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党建新机制意见 *县坚持把社区党建工作放到城市大党建工作格局中统筹考虑、安排的工作理念,积极研究探索党委领导、政府协调、社区自主管理、辖区单位、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工作机制,使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形成社区党建齐抓共建的合力。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三级领导体系,在县级成立社区大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县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指导委员会在县委组织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组织、监督指导委员会决定的事项的落实情况;在各镇建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加强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将全县147个县直部门(单位)确定为10个社区共驻共建单位,实行了成员单位“委员制”,由
2、辖区内各成员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任委员,负责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工作,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协商议事等。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形成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民主自治议事层,社区工作者为管理操作层,社区内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齐抓共建的局面。 二是加大人、财、物扶持力度,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采取新建、置换、改建的方式,分别为8个社区提供了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办公活动场所,投入资金30万余,并为其购置了电脑、复印机、办公桌椅、娱乐器材等设备,解决了社区“无址办公”的问题。采取将社区办公活动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的方式,为8个社区拨付
3、办公活动经费44万元,每个社区达到56万元;同时明确社区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关系,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驻社区单位需要社区居委会帮助开展的工作,必须给与相应的职权和办公经费,解决了社区“无钱办事”的问题。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为社区招聘了51名中专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由县财政供养的事业编制中,每人每月由县财政发放800元工资;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从县直机关向每个社区各选派了1-2名机关干部到社区工作;积极大力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彻底解决社区干部“力量薄弱”的问题。 三是健全工作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党建工作动力。县委政府在
4、年初与县直各部门签订工作责任状时,将参与社区共驻共建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规定驻社区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评选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以及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都要征求所在社区党组织的意见。制定了*县农村(社区)能力建设“五星级”评比实施办法(试行),把社区党员学习实用技术、帮助弱势群体、带动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及参与社区建设情况等纳入党员能力建设的评比内容,由居、镇、县分层进行评比。开展了共驻共建“星光榜”评比活动,由各个社区党组织建立社区党建共驻共建工作台帐和大事记,将驻社区单位及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参与共驻共建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每半年由县社区大党建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成督查组对
5、各级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进行督查,对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成效明显的单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表彰,对共驻共建意识差、态度消极、工作不主动的单位在全县范围内给予批评,对年度受通报批评达到2次的单位,取消该单位和单位“一把手”年度评先选优资格。 四是创新活动载体,凸显社区服务功能。推行了党员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设立全程代办服务大厅,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党员服务等纳入全程代办范围,公开代办内容,明确办理时限、办理人,方便社区居民办理各种事务。通过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开办“爱心超市”、开通服务热线、发放爱心服务联系卡等方式,建立了无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为100个特困户发放了价值500元的医疗扶贫券,向100余名社区享受低保的居民、特困户、残疾人及孤寡老人发放了“爱心”服务卡。建立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由县直各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在站内开展家庭助学、助老助残、医疗卫生、家政维修、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县直各单位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开展规模较大的服务活动146次,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好事3140余件,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