迎接变革,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企业精神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基石。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包括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等。日本企业文化坚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团队精神为标准,不断促进企业员工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为技术创

21、新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一个合格的企业家精神所引导的技术创新是主动的“我要创新”的行为,创新、冒险、求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必将成为企业家精神的精髓。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的发起者、主宰者,其精神的精髓技术创新精神成为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价值导向和特征之一。(二)日本企业文化对其技术创新的制约作用1日本企业文化制约产品创新活动有调查显示,受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日本企业建立了一些不允许技术创新人员违反标准的操作规程、资金预算、人员级别排位等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创新人员的新思路、新想法的实施。

22、 5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沉稳和中庸的文化个性使得日本乐于将技术创新的风险转移给他人,自己更倾向于巩固与完善现有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日本企业认为新产品的开发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而且漫长的研发过程极富风险性,极有可能面临研发的失败,而改进现有技术、完善产品性能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却比较稳定。因此,日本企业受其企业文化的影响比较重视开展工艺创新活动,而较少进行产品创新活动。2日本企业文化制约员工创新的积极性“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制度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日本企业文化的三大支柱。但“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员工的依赖性和倦怠性,同时也使

23、得表现突出的年轻员工的发展受到制约,无形中削弱了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精神支柱。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经济神话的破灭,说明企业文化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在社会的变革中不断注入新的因素以适应社会及市场的变化。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是永7远在变,日本企业文化惟有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彰显其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1谭一夫日本式管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452巴斯克,艾索思日本的管理艺术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683潘承烈中日企业文化荟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48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65Shane,ScottCultural Influences on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Rates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jness Venturing,1993,8(1): 59-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