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语文版)《荷塘月色》.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0177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语文版)《荷塘月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语文版)《荷塘月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语文版)《荷塘月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语文版)《荷塘月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语文版)《荷塘月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 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1、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2、,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2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二、了解作者(知人)朱自清(18981

3、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 、 欧游杂记 、 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 、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

4、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三、了解背景(论世)1927 年 7 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素雅朦胧的景致和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 1925

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四、 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1、字词2、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情)第二部分(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景)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情)附:感情线索: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游踪线索:(略)五、理出心情(披情)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3.教师归纳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

6、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五、领会意境(入境)3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

7、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六、布置作业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教学过程】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二、

8、初步理解1、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荷叶:动态美(叠词 比喻)荷花:娇美姿态、羞色神情(拟人 排比 博喻)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荷波: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荷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所见与想象结合)月色下的荷塘4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三、深入理解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 正如( )又如(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9、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 )仿佛(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比喻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5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通感 塘中的月色 如( )打着朵儿的荷花田田的荷叶叶子底下的流水荷塘边的杨柳树拟人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四、布置作业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第三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教学过程】一、作业检查1.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10、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二、咀嚼语言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

11、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6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4.

1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三、品味语

13、言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四、布置作业写一篇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