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探究.docx

上传人:西米老师 文档编号:212995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混凝土结构无缝 施工技术探究摘要:混凝土施工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整个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直接决定着整个施工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的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为现阶段建筑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无缝 施工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

2、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种:一是结构型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二是材料型裂缝,主要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 0.05-0.2mm 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

3、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二、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 1、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1 水泥品种的选择 水泥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中,当不考虑参合料时应优先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热,当掺参合料时应优先考虑普通硅酸盐水泥,在选择水泥品种和标号时,应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同时还要兼顾其耐久性。 1.2 粗、细骨料的选择 混凝土骨料的体积约占混凝土体积的 70%,骨料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砂、石的含泥量、粗骨料中针片状含量、砂的筛分析、石子的颗粒级配,都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

4、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应严格控制含泥量,有害杂质含量,一般使用连续机配的石子,区的中砂等。 1.3 混凝土搅拌使用水 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实体的质量,水中的有害杂志不仅能对混凝土中的钢筋造成锈蚀,同时还将影响混凝土的正常硬化等,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要严格控制有害杂志含量,其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搅拌用水应采用自来水。 1.4 掺合料的选择 矿物活性掺合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矿物掺合料是调整混凝土性能、配制大体积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不可缺少的组成材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降低水化热。既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又节约了水泥,从而满足了其

5、技术经济性要求。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粉等。 1.5 外加剂的选择 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外加剂有缓凝剂、减水剂、泵送剂、引气剂等,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不同,如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如果不减少水的用量,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当减少水而不减水泥的情况下,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如果减少水的同时适量减少水泥的用量,能节约水泥用量。同时,混凝土耐久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尽管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但正确合理的使用外加剂是非常重要的,如使用不当,会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在使用外加剂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材料情况和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参照有关技术资料,通过试验选取外加剂品种,确定

6、外加剂的参量和使用方法。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1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产生离析,混凝土自高处下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该超过 2m,当超过 2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以减少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整体性要求比较高,混凝土要连续浇筑完成,常采用大截面分层踏步式推移的施工方法,每层厚度应控制在 500mm 左右,以减少混凝土的内部温差,在已经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开始浇筑上层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 2.2 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应采取快插慢拔的方法,插拔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移动的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的 1.5 倍,振

7、捣已浇筑的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 5-10cm 为宜,以消除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接缝,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方法 为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具备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因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无纺布、麻袋、塑料薄膜等覆盖养护,并在表面经常浇水,浇水的次数及数量能够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一般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 10-12h 进行养护,对于比较厚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提前预埋用于测温的探头,以便能及时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度。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4.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当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收缩应力进行试验算,制

8、定相对应的温控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指标应满足以下规定:混凝土在入模温控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应大于 50 ;混凝土的里表温差不应大于 2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应大于 2/d;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 20。 4.2 搅拌混凝土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并适当加入缓凝剂。 4.3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水胶比,减少水泥的用量。 4.4 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如降低搅拌用水温度;粗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在阳光下暴晒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4.5 提前在混凝土的内部预埋冷却循环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水化热温度; 4.6 在搅拌混凝土时,可以掺适量的微膨胀剂,

9、使混凝土能够得到收缩补偿,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4.7 当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尺寸较大时,应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应力,同时有利于散发热量,快速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4.8 结合结构实体的类型,如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应配置用来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避免因收缩使混南宁图表面开裂; 4.9 大体积混凝土应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收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其在建筑施工中得以不断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方面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方法和新技术得以不断的应用,这对有效的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弊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