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普宁华侨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5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i-2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我们学习使用的纸张的处理方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一纸多用,尽量提高纸张的使用效率 B.回收处理,不乱扔、乱丢废纸屑C.在高浓度氧气中燃烧,不产生废弃物 D.积累、保存送造纸厂处理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HC1 的电子式: B.NaCl 的电子式:C.S 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H 2O2的电子式:3.2016 年 1 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又有 113 号、115 号、117 号和 118 号四种元素被载入元素周期表。其中 118 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 294 118Uuo, “294”是指该原子的A.原子序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量数4.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的是A.KOH B.MgCl 2 C.HCl D.N 2 5.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C、N、O、F B.Li、C、N、S C.Li、Na、Be、Mg D.F、Cl、Br、I6.下列叙述中,能证明 Li 金属比 Mg 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Li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Mg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Mg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Li 原子电子层数多C.1 mol Mg 从酸中置换出的 H2比 1 mol Li 从酸中置换出的 H2多D.氢氧化锂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7.已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就越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硫的非金属性大于碳B.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故碳的非金属性大于氯C.硝酸的酸性大于硅酸,故氮的非金属性大于硅2D.氢氟酸的酸性大于氢氯酸,故氟的非金属性大于氯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18 个纵行,18 个族,其中主族数为 7 个B.周期表中,元素族序数等于该族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C.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有 32 种元素,包括镧系元素D.周期表中,ⅠA 族对应第 1 纵行,只有一种非金属元素9.下列对元素 Na、Cl、O 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 Na 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 NaO,离子半径 O2- Na+C.同族元素中 O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族元素中 Cl 的氢化物沸点最高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油、煤、氢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风能可以转化为电能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B.物质由高能量向低能量转化时,放出热量C.将一定质量的 C 燃烧,生成 CO2时比生成 CO 时放出的热量多D.干冰升华时放出大量的热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BCl 3 B.H 2S C.NCl 3 D.SF 6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氯化钠晶体中含有阳离子,氯化钠溶液中也含有阳离子14.从化学的角度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 CO 和 CO2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所以 CO 与 C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因为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式相同,所以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D.由 4 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 O4是一种新的氧化物15.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二氧化硅的熔点、硬度均比二氧化碳高C.冰融化时水分子时,仅共价键发生断裂,分子本身没有变化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故属于化学变化3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N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10 min 后测得 NH3的浓度为 2 mol·L-1 ,则在这 10 min 内 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L -1 ·min-1 B.0.2 mol·L -1 ·min-1 C.0.3 mol·L -1 ·min-1 D.0.6 mol·L -1 ·min-117.甲、乙两容器内都在进行 A→B 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 4 mol A,乙中每分钟减少 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 )A.甲快 B.乙快 C.相等 D.无法确定1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B.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C.平衡状态的本质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D.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瞬间达到平衡状态1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A2(g)+B 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形成 x mol 的 A-A 键,同时形成 x mol 的 A-B 键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C.A 2、 AB、B 2的浓度 不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的 A2分子,同时生成 x mol 的 B2分子20.能充分说明可逆反应 N2(g)+O 2(g) 2NO(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O 2的消耗速率等于 NO 的消耗速率 B.容器内始终有 N2、O 2和 NO 共存C.容器内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 D.V 正 (N 2)= V 逆 (N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0 分)21. (6 分) (1)在①CaCl 2、②KOH、③CO 2、④NaHSO 4、⑤Na 2O2、⑥N 2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2)将 NaHSO4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 I2 升华破坏的是____ ___。22.(6 分)(1)已知在 250C、1.013×10 5Pa 下,1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kJ 的热量,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若 2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570 kJ(填“>” 、 “<”或“=” ) 。4(2)已知在 250C、1.013×10 5Pa 下,16 g CH 4(g)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CO2(g)和 H2O(l),放出 890.3 kJ 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已知:C(s)+H 2O(g)=CO(g)+H 2(g) △H=a kJ/mol2C(s)+O 2(g)=2CO(g) △H=-220 kJ/molH-H、O=O 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496 和 462 kJ/mol,则 a 为_____________23. (7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右图 装置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管 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 Na2S、KMnO 4、浓盐酸、MnO 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 B 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_,装置 C 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 A 中加______、B 中加 Na2CO3、C 中加________,观察到 C 中溶液的现象为 。24. (6 分)50ml0.50mol·L -1盐酸与 50mL0.55mol·L -1NaOH 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 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2)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仪器是 。错误之处是 (3)实验中若用 70mL0.50mol·L -1盐酸跟 70mL0.55mol·L -1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 ”或“不相等” ) ,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 。25. (10 分)有 X、 Y、 Z、 T、 W 五 种 短 周 期 元 素 , 原 子 序 数 依 次 增 大 。 X 与 T 同 主 族 , 且X 元 素 与 其 它 元 素 不 在 同 一 周 期 。 Y、 Z 在 同 周 期 中 处 于 相 邻 位 置 , 它 们 的 单 质 在 通 常 状况 下 均 为 无 色 气 体 。 W 原 子 的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是 核 外 电 子 层 数 的 2 倍 。 请 回 答 :(1)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写出 X 与 Z 形成的 10 电子阴离子的化学式 。5(3)W 的一种氧化物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 Y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化合物 T2Z2的电子式为 ,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6.(10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 A、B、C、D、E、X、Y 是由表中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并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元素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是 。(2)⑤与 As 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3)用化学符号表示②⑥⑦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是 。(4)元素③的单质与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__________。(5)若 A 为红棕色气体,则 A、X、D 的化学式分别为 、 、 。(6)Y 由②⑥⑦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 可与 Y 的碱性溶液反应,当消耗 1 mol 还原剂时,消耗 2.5 mol 氧化剂,转移 5 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D A B D C D D D D C D C B题号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C D21.(1) ①、③ 、⑤ 、(2).离子键、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22.(1)小于 (2)< 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 -1 +13023. (1)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2) KMnO 4 S2- +Cl 2===S↓+2Cl -(3)硫酸 Na 2SiO3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24. (1)隔热保温;(2)环形玻璃搅拌器;大小烧杯杯口没平(3)不相等;相等;(4)偏小25. ( 1)第二周期,VIA(2)OH - (3)SO 2+ NH3·H2O =HSO3- +NH4+(4) 1:226. (1)Ca (OH) 2(2)N (3)Cl — O2— Na+(4)2Al+2OH- +2H 2O=2AlO2 -+3H 2↑(5)NO 2、Fe、Fe(NO 3)2(6)5ClO - +2As+6OH - =2AsO43—+5Cl - +3H 2O1普宁华侨中学 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时间:90 分钟 分值 100分 第 I卷(选择题共 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 《礼记》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这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A.军功 B.门第 C.品德 D.才学3.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 ,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 。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 ,故王莽“生其奸心” 。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4.平遥古城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是A.与自然环境契合 B.天人合一的理念C.安土重迁的观念 D.家族中心的传统5.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A.秦汉 隋唐 B.西周 秦汉 C.西周 隋唐 D.秦汉 明朝6.从以下史书所载内容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是《后汉书·百官志》 (尚书令)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 《汉官仪》 尚书“无所不统” 《后汉书·百官志》 每朝会,尚书令与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皆专席而坐 A.尚书参与中枢决策 B.尚书专权已成常态C.皇权受到尚书制约 D.尚书令始设于汉代7.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A.扩大统治区域 B.缓和蒙汉矛盾 C.加强控制地方 D.发展地方经济8.公元前 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A.雅典民主突破 “公民政治”的狭隘性 B.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C.中央集权体制在中国初步成立 D.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9.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第三、四等级的公民终日为工作、糊口而奔波忙碌,无暇参加正常的政治生活,到公元前 4世纪下半叶雅典为马其顿征服。材料折射出A.战争破坏了雅典等级制 B.雅典公民集体意识丧失2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烦琐 D.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10.公元前 508年,雅典首席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一步实行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四个部落,把雅典划分为十个选区,此举的主要意义在于A.推动地方自治 B.保护选民利益 C.消除了贵族残余 D.发展了平民政治11.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当几个人在一个特定事务上具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和利益时,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他们的共同管理才能终止。这主要体现了A.契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集体意识 D.分权意识12.1689 年 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 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 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 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A.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C.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13.历史学家马克·汤普森指出,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 《权利法案》 “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 。材料表明该法案A.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 B.未解决王权的限制问题 C.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 D.阻碍英国的民主化进程14.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法国 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这说明英、法、德三国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15. “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现象A.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B.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C.证明法国人革命激情有余但治国能力远不如英、美D.反映出法国忙于应付普法战争对制定宪法重视不够16.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17.中英《南京条约》中有“领事报关”的条款,规定:洋船至,将船牌、舱口单、报单等件,送交口岸本国领事,领事以此通知海关,于卸货、装货时, “共同查验” ,交纳船钞税银,海关即发完税红单,领事凭红单,发回船牌等件,然后出口。这项条款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丧失 B.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进步C.促进中英贸易迅速增长 D.使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18.1862 年上海的租界里,曾经空置的小木屋被房东用更高的价格租出去,卖鸦片的洋行转向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不再建造小木屋,改建两三层的小楼,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但到了 1864年下半年,新建房屋再次出现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甚至有人跳黄浦江了。当时上海租界楼市的这些变化,与哪3一历史因素关系密切?A.太平军的东征与失败 B.英法联军的入侵及其撤离C.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衰落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消长19.某一时期后,江西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安义县“茶叶昔无近有,胶源西山最盛” ,有位外国人在看到玉山、河口一带漫山遍野的茶树时称:“这里上万亩的土地都种着茶叶,而且大部分土地是最近几年开垦和栽种的” 。修水县全县茶殆及乡村,农民 80%—90%以此为业,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1.下列对太平天国《资政新篇》评价正确的是A.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解放 B.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D.根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22.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时人张德坚在《贼情汇纂》中也承认:“到处遍立乡官,是我民尽为贼助。 ”这表明乡官制A.推动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 B.赢得了当地开明士绅的支持C.提高了太平天国的行政效率 D.分化了清朝内部的统治力量23.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 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中国的国门被列强打开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一特权最早开始于A.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25. 《辛丑条约》规定:“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A.武力震慑 B.文化侵略 C.严刑惩凶 D.心理征服第Ⅱ卷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年)冬,有司言:“县官(国家,下同)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 ,不左国家之急……” “……诏禁民敢私铸铁器煮盐者……没入其器物。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19郡国多不便县官作铁器苦恶,价贵,或强令民买之……——杜佑《通典·食货十》4材料二 令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间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日:“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盐铁酒专卖机构),毋与天下争利,示以俭节,然后教化可兴。 ”御史大夫桑弘羊则以为:“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夷爽、安边足用之本。往者豪强之家,得管山海之利,采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皆放流之人,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相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今纵人于权利,罢盐铁以资强暴,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并兼之徒奸形成矣。盐铁之利,佐百姓之急,奉军旅之费,不可废也。 ”——杜佑《通典·食货十》材料三 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573~1644 年)的 72年,从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一亿西元以上。这个数字仅指海舶输入申报之数,至于走私或私人带来还未计算在内。巨额的白银输入是以巨额的商品输出为条件的……又据统计,从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十六年(1700~1751 年)的 51年间,从西欧各国进口的白银达到 6800多万元。一一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四 清统一台湾以后,曾开放海禁,并于广东澳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 外通商的口岸。但后来由于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廷又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 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不需要从外国输入大量商品……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强盗在中国沿海各地的种种侵略活动,也不能不引起清廷的严密注意和防范。——魏千志《明清史概论》(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汉武帝时期采取的盐铁政策的利弊。(2)结合材料三、四,简要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527.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年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矗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 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的。(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参考答案1-5 BBADA 6-10 ACBDD 11-15 ABCDA 16-20 BBABC21-25 BABAD26、(1)利: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证军事开支,增强国力;限制商人势力,抑制兼并,维护统治秩序。弊:政府生产的铁器质次价高,强迫人民购买,对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2)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处于巨额顺差的地位。限制海外贸易,仅留广州一地作为通商口岸。原因:中国当时不需要大量外国商品;防范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27.(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 ,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暗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普宁华侨中学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 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卷 50分,第 II卷 50分,共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 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50分)下图中曲线表示等高线,三条连接湖泊的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分别是 ( )A.甲地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乙、丙分别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2.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C.丙地盛行西北风 D.乙地高温多雨读下图(a,b,c 代表单元格),回答问题。3.有关 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24.b 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5.a、b、c 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a—b—c B.b—c—a C.c—a—b D.c—b—a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 6---8题。气温(℃) 降水量(mm)地点 纬度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① 23°08′ 13.3 28.4 40.0 210.0 1614.1② 39°48′ -4.7 26.0 2.6 196.6 682.9③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④ 54°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6.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 130度附近7.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8.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的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下面是一幅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P 点以东是海洋,Q 点以西是海洋,S 和 T之间为某一海域,判断 9---11题。39.S一 T之间的海域是( )A.波斯湾 B、墨西哥湾 C.莫桑比克海峡 D.红海10.实际观测表明,P 海岸降水明显多于 T海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 B.地形 C.季风 D.气压带、风带11.Q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读下图,回答 12---13题。12.若 P点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 P地可能位于( )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洲西南沿海13.若 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关于 P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 B.所在国东部可能大堡礁 C.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D.附近可能有世界著名的“硅谷1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4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5、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 16-17题。16、与 2010年相比,下面有关 1980年河流 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17、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 R和 T之间的河段的治理措施可行的是( )A.东侧坡植树种草,西侧坡修建梯田 B.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C.两侧坡都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修建梯田高 档 圣 诞 树 由 鲜 活 的 树 装 饰 而 成 。 低 档 圣 诞 树 是 由 仿 真 材 料 制 成 的 , 价 格 低 , 销 量 大 。 改 革开放 后 , 我 国 深 圳 成 为 世 界 低 档 圣 诞 树 的 重 要 生 产 基 地 。 2l世 纪 初 , 由 于 生 产 成 本 提 高 , 深 圳 圣诞 树 产 业 受 到 很 大 冲 击 , 有 的 企 业 将 圣 诞 树 生 产 转 移 到 江 西 赣 州 , 但 是 出 口 效 益 并 没 有 明显 提高 。 据 此 完 成 18-19题 。18、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19、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5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20、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读下列区域地图回答 21-24题。21、甲、乙两国边境线较长。近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但两国的边境贸易额较小,导致两国边境贸易额较小的原因包括( )①两国之间大多以高山为界,交通落后 ②两国经济落后,生产总值较低 ③两国经济结构完全相同且无互补性 ④两国边境处经济较落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有关甲、乙两国贸易构成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从乙国大量进口铁矿石 B.甲国从乙国大量进口小麦C.乙国从甲国大量进口计算机软件 D.乙国从甲国大量进口天然橡胶23、关于丙国首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河水水量大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地处海湾,海水涨潮顶托作用 ④夏季盛行东南风,降水集中 ⑤围湖造田,河流湖泊的蓄洪调节能力下降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24、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乙国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该国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需求。该国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6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煤、铁资源丰富 ③廉价的劳动力 ④广阔的消费市场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下图所示的是日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四个国家有关特征。读图回答 25-26题。2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较低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二、非选择题(共 50分)26.根据下列气候资料判别。(12 分)气温(℃) 降雨量(mm)甲 乙气候名称 亚欧大陆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甲地乙地27.(12 分)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区域的地质、地形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1)图中河流干流在 P、Q 段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 (2 分)(2)丙村村长以 Q处河流流量大且清洁为由,欲从该地大量引水。请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判断其设想是否可行,并说明判断依据。 (4 分)(3)从地形看,③处适宜修建_______________(水利工程) ,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6 分)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6 分)材料一 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 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 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材料二 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三 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8(1)甲国为___________ ,乙国为_____________。 (2 分)(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和乙国面积哪个较大,并说明判读理由。 (6 分)(3)判断材料三中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 A、B、C、D 中的哪个城市,并简述该地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0 分)(4)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 (2 分)(5)甲国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 分)(6)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 (4 分)参考答案1-5DBBCD 6-10DABCB 11-15ADDAC 16-20BBADA 21-25BAADC 26. (12 分)气候名称 亚欧大陆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甲地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 夏:炎热干燥冬:温和湿润乙地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或我国华北、东北 夏: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27. (12 分)(1)自西南向东北(2 分)(2)不可行(2 分) Q地海拔低于丙村,水无法自流,大量引水成本过高。 (2 分)(3) (水库)大坝(2 分) 由于③处位于峡谷处,且南部(河流上游地区) ,为口袋型洼地(盆地) ,适宜建大坝。(4 分)28. (26 分)(1)甲国为韩国 ,乙国为马达加斯加。 (2 分)(2) 乙国(2 分)理由:乙国所跨经纬度远大于甲国所跨经纬度; 且乙国所处的纬度较低。 (4 分) (3) A 城市(2 分)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 分)成因:该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多;(2 分)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 分)沿岸有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 分) (4) 、图略(注意河流的流向,大致在中部偏东,纵贯南北) (2 分)(5)水稻种植业(2 分)(6)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2 分)9甲国经济发达,具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