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7 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1335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 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7 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7 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7 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7 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王爷府初中师生共用讲学稿备课组:政史地教研组 主备人:祁耀武 时间:2009 年 4 月 14 日课 题 第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 18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学习目标 1、掌握建国后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基本史实2、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自 学 内 容 阅读第 17 课课文,完成下表领域 成就原子弹实战导弹两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航天航空农业科技 高新技术的发展-863 计划时间: 批准人:倡导者:研究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末,人类进入了

2、高度的 ,以 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网络的影响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王 爷 府 中 学 历 史 教 案课 题 第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 18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时间 2009、4、14目 标 1、掌握建国后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基本史实2、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 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 们的优秀品质, 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重 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难 点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教学环节 出错预设及措施 知识储备1、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2、

3、自学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独立完成对课文的解读3、群学小组合作,解决个体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4、展示分配任务,实行组长负责制,同学互评或教师打分5、总结总结知识,寻找规律,归纳方法6、当堂训练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作为热爱和平的中国,为什么还要研制它美国在 20 世纪 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吧院子大投放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了。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制定

4、863 计划的必要性 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以后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科技活动和项目的出台则突出反映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科技竞争的新特点,即社会化、加速化、高技术化。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手段。因此,新时期的中国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去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 21 世纪的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教学反思第

5、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当堂练习( )1、下 图是我国 1970 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六号 D 长征一号( )2、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的是 1970 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红一号1984 年成功发射了第一个试验通信卫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成功发射了第一艘 载人飞船“神舟一号”A B C D( )3、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奥本海默”的是A 钱学森 B 袁隆平 C 邓稼先 D 钱三强( )4、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A

6、第一个 B 第五个 C 第十个 D 第十五个( )5、2001 年,给水稻专家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国家领导人是A 江泽民 B 温家宝 C 胡锦涛 D 李岚清( )6、“两弹一星 ”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氢弹A B C D( )7、2004 年 2 月 20 日,中央电视台授予杨利伟 “感动中国 2003 年年度人物”的称号,主要因为他是A 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热 衷于公益事业的著名影星B 以人生经历和笔下春秋见证百年历史的著名作家C 在“非典”时期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D 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 )8、他是 2004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是以为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

7、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A 杨振宁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9、我国航天技 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性事件是A 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导弹研制成功 C 氢弹爆炸成功 D 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 )10、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什么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A 水稻杂交新理论 B 水稻管理新理论 C 水稻培育新理论 D 水稻推广新理论( )11、电影横空出世讲述了我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里程,是一部讴歌民族凝聚力和奉献精神的影

8、片。下图是影片中的一个镜头,这个镜头的情景应该出现在A1957 年 B1961 年 C1964 年 D1971 年12、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请回答:(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 责任制。(2)袁隆平在 农业科技上的突出 贡献是什么?(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1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作为热爱和平的中国,为什么还要研制它?请列出在针对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我国政府宣布的原则。这一原则说明了什么?第 18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当堂练习( )1、下列成就是在 863 计划制定之后取得的是A 我国第一

9、个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2、对计算机网 络技术应用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使各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更为便捷B 直接导致了军事领域的革命性变革C 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D 严重扭曲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3、20 世纪末,人类进 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表 现是A 无线电话的出现 B 知识爆炸C 电子图书和电子图书馆的出现 D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4、下列各 项,标志着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是A 863 计划的制定 B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C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10、D 载人飞船的飞行成功( )5、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世界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中国应对这场革命的措施是A 实施 863 计划 B 发展网络技术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引进西方技术( )6、当 时批准 863 计划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8、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地球日渐成为“地球村”,这主要得益于A 高速公路的发展 B 航空技术的发展 C 原子能技术的发展 D 信息技术的发展9、阅读 下列材料材料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

11、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未来社会,不懂得网络的人就是文盲。材料二 某市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统计表内容 聊天或游戏 查看不健康网站 学习 其他比例 50% 20% 20% 10%材料三 2001 年底,我国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 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002 年 9 月,国务院颁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规定: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请回答:(1)我 们可以利用互 联网做些什么?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2)有关部门 制定全国青少年网 络文明公约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