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 博览 老师的 良师益友 南康市 第四 小学 邱瑾 时间如白 驹过隙 , 不 经意间已 在教师 这 个平凡的 岗位上 耕 耘了七 个春秋。 偶有闲 暇 ,坐下反 思,往 事 历历在目 。 七年前的 我, 刚 从 师范毕业 , 还是 个 愣头青, 满怀着 对 教育的崇 敬和未来 的憧憬, 信心满满 的走上 了 教师的岗 位。 但开 学没多久 我就 发现自己 有些应 付 不过来了, 那时的 我 教育教 学经验 贫 乏, 师范所 学 的都是书 本上的 死 知识 , 都是 纸上谈 兵 , 面对教 育教学 中的突发 情况 根本没办 法处理 , 所以那段 时间 遇 到 问题 只能 凭“ 直觉” 去解决
2、。 这样 处理问题 既难于 将 问题处理 好, 更难 于达到教 育的目 的 。 所以 当时 很 羡慕那些 老教师 们 , 也 很渴 望 自己 快 些 成长, 渴望学 习 , 但总是 嫌教 育理论书 籍太死 板 、太 严肃 、枯燥 , 看不进记 不牢, 所 以不愿意 看, 看也是走 马观花。 然而, 有次 无意中 的偶然, 我 看到了 教师博览 , 犹如一盏 灯照亮 了 我的心。 让我怦 然 心动, 她 正是我 所 寻找的, 正是 我 所 需要 的, 所 喜欢 的 ,真 有一 种 “ 纵 里 寻 他千 百度 , 蓦然 回 首, 那 人 却 在灯 火冉 珊 处 ” 的 感 觉。 从此 , 我深 深
3、 的被 她吸 引 ,并 一 直相 伴 到今天。 师说 云 : “ 师者 , 传道、 授 业解惑 也” 。 老 师要给 学生 答疑解 惑, 要交 给学生 正 确的学习 方法, 让 学生成人 成才。 但 时代在不 断的 进步, 老 师也必 须 随时代的 进步而 进 步, 更新 自己的 知 识, 才能 胜任 今天的岗 位。 书到 用时方恨 少, 事非 经过不知 难。 学记 曰: “ 是固 教 然后知 困,学 然后 知不足 也 。 ”对 于我 们教师 而言, 要学 的东西 太多, 而我知 道的东 西又太少 了。 有人 说, 教给学 生一杯 水, 教师应 该 有一桶水 。这话 固 然有道理 ,但一 桶
4、水如不再 添,也 有 用尽的时 候。 所以, 教师 不仅要 有一桶水, 而且要 有 “自来水 ” 、 “长 流水” 。 “问 渠 哪 得清如 许,为 有源 头活水 来 ” 。教 师的 活水在 哪里呢 ?在 读书。 读 书可以使 我们不 断 的成长, 让我们 不断 随时代的 变化更 新 我们的知 识 和观念 。 教 师博览 就是这 样一本 好 书, 它发 挥着自 己 的载体作 用, 将一大批 优秀的 教 育教学专 家、 教 育 管理者、 一线教 师 聚在一起 , 让 大家将自 己的宝 贵 经验拿出 来与同 仁 分享。 如 “教改 探 骊” 栏目 专门 给老师们 介绍新 课 标的经验, 而这些 恰
5、恰是我 们迷茫 和 困惑的; 还 有 “育人之 道” 栏 目用 案例的形 式展示 新 时期的班 主任管 理 艺术和学 生 的心理健 康教育, 没 有过多的 枯燥理 论, 有的是真 实发生 的 案例剖析 , 非常贴近 老师的 实 际, 使人 看后有 旱 后逢甘露 的感觉 。 还有 “师 德师 风 ” “叙事 研究” 等栏 目,以 身边的 优秀 教师为 榜样, 给自 己找到 成 长的标杆 ,每次 读 完后心灵 都得到 洗 涤。 人们常说 ,一样 东 西哪怕它 再漂亮 , 看的时间 长了就 会 有视觉疲 劳。 但与 教师 博览 相伴七载, 我非但 没有对她 厌烦, 反 而经常因 为太 快看完了 而有几 许 失落,越 看越想 看 。我想为 什么我 看 教师博 览 不会出现 视觉疲 劳 呢?因为 她不光 有 华丽的外 表,更 有 丰富的内 涵, 让 我的心 灵的充 实。 七年了 , 教师 博览 已经 成为了 我生 命中不 可 或缺的良 师益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