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7110438.doc--点击预览
- 201611180411.doc--点击预览
- 201611180412.doc--点击预览
- 201611180413.doc--点击预览
- 201611180414.doc--点击预览
- 201611180415.doc--点击预览
- 201611180416.doc--点击预览
- 201611180417.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区第一中学等四校 2015-2016 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2345678910111213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联考期末地理卷参考答案一.选择:1-5:DCCCD 6-10:BCDDB 11-15:CBBBD 16-20:CDABD21-25:BCCDB 26-30:DCBAC 31-35:BADCC 36-40:CBBCD 41-45:CBCDB 46-50:DBBDB二.综合题:51.(14 分)(1)⑤接近科技文化区,且环境优美 ④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且接近消费市场 ②靠近铁矿石产地,且位于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序号 1 分,理由 2 分,序 号 与理由要对应,否则不得分)(2)① ④(2 分)(3)共用资源和能源,有利于节约运费;有利于企业协作,加强人员信息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生产成本;共用劳动力资源;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 集中处理废弃物。(任意 3 点得 3 分)52. (11 分)(1)特点:平均航距越大(小),流失的旅客比例越 小(大);流失旅客人数天津到上海航段最多(1 个即可得 1 分)原因:平均 航距越大,航空相对高铁节省的时间越多;平均航距越大,高铁票价吸引力越弱;上海经济发达,天津与上海来往的旅客相对于其他城市多,所以天津到上海航段旅客流失也最多。 (理由与特点中的一 个相对应,且言语合 理即可 2 分)(2)海运;(1 分)优点:运费低,运量大;(1 分)缺点: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1 分)(3)石油、煤矿丰富,海盐等化工原料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接近消费市场。(原料、交通必答,缺 1 点扣 1 分,另一条件,合理即可)(4)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科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任意 2 点,得 2 分)1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区第一中学等四校 2015-2016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第Ⅰ卷(共 50 分)一、(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50 分)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2、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的淡化,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得到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 NaCl,电解熔融 NaCl柯制备金属 NaD.利用海水、铝、空气的航标灯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下面的微粒,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B.—OH C.—COOH D.4、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够发生水解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单糖和双糖都能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蛋白质在浓硝酸作用下能发生颜色反应,可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5、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有含氮、磷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2A.石油分馏 B.灼烧干海带 C.用 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D.冶炼金属铁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CH4的球棍模型示意图为 B.H2O2的电子式:C.葡萄糖的最简式为 CH2O D.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148、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 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全部9、在 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缩小容器的体积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 CO2 ④恒压下充入 N2⑤恒容下充入 N2 ⑥通入 CO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10、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物理性质相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11、用 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7.8g 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是 0.3NA B.标准状况下,11.2L 四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 0.5NA C.常温常压下,14g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键数目为 2NAD.1mol 甲基(-CH 3)所含电子数为 9NA12、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金属 冶炼原理3A Fe Fe2O3+3CO 2Fe+3CO2高 温B Hg2HgO△ 2Hg+O2↑C Al2Al2O3△ 4Al+3O2↑D Na 2NaCl(熔融) 通 电 2Na+Cl2↑13、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14、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①HCl 比 H2S 稳定 ②HClO 氧化性比 H2SO4强 ③HClO 4酸性比 H2SO4强 ④Cl 2能与 H2S 反应生成 S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 6 个电子A. ②⑤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⑤15、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可能含有烃基 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 C.分子中可能含有氨基 (—NH 2)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C3H6O316、同周期的 X、Y、Z 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 3ZO4 <H 2YO4<HXO 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X>Y>Z B.非金属性 Z>Y>XC.阴离子的还原性按 X、Y、Z 的顺序由弱到强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 X、Y、Z 的顺序由弱到强17、下列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18、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4A.丙烷分子中的 3 个碳原子处在同一直线上 B.甲苯( )分子中的 7 个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C. 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 D.丙烯(CH 2=CHCH3)分子中的 3 个碳原子处在同一直线上 19、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 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 16O,二者在浓 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 18O 的物质有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20、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A.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 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 FeCl3溶液B. 探究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C. 探究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不都是烷烃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D. 探究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21、某同学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①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 ②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 ③加四氯化碳并振荡 ④过滤 ⑤分液A .①③⑤②④ B.②①③④⑤ C.②④①③⑤ D.③①②⑤④22、主链含 5 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 2 个支链的烷烃有(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23、10g 某气态烷烃和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是相同状况下 H2密度的 12.5 倍,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 8.4g,此两种烃是A .甲烷和乙烯 B.甲烷和丁烯 C.乙烷和乙烯 D.乙烷和丁烯24、 酸燃料电池以 Ca(HSO2)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 H+,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5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 a 极流向 b 极 B. b 极 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4H+=+4e+=2H2O C 每转移 0.4mol 电子,生成 3.6g 水 D.H +由 b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 a 极2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进行到 10 秒时,SO2、O 2、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2mol、0.1mol、0.2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 秒时,用 O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mol/(Ls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SO 3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0.4mol C.档 SO2和 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2:1 时,达到该反应限度D.向容器内充入 SO2,可以提高反应速率Ⅱ卷(共 50 分)26、(4 分)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横线上。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 60 ②D 与 T; ③乙烷与新戊烷;④乙醇(CH 3CH2OH)和甲醚(CH 3OCH3)(1)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2)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4)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27、(8分)下列除杂所选试剂及方法为: 物质 杂志 试剂 方法溴苯 溴Fe Al乙醇 水乙烯 SO228、(8 分)某反应在体积为 5L 的恒容密闭的绝热熔器中进行,在 0~3 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如右下图所示(已知 A、B、C 均为气体)。6(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A)=2V(B)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C. V 逆 (A)=V 正 (C) D.容器内温度不变(4)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29、(7分)A、B、C、D 是四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 C 为金属元素,A、C 位于同一主族,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 3 倍,B、C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D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D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A、B、C 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3) 用电子式表示 C、D 构成化合物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4) 由元素B和D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能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0、(6分)如下图所示,已知 A、D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B、C 是氧化物,且 B 的相对分子质量 是 232。请填空:(1)C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与B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A、D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写出负极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1、(4 分)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简式为: ,试写出:(1)乳酸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2)乳酸跟少量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32、(13 分)在实验室中,通常是加热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 170℃时制得乙烯,在这个反应 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Ⅱ.参考上述资料,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一氯乙烯(CH 2=CHCl)中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是两条相同的碳碳双键c.长途运输水果时,可用高锰酸钾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以保持水果新鲜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以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实验室制取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混有 SO2 等气体杂质。下列试剂中,可用于检验乙烯中混有的 SO2的是_____。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品红溶液Ⅱ.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请填空(1)B物质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和D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4)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溶液,试管b导气管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81 2 3 4 5 6 7 8 9 10B C A D C A C D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C B A C C B B C D21 22 23 24 25C A A D D26. (4 分)(各 1 分)(1)①(2)②,(3)④(4)③ 27.(8 分)(每空 1 分)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NaOH 溶液 分液NaOH 溶液 过滤新制 CaO 蒸馏NaOH 溶液 洗气28.(8 分)(1)2A + B 2C(2 分)(2)0.1mol.(L·min) -1(2 分)(3)cd(2 分)(4)40% (2 分)29.(7 分)(1)第三周期第ⅦA 族 (1 分,有错 不给分)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2 分)(2)离子键、共价键 (1 分,只答出一种不给分)(3)略(1 分)(4)O 3 Cl2 ClO2 中两种即给分 (2 分)30.(6 分)(1) 2Al2O3(熔融) 4Al+3O2↑ (2 分)(2)3Fe 3O4+8Al 9Fe+ 4Al2O3(2 分) 9(3)Al-3e -+4OH-==AlO2-+2H2O (2 分)31.(4 分)(1) +2Na → +H2↑(2 分)(2) +NaHCO3 → +CO2↑+H 2O(2 分)32. (13 分) I.(1)b d (2 分)(2) (2 分)OHCOHC2C17023 。(3)C (1 分 )II. (1)羟基(1 分)(2) (2 分)OHC2OH3Cu252 ( 3) (2 分)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1 分)(4)饱和碳酸钠溶液 (1 分) 防止倒吸(1 分)1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区第一中学等四校 2015-2016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注:翻车和曲辕犁),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据此确定该遗址最早是A.西周 B.三国 C.唐朝 D.北宋2、 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3、 1795 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重商主义观念十分盛行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5、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①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 ②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③梅西从法国乘坐火车去德国 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6、 1674 年“新阿姆斯特丹” (New Amsterdam)更名为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 。下面漫画(图 1、图 2)反映了更名后两个国家的关系,这两国最有可能是2A. 葡萄牙与西班牙 B. 荷兰与英国 C. 英国与法国 D. 美国与法国7、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1475~1597 年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商业危机的影响 B.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C.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8、 1840 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工业的发展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发展9、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天津的近代企业,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为性质相同的近代企业B.前者为近代私人重工业,后者为近代私人轻工业3C.都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D.都是有外国资本入股的近代企业10、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是① 受官办近代企业的刺激产生②“实业救国”思潮促进发展③“短暂春天”时发展到顶峰④ 新中国成立时变为国营企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央开展了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12、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A. 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13、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414、民国初年,西服是革命、趋新的符号,留学生、学界和政界的年轻人争相穿用,以为弃旧从新、拥护革命的标志,西服流行一时。材料表明影响近代中国服饰潮流的因素之一是A. 政治导向 B. 外来侵略 C. 教育发展 D. 原料革命15、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在 1926 年作的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表明,国内占人口总数 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 59%,占人口总数 12%的小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 33%,而占人口总数 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只占有 8%的财富。这造成了A.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B.贫富差距过大,国内市场狭小C.工业迅速发展,社会消费能力增长 D.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国际贸易活跃16、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 1930 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 2000 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这一法案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C.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D.标志美国主导世界经济17、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 整顿银行 B. 调整农业生产 C. 调整工业生产 D. 扩大对外贸易18、1935 年,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 ,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 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 5 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19、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经济的图表,数据表明A. 新 政 对 克 服 经 济 危 机 起 了 重 大 作 用 B. 新 政 促 使 美 国 彻 底 摆 脱 了 经 济 危 机C. 美 国 经 济 被 纳 入 政 府 的 全 面 管 制 中 D. 美 国 经 济 进 入 高 速 发 展 的 黄 金 时 期520、 钱 承 旦 先 生 在 《 不 平 衡 发 展 : 20 世 纪 历 史 与 现 代 化 》 一 文 中 称 : “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21、美国学者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英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起步的汽车增长,因战争和战后的短缺而中止了,但从 1950 年到 1980 年,它的汽车拥有量隔 10 年增长一倍。……意大利私人拥有汽车量 1965 年是 550 万辆,1970 年超过 1000 万辆,1975 年约有 1500 万辆。 ”关于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二战后汽车消费需求释放 B.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推行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D. “知识经济”模式快速运行22、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福利国家制度23、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空格处依次是A.关贸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贸总协定 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D.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24、下图是 1945~2000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A.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6C.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25、下图机构的宗旨是A. 稳定国际汇率 B. 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C.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D. 加强成员国贸易活动26、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二战之前的不同之处是A.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B.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C.实现了自由贸易 D.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促进世界贸易增长27、1992 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后,荷兰首相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之所以如此说,主要是因为《马约》的签订意味着A.欧元正式使用 B.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多C.开启欧洲一体化自下而上的进程 D.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一体化28、下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A. 欧共体 B. 上海合作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亚太经合组织29、肯德基(KFC)因其独有的美食,被中国消费者公认为“顾客最常惠顾”的西餐,并名列中国前十个国际著名品牌榜首,已经成为中国餐饮业规模最大,收益最好的第一餐饮品牌。肯德基(KFC)在华迅速发展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人的饮食结构西化 B.西方餐饮文化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侵蚀C.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餐饮资本在全球范围新一轮的扩张30、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7A. 两极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障碍B. 各国实行市场经济,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C.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是获利者D.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经济发展,也加剧利益失衡31、以下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B.它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C.它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成员国提供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D.它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32、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A. 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B.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C. 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D. 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第 II 卷(主观题)33、(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2 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的政治前提(2 分)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年代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1871~1894 53 4697 9.6 19 16196 33.1 103 28000 57.381895~1913 463 90801 41 86 28469 13 136 103153 46(2)根据材料二,说明 1895~1913 年哪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2 分)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世界现化化进程》(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的背景。(2 分)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3 分)材料四 从 1953 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 156 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 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 1 万个以上——《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4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2 分)34、(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变化?(2 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2 分)材料二 根据 1860 年《英法条约》 ,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 30%,关税平均约为 15% 。法国 1863 年与意大利……1867 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世界经济史》9(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2 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该原则出现的主要原因。 (2 分)材料三 针对 16~20 世纪的世界,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8 分)35、 (1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1)据材料一并结合 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 (4 分)材料二 据苏俄中央统计局统计,1918—1919 年度在 26 个省运达的粮食总量中有 56%是粮食投机小贩运来的。城市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 10 倍的高价从黑市上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经济状况的极端恶化,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空前的困苦中——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2)根据材料二,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问题。 (3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上的对策。 (2 分)材料三 20 世纪 20~30 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苏联兴亡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利弊。 (4 分)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经济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4 分)1021~25 DCACB 26~30 ADCDB 31~32 DB33、 (19 分)(1)生产方式变化: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2 分)政治前提: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2 分)(2)企业类别:外商企业(2 分)原因:《马关条约》允许外资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2 分)(3)背景: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苏联工业实力落后(2 分)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 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 (3 分)(4)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 (4 分)意义: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 定初步的基础。 (2 分)34、 (16 分)(1)变化:欧洲贸易中心 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 分)原因:新航路开辟。 (2 分)(2)原则:自由主义原则(自由贸易原则)。 (2 分)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 (2 分)(3)原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工业革命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战后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8 分)35、 (17 分)(1)政策:自由放任政策。 (2 分) 模式: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2 分)(2)问题:粮食投机现象严重;城市物价飞涨;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3 分) 对策: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商业上恢 复自由贸易。(2 分)(3)利;快速实现工业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奠定物质基础;弊: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 工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4 分)(4)解决:美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分)1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区第一中学等四校 2015-2016 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市有大型超市 200 家、中型超市 400 家、小型超市 1400 家,为掌握各类超市的营业情况,现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100 的样本,应抽取中型超市( )A.70 家 B.50 家 C.20 家 D.10 家2.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B. C. D.(2)10(4)103(5)23.已知实数 满足 ,则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 ),xy1xzxyA.3 B.4 C.5 D.64.下面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 ,已知甲组数据的评分数为 18,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16,则 的值分别为( ),xyA.8,6 B.8,16 C.18,6 D.18,165.假设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 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 (万元) ,有如下的统计资料:xyx 1 2 3 4 5y 5 6 7 8 10由资料可知 对 呈现性相关关系,且线性回归方程为 ,请估计使用年限为 20 年时,维修费x ^1.2yxa用约为( )A.26.2 B.27 C.27.6 D.28.26.如图是计算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判断框内应填的是( )1359A. B. C. D.20ii20ii27.设 的内角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 ,若 , ,则角 ( ABC, ,abc2a3sin5iABC)A. B. C. D.3234568.已知数列 满足 , ,则 ( ){}na1*12()nnaN2015SA. B. C. D.2015082307393二、填空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9.两个数 272 与 595 的最大公约数是 .10.一个路口的红绿灯,红灯的时间为 30 秒,黄灯的时间为 5 秒,绿灯的时间为 40 秒,当某人到达路口时看见的是红灯的概率是 .11.给出如下四对事件:①某人射击 1 次, “射中 7 环”与“射中 8 环” ;②甲、乙两人各射击 1 次, “至少有 1 人射中目标”与“甲射中,但乙未射中目标” ;③从装有 2 个红球和 2 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 2 个球, “至少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 ;④从装有 2 个红球和 2 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 2 个球, “没有黑球”与“恰有一个红球” ;其中属于互斥事件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12.若数 的方差为 2,则数 的方差为 .12345,,a123453,,,,2,aaa13.若函数 定义域为 ,则 的取值范围是 .2()xafR14.已知 且 ,则 的最小值为 .0,1abcb2()1acb三、解答题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甲、乙、丙三个乒乓球协会的分别选派 3,1,2 名运动员参加某次比赛,甲协会运动员编号分别为,乙协会编号为 ,丙协会编号分别为 ,若从这 6 名运动员中随机抽取 2 名参加双打比123,A4A56,A赛.3(1)用所给编号列出所有可能抽取的结果;(2)求丙协会至少有一名运动员参加双打比赛的概率;(3)求参加双打比赛的两名运动员来自同一协会的概率.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 为 的三内角,其对应边分别为 ,若有 成立.,ABC,abc2osaCbc(1)求 的大小;(2)若 ,求 的面积.3,4abcABC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高校在 2015 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1)求频率分布表中 的值,并补充完整相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np(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 3、4、5 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6 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则第 3、4、5 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3)在(2)的前提下,学校决定从 6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2 名学生接受甲考官的面试,求第 4 组至少有 1名学生被甲考官面试的概率.18. (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关于 的不等式 .x2()0ax(1)当 时,解不等式;(2)当 时,解不等式.R19. (本小题满分 14 分)4已知 是等差数列,其前 项和为 , 是等比数列,且 , , .{}nannS{}b12ab47410Sb(1)求数列 与 的通项公式;{}b(2)记 , ,是否存在实数 ,对于任意 ,都有121nnnTa *N,pqr*nN,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paqr,pqr5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四校联考高一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A C A C C B D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9 17 10 0.4 11 ①③④ 12 18 13 [-1,0] 14 215.(1)从这 6 名运动员中随机抽取 2 名参加双打比赛, 所有可能的结果为 , , ,, , , , , , , , , ,, ,共 15 种 4 分(2)编号为 的两名运动员至少有一人被抽到的结果为 , , , , , , , , ,共 9种,所以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8 分(3)两名运动员来自同一协会有 , 共 4 种所求概率为 12 分154p16 解:(1)∵ ,由正弦定理可知 ①,而在三 角形中有:2cosaCbc2sinco2sinACB②,由①、②可化简得: ,在三角sin()inosiBAAC cisn0AC形中 ,故得 ,又 ,所以 . 021s036 分(2)由余弦定理 ,得 ,即:bcaos2 32cos2)()2( bcb,∴ .故得: .)1(1bc441sinASABC12 分17 解:(1)由已知: ,,6∴ 2 分4 分(2)由已知,笔试成绩高的第 3、4、5 组的人数之比为 3:2:1,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 6 名学生。故第3、4、5 组每组各抽学生人数为 3、2、1。7 分(3)在(2)的前提下,记第 3 组的 3 名学生为 ,第 4 组的 2 名学生为 ,第 5 组的 1 名学生为 ,且“第 4 组至少有 1 名学生被甲考官面试”为事件 。则所有的基本事件有: , , , , , , , ,, , , , , , ,一共 15 种。事件有: , , , , , , , , ,一共 9 种。∴ 12 分18 解(1):当 a=-1 时,此不等式为 ,可化为02x02x化简为 即 4 分2x011orx(2)综上所述:当 ,a当 1,0orxa当 ,2当 1,xa7由条件,得方程组 ,解 得32278610dq32dq所以 , , . 6 分31nanb*N(2)由(1)得①23121nnnnTa②a由②-①得 2322(31)nnT 26n12 分10n= 12)3(2n可知:p=-2;q=10;r=-12 1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