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80025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17 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间:150 分钟第卷(选择题,140 分)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 、 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文献记载因受编纂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B. 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C. 出土文物证明刘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D. 史书上“荒淫无道”的记

2、载是对刘贺的丑化【答案】B【解析】文献记载虽然受编纂者主观影响,但仍具有很大历史价值,故 A 错误;考古出土文物有“论语 、 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 ,说明刘贺注重学习儒家思想,与汉书记载“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不符,说明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故 B 正确;C 明显不符合材料,排除;D 选项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解读,排除。2.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本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A.

3、 反映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门下逐渐承担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说明官员有专业化、政务化的趋势要求,故 A 选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中枢机构政务化,而不是协调部门的关系,故 B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 C 选项错误;中枢机构政务化仍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没有遏制皇权,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A。- 2 -3. 据统计,明代江西商帮每年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中粮食达 500 万石、茶叶 500万斤、夏布 230 万匹、售纸 50 万

4、两及杉木、蓝靛均居全国之首。材料表明商帮A. 获得了人们的大力支持 B. 有利于整合地方商业资源C. 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D. 经营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答案】B【解析】据材料“粮食、茶叶、夏布、纸及杉木、蓝靛”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商帮整合地方商业资源用于出口,故 B 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帮获得了人们的大力支持,故 A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江西商帮与其它贸易组织作比较,无法说明商帮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故 C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经营的产品不限于农产品,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于“整合地方商业资源”这一新的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在日常训练和教学中,学生如

5、果只限于历史一科的知识范围,显然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的能力要求和趋势, “整合地方商业资源”更多的是属于政治和地理的术语,应该注重融合。4. 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A. 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 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 D.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黄宗羲的思想都属于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没有颠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中孟子也没有指出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6、,故 B 选项错误;两者都主张制约君权,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故 C 选项正确;,孟子和黄宗羲也没有主张民权绝对高于君权,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5.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学科.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答案】D- 3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7、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近代列强侵华导致天朝惊梦, 随后洋务派自强求富, 甲午梦碎, 再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专制梦醒, 解放战争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建立新中国, 建国梦成, 改革开放后,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富强梦起航, 故 B 项正确, A、 C、 D 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6. 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中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以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的姿态出现,而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材料说明A. 价值观念影响人的社会行为B.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完全脱离了历史轨迹C. 五四运动

8、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 新文化运动完全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深受西方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在运动中以激烈的反传统的状态出现,说明价值观念影响人的社会行为。故答案为 A 项。新文化运动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运动,B 项说法错误;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没有表现出全盘否定西方文化的特点,排除 C 项;D 项说法绝对,排除。7. 下表是 19531959 年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统计表年份 投资总额(亿元) 比重(总 100)注:沿海指粤、闽、浙、苏、鲁、冀、辽七省和京、津、沪三市,其他省区为内地沿海 内地 沿海 内地19531957 年 23008 26

9、275 467 5331958 年 10505 16345 3924 60761959 年 12658 22314 3619 6381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 沿海地区成为大跃进运动的重灾区- 4 -B. 内地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沿海地区C. 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D. 国家重视改变经济布局不合理状况【答案】D【解析】1958 年大跃进运动开始,A 选项时间不符合材料;材料反映的是基本建设投资统计数据,与工业总产值无关,排除 B;国家加大对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目的在于扭转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格局,并非要实现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故 D 正确,C 错误。8.

10、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 21 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A. 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 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C. 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 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答案】A【解析】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是跨制度合作,丰富了“一国两制”内容,故 A 正确;“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无法体现“独特的优势” ,排除 B;CD 选项无法体现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

11、经济带“独特的优势” ,排除 CD。9. 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 。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A. 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 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C. 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 D. 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答案】B 学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想的政体,从政体的具体内容来看已经涉及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即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并未如

12、此的完善,并不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选项 A 错在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的是洛克而非亚里士多德,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愿望而非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5 -10. 1830 年,英国下议院会议开始正式允许记者在议院楼上旁听;1834 年火灾后新建的议会大厦则专设了记者席。此做法A. 削弱了议会的权力 B. 扩大了民主的范围C. 完善了代议制民主 D. 完善了责任内阁制【答案】C【解析】代议制民主是选民选出的代表组成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作为选民的代表,其行使权力的行为应当让

13、选民知晓并接受监督,材料中的做法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是完善了代议制民主。故答案为 C 项。A 项说法错误,排除;B 项与材料无关,记者们不是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材料所述与责任内阁制无关,排除 D 项。11. 1947 年 3 月,杜鲁门致国会咨文称“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 “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企图的征服”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冷战是全球范围内的权力斗争 B. 冷战既是权力斗争也是观念之争C. 冷战是全球范围内的观念之争 D. 冷战就是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竞争【答案】B【解析】据材料“在两种生

14、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 “必须支持那些自由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杜鲁门主义的内容,体现了冷战的开始,冷战充斥于政治权力、思想观念、经济竞争等方面,故 B 选项正确;A 选项只限于“权力斗争” ,故 A 选项错误;C 选项只限于“观念之争” ,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只限于“经济和政治领域” ,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12. 1958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 1973 年它才成为欧共同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 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A. 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

15、敌对状态 B. 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C. 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C【解析】材料无法体现“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排除 A;B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根据“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 ,以及英国由拒绝加入欧共体加入欧共体脱欧公投,反映出国家利益是英国处理和欧共体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故 C 正确;D 选项材料无法体现。【名师点睛】- 6 -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内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英国对待欧共体态度的变化也是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出发的。第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13. 在加速发展的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

16、保障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子女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得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中国传统养老不但注重物质奉养,还要顾及精神需求。 礼记记载:“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外,历朝统治者都对家庭养老格外关注,经常对年长者需要赡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免赋役等方面的挟持。摘编自刘勇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研究材料二欧洲的广大农村地区从中世纪开始,流行一种老年人与年轻人签订退休协议的习俗。年迈的农夫或

17、其妻子将农场及相关财产转让给家中的年轻人,年轻人按照与老年人签订的协议,定期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物品。中世纪贵族们在晚年将大笔财产赠与修道院而被接纳到宗教团体中来,从而保证了老年赡养。这种做法在工业化初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扬,不仅是贵族,就连手工业者等劳动者也开始用这种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老年生活了,与人们签订养老契约的机构扩展到地方政府、兄弟会、友爱社等众多机构,革命性的出现了与老年人签订养老契约的专业机构,这成为近代养老保险的前身。德国在 1889 年率先推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此后,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 20 世纪 60 年代,西欧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撑下

18、不断膨胀,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中最重要的福利保障制度。摘编自张海川西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养老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洲养老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答案】 (1)同:都以家庭养老为主异:方式:古代中国受道德约束、中世纪欧洲以契约维系;古代中国家庭赡养与国家扶持相结合、中世纪欧洲是家庭养老与教会养老相结合;古代中国养老兼顾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西方以物质供养为主。(2)趋势:社会化、制度化、福利化学科.- 7 -原因:对传统养老方式的继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19、;国家干预经济,调解分配的重要手段。【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养老的异同以及近现代欧洲养老演变的趋势,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1)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养老的相同点,根据材料中的“子女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和“年迈的农夫或其妻子将农场及相关财产转让给家中的年轻人,年轻人按照与老年人签订的协议,定期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物品”来看,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养老的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子女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和“年迈的农夫或其妻子将农场及相关财产转让给家中的年轻人,年轻人按照与老年人签订的协议,定期向老

20、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物品” 、 “历朝统治者都对家庭养老格外关注,经常对年长者需要赡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免赋役等方面的挟持”和“中世纪贵族们在晚年将大笔财产赠与修道院而被接纳到宗教团体中来,从而保证了老年赡养” 、 “中国传统养老不但注重物质奉养,还要顾及精神需求”等信息分析得出。(2)近现代欧洲养老演变的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中最重要的福利保障制度”等信息分析得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家庭、国家、社会和传统等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说明。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解读下列

21、宋诗,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要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答案】示例:观点: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从不同的立场、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论证: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亚非拉地区而言,由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和西方宗教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对世界格局而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8 -结论: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有助

22、于提升理性思维水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第一.理解此诗内涵,主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得出观点。第二.根据设问要求“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 ,论证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从不同的立场、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新航路开辟,针对这一事件,站

23、在不同的立场(欧洲、非洲、亚洲、世界) ,会有不同的认识。故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考生在第 44、45、46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纠绳不法” ,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 ,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

24、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 年)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一一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监察制度有哪些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监察制度改革进行评价。【答案】 (1)变化:宋朝的监察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监察官员日趋专业化;监察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监察制度日益完善。(2)评价:

25、加强了对地方控制,避免了藩镇割据;规范了官僚队伍;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了皇权专制;帝王耳目,实际效能有限。- 9 -(2)依据第(1)问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分析影响,进一步联系所学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影响。【名师点睛】宋代监察制度改革是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一部分,因此,分析影响时除了依据材料外,还要联系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回答。16.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纽伦堡审判在 1945 年 11 月 20 日至 1946 年 10 月 1 日进行,选择纽伦堡富有寓意,因为它被称为纳粹党党代会之城,1935 年又在这里通过了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

26、案。法庭在一年内开庭 216 次,以大量确凿的证据指控上述战犯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多项罪名。1946 年 9 月 30 日,法庭宣读了长达 250 页的判决书,判处戈林、里宾特洛甫、凯特尔等 12 名战犯绞刑,无期徒刑 3 人,其他几人分别判 20 年、15 年和 10 年有期徒刑,巴本等 3 人被判无罪。学科.东京审判于 1946 年 5 月 3 日至 1948 年 11 月 12 日在原日本军部举行。两年半的审判中,先后开庭 818 次,法官内部会议 131 次,出庭证人 419 人,779 人提供书证、物证达 4336 件,审判英文记录达 48412 页,判决书长达 12

27、31 页,最后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 7 人绞刑,16 人无期徒刑,其他人被判有期徒刑。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不仅是对二战时期法西斯罪行的大清算,同时也揭开了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刑法的新篇章。据沈永兴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两场世纪大审判的比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场世纪大审判地址选择的理由。(2)根据材料,指出两场世纪大审判共同的特点。【答案】 (1)理由:纽伦堡是纳粹党党代会之城,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策划者,选择这两地方审批,有彻底清算法西斯主义的滔天罪恶,以达到根除法西斯主义的目的。(2)特点:规模大、时间长、动用人力物力多、影响

28、巨大;审批注重人证、物证、书证等确凿证据;都是正义的审批,体现了人类正义和国际法的尊严;通过惩罚战犯而震慑战争犯- 10 -罪,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拓展并丰富了国际法的空间和内容。【解析】本题考查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1)两场世纪大审判地址选择的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选择纽伦堡富有寓意,因为它被称为纳粹党党代会之城” ,再联系所学,从日本军部的性质以及对清除法西斯罪恶的作用来分析说明。(2)两场世纪大审判共同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纽伦堡审判在 1945 年 11 月 20 日至1946 年 10 月 1 日进行”和“东京审判于 1946 年 5 月

29、 3 日至 1948 年 11 月 12 日在原日本军部举行” 、 “法庭在一年内开庭 216 次”和“两年半的审判中,先后开庭 818 次,法官内部会议 131 次,出庭证人 419 人,779 人提供书证、物证达 4336 件,审判英文记录达 48412 页,判决书长达 1231 页” 、 “以大量确凿的证据指控上述战犯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多项罪名” 、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不仅是对二战时期法西斯罪行的大清算,同时也揭开了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刑法的新篇章”等信息归纳得出。点睛:本大题的两小题均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

30、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特别是第二小题对两场世纪大审判共同特点的比较分析,要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层归纳,得出材料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阐述特点的;然后把两则材料中的同类信息放到一起,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概括,得出需要回答的要点。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鉴于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刘铭传建议立台湾为行省,得旨允准。光绪十一年(1885年) ,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他在台六年励精图治,功勋卓著。刘铭传初到台湾时,生番土著“窟穴” ,盗城出没其间,时常侵扰百姓;而大户籍着治安之名趁

31、机敛财招幕壮丁, “抗官吏,赋税不以时至” 。铭传恩威并施,亲督将吏剿抚,后诸番皆臣服归化。后又丈量田亩,视地亩肥瘠订立课赋标准,又创茶盐、金、漾、樟脑之税,台湾府库“始岁入九十万,后至三百万” ,结束了仰赖福建财政支援的历史。刘铭传“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 ,在台“碎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 。他还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等, “合防益目” 。摘编自王树坍刘铭传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治理台湾的主要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铭传对台湾发展的作用。- 11 -【答案】 (1)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招抚土著人民;丈量田亩,订立赋税标准,创茶盐等税;筑铁路、开办近代通讯事业;筑炮台、购火器等,加强防卫力量。(2)加强了中央对台湾控制,提高了台湾的行政地位;改善了台湾地方治安与交通,有利于台湾的开发与发展,推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历程;提高了台湾的军事防御能力。【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刘铭传治理台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2)本题考查的是刘铭传治理台湾的作用,学生通过其措施答出对地方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对台湾自身经济和军事建设的作用等方面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