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骨科王鸿飞第一节 锁骨骨折 解剖概要 S形,胸锁关节,肩锁关节 病因与分类: 间接暴力引起 (肩部着地 ) 临床表现和诊断: 健手托患肘,头向患侧偏斜 ,畸形、骨擦感,肿胀、压痛 治疗: 无移位者三角巾悬吊 3 6周 有移位者手法复位 , 8字绷带固定(锁骨固定带) 切开复位 :.不能忍受外固定.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合并血管 ,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第二节 肩关节脱位 分类: 前脱位(最常见) 后脱位 盂下脱位 盂上脱位 前脱位机制 间接暴力:外展、外旋暴力(推车) 直接暴力:向后跌倒,肱骨后方直
2、接撞击于硬物上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外伤史 特殊姿势: 健手托住患侧前臂 头向患侧倾斜 典型畸形: 方肩 肩胛盂空虚 Dugas征阳性 治疗:局麻手法复位为主 复位 Hippocrates( 足蹬法) 固定 单纯脱位三角巾悬吊 3周 关节囊严重破损者,用胸肱绷带固定 功能锻炼 第三节 肱骨干骨折 解剖概要: 中下 1 3交界后外侧桡神经沟 病因与分类 上中 1 3骨折由直接暴力引起 (横折、粉碎折 ) 下 1 3骨折由间接暴力引起 (斜折、螺旋折 ) 临床表现和诊断 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肿胀、压痛 桡神经损伤时垂腕、手背皮肤感觉麻木区 治疗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功能锻炼 早期主
3、动舒缩活动 中期逐渐肩肘关节活动 后期主动加大关节活动 第四节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肱骨下端扁而宽 ,前有冠状窝 ,后有鹰嘴窝 ,两窝之间很薄, 肘窝部二头肌腱与骨之间有肱动、静脉、正中神经通过 病因:间接暴力 伸直型 远折段向后上移位 ,近折段易损伤肱动脉、正中神经或桡神经 屈曲型 临床表现和诊断 肘部向后突出及半屈位畸形,肘后三角正常 骨擦音、反常活动、可触及骨折端 血管损伤多为血管痉挛 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于肘部肿胀轻,桡动脉搏动正常者 维持肘屈 50进行牵引 防止发生肘内翻畸形,桡侧侧方移位不必完全纠正 石膏固定角度 90100,桡动脉搏动减弱 伸直些 持续骨牵引 适于肘部肿胀
4、严重,并已有水泡,但无血运障碍者 3 5天后,肿胀消退,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失败 开放伤口 ,污染不重 有血管、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第五节 肘关节脱位 仅次于肩关节脱位 分类:后脱位常见 脱位机制 间接暴力,上臂伸直,手掌着地,尺骨冠状突越过肱骨滑车 临床表现与诊断 健手托住患侧前臂,肘关节半伸直位,不能被动伸直, 肘后空虚,可摸到凹陷处, 肘部三点关系破坏 治疗 复位 维持肘关节半伸直位,沿上臂和前臂的方向牵引推拉(不可强力伸直,防止骨折) 固定 肘关节屈曲 90,石膏托固定 2 3周 功能锻炼 第六节 桡骨头半脱位 脱位机制 5岁以下儿童,桡骨头发育未好,环状韧带很薄,
5、牵拉时环状韧带卡在肱桡关节内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上肢牵拉史 肘部疼痛,不敢活动,不能取物,拒碰 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压痛 线检查阴性 治疗 手法复位,拇压桡骨头,屈肘 90旋前旋后,轻微弹响声,不必固定 第七节 前臂双骨折 解剖概要 前臂由尺、桡两骨组成, 尺骨上端构成肘关节, 桡骨下端构成腕关节 , 上下尺桡关节活动使前臂具有旋转功能, 两骨之间有骨间膜 病因与分类 直接暴力:同一平面骨折(横、粉碎),软组织损伤重 间接暴力: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横、短斜),较细部位骨折(桡骨近端,尺骨远端) 扭转暴力: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螺旋、斜),较粗部位骨折(桡骨远端,尺骨近端) 临床表现和诊断 畸形、骨
6、擦音、反常活动,肿胀、压痛、功能障碍 治疗 关键在于恢复前臂旋转功能,移位复杂,重点解决旋转移位,分骨手法 双骨折,先整复稳定的骨折 双骨折均不稳定,先整复较粗部位(上段尺骨,下段桡骨) 稳定性相同,先整复尺骨(部位表浅) 先整复背向移位 用分骨垫、固定垫 切开复位内固定第八节 桡骨下端骨折 解剖概要 .桡骨下端 3厘米内骨折 桡骨茎突长 1-1.5cm 掌倾角 10 15 尺偏角 20 25 病因与分类 病因: 间接暴力 分类 Colles Smith barton 临床表现与诊断 肿胀、压痛、功能障碍 colles骨折多见典型畸形 银叉畸形 枪刺刀畸形 治疗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4-6周 保留两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