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国企完整制
度汇编(精全)
20XX年XX月
多年的企业涔询顾诩遢,经过实战脸证可以落地抑亍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戟用M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4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信息彳t工作管理 4
第三章:内部电脑安全管理 5
财务管理制度 6
第一章:总则 6
第二章:流动资金管理 6
第三章:成本管理制度 8
第四章:财产物资定期盘点管理制度 12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13
第六章:存货的管理制度 17
第七章:货币资金管理 21
第八章:关于重新调整差旅费补贴标准的有关通知 23
计划、调度、生产管理制度 24
第一章:总则 24
第二章:年度综合11划管理制度 25
第三章:全面计划管理 27
第三章:计划管理的组织机构 27
第四章:统计工作制度 29
第五章: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31
第六章:关于工厂特急件生产过程的特别办法 32
第七章:关于建立生产管理汇报制度的规定 32
第八章:在制品管理制度 34
第九章:毛坯库半成品库管理制度 35
第十章:月度作业计划的编制及管理办法 36
第十一章:生产协'作管理制度 37
第十二章:安技措施计划制度 37
第十三章:安全生产各级责任制 38
第十五章:安全生产守则 43
第十六章:安全生产教育制 44
第十七章: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44
第十八章: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5
第十九章: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46
第二十章: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46
第二十一章:安全生产奖惩规定 47
第二十二章: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49
第二十三章:工业卫生管理 49
第二十四章:环境保护管理 50
第二十五章:危险彳^业审批制度 51
第二十六章:保健食品发放管理 52
第二十七章: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53
第二十八章: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54
第二十九章: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管理制度 55
第三十章:厂区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56
第三H^一章: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办法 56
第三十二章:冲压木刨安全管理制度 59
工具管理制度 59
第一章:总则 59
第二章:工具、工装管理 59
第三章:金刚石刀管理制度: 67
第四章:废旧工具的管理 68
第五章:刀具复磨规定 69
第六章:工具报损与赔偿 70
设备管理制度 71
第一章:总则 71
第二章:设备管理制度 71
第三章: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74
第四章: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74
第五章:设备事故报告分析处理制度 75
第六章:设备三级保养及检查制度 76
第七章: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77
第八章:设备大修理质量检查、验收移交制度 77
第九章:设备的使用制度 78
第十章:备件管理制度 80
第十一章:进口设备管理办法 80
第十二章:特种动力设备管理制度 82
第十三章:能源管理制度及各部门职责(暂行) 82
第十四章:设备检查评比与奖惩制度 85
第十五章:能源定额管理办法 86
第十六章: 动力管线管理制度 92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93
第一章:总则 93
第二章:采购计划管理 93
第二章:物资采购管理 94
第三章:分承包方(外协、外供单位)应具备的质保能力基本条件及评定办法 94
第四章:生产物资领用制度 95
第五章:物资统计管理 96
第六章:废旧物资管理办法 96
产品技术管理制度 97
第一章:总则 97
第二章:设计室职责与权限 97
第三章:产品设计 设计技术文件编制 98
第四章:产品图样和设计技术文件更改规定 1 01
第五章:技术图书、资料管理 1 03
第六章:科技档案管理 1 04
第七章:标准化及信息工作管理 1 05
第八章:样机试制 小批试制及试验规定 1 10
第九章: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发放与管理制度 111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112
第一章:总则 1 12
第二章:质量考核处理条例 1 12
第三章: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1 15
第四章:关于质量信彳#过个人标兵和 TQC活动积极分子评选奖励的制度 1 18
第五章: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制度 119
第六章: QC小组活动管理: 1 20
第七章: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 21
第八章: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22
第九章: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办法 1 24
第十章:关于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的规定 1 26
第十一章:机试制 1 26
广 品质量检验制度 131
第一章:总则 1 31
第二章: 质量检验制度 1 31
第三章:计量管理制度 134
第四章:各种标志的用途和定义 .140
第五章: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 40
第六章:钢材质量检验制度 1 42
第七章: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 1 42
第八章:能源计量管理 143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使企业在管理上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
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厂的工作及管理效率, 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 这就
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 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 籍以
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特制定《 X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条
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管理工程,必须做好系统测试、运行及维护工作,系统持续改 善。
第二章:信息化工作管理
第三条
严格按工厂发展规划及年度信息化发展计划开展工作。
4、按工厂年度宣传计划,协助宣传部门搞好企业信息化宣传材料的准备工作, 针对不同层次
做到由浅入深,趣味多变。
5、按工厂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协助教育部门搞好教材、教师、教学环境的准备工作。
6、搞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与各级政府及组织保持良好的关系, 尽力争取经济政策
上的支持。
7、搞好企业各应用系统的选型、 采购工作,其中软件的选型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 多比较,
强调软件原厂商及实施商的技术实力与发展软件产品的适应性,追求软件的性价比。实施时,与软 件原厂商、实施商、技术依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多交流思想认识,克服各种阻力。另外发挥各业 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业务部门为主,树立服务的思想。硬件的采购到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 实用性、安全性及扩充性等等。我订有效合同,搞好验收等把关工作。
8、系统的软、硬件维护、管理及调配由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归口管理,维护工作做到系统的 正常运行,管理工作做到账物一致,调配工作做到按需分配,充分发挥系统软、硬件的效率。
9、办好企业网站,维护企业网页,同时对与 internet的连接把好安全关(防火墙)。
10 .搞好企业内部网的防毒作用,网络用机严禁私接光软驱,私自安装软件,尤其是游戏软 件。
11 .严禁拆换网络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零部件。
12 .把好企业上internet关,各部门确因工作需上网查询、发布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填写 申请书,需经厂领导或信息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
13 .信息中心搞好网络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网必须把好用户及密码的关,合理分配 IP地址,
搞好虚网划分及管理。
14 .各部门对硬件设备的使用,必须必须按相关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严禁带电拨插计算机及 相关设备,不得私拉网线,软件的使用严格按操作指南进行, 不得任意删改系统文件及别人的文件。
15 .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单位领导负责制,由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并 指定人员真心专管, 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涉密的计算机要经严格审查, 并由经岗位保密培训的
人员专门负责,其计算机要设置口令。
16 .网络及其他单元系统用机的软件安装及维护必须由信息中心相关管理人员确认以后进 行。
17 .信息系统的开发由信息中心主持进行,尽量减少信息化孤岛,开发的平台应结合网络系 统实际来定,避免孤立行事,将开发纳入信息化发展正常渠道,对于有难度的开发由信息中心确认 后可派专人进行。
18 .信息中心人员应指导、教授业务部门人员有关系统的应用,保证业务部门人员能正确使 用系统。
19 . IT人员搞好自己理论学习工作,平常有时间多看书,多交流,作好学习总结。
20 .信息中心搞好全厂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软、硬件)的调研、选型、采购、实施、管理、 维护(修)、调配等工作。
21 .信息处理中心负责解答业务部门在使用网络及计算机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并协助处理 好问题,搞好工厂宣讲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对工厂的认识。
22 .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查工作,尤其是设备调配之后,保证配置的完整性并作好封记,更新 管理账目。
23 .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采购严格按需求或计划进行,验收时严格按合同设备配置清单执行, 认真作好验收记录,对不合格品负责退换。
24 .信息中心负责设备的入库或转固定资产工作,任何采购件必须转固定资产或入库,只有 这样后才能持相关票据到财务处报账, 任何领用品必须开增值税发票, 增增税发票及入库单办理账
务。
第三章:内部电脑安全管理
随着企业生产节奏的加快和办公现代化,我厂使用电脑的车间、处室越来越多,现有电脑安
装部位普遍存在防范措施薄弱, 安全隐患突出。而近期以来,地区高校内部和有关电脑经营公司均
相继发生电脑被窃案件,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案件性质分析, 电脑已经成为犯
罪分子重点侵袭的目标。因此,为安全使用电脑,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结合工厂情况,特重申加 强内部电脑安全管理的通知如下:
一、凡配有电脑部门的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电脑部位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 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负责对使用和管理电脑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电脑管理和使用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电脑台 帐,电脑软件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带出和外借,自觉做好保密、防盗和防病毒工作,更不得用 电脑从事任何违法活动。
、电脑室内必须加强对火种、电源的管理,不得擅自动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使用电源必须保证安全,人员离开后应切断电源。
四、电脑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完善,应做到人员离开后能够关窗锁门。
五、严格外来人员管理,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进入电脑室或操作电脑。
六、此通知下发后,各部门要对电脑部位进行认真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
全,管理人员是否落实, 防范措施是否完善,对存在的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 杜绝各类案件的发生。
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企业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同有关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主要是利 用资金、成本、收入等价值指标,组织企业中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并处理在这种价值运动中 的经济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
第二条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收入和盈利管理及 特殊事项的财务管理等。
第二章:流动资金管理
第三条
流动资金管理,必须坚持计划管理,贯彻“少花钱,多办事” ,的原则。在保持计划内生产
需要的前提下,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有。
第四条
流动资金的范围:
1 、存货资金的范围,包括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三大部分。
( 1 )储备资金的范围:包括原材料(外购的铸件、锻件等)辅助材料,燃料、油料、化工材
料、五金、电器、外购、配套件、工具、刀具、磨料、仪器仪表、各种备件,劳动防护用品等。
( 2 )生产资金范围:包括在制品,半成品及外协费。
( 3 )成品资金范围:包括各种产成品。
2 、非定额流动资金范围:包括结算资金,货币资金。
第五条
流动资金管理分工:
流动资金管理实行集中管理和分级归口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归口到处,定额到库。
( 1 )财务处归口管理:主管全厂流动资金,归口管理非定额资金。
( 2 )供应处归口管理: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油料,化工材料,小五金,配套件等。
( 3 )工具处归口管理:工具,刀具,刃具,磨料,仪器,仪表及自制工具等。
( 4 )设备处归口管理:设备维修备品、备件及电器等。
( 5 )总务处归口管理:办公用品,绘图仪器,劳动保护用品等。
( 6 )生产处归口管理:毛坯,铸件,锻件,在制品及自制件成品,标准件。
( 7 )经营计划处归口管理:各项产成品。
第六条
储备资金管理职责:
1 、各分管单位根据生产任务,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供应情况,制定各类物资的储备定额,并 根据生产需要与库存情况,按年、季、月度编制采购计划。
2 、各分管单位负责控制流动资金定额,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指标完成。
3 、认真贯彻物资管理制度,严格各物资的收支、领、退、内部转移等手续,加强计划性,防 止新的物资积压。
4 、各类物资分管单位对采购的主要材料,必须制定订货合同,合同要有明确的进货品种,规
格,交货期及结算方式,合同付本交财务处。
5 、 库房必须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 按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验收及时将入库单交采购人员报帐, 对不合格要求的物品拒绝入库。
6 、库房保管人员必须按旬考核库存资金余额,掌握资金动态,坚持旬报制度。
7 、按期进行物资盘点工作,填报盘点报表。及时处理盈亏,保证账物一致。
第七条
生产资金管理
1 、 计划调度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投入产品计划, 组织均衡生产, 确定各种产品的生产周期, 加速生产资金周转,控制生产资金保证资金指标的完成。
2 、制定期量标准,保证外购铸、锻件,毛坯件,在制品,半成品的合理储备定额。
3 、严格贯彻执行在制品管理制度,增强在制品,半成品的配套性。半年进行一次在制品、半
成品的盘点工作,并填报盘点报表,保证帐物一致,账账一致。
第八条
成品资金管理
1 、 营销总公司负责签订和管理产品供货合同, 所签定合同付本交财务科, 以便掌握销售动态 和资金回笼情况。做好资金回笼,保证产品销售计划和资金指标的完成。
2 、计划调度处必须贯彻以销定产原则,按销售合同制定产品生产计划,按年、季、月编制商 品生产计划。
3 、营销总公司定各种产成品库存定额,负责及时处理积压产品。
4 、营销总公司按月进行产成品盘点工作,及时处理拒付事项,保证账物、账账一致。
第九条
非定额流动资金管理
1 、财务处负责及时督促各物资管理部门及时清理债权债务。
2 、上必须贯彻财经政策,严格财经纪律,认真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第十条
流动资金的计划管理:
3 、流动资金计划与定额,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基础,财务处根据生产情况及资金压缩指标,每
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定额的制订与修改工作。 资金指标归口到处, 定额到库,经主管厂长批准后执 行。
4 、 财务收支平衡会议制度是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办法, 各物资归口管理部门在核定定额
的基础上,按年、季、月编制销售计划,采购计划及积压物资处理计划等物料,送财务处汇总平衡
编制年、季、月财务收支计划,供货计划由主管厂长主持召开资金平衡会议,分配资金指标,并进
行考核。
第十一条
编制财务收支计划的原则:
1 、坚持以销定产,收支必须平衡。
2 、积极组织合理调度资金,保证生产正常的资金供应。
3 、坚持节约,反对浪费,杜绝超储积压,发挥资金的效能。
4 、确保税利的及时上交。
第十二条
财务收支计划内容:
1 、收支计划,产品销售计划,外协收支计划,材料调拨计划,积压物资处理计划及其他收入 计划。
2 、支出计划,采购计划,生产外协计划,工资计划及其它费用性开支计划。
3 、财政上交计划:税金,利润。
4、信贷计划。
第十三条
各分管单位根据本单位资金管理分工于每月 25日前提出各有关计划,交财务处汇总平衡,
每月6日前开资金平衡会。
第十四条
资金平衡会内容:
1、财务处汇报上月资金指标及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及本月财务收支计划草案。
2、检查各资金归口单位计划执行情况。
3、共同研究,主管厂长批准收支计划下达资金指标。
第十五条
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厂长下达的资金指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计划的严肃性,防止超定额占 用积压,在超储期间或超计划用款,财务处有权限制或停止资金使用。
第十六条
各归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管理的物资必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按规定要求定期盘点,填报盈 亏表。对盘点中发现亏损报废要由有关部门组织鉴定,分清责任,查明原因,由厂长批准,财务处 统一处理,各单位不得擅自销账。
第十七条
建立流动资金的检查,分析制度。
第十八条
为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财务处应掌握产品销售合同及主要材料订货合同。
第三章:成本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产成品是反映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所发生的各种消耗的总和,是检查企业经营管理 水平,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沧海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成本管理 的重要任务。
第二十条
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市场预测,技术经济情报及企业总体目标,制定 成本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从而使总体目标具体化,对各项工作形成责任制度。
第二十一条
目标成本的计算:
目标成本=市场可能接受的价格-税金-最大利润
第二十二条
根据市场预测、决策制订的目标成本,做为各责任中心工作的依据和成本支出的最高限额,
按企业目标成本核算的各产品,各加工阶段及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指标,即各产品各加工阶段及
各部门的目标成本。
第二十三条
研制新产品必须从设计开始,按目标成本进行分解。计算每个产品、零件的成本限额分配给
设计人员,从原材料选用,工艺,工时等均在定额内制定。
第二十四条
为综合评价产品的技术经济效果,在研制新产品或新老产品改进时,以总工程师为首,组织
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价值分析小组,开展降低活动,共同研究降低成本的措施。
第二十五条
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本计划的编制,必须根据先
进的技术定额, 并在周密地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上产生, 保持与其它有关计划之间的平衡衔接。
第二十六条
成本计划的基本内容:
1 、生产费用综合预算;
2 、单位产品成本计算;
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
4 、全部商品成本计划;
5 、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预算;
6 、部门成本计划(责任成本计划) 。
第二十七条
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1 、上级下达的计划、成本指标及企业的成本目标;
2 、计划期内生产,劳动工资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3 、研究所提供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消耗定额;
4 、设备处提供的电、气、水消耗定额;
5 、工具处提供的工具消耗定额;
6 、劳资处提供的产品工时定额;
7 、供应处提供的辅助材料、燃料、油料、消耗定额;
8 、财务处的费用计划;
9 、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同行业以及报告期成本资料;
10 计划期内厂内计划价格。
第二十八条
成本计划分年、季、月度编制,由厂车间(部门)两级负责,车间成本计划由车间核算员负
责编制,厂成本计划由财务处负责编制。
第二十九条
编制成本计划的工作程序:
11 、收集、积累、整理、分析有关定额和历史资料,研究、选择,确定其可行性,做为编制成 本的依据。
12 、根据上级下达的成本指标,市场预测,企业计划期内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产品成本和生
产费用预算的测算,平衡。
13 、 在编制企业成本计划的同时, 运用量-本-利分析方式以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同其他经济 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后,将成本指标进行分解,交厂长及计划处。
14 、经营计划处根据成本计划及实施措施,再次进行全面综合平衡,在确保目标的基础上,汇
编企业成本计划,报厂训审批,执行。
15 、为了便于检查、考核、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成本编制和实际成本计算方法口径必
须一致。
第三十条
成本计划编制原则:
16 、成本计划要保证实现企业最佳经营目标;
17 、明确成本责任,编制部门责任成本,各部门要保证目标的实现,要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18 、 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 企业的经济活动都受预算的控制, 企业各方面的管理部门都是执行 预算管理的环节;
19 、经综合平衡后下达的各部门指标,即责任成本,是各部门行动的标准,并据以控制,考核
和奖惩。
第三十一条
成本控制的分类:
成本控制分为前期控制(事前控制) 、反馈控制(过程控制) 、防护性控制(制度控制)三种, 也是三个信息的控制。
第三十二条
成本控制的对象:
1 、以产品形成过程为成本控制对象,即对产品形成全过程进行控制,凡是发生耗费,影响成 本的地方,都按不同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
2 、以部门为成本控制对象,控制各部门的费用和损失。
3 、以产品的成本控制对象,按每一产品料、工、费、定额与实际相比,进行控制。
第三十三条
各成本控制对象具体内容:
4 、对原辅材料消耗的控制,企业各种定额。建立限额发料,废物回收及损失赔偿制度。
5 、对劳动消耗的控制,定员、定额,合理安排劳力,控制工资资金。
6 、各项费用开支的控制,按费用计划指标,费用开支范围进行控制。
7 、对废品损失的控制:以工作质量、工程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严格质量检查制度。
第三十四条
成本控制方法:
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定的人对所分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 ,实行成本分级控制责任
制和成本归口控制责任制。各级单位及全厂每个职工均负成本责任,以成本归口单位为中心,形成
控制成本的责任中心。
1 、成本分级控制责任制:分厂级、部门(车间) 、班组三级进行成本控制。
2 、企业的成本计划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 、各级成本控制要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4 、进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检查、分析工作。
5 、根据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进行考核,评比,奖惩。
第三十五条
成本归口控制责任制:
根据各单位、部门职业职责范围及各项经济指标, , 由各单位对本部门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计
划、指标进行控制,并保证成本费用计划指标的完成。
第三十六条
成本核算的任务:
6 、正确反映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损失,正确反映原材料,燃料动力,车间经费,销
售费用等各项消耗定额及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7 、计算和提供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的实际成本。
8 、反映和控制在制品动态,为生产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9 、为产品订价,目标成本,成本控制提供决策资料。
10 、提供编制计划,综合平衡,决策分析以及降低成本所需要的资料。
11 、提供衡量企业各部门工作效率和考核工作成绩的成本核算资料。
第三十七条
成本核算的要求:
1 、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费用开支标准和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 不属于成本范围的开支不准挤入
成本。
2 、加强各种物资的管理,认真贯彻各种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调拨、保管、报废、定额
清查制度,严格实行定额发料制度。
3 、各部门都要建立、健全各种定额,统一全厂的原始凭证,计划价格目录及各项管理制度等
基础工作。
4 、正确、及时、完整按月核算产品成本,不得以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不得估算成本。
第三十八条
成本项目:根据上级规定,成本项目包括原材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及工资附加费,
车间经费,停工损失,废品损失,企业管理费和专用费用。
第三十九条
成本计算:
1 、机加工,热处理,装配等的费用分配按工时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2 、基建,更新改造,大修理,福利设施,新产品,外协等成本计算采用定单法。
3 、工厂成本采用平等结转分步法。
4 、产成品与半成品、在制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采用定额比例法。
第四十条
完工产品的成本结转必须以完整手续的产品入库单为依据。
第四十一条
成本计划的资料来源:
1 、各种定额由归口科室负责提供。
2 、各种统计资料:
——车间统计员每月 21 日向车间核算员提供工时统计表,产品(包括劳务)工时统计表。
——质管拉科负责提供各产品、废品、损失(包括料废、工废)统计报表。
——设备科每月 1 日向财务科提供电耗统计表。
——车间核算员每月 3 日向财务科提供“车间成本核算表” 。
3 、各单位及有关人员对所提供的报表、计算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并经所在单位领导
审查、签名。
第四十二条
部门的成本:
4 、我厂实行厂、部门(分厂)二级核算,分厂一般高专职核算员,有财务科统一指导下开展
成本核算工作。
5 、车间成本核算:
各车间将本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包括其他车间转入的劳务费及财务科分配的车间经费按成
本对象和成本项目归集分配,按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当期成本。
6 、专用费用由财务科按产品入库量、专用费用的比例统一分配。
第四十三条
为正确及时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财务科定期组织各车间(科室)编制年、季、月度成本报
表。
第四十四条
成本分析是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本肯定成
绩,找出差距,制定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十五条
成本分析的内容:
1、生产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
2、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及可比产品成本的分析;
3、影响产品成本升降的因素分析;
4、部门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分析;
5、各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第四十六条
成本分析会议制:
1、企业按年、季进行定期厂级成本分析,厂级成本分析在厂长领导下,以财务科为主,会同 计划、生产、供应、检查、技术、工艺等有关部门和车间共同进行,并编写分析报告。
2、分厂按每月进行成本分析,在分厂厂长领导下,以分厂核算员为主,会同分厂有关人员, 编写分厂损益表。
第四十七条
新老产品设计目标成本分析在总工程师领导下,根据设计方案,召开价值分析小组会议,并 填写专题分析报告。
第四十八条
各级分析会议应由各级领导主持,做到有分析数值,有建议,有责任,有措施并付诸实施。
第四章:财产物资定期盘点管理制度
第四十九条
为了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安全完整,加强企业管理,使经济核算资料准确可靠并能合理而节 约地使用资金,特建立全厂财产物资定期盘头计量计价管理制度。
第五十条
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劳动资料,为保证其安全完整以及;固定资产核算的正确性,必须对 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以促使固定资产的账面反映资料与实际存在情况相等。
2、固定资产一般每年终前清查一次, 但平时在管理和使用中也应该经常进行局部和重点的清
查核对,此项工作由设备处(设备)总务处(房屋及建筑物)财务处三部门负责,设备处、总务处 及时准确地报出盈亏报表,并认真总结查明原因,财务处进行平衡汇总,按批准权限上报。
第五十一条
流动资产管理:
1、材料:企业的材料各类繁多,规格不一,收发频繁,在日常收发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计
量和计算上的差错和管理,为了如实反映和监督材料物资的实有数额, 及时掌握各种材料的储存和
保管情况,以达到账物相符,对材料必须定期进行盘点。
“材料”的盘点每一年进行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重点清查或局部定期清查,对贵重物资还要 加强经常性的抽查。此项工作由物资归口管理处室和财务处负责,采用点数、过磅、量尺、计算等 方法清点材料的实物数量,按统一规定的日期报出盈亏报表,并认真总结。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 财务统一平衡汇总,按批准权限进行上报。
2、在制品、半成品
(1)在制品、半成品系各车间所占用的生产资金,为合理使用这项资金,加速周转,做到账 物相符,定为每年进行一次盘点。
(2)各车间的在制品、 半成品的计算单位,计价一律由财务部门按零件工序制定出统一的在 制品、半成品价格。
(3)各车间的在制品、半成品必须依照制令,分别进行全面彻底的盘点,在盘点时必须做到 “先清理、后盘点”防止弄错制令重盘和漏盘。
(4)分清半成品、在制品,将已经加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的半成品及时入库, 送交关成品库,
使车间在盘点时不留半成品。
(5)分清在制品、毛坯件,在盘点报表上必须把在产品及毛坯件分别填列,不能混淆,在制 品要注明工序。
(6)全厂的在制品、半成品的盘点一定要在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
(7)对于尚未用完的材料一律要办理“假退料”手续。
(8)全厂的在制品、半成品盘点完成后填列报表,认真进行总结,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9)此项工作各车间、处室分头进行,调度处统一负责,将各部门在制品、半成品盈亏报表 平衡汇总后报财务处计价计算,确定出生产资金盈亏数,会同有关部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按批准权限统一上报。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第五十二条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为了规范工业工厂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用、保全资产完整、根据国家有关
法规和《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及工厂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
第五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分类;工厂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规格不一,为加强管理,便于组织管理和会计 核算,有必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第五十四条
1、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
(1)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工厂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生产经营用 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
( 2 )非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
食堂、幼儿园、浴室、卫生所等使用的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
( 、 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类, 可以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 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的固定资 产。
( 1 ) 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是指下在使用中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由于季节性经营或
大修理等原因, 暂时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仍属于工厂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工厂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
的固定资产也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 2 )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是指已完工或已购建的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进行改
建、扩建等原因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如工厂购建的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 经营任务变更停止使用 的固定资产等。
( 3 )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指工厂多余或不适用,需用调配处理的各种固定资产。
第五十五条
固定资产的范围、标准和计价:
1 、工厂固定资产范围、标准主要是指企业生产条件、生产手段中具有一定价值、使用期超过
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生产
资料。除房屋建筑外其价值一般掌握在 2000 元以上。非生产经营用房屋、建筑物使用一年以上;
非生产经经营设备、器具单位价值 2000 元以上,使用期两年以上属固定资产。
2 、工厂固定资产的计价有原始成本计价方法,重置完全价值计价方法,按净什计价方法:
3 1 ) 原始成本计价方法: 工厂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 必要的 支出。
4 2 ) 重置完全价值计价方法: 当时的生技术条件下, 重新购建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用的全部 支出。
5 3 )按净值计价方法: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折旧后的净额。
第五十六条
固定资产资产价值以历史确定、即以取胜得时实际成本计价。一般其价值包括:买价、包装
运杂费、保险费、装卸费、缴纳的有关税费、安装调试成本、为购置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外汇差
价等。自营建造的固定资产其价值按制造成本、税金费用等计价。
第五十七条
投资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有权评估机构评估确认或者投资各方在合同协议中约定的价款计
价。捐赠的固定资产按账单所列金额或评估确认的价值计价。
第五十八条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相同或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并按新旧程度估计累计折旧。
第五十九条
因扩充、更换、翻新和技术改造而增加价值的固定资产,按照相馆所发生的有关支出(扣除
有关收入)增加固定资产原价。
第六十条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合同规定的价格,加由工厂负担的运输、装卸、保险等 费用和应缴纳的税金作为原价。合同规定的价格中包含租赁、手续费的,应收手续费以成年人中扣 除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第六十一条
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按净值计价。
第六十二条
工厂为取得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折差额,在固定资
产尚末交付使用或已投入使用但尚末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 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在此之后发
生的,应当计入期损益。
第六十三条
工厂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交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耕地占地用税应计入固定资产价 值。
第六十四条
已投入使用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先按估计价值记帐,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 调整。
第六十五条
固定资产价值一经确定入帐除改建扩建、局部改装外未经有权机构评估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
第六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核算;固定资产是工业企业生产所需的最基本的生产手段和生产资料,是工厂生 产经营的物质资产, 必须对其进行完整和细致的核算。应编制固定资产目录、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 和卡片进行明细会计和业务核算。明细核算类别分为: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生产经营用房屋建筑 物;出租机器设备;末使用房屋建筑队物;不需用机器设备;超龄使用房屋建筑物等作为固定资产 明细核算的分类进行管理和核算。
第六十七条
投资人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评估确认价值小于投出单位的帐面原价,按评估确认价值反
映投资人投资的增加,按帐面原价大于评估确认的价值的差额作为已提累计折旧。 即借记“固定资
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和“累计折旧”科目。评估确认的价值等于或大于投出单位的帐面原 价,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作为接受固定资产的原价,同时反映投资人的增加,既借记“固定资产”
科目,贷记“实收痪本”科目。
第六十八条
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工厂对不需用安装的固定资产和需用安装的固定资产,均通过“在建 工程”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购入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 安装完成交付验收使用时, 按实际成本作为固定资产的原价转帐, 借记 “固定资产” 科目,
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如购入的是已使用的固定资产,则应按售出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其差额
作为已提累计折旧。 如实际支付的价款大于售出单位的固定资产帐面原价的, 则应以实际支付的价
款作为购入固定资产原价。
第六十九条
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工厂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各种支出, 通过“在建工程”
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完成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第七十条
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工厂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在报经批准处理前均通过“待处理
财产损益”科目核算,既按盘盈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估计折旧贷记
“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工厂盘盈的固定资产报经批准后转入
“营业外收入”科目,既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七十一条
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的核算;工厂的固定资产因不适用或不需用,工厂可以出售转让,
工厂的固定资产因报废或提前报废,均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其借方反映清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