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e 工程师年终总结报告篇一:XX 年终总结总结研发工程师XX 年个人年终总结报告时间飞逝,转眼一年又即将过去,来公司两年了,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平时的耐心指点以及各位同事的关心帮助,让我在工作中得到不断成长和磨练,同时也领悟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会真诚待人,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实实在在地努力工作,少言多行,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多看书多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到平静于心,自律于行。下面我对 XX 年这一年来的工作、收获以及 XX 年努力的方向及自我要求进行总结如下:1、总结 XX 年度个人与部门的收获与不足:这一年来,本人爱岗敬业,从不迟到早退,本着实事求是的做事
2、原则,认真遵守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员工手册,虚心向自己的上级领导和同事求教,认真学习和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自己本职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熟知公司的核心系统以及前端柜面的知识,日常做好 5S 工作,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公司产品的检测方法,学会锡膏、锡线、助焊剂的非常规检验方法,协助编制或修改产品相关的技术工艺文件,协助领导解决客户在产品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现在的实验技能操作方面也比较专业化、规范化了,对自己检测的结果数据一直持负责任的态度,不弄虚作假。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自己的上级领导反馈情况,做到有效地解决分析问题。平时积极主动认真地查阅资料,协助领导购买评估需要完善的仪器设
3、备,不断完善公司产品、包材的质量允收标准。不断完善及规范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检验标准等体系文件,协助翻译产品的英文资料。认真配合并协助部门其他同事的工作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积极有效地完成公司上级领导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一年里,个人与部门在工作上都收获了不少,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所以自我评价是 88 分,不够优秀,现将问题总结如下:个人不足: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一是不够谦卑,好胜心强,比如与人沟通时,有时会比较急躁,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点自我为中心,导致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第二是不够沉稳、淡定,容易自己生闷气,不够宽容他人无心的过错,没能做到虚心地接受他人善意的批
4、评、教诲。第三是未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得失心太重,遇到不顺心的事会心浮气躁,偶尔还会抱怨,没能做到失意时坦然,得意时泰然。第四还不够好学,没能坚持每天都学习,只有心情好有空时才端起书本学习他人的为人处事方法。第五不够有仁慈心,还是有分别心,经常遇到那些行乞或者需要帮助的路人都要考虑下才会施舍,甚至看到那些四肢健全的年轻人行乞者不但不给予帮助还会用鄙夷的眼光看待他们。工作上对公司的一些体系程序文件不够熟悉,有时看待问题不够透彻,容易把问题理想化;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个别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协调。部门的不足:人员还不够用,很多时候会忙不过来,平时对我们的培训不够,比如岗位的技能、操作方法、作业
5、指导书、体系管理方面的培训不够到位;部门的管理制度及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方面还有欠缺;公司的一些质量体系文件还不够完善;还有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公司产品的检测项目以及实验设备(比如粘度计、印刷台)还不够完善。2、学习传统文化后自身的成长变化:通过观看张选老师讲的生命智慧视频短片,我的感受很深,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幸福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生活的尊重以及理解的程度。就像现在的我,虽然梦想很遥远,但是我每天依然要快乐、开朗,不庸人自扰,用真心和实际行动来温暖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学会与人友善,诚恳待人,要乐观坦然地面对生活,更要学会慷慨,学会谦虚,要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
6、相反的意见。而不是一贯地自我为是,就像每天早读的“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见者小” 。在日常常生活中,时刻谨记:留一点余地给惹怒我们的人,少讲两句,明白了得理更需饶人,就像张选老师说的我们有理的人更要让给无理的人。在公司上班,尊敬各位领导和长辈,同事之间团结互助,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努力做到诚敬谦和。工作中遇到问题,会及时与自己的上级、同事合理沟通,不带情绪地解决问题,做到心平气和,不抱怨,有智慧地处理问题。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勤奋、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进取,做一个不懈怠的人,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对自己的失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弥补,有任何的过失先从自己开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3
7、、做了哪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在家里,孝顺父母,感恩父母,认真听从父母的教诲,多与父母沟通,经常打电话回家耐心听父母在家遇到的开心事,不让父母内心孤独。了解父母的内心需求,努力工作,每个月发工资寄点零花钱给我父母。然后过年、过父亲节、母亲节时就给我父母亲买衣服鞋子,让父亲打扮舒适体面,让母亲穿的显年轻漂亮,给他们买喜欢的生日礼物,平时尽量报喜不报忧,不让自己的父母操心。尽自己所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回到家做些家务,洗衣刷碗,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赞美他们做的决定等,周末有空就和小侄子侄女一起看绘本讲故事,从小培养他的阅读习惯,买益智玩具给他们玩。学会珍惜简单的幸福,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知足常乐,
8、做一个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保持单纯朴素的人。4、对部门和公司的期望与建议:1)加强培训,比如进行体系管理、实验技能等进行培训;2)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规划,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3)加强体系管理方面,完善产品的检测标准、检测项目;4) 提高工作能力,希望能够跟着售后客服工程师去实践多学多看;5)进一步完善员工的待遇和薪资福利,适当改善宿舍条件,建议宿舍提供络、书柜,还有下班之后的娱乐设施,乒乓球桌室、羽毛球等室内体育锻炼场所;5、XX 年努力的方向以及自我要求:1)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完成上级交待的各项工作目标;2)做到平静于心,自律于行,继续用善的眼光看世界和他人;3)多看别人的长处,
9、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心境;4)经常检讨自己的妄为、过错,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5)不断努力进取,踏实务实,虚心向自己的上级和同事求教;6)积极主动收集资料,不断加强学习、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力争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期待与公司一起成长,共创辉煌。7)一些工作中做的不到位、不够细、不协调的地方会继续努力改进。8)通过不断努力学习、领悟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一个快乐幸福的职场人,尽职尽责,真正做到沉稳、细心,充满自信,做一个拥有人格魅力的人。此致, 敬礼 汇报人:*日期:XX 年 01 月 01 日篇二:IE 工程师的工作内容IE 工作执掌 一.新机种导入 BOM 的
10、对比与修改 工程图面的协助确认 新机种生产流程的制定 工时初定及其不断完善 新机种物料的辨识与确认 生产协助阶段制程缺陷的反馈 新旧机种的功能 外观的差异状况 新机种对生产线的特殊要求 -设备的准备 -工夹具的准备 -操作人员的准备 人力的确定与考虑 新机种的成本考虑新机种相关资料的建文件,以备查核 二.工时制定 制程改善 1.工时制定依据合理完整的动作分析(MTM)工时资料产量制程工时平衡排定工时宽放标准的制定(宽放率的合理制定)2.工时分析动作时间分析 MTM 资料其它工时数据 3.制程改善制程平衡,产量提升工时平衡,动作简化产量匹配治具化瓶颈改善增加设备,提高自动化 4.制程改善的效果评
11、价 三.作业动作分析 工法改善 1.作业动作分析 MTM 工时的分析 料件的摆放分析 人员操作的姿势分析 动作经济性原则(21 点) 专一体人机工程(动作分析中作业者的选择) 动作分析的细微化 2.工法改善工时考虑:工时冗余 工时瓶颈 作业性考虑:作业时间 作业难易程度 工治具的使用状况 成本考虑:原有成本 改善成本 改善后效益 四.人力评估 改善 生产线LAYOUT操作员作业难易度 作业量及安全性考虑 成本考虑 生产绩效考虑 标准产量考虑以制程分析为依据的生产流程改善 以出货需求量和标准时间为标准考虑 产能(最大标准产量)考虑 人力改善成本评估 五.成本评估 改善 1.成本评估 生产成本评估
12、 质量成本评估 环境成本评估 能源成本评估 材料成本评估 生产设备成本评估 测试治具成本评估 生产线人力成本评估生产线所用消耗品成本评估版权成本评估其它成本评估 2.成本改善直接人力工时的减少管理费用的减少减少材料的损耗提高机器设备的稼动率减少不良品的数量产能提升 六. 物流规划生产线物料类型 大小 种类 生产物料贵重区分生产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路线 生产物料备存 生产物料消耗统计生产物料的空间大小 环境状况工厂平面 LAYOUT 物料区与生产线位置摆放 路径最近原则路径畅通原则 以制程为依据 物流产能分析物料区规划:产量需求 周转周期 七.厂区 LAYOUT考虑产能,从而确定生产线空间考虑
13、所需物料区的大小位置考虑 WIP 区大小和位置考虑维修区的大小和位置 OQA检验区的大小和位置物流顺畅与最近原则厂区大小,面积,高度,防火等环境状况生产类型(系统加工线 前加工线)生产类型的匹配办公区规划通道规划线内和线外人力的排布设备排布LAYOUT 成本考虑新增区域 设备维护 八.生产设备需求规划 生产设备工具需求统计 日常设备工具耗损统计生产设备工具明细表(已有 未有 在购) 生产设备改善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生产设备的申请采购和及时补缺对新产品依据 MPI 所规定数量,下单并负责追踪对所需生产设备的功能和价格进行统计 生产线的扩充设备增加成本考虑设备增加效益考虑产能与设备匹配规划设备报废处
14、理 九.质量改善 制程改善 物料质量改善 工法改善 设备改善 工治具改善 作业意识提高 作业技能提高 防呆导入MN 的发行与控制十一.机种数据的建立资料归档相关的零件图,爆炸图和线路图 基本数据检验-BOM 的核对 控制数据的建立 工时数据的建立 资料的发行及其维护 十二.BOM 的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填写 BOM,修改 BOM 根据生产需求对BOM 进行维护物料的维护与修订:料号维护和阶层维护 物料的非正常消耗引起 BOM 维护 十三.生产效率的提升消除瓶颈,平衡生产线制作工治具,保证生产速度和质量消除多余和重复之动作(简化,合并,删除,重组)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减少不良产品的产生 物料物流
15、的改善 管理技能的提升现状的产能分析,核算,目标制定 十四.工治具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改善作业质量 制造设计的可行性 成本考虑 使用效果评价简单工治具的设计制作 工治具对操作者的影响 十五.日常作业SOP 的书写与修正作业的动作是否与 SOP 一致确认 计算生产绩效协助生产线解决问题测量每一机种时间,并制定出详细的 MTM 表格 首台机签核返工作业流程指导书 生产各部分的协调 当日工作进度生产质量报告和不良反馈 工程改善案执行指导练习生正确的作业方法篇三:组装 XX 年度总结报告XX 年组装部年度总结报告 XX 年已悄然过去,充满希望的 XX 年已然来临, 过去的一年任职组装部副理,很感谢
16、*公司领导对组装部的信任和这一年来所寄予的厚望,XX 年组装车间在公司领导下,克服诸多困难因素,完成了从深圳总厂到东莞分厂的搬迁,经过全体车间员工的共同努力,车间的综合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轨。在经过全体管理人的和在车间员工和班组长的共同努力下组装部基本完成了公司年度生产任务的各项指标,满足了公司业务部的产品销售初步要求,在过去的 XX 年里,组装部从原有的 10 条生产线,扩大到现在有 18 条生产线,组装自动机台从原有有 15 台达到现在的 20 台,车间的整体面积扩大到现在 3000 平方,一:现对组装部一年的工作予以回顾和总结如下: 1生产业绩: 2设备方面 3. 人员管理方面 4安全生产
17、方面 5组织架构方面 1生产业绩: XX 年度成品产出对比 XX 年度成品产出HDMI 全自动机台2工自型自动机台 1 台反向全自动机 1 台超薄全自动机 1 台118 全自动机1 台 031 自动机 1 台防尘门自动机台 1 台机台1 台防尘门带排线焊锡机1 台004 自动机台 2 台13 年机台新增 5 台,一吧垫高 SIM 卡未量产3. 人员方面XX 年 112 月组装人数保持在 80100 人左右, XX年 112 月组装人数保持在 60-80 人左右,XX 年组装机台在公司的支持下,自动化有时显的增加,产品的量化明显减少了对人员的依赖, 对部门的成品产出及出货都起到了关健的作用。4安
18、全生产方面XX 年组装在安全生产方面基本达标,无重大事故发生,4 月份在深圳车间有员工因操作不当,压伤手指,下半年6-12 月在东莞分厂无工伤事故发生,较深圳总厂时期有时显改善。5组织架构方面管理人员:主管、组长无人数增加(主管 1 人,组长3 人)因公司搬迁,在 610 月份其间,因生产调整,有临时增加组长 2 人,但因达不到部门要求,没能成为发展人才。员工在 69 月其间,因搬厂深圳工厂人员未能转至东莞分厂,东莞分厂人员 99%为新招进人员,工厂在初期人员较不稳定,加上 8 月份淡季订单减少,人员流动更多,东莞分厂建立之初,人员不稳定,流动性为 95%。二存在问题及有待改善事项生产部门在过
19、去的一年里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生产方面: 2、品质管理方面:3、物料消耗及成本控制方面: 4、环境及 5S 方面:5、组织架构及后备管理人员方面:1、生产方面:通过对全年工作数据统计和分析,组装部在生产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产计划的合理性:组装生产按周生产计划表 ,但还缺少一些数据依据,缺少比较准确的生产产能和产量评估,很多都是靠个人经验在编排,无法给车间明确准确的生产任务完成时间,这给生产任务的完成和车间现场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生产工艺的标准:部分新产品和有改进产品的组装没有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标准,造成生
20、产现场混乱和工时浪费。都是在按照过去的习惯操作方式在安排生产,3生产设备能力不足:组装现有的 20 台自动机,半数使用的年限都已比较长,功能和性能都不很稳定,有的基本无法达到当初计划产能,且有部分产品小卡系列导致一些产品只能在指定的 1 台或 2 台机上生产,这给生产上带了很大的压力,若遇此类产品不同客户同时下单量较大,就无法满足客户交期。如 814 小卡,183 小卡 025、107 都是半自动机台,机台老化及稳定性都较不理想。4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公司是订单生产模式,生产任务不充分,导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闲时员工没活做,忙时员工又不够。特别在东莞分公司建立之初,因为东莞分公司没有老员工,在公
21、司建立初期,员工流动性达到 90%,员工基本上没有做够半年以上,80%的员 3 个月出现离职,造成生产管理难度加大,品质不稳定,人员长期处于培训,适用,离职状态,而公司没有一定的年资或其它奖励,可以使员工长期且有发展性的工作下去,人员的不稳定,造成管理成本增加,品质异常多发,原材料损耗明显增加,部分产品因人员的不熟悉,产能长期未能达到生产要求。2、品质管理方面:XX 年度品质异常有增加,但从数据分析,上半年在深圳公司生产时客诉能有效控制,而在东莞分厂下半年,公司重点生产转至分厂,因各方面原因,客诉超过了生往年同期,客诉问题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我们在品质管理上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初步原因分析:1
22、员工品质意识淡薄:目前部分员工身上还存在产品质量事不关己,漠然置之的态度,只顾产量不管产品质量的生产现象;这与员工品质意识的培养,树立品质危机感,落实产品品质责任制做得不好有关,虽我们制定了奖罚责任制,但执行力度不够,实施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2缺乏全员参与品质管理理念: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全员参与的品质意识,还存在产品品质是检验出来的,不是生产出来的错误观念,把品质问题都往品管和技术部门推,出了问题没有及时分析原因和找出解决方法,确先推卸责任。有时会出现一个真空地带,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而且在有的时候,生产现场有管而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产品质量若光靠某个部门,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这需要我们全体
23、员工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没有员工的配合和管理人员的努力是达不到有效的管控和预防。 3缺乏品质记录控制:产品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如何完整记录产品过程品质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有了完善的品质记录,它将为产品设计更改、技术分析、数据查寻等提供准确的依据。虽然这方面在逐步改善,我们很多工作在做,但问题确一直在出,其实问题就出在细节上。 4由于人员流动较大,致使部分员工在技能方面得不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人员的不确定因素,不稳,造成了部分问题发现慢,管控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员工防范措施,很多问题都是在成品段或客户段才发现,造成了批量的不良,问题发生后才知道出现了异常,
24、品质管控中间环节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料,生产,检验,品质抽查,没有形成层层防范,从跟本上防止不良发生。(3)物料消耗及成本控制方面由于组装以前没有对物料消耗及成本进行有效的考核,有许多的非正常成本增加时有见到,如:车间生产经常超出比例订单数量,造成库存量增多,原料浪费;工具损耗率高、物料使用量过剩,员工装配方式法不当及物料储存不当引起浪费等等,这些不经意的浪费都都增加了制造的成本。 导致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有三个原因: 1、间物料的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执行力;2、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不够,经常为了减少工作量,怕麻烦,对数量的控制不重视; 3、仓库的物料发放数量控制不到位,为了节省时间,没有按单按量发
25、放物料,经常有多发少发的情况,而且还有车间物料员自己去拿的现象。4、对材料损耗没有明确的统计方法,在材料进料,领料,上线,生产,结单没有做数据统计对比,4、环境及 5S1车间的生产现场管理较为混乱,各种物料的摆放不整齐,标识标标牌也没有及时放置,没有做到定置定点管理。2还有就是环境卫生、机台卫生、等各种生产工序卫生很差,生产完毕清场意识薄弱。 3没有完全执行 5S 责任制,管理人员不要求,员工不感做,部分生产区域成了5S 死角。 4没有形成良好的每天打扫卫生习惯,员工和管理人员被动等待。5、组织架构及后备管理人员方面:XX 年是组装问题最多的一年,公司建立分厂,员工没有自愿跟随公司发展意向,管
26、理人员无后备力量支持,没有建立门永续发展核心,造成了对人员的依赖,对分厂的发展速度产能了一定的影响,东莞厂在建立这初,人员难招,人员不稳定,使公司整体搬迁都受到了影响,工厂没有足够人员可用,不能完全担负公司主力生产力,人员的后续力量不足,管理人员也是在多方经过商讨后才到分厂,所以 XX 年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先从管理人员与人员永续发展为出发点,公司的长久发展才不会受影响,企业以人为本,没有合适的人才,对部门及公司都会有影响。三、XX 展望,发展与改善面对 XX 年,全新的一年,组装部愿以全新的面貌,最饱满的热情去对待每一天,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克服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27、提高工作质量,加强生产效率管理,提升生产品质管理,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现场 6S,不断提高部门形象,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努力跟上公司发展步伐,为公司的发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根据本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不足,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组装部装人以下方面开展 XX 年度工作计划:1、生产方面改善: 2、品质管理方面改善:3、物料消耗及成本控制方面改善: 4、环境及 5S 方面改善:5、组织架构及后备管理人员方面改善: 6培训、考核与绩效改善:1、生产方面改善:1在 XX 年的首要工作,规范现有量产产品的标准产能,引进制程 IE 工程师,对现有产品按种类,型号,机台进行区分,用 IE 的标准手法来确
28、认制程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核对生产标准产能后,再对现有的产品制程提出合理性改善,使生产过程中,能有准确的数据,具体的量化管理模式,对机台,单工序,制程检验,从而从实际的数据中,分析中,提升产能。 2以生管的计划来推动生产,保证客人的交期,依序生产,杜绝生产混乱的现象,生管同时要有充分的数据来分析生产能力和预见生产瓶颈,让生产进度要顺畅有序地执行,从保证材料充足、品质合格的前提下,再行排配生产。3定期召开生产例会,落实生产进度,通过这样的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和沟通思想,增强团队精神,问题解决在先,先行对生产程中了现的排配问题进行防止错误的产能,让生产和排单能同时进行。4提高生产效率,调控人员。协同技术部对现有的量产机台进行统计,组装部提出具体的数据,对不良数,不良种类,不良率,生产嫁动率,产能达成率,提供系统的数据,在数据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