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简介何占豪、陈钢(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1959年写成并首演,美丽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乡村祝家庄,聪明而多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由于得不到自由的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
2、形影不离.,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协奏曲,乐器分类,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也可分为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小提琴介绍,结构组成:(1)琴身琴头、琴颈、指板、共鸣箱(2)琴弦系统(3)琴弓 使用材质:(1)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2)金属丝(四根)(3)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粱祝简介,作者是何占豪、陈钢,在1959年创作粱祝时,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二年纪学生,现在两人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
3、间故事,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碟的情感与意境。 全曲大概26分钟,首先5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着十八相送,从10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与第一段长度差不多,也是10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碟,可说是整曲的再现。,(一) 呈示部 1、 引子(春景) 2、 主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题再现) 3、 副部 第一插部(三载共窗) 第二插部(共读共玩) 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二) 展开部 抗婚 楼台会 哭灵、控诉、投坟 (三) 再现部 化碟,这部作品的
4、成功之处,1、采用了越剧优美的旋律,并作了戏剧性的发展,整部作品自始自终流动着感人的旋律。2、以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恋爱 悲剧为内容,而它又不是采取“讲故事”的简单方法,而是集中、概括地突出了“梁祝”故事中“相爱”和“反抗”这两个方面,深刻地表现了人物心理的细致变化,充分发挥了音乐的特长。,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