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肿瘤,骨肿瘤-概述,1、发病年龄特点: 骨肉瘤-儿童,青少年 骨巨细胞瘤-成人 2、发病部位: 多为生长最活跃的部位,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骺则很少受影响。,骨肿瘤-概述,3、临床表现: 疼痛:进行性加重,疼痛突然剧烈发作,很可能是由于病理性骨折 局部肿胀: 良性T-多为坚实而无压痛 生长迅速的恶性T-弥散性肿胀,并有压痛 若T近关节,活动功能将受到限制,活动时将疼痛,并有肿胀和压痛。,骨肿瘤-概述,4、发病机制与X-线特性的关系: 原发良:边缘清,骨膜反应不明显; 原发恶:边缘不清,骨膜反应明显。 若骨膜被T顶起,可在骨膜下产生新骨,这称为Codman三角,多见于骨肉瘤。 若骨膜的掀起
2、是阶段性的,这样就形成板层状骨沉积,X-线表现为葱皮现象,多见于尤文氏瘤。,骨肿瘤-概述,4、诊断:临床+X线+病理+生化检查。 生化:血钙,血钾,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血钙升高骨-骨破坏迅速碱性磷酸酶-反映成骨活动-骨肉瘤升高男性酸性磷酸酶-表现前列腺癌已播散至囊外,所以这对骨转移有显著意义。,骨软骨瘤,1、最常见良性骨肿瘤,又称骨疣。 2、部位:多见于生长最活跃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3、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如压迫周围组织可影响功能, X线可发现单个或多个外向生长的骨突,形态不一;一般不恶变 治疗:小可不处理,大可作手术切除。,骨巨细胞瘤,1、病理:起源于松质骨的
3、溶骨性T,多见于年轻成人,属于潜在恶性。 主要细胞:巨细胞(破骨细胞)+肿瘤细胞 分级: :肿瘤细胞正常,有大量巨细胞-良 :肿瘤细胞较多,巨细胞下降-中 :以肿瘤细胞为主,巨细胞数量很少-恶,骨巨细胞瘤,2、临床表现: 局部有疼痛,侵及关节软骨-影响关节功能 X-线:瘤灶偏中心位、呈肥皂泡样阴影、呈膨胀性改变。 3、处理:首次手术治疗应彻底。局部刮除病灶;如为恶性应作广泛切除或截肢,化疗无效。,骨肉瘤,1、特点:恶性高,年轻病人。 2、病理:* 常见部位:股骨下端,胫骨或腓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分型:成骨肉瘤:形成T骨。溶骨肉瘤:骨破坏为主。 3、临床: 疼痛:主要症状。开始呈轻痛间歇发作,后加重而持续。 血钙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 X-线:Codman三角,有的有“日光射线”现象。,骨肉瘤,4、处理: 术前化疗3-8周,后作根治切除后置入假体的肢体保留手术或截肢术。术后化疗。,尤文氏瘤,1、特点: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 2、病理:* 起源于骨髓内原始细胞,多见儿童,多见于 股骨,胫骨,尺骨,跖骨。*早期向肺部转移。 3、临床:进行性疼痛,逐步加重。局部胀块可有压痛。 4、诊断: X线表现为病灶区呈葱皮样的反应性骨增生。 活检可确诊。 5、处理:手术,放疗效果都不好。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