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113391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组员:05 经济-汪明丽(40501028) 吴凌峰(405010753)多因素分析下的通货膨胀【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近二十年间的 CPI 指数变动规律的观察,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走势和通货膨胀的诱因,从众多因素中提取出 GDP 增长率、M0增长率、外汇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增长率等与 CPI 变化关系较为明显的几个因素,将货币主义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理论相结合,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抑制通货膨胀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关键词】通货膨胀;CPI;GDP;外汇;失业增长率一、问题的提出进入 2007 年,猪肉、鸡肉、牛肉、鱼、鸡蛋以及烹调油等生

2、活必备品的涨价,已经使得一般老百姓感觉压力增大。在中国大城市生活的成本正在受到全世界范围内诸多因紊的影响,中国央行正在提高存款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这和全球信贷普遍紧缩的状况更为接近。上周商业贷款的基准利率为 6.57%,而存储利率为 3.06%的负利率。官方公布在 5 月份,中国的通货膨胀达到最高的 3.4%,然而这却掩饰了农、副食品价格两位数的高增长。物价的增长促使工资标准的提高,一年中中国平均工资增长率在 10%左右,相应的中国公司的出口产品价格也有一定升高。同时,广州一些厂家透露给外国客户国家给予的占商品价值 6%一 12%的出口退税将在 2008 年年底被废除。一位在广州的英国商人说:

3、“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的产品价格将会上涨。 ”对于西方的公司来说,中国的出口产品将受到通货膨胀和低借贷率的影响而涨价,并同时波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同时中国政府在担心外来投资者的同时,更加关切国民经济现状:一部分人前所未有的富裕,然而更多的人被落在后面,有此可能产生各种政治问题。5 月份商业零售行业的股票市场提升了 15%,源干人们与去年相比在珠宝首饰方面增加消费 37%,在汽车领域增加消费 34%0中国主要的肉食来源一猪肉,价格上涨了 30%,成为低收入家庭开支的主要上涨因素。政府方面也加大干预措施,尽可能的掌控价格,最大限度的减少猪肉涨价对老百姓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官方调查员游走在潮湿的南方

4、街市以及炎热的广大的北方城镇市场查处猪肉投机行为的原因所在了。这些官方调查员会每 24/1、时向上级汇报一次猪肉价格,同时对投机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增加市场供给,最终稳定了猪肉价格。温家宝总理上星期三召开了会议,强调了政府要协调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并指出“中国的经济问题包括工业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投资过热,流通速度过快,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能源问题的挑战。 ”香港汇丰银行的首席亚洲经济分析师皮特.摩根说“主要的担心来自高速流通增长以及低利率,此外通货膨胀还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 ”此外,如果通货膨胀高出银行存储率,就很难阻止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储户将自己的积蓄投入股市,而现行的股市被很多经济学家视为有

5、很大的泡沫风险。面临着如此严峻的通胀问题,通胀的成因分析势在必行。二、理论综述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关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西方

6、经济学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主要分成三大学派: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同时市场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不需要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人为地调节通胀率;凯恩斯学派则认为,现实经济是高度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是通货膨胀的源泉,并推导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构学派不从狭义上研究通货膨胀问题,它试图从各部门经济生产率不一致来解释西方国家中价格上涨的长期趋势,认为由此造成了通货膨胀。三种通货膨胀的理论学派都曾很好地解释各自时期的通货膨胀问题,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但是它们都没有成为治理通货膨胀的灵丹妙药。由此可知,通货膨胀是个综合的经济现象,它的出现有它深层的经济理论根源和现实的经济体制

7、运行问题。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结果,因而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货币不断贬值是认识通货膨胀的要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的放开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开展,我国的物价水平也持续快速的上涨,存在着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然而我国通货膨胀的测度方法主要是从货币供求、货币流通速度、货币的购买力以及货币数量,即从货币方面来测度通货膨胀,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本文运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手段,从物价水平的上涨率与其它相关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各因素对物价水平上涨率的影响程度。三、模型设定(1)通货膨胀的衡量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

8、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货币价格持续下降或贬值的过程。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我们采用 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2)数据性质的选择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结果,因而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货币不断贬值是认识通货膨胀的要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的放开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开展,我国的物价水平也持续快速的上涨,存在着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然而我国通货膨胀的测度方法主要是从货币供求、货币流通速度、货币的购买力以及货币数量,即从货币方面来测度通货膨胀,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本文运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手段,从物价水平

9、的上涨率与其它相关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各因素对物价水平上涨率的影响程度。(3)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通货膨胀成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GDP 增长率。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经济主体的竞争和主动选择性增强。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到一些重要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说明在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物价上涨的强大动力。这种动力是伴随经济增长而形成的。在货币经济时代,货币信用带动经济运行。由于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是不能保证时刻匹配的,那么物价的上涨就可能防止对经济的压抑,并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2、外汇储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 外

10、汇储备在一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处于资产方, 因此它的波动必将引起负债或其他资产的波动。在短期内, 如果将存款准备率与其它影响资产、负债的因素看成是稳定的, 那么外汇储备波动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一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变动, 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这种波动将进一步放大, 从而影响货币供给,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最终会传递到价格的变动与利率的变动。 从长期来看, 价格的变动与利率的变动又会影响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外汇储备的变动。 接着, 外汇储备的波动会引起下一轮其它经济变量的变化。外汇储备增加直接增加了中央银行的资产, 中央银行为使其资产负债平衡, 有两种选择: 一是减少其它资产, 二

11、是增加负债。如果是减少其它资产, 那么中央银行的负债规模不变, 基础货币投放保持不变。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知, 减少其它资产主要是减少央行对政府债权或减少对金融机构债权, 而这会对经济产生紧缩作用, 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如果是增加央行的负债, 主要是增加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和存款, 或增加政府在央行的存款, 或者增加货币发行。 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对经济影响较大 , 不宜经常调整, 提高准备金比率也是对经济的紧缩。 增加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资金使用情况; 增加政府存款也要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因此, 央行对金融机构和政府实施干预的难度较大, 且这种干预也不能持久进行下

12、去。 最终, 央行只能选择增加货币发行。3、流通中现金增长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扩大再生产模型我们可以做以下分析:其模型 G-W.PW-G,这个模型很直观地表现了社会要发展,其扩大再生产必须是连续的,在扩大再生产的销出部分,由于我国 GDP 的增长,也就是模型中的 W增加了,同时 G作为模型中的分配部分是根据 W来确定的,这个分配部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的生产供应,也就是 G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我国的分配部分出现的是征收高额税负,而且税收的增长大于了 GDP 的增长,造成了社会中资产的留存不足,由此,我国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持续进行就采取了再发货币,从而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4、 失业率

13、。.通过分析,城镇登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有着最为明显的关系,失业率每上升 1%,CPI 指数上涨 0.478 个百分点。这样就形成一种高投资、高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高通货膨胀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在我国的经济转轨过程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显示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不相符的正相关关系。(4)模型形式的设计本文从多因素分析入手,区分各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通过对1986-2004 年数据的观察,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GDP 的高速增长;M0 的过量发行;M0 外汇的急剧增加;失业率的增加。建立数学模型:y =c+1g+

14、2m +3w+4s+u其中,yCPI 增长率;gGDP 增长率;m流通中现金(M0)增长率w外汇增长率;s城镇登记失业增长率。u随机扰动项四数据的搜集表 1 1986-2004 年对我国通货膨胀有较大影响的几个因素的数据表(单位:%)年份CPI 增长率GDP 增长率流通中现金(M0)增长率外汇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增长率19860.0574929310.11890570.189264609-0.27606180.1047297319870.0717410320.14715150.1623238230.291139240.03687635619880.158321060.19866960.31841

15、6120.13315540.06617150619890.1523096130.11714920.0938428870.392432430.21619476119900.0302663440.08834960.1094388140.499684490.01383089819910.0327868850.14377840.1678519730.48908438-0.08863636419920.0599889930.18720620.267112546-0.11670010.03296703319930.1281190020.22883350.2606612440.08283410.133333

16、33319940.1941221960.25947080.1953598770.589325840.11764705919950.1459709380.18827580.0756724540.298612720.08461538519960.0765477280.13994810.1041467850.299269730.05967450319970.0272916050.08602640.1351595660.249202950.0298245611998-0.008074160.08534120.0916263540.034975170.0017513131999-0.014255380.

17、00759750.1673144810.062809120.00695652220000.0039274920.08696040.0817050780.065825550.03361344520010.006900690.07807440.0660407420.219597950.1262848752002-0.008166960.07896640.0919782380.259218520.11558441620030.0119545730.10969480.1249873390.289755020.037520040.0376761580.1452810.0802252620.3388590

18、90.03264812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表 1 的数据均是通过用下一年的数据与上一年的数据之差,然后再与下一年的数据相除。五模型的估计与调整1.模型估计用 EVIEWS 进行多因素回归,可得: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4/07 Time: 11:18Sample: 1986 2004Included observations: 19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0.0863170.021177-4.0760170

19、.0011G0.6013960.1627063.6962180.0024M0.1938190.1379051.4054490.1817W0.0738790.0392031.8845360.0804S0.3909470.1133403.4493360.0039R-squared0.838928?Mean dependent var0.061312Adjusted R-squared0.792907?S.D. dependent var0.064486S.E. of regression0.029346?Akaike info criterion-3.998380Sum squared resid

20、0.012057?Schwarz criterion-3.749843Log likelihood42.98461?F-statistic18.22939Durbin-Watson stat0.920592?Prob(F-statistic)0.000019数学模型方程可写为:Y=-0.086317+0.601396g+0.193819m+0.073879w+0.390947s(0.021177) (0.162706) ( 0.137905) ( 0.039203) ( 0.113340)T=-4.076017 3.696218 1.405449 1.884536 3.449336R2=0.8

21、38928 DW=0.920592经济意义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随着 GDP 增长率的增长,流通中现金(M0)增长率增长,外汇增长率增长,及失业率的增长会引起我国 CIP 指数的上升。模型采用的线性函数形式可以说明这一点。统计检验:从回归结果中可看出 R2 比较高,说明拟合优度较好,F 统计量较大,相应的 P 值也很小,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各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因变量“CPI 增长率”有显著影响。计量经济学检验:第一步: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变量 M 与 W 的 T 值较小,相应的 P 值也分别是 0.1817 和 0.0804,说明模型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用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法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

22、数矩阵,如下:MGSWM10.546099349587202-0.0326046083290841-0.324393522415178G0.54609934958720210.2390919966545970.179385778780898S-0.03260460832908410.2390919966545971-0.0335496856735503W-0.3243935224151780.179385778780898-0.03354968567355031可看出 M 与 G、M 与 W 的相关系数都较小,因此,虽然 N、W 变量未通过 T检验,但相关系数较小,也就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老师

23、后无法解决) ,鉴于整体回归效果较好,故保留这两个变量。第二步:异方差检验首先,我们观察个变量与残差之间的关系通过散点图我们可以得出模型中残差的变化都很无规律,可初步判定无异方差,然后,我们进行 WHITE 检验,检验结果如下:由图可看出,nR2= 16.10231,由 WHITE 检验知,在置信水平为 0.05 的情况下,查卡方分布表,得临界值 23.6848,比较 X2 统计量和临界值,因为nR2X2,所以接受原假设,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第三步:自相关的检验*由回归结果,DW=0.920592,查 DW 统计表可知,DL=0.859 ,DU=1.848,模型中 DLDWDU,说明不能判定

24、是否有自相关,所以我们暂认为模型是不存在自相关。第四步:由于我们的数据是经过差分求比得出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时间序列数据,所以不考虑平稳性问题。所以我们最终的模型估计结果为:Y=-0.086317+0.601396g+0.193819m+0.073879w+0.390947s(0.021177) (0.162706) ( 0.137905) ( 0.039203) ( 0.113340)T=-4.076017 3.696218 1.405449 1.884536 3.449336R2=0.838928 DW=0.920592六结论1)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 GDP、货币供应、外汇储备、失业率与通

25、货膨胀与之间存在均衡关系,以上论证的四种因素对通货膨胀确实存在较直接的影响。2)高失业率对通货膨胀有着直接的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正相关性在目前的经济理论中并无阐述,因此,这个异常的关系只能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来解释。原因主要归于:投资效率的低下,无法取得与之相匹配的就业率。通过对 1990-2004 年实际数据分析,投资平均每增长 1%,GDP 则相应平均增长 0.351%,投资的影响对经济增长明显较小(在投资的弹性系数中,我国最高仅达 1.29,但在2003 年骤降为 0.38)。我国历史上转换率最高是 0.5 左右,最低只有 0.22。投资需求过旺和货币增加势必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

26、使通货膨胀加剧。与此同时,大量企业实行“减员增效”的方针策略,从而导致隐性失业转化为显性失业,劳动力资源大量释放,失业率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形成一种高投资、高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3)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从而可以减缓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4)外汇储备的增加常常会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后, 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直接增加了货币供应总量, 使社会总需求增应增加, 只能通过物价上涨来实现商品市场供求均衡。 本文未能从人们还普遍认为的粮价上涨,能源产品价格上涨,居民收入水平等影响因素分析,这主

27、要是因为微观经济活动都是在宏观的经济运行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我们选择了从宏观层面来分析。七政策建议1、通货膨胀妨碍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要对我国目前的投资状况加以限制,尤其是对过热产业的限制以及结构性过热产业的调整,使投资稳步下降到一个合理的范畴;同时,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消费。2、降低货币供应增速。在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必再延续前几年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超高增长来诱导经济回升的策略,而应该将货币政策的重心转移到维持经济在低通胀下的健康成长上来。因此,需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使其与名义 GDP 的增速保持恰当比例,从而减少超额货币的积累,

28、以免进一步加大通胀的压力。今年上半年,央行连续 5 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由 2006 年末的 9%一路上升为 115%。而存款准备金率每提高05 个百分点,大约能够冻结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资金 1500 亿元。这正是央行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抑制投资过热和资产泡沫打出的几记重拳。3、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国家应加强外资流入和外汇占款因素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深层次专题研究,建立外汇与人民币资金配套运行机制,加强对外资流入规模和配套人民币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建立适度外汇储备规模。4、 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起

29、,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 这有利于改变我国外汇市场机制的扭曲状况, 使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真正反映供求的变化, 并朝着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动。目前应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 可考虑实行目标区制并适度扩大汇率浮动的区间, 这样一方面约束了汇率波动的范围维持较为稳定的汇率水平及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另一方面在汇率目标区内汇率的形成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 这既提高了外汇资源的配置效率, 也使央行不必频繁入市增加外汇备, 消除了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5、

30、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使用效率。 外汇储备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重要的经营资本。 必须认真研究其使用方式, 努力提高外汇储备的经济效益。 在保持国家对外支付能力的前提下, 将新增外汇储备用于扩大国内投资, 将这些外汇用于进口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所需的技术设备, 这可以缓解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还可以解决国有企业技术改造, 资产重组所需资金的短缺问题, 通过依靠自己的资金而非外资, 加快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 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6、建立外汇储备调控目标体系, 并辅之以相应的国际收支政策。可根据进出口额、外债偿还、外汇市场干预、机会成

31、本等方面的要求, 制定外汇储备的上下限, 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通过外汇市场吞吐来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可使央行没有必要对外汇承担被动托盘的义务, 使外汇供求关系反映市场规律对汇率的调节作用, 同时也使汇率回归到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 对超额外汇储备可拿出进口粮食、原材料等。另外可提前归还一批到期的外债, 减少高峰期偿债的压力。7、提高央行的宏观调控效率。 中央银行除了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买卖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 开展再贴现业务增减基础货币、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约束基础货币外 , 还可以通过制订外汇管理政策以加强调控。 比如允许银行间外汇交易, 让外汇市场分流人民币资金, 建立外汇储备

32、基金, 开展外汇资产交易。在现行政府债券有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外汇回购协议来实现外汇所有权在规定时间那转给指定的商业银行, 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减少, 商业银行则将这些外汇在外汇市场上作掉期交易, 以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危险, 这样作的好处是, 央行一方面没有动用外汇占款就调控了外汇供求, 另一方面通过回购协议调节了商业银行超额储备。8、合理解决就业问题。从我国情况来看,西方理论在我国不适用,通货膨胀无助于解决就业。但是,过高的经济增长导致通货膨胀,既然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利于长期稳定就业。对于就业问题:(1)反思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以“产出增长为中心”向以“就业增

33、长为中心”的转变;(2)处理好发展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以“就业增长为中心”;(3)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真正为非公经济的发展解忧松绑,实现“国退民进”,为就业的增长提供更多机遇;(4)重视发挥教育的就业功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双重目标的最优捷径。9、加强收入分配改革。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的特点,首先是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双重因素引发的商品价格上升;其次是由于贫富分化悬殊,导致虚拟资产和房地产的价格逐渐脱离其内在价值,出现了股价和房价的泡沫。目前是股价和房价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提高了商品的成本,促使各种商品价格不断上升

34、。目前这轮通货膨胀的危险性要远远高于前两种通货膨胀。第一种通货膨胀是多数人手中有钱,但却为买不到商品发愁,是一种大家相对平等条件下的通货膨胀,基本不存在社会矛盾。第二种通货膨胀只涉及到房价和股价,对于留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和城市居民来说,基本没有影响,只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有一定的影响;第三种通货膨胀涉及面大,影响的人群广,对于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来说,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甚至生存都面临着困难,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此,政府高层必须对本轮通货膨胀高度重视,从前文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可以认为在进行价格管制和宏观调控的条件下,政府须积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35、,加强对教育乱收费的查处力度,监督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真正发挥工会等维权组织的作用,提高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供需平衡,才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10、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鉴于 CPI 指数与通货膨胀的高度相关关系及预期在通胀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使人们确立未来物价将保持稳定的看法在防治通胀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首先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计划,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特别是对于粮价等牵涉城乡平衡发展大计、应该合理回升的因素,应通过库存储备和产

36、量计划的调节,使其价格保持每年稳中略升的态势,避免因供求缺口过大以致价格突然暴涨的现象,进而对物价预期造成冲击。【参考文献】1 陈龙.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12).2 郭锐,吴桂平.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4).3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谈中国通货膨胀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5(5).4 曾康霖.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J.金融研究,1995(3).5 陶士贵.影响通货膨胀的新因素:外资流入与外汇占款J.国际贸易问题,1995(5).6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货币政策理论与实务,2004(9).7 丁鹄.通货膨胀释疑J.金融研究,1995(1).8 许晓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J.陕西金融,199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