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柳芭 口弦琴 (2)new.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1078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芭 口弦琴 (2)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柳芭 口弦琴 (2)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柳芭 口弦琴 (2)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柳芭 口弦琴 (2)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柳芭 口弦琴 (2)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柳芭(1960年 -2002年8月) ,出生在现额尔古纳市奇乾乡,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画家。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一直和驯鹿群在一起生活, 1981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学油画,1985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当美术编辑。刚参加工作时热情很高,积极性也很强。工作很长时间以后觉得自己是个少数民族,又一个人在都市生活,感到很孤单,也很孤独,非常想家、想妈妈、想姥姥、想驯鹿和山林的那种以猎为生的生活。1992年春天柳芭辞去工作,回到了敖鲁古雅驯鹿部落。柳芭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本民族特点的皮画。乌 热 尔 图 (1952 )现 代 鄂 温 克 族 作 家 。 原 名 涂 绍 民 。 祖 籍 黑龙 江 省

2、 甘 南 县 出 生 于 内 蒙 古 兴 安 盟 乌 兰 浩 特 。 鄂 温 克 族 古 老而 独 特 的 森 林 狩 猎 生 活 和 人 民 的 历 史 命 运 为 乌 热 尔 图 的 文 学创 作 提 供 了 丰 饶 的 题 材 内 容 。 1976年 发 表 处 女 作 大 岭 小 卫 士 从 此 走 上 创 作 道 路 。 1985年 调 中 国 作 家 协 会 任 书 记 处 书 记 。乌 热 尔 图 是 鄂 温 克 族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有 影 响 的 作 家 创 作 主 要 为短 篇 小 说 出 版 有 乌 热 尔 图 短 篇 小 说 选 。 代 表 作 一 个 猎人 的

3、恳 求 七 岔 犄 角 的 公 鹿 琥 珀 色 的 篝 火 他 连续 获 得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全 国 优 秀 短 篇 小 说 奖 。 鄂 温 克民 族 独 特 的 生 活 历 史 具 有 独 特 民 族 心 理 素 质 的 猎 人 和 猎 区 大森 林 色 彩 绚 丽 的 自 然 风 景 构 成 乌 热 尔 图 短 篇 小 说 的 一 个 独 有的 世 界 。 在 艺 术 上 善 于 选 择 最 具 典 型 意 义 富 于 强 烈 冲 突 的细 节 在 生 命 攸 关 的 关 键 时 刻 着 力 展 示 人 物 的 内 心 世 界 和 美 好 灵魂 有 较 强 的 情 感

4、色 彩 和 艺 术 感 染 力 。瑟宾节每年的6月18日是鄂温克族的传统的节日瑟宾节。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语,意为“ 欢乐祥和”。是 鄂 温 克 族 古 老 而 传 统 的 节 日 , 意 为 欢 乐 和 祥 和 。 生 活在 大 森 林 的 鄂 温 克 猎 民 , 在 极 其 严 酷 的 条 件 下 , 顽 强 地生 存 , 努 力 创 造 欢 乐 祥 和 、 安 居 乐 业 的 生 活 环 境 , 为 了振 奋 精 神 , 鼓 舞 斗 志 , 逐 渐 形 成 了 一 些 集 会 活 动 的 形 式 ,如 “瑟 宾 节 ”就 是 其 中 的 一 个 。生 活 在 森 林 中 以 打 猎 为

5、 生 的 鄂 温 克 人 , 生 活 条 件 极其 严 酷 , 但 是 生 活 不 可 能 总 是 处 在 悲 哀 和 痛 苦 中 , 于 是 ,他 们 努 力 创 造 欢 乐 祥 和 、 安 居 乐 业 的 生 活 环 境 , 他 们 在民 族 的 集 会 中 互 相 鼓 励 , 他 们 围 着 篝 火 欢 歌 起 舞 , 于 是就 有 了 “瑟 宾 节 ”这 样 的 狂 欢 节 。每 逢 “瑟 宾 节 ”, 部 落 里 的 男 女 老 少 都 来 参 加 , 由 部落 首 领 主 持 , 纯 朴 的 猎 人 们 点 燃 篝 火 , 围 着 篝 火 边 歌 边舞 , 祭 祀 山 神 , 还

6、举 行 盛 大 宴 会 。 宴 会 结 束 后 , 猎 人 们继 续 跳 舞 , 欢 乐 至 第 二 天 黎 明 。鄂 温 克 族 是 一 个 能 歌 善 舞 的 民 族 , 在 这 里 , 游 人 们一 起 参 加 篝 火 晚 会 , 一 起 祭 祀 神 灵 。 如 果 说 大 部 分 民 间节 日 是 为 了 实 现 某 一 个 生 活 的 理 想 , 那 么 瑟 宾 节 就 专 门是 为 了 给 人 们 带 来 欢 乐 的 狂 欢 节 。 人 们 尽 情 高 歌 , 尽 情起 舞 , 只 为 了 抒 发 自 己 心 中 的 激 情 和 快 乐 。林海之舟驯鹿驯鹿俗称“四不象 ”,也叫“角

7、鹿”,是珍稀动物。因为它的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子似牛而又非牛,故名“四不象”。它性情温顺,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喜食苔藓,善于在深山密林及沼泽或深雪中行走。驯鹿本是野生动物,原生于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地区。后来被游猎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捕获饲养,逐渐驯化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工具。鄂伦春族主要使用马匹以后,鄂温克族便成了我国唯一饲养、役使驯鹿的民族。驯鹿,鄂温克语称为“鄂伦” 。它一般体长 2 米左右,高1 米多,体重1 0 0 至1 5 0 公斤。毛呈灰褐色、白色、黑色、杂色等。尾巴较短,颈下有较长的垂毛。雄鹿较高大,雌鹿稍矮小,一般寿命1 5 至2 0 年左右。鹿科动

8、物中,一般是公鹿有角,母鹿无角。唯独驯鹿与众不同,无论雌雄,头上都长着一对分枝很多的大茸耳。年龄不同,茸角的大小分枝也不同。每年脱角一次,第二年的三四月间重新长角。驯鹿全身都是宝,肉可吃,奶可饮,皮能制革,鹿茸、鹿鞭更是珍贵的药材,是鄂温克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鄂 温 克 族 吉 祥 物 -驯 鹿 鄂 温 克 族 是 我 国 唯 一 饲 养 驯 鹿 的 民 族 , 在 历 史 的 漫 长 岁 月 里 , 驯 鹿 在鄂 温 克 族 的 日 常 生 活 和 生 产 中 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古 鄂 温 克 人 从 野 生 动 物“索 格 召 ”捕 抓 之 后 , 在 长 期 的 生 产

9、实 践 中 逐 步 将 其 驯 养 成 为 今 日 的 驯 鹿 。鄂 温 克 语 将 驯 鹿 称 为 “奥 荣 ”, 驯 鹿 雄 雌 均 有 角 。 驯 鹿 角 似 鹿 非 鹿 , 头 似马 非 马 , 蹄 似 牛 非 牛 , 身 似 驴 非 驴 , 因 而 俗 称 “四 不 像 ”。 驯 鹿 善 于 穿越 森 林 和 沼 泽 地 , 是 狩 猎 鄂 温 克 猎 人 的 主 要 生 产 和 交 通 运 输 工 具 , 驯 鹿 成为 鄂 温 克 人 日 常 生 活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珍 贵 经 济 动 物 , 有 “林 海 之 舟 ”的美 誉 , 是 国 家 二 级 保 护 动 物 。驯

10、鹿 的 特 征 是 : 其 性 情 温 和 , 易 饲 养 放 牧 , 觅 食 苔 藓 等 野 生 植 物 , 适应 于 大 兴 安 岭 ( 额 格 登 ) 高 寒 地 带 繁 衍 生 息 , 驯 鹿 的 毛 色 有 褐 色 、 灰 白 色 、白 花 色 和 白 色 。狩 猎 为 生 的 鄂 温 克 人 无 论 男 女 老 少 都 非 常 喜 爱 和 保 护 驯 鹿 , 视 为 吉 祥 、幸 福 、 进 取 的 象 征 , 也 是 追 求 美 好 的 崇 高 理 想 的 象 征 。 因 此 , 驯 鹿 具 有 民族 特 色 , 很 有 代 表 性 , 鄂 温 克 人 将 驯 鹿 确 定 为 鄂

11、 温 克 族 的 吉 祥 物 。口弦琴,鄂伦春语叫“明努卡”,也叫“ 天恩共”(意为铁的声音) ,汉语称“ 口弦”。 是流行于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以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的一种簧片乐器,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多为铁制(也有用铜制) ,长约12-15厘米(或六至十公分) ,由琴库和琴簧两部分组成。琴库通常是将一根长约二十公分的铁条或铜条打制成形。琴簧是用一根长约八公分,宽端四或五毫米,细端仅为二至三毫米的极细薄的铜片。也有的口弦琴是在一个铜片中间切割出一根细长的琴簧。 1手持部分为圆环形,联接两根“梢形”铁条,中间夹一条薄钢片,钢片一端缠一点棉花或镶柳木柄,以便于用手

12、来弹拨。桦皮船是鄂温克族用来狩猎、捕鱼以及渡河、驮载的工具。鄂温克族人的桦皮船,形制颇为特殊,敞口,船体中部较宽,船头、船尾尖细并微微上翘,状似剖开的梭子。其形态的另一大特征就是船身极矮,高度仅为 20 厘米左右,整个船体是扁平的。鄂温克族人的桦皮船有两个必不可少的附件 1,那就是船桨和撑杆。船桨,一根,用樟松木制作,长约 3 米,两头为桨叶,中间为圆柄便于手握划桨,深水行舟时用其划水。撑杆,一副,是用白桦木削制而成的圆柱形杆子,长约 2 米左右,在河岸附近等浅水区及逆水行舟时,用其使船行进。鄂温克族的桦皮船大小不等,根据水域水流的特点及其使用者的不同用途,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桦皮船长

13、810 米,宽可达 15米,载重量大、行驶速度快,适宜在水面较为宽阔、水流较为平缓的水域里使用;中型桦皮船长 67 米,行动灵活自如,适合在水面较窄、水流较急的水域里使用;小型桦皮船长 4 米左右,行驶速度慢,适用于小河湾,可供少年及初学驾船者使用。鄂温克族人使用的桦皮船中,6 米左右的中型桦皮船较为普遍。被外界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女酋长在我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族里,居住着一位神秘的老人。她的年龄是个未知之谜,她最亲的伙伴是近300头驯鹿,她就是被外界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 玛利亚索。历史上,玛利亚 索所在的鄂温克猎民先祖几度迁徙。但他们的一生都离不开驯鹿、猎枪和原始森林。玛丽亚索看上

14、去只是一个衣着朴素、不善言谈、脸上写满了沧桑的平凡老人。小时候,她被妈妈放在桦树皮做成的框子里,让驯鹿驮着来回搬家。大一点,她开始跟在驯鹿和猎狗后面在森林里奔跑,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和森林里各种草木的清香。现在的玛丽亚索是营地的核心和最受尊敬者。这样的地位与权威,不仅因为她是营地的最年长者,还来自于她以往的经历。她的父亲是奇乾部落的酋长,属于鄂温克的著名家族索罗共氏。高大漂亮的玛丽亚索能歌善舞,自小深得父母的宠爱,从小练就了打猎的好本领,枪法百发百中,一般男人都不是她的对手。萨满教,是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比较完整的宗教,是由于出现萨满而得名的。 “萨满”一词按满 通古斯解释为“激动不安” 或“ 疯狂

15、”乱舞,并含有卜卦算命的意思。这些含义集中用在巫师身上, “萨满”就成了巫师的专有名称。萨满教认为“萨满 ”是人和神的联络人,熊与祖先神灵交往通话,作为人神之间的“使者”,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萨满教没有经典教义,没有共同的创始人,没有庙宇,宗教活动也没有严格的程序,主角是萨满。通过萨满的口传身受,世代流传。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萨满服,由神帽、披肩、神衣(短衣) 、神裙、神裤等组成。神具有手抓单面鼓及槌等。在萨满神衣的双肩及袖子上面,披肩的下部等处,都坠满了各种象征图腾崇拜意识的饰物,使萨满服显得十分奇特。在鄂温克猎民看来,萨满是动物神灵和始祖显灵的代表和化身,所以在萨满服的装饰上,

16、依据各种神灵存在的概念,去塑造各种动物、天体、自然现象。这充分表达了萨满教无规范的教义,或萨满本身以及信仰者的观念意识。萨满教无规范的教义,多半是抽象和模糊的理念。把众多的神灵,以具象的造型意识再现于信仰者面前。这是原始艺术家们艺术创作的结果。撮罗子鄂温克人是生活在大兴安岭深处原始森林中的游牧民族。目前整个民族仅存约200 多人,常年在大兴安岭深处饲养、放牧驯鹿,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目前,政府为了保护这个民族,在奥尔古雅为他们投巨资新建了漂亮舒适的牧民新村,已有部分人在此定居,但仍有部分仍在原始森林中过着游牧生活。住在撮罗子中。 “撮罗子 ”又称“斜仁柱”或“撮罗昂库”,是鄂伦春、鄂温克、

17、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 。 “撮罗”是“ 尖”、 “昂库”是“窝棚” ,这是赫哲人的叫法;“ 斜仁 ”是“木杆”, “柱” 是“屋子 ”,这是鄂伦春、鄂温克人的叫法。把两种名称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 ,这正是“撮罗子”最主要的特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的聚居区,生长着大片白桦林,在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树皮文化“ 。桦树皮具有很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以此制成的器皿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是狩猎民族喜欢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其打猎、捕鱼、挤奶用的制品很多都是用桦皮制作的。餐具、酿酒具、容器、住房、篱笆、皮船、

18、甚至人死后裹尸都用桦皮制作。除此外,鄂温克族许多服饰也是用桦皮做的,如桦树皮帽、桦树皮鞋等十分广泛。各种桦树皮制品,尤其是桦树皮容器,除了轻便实用外,还配有花纹图案装饰。 传统的桦树皮加工技艺有四个步骤:一是剥取树皮;二是将皮子浸软或煮软;三是剪裁缝合;四是装饰图案。装饰手法有用砸压的,也有用剪贴的,各民族都把象征吉祥、喜庆、平安、丰收的图形装饰在桦树皮制品上。图样多源于生产、生活之中,有花草、树木、山峰、虫鱼、石崖等模仿自然构图,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桦皮工艺品服饰鄂温克族至今仍然保留着以兽皮制作衣袍的习俗,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敖鲁古雅生活的鄂温克族的衣帽鞋靴被褥都用兽皮制作。衣服是用刮去毛的(犭罕)皮制作,用树皮水或烟熏等方法,把皮衣褥染成黑色、黄色。过去的冬季皮帽用狍头皮做帽子的外面,用灰鼠或猞猁皮毛做里,暖和、美观,在狩猎时作为伪装不易被野兽发现。近一百多年来,他们开始使用棉布做衣服。女子一般外穿连衣裙,衣领较大,领上有白绿道镶边,下摆较宽,前面对襟,过去衣服曾以兽骨做扣。老年妇女多穿蓝色、黑色,少女穿红色、天蓝色。男女都穿 (犭罕)皮靴子,冬靴是带毛的,夏靴是去毛的,隔潮、轻便,走路无声,便于狩猎和在山林中行走。在缝制皮衣物时,需用(犭罕) 、鹿筋捻线缝,树枝刮也不开线。在衣服的边角、开叉处缝制图案装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