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61677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 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 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课 型 现代文精读课 课 时 2 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备习备习内容:1.朗读课文。2.辨明字音并抄写3 遍:课后练中“读一读,写一写”3.词义理解:

2、4.多音字: 5.形近字比较:6.易错词:7.阅读学案上的资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增加对丁肇 中的了解。备习检测内容:1.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正心:端正心思。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其事。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治理好家政。诚意:真心实意。3.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 年 1 月27 日-),1936 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问题:平翘舌、声调易错字习惯

3、性误读的字:对策:辨析,强调。问题:学生对形近字易混淆。对策:学生辨析后,教师纠正讲解。问题 :对丁肇中的常识常有误差认识不足。2复习备习检测。情境导入:导语:同学们,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中年读诗如台上观月,老年读诗如庭中赏月。想一想:同样是读诗,感受为何不同 (出示文题、作者) 教师: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的原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板书课题)屏幕出示检测学案;点拨纠错。学生听讲回答。独立思考;多边会议;组间交流。详见“备习”对应栏。研习一、初读课文:1、明确:提出论题: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一、初读课文:1、初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2

4、、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出示学习目标。1.交代学习任务。2.巡视、参与交流。3.组织报告并评价指导。1.明确学习目标。2.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问题:学生对作者的思考 问题的认识不深、注意不够。对策:教师举例强调,3科学。分析问题:首先,指出传 统中国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二、品读课文:1、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2、提出的论点。

5、二、品读课文:1、精读课文,学习释疑。(小组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1)大学里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4.小结。读文时,先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将文章读短,再分析联系,思路就清 晰了,结 构也易于划分。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结合语言环境,感知作者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教师提示:作者的论证思路

6、随着着认识的加深不断深化。按逻辑思维进行。点拨:首先明确本文表现的中心,再分析这些内容与中心的关系。教师提示:结3.小组合作交流,理出文章思 路、划分结构层次。4.教师提示后,反思、纠偏。5.学生解说这样划分结构层次的理由。通过筛选信息,选出关键语句。1、阅读课文后,通过抓关键词,确定中心句。2、筛选主要信息完成问题 2。3、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义和作用。小组合作重点解决加深认识、引起注意。问题:思路不清,结构不准。大家要掌握阅读方法,善于抓住关键段落、句子、词语来解读文章。对策:对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加以概括。问题:对论证方法缺乏理解认识。对策:引导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

7、的辨析,并不断认识到,为了增强说理的效果,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论证4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合背景 理解。 文章中心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分析文章的语言,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思想情感小组交流补充讲解提高语言的鉴赏力 , 方法的道理。问题:对写作启示学生可能说不清理由。对策:教师 结合语境精讲。精习1、反思学习,畅谈收获。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指导学生举例要恰当。小组合作总结写作方法。问题:选不准角度。对策:教师组织学生列出一些实例。时习1、阅读优点零2、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读后感。提示:先确定写作内容,然后确定 要表现观点,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5板书设计反思一、论点: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