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反思纺织材料教学反思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现在,我就对纺织材料这课进行一个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 纺织材料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第三课,根据本册书的总体要求、单元目标和学
2、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为:科学知识: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羊毛、尼龙的主要特点和来源,并能大致根据来源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科学探究: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以及放大镜、镊子、火柴等简单工具对常见纺织材料的结实程度、吸水性、成分等进行简单探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和人类的需求分不开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总观整节课,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比较好,我想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孩子留一片自由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在这节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在领会其设计意图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给学生
3、预留了空白页 ,让他们发展思维,当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给他的空间是有限的,不能无边无际使他们无法把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课堂中的几个空白页以及实施效果。学生自己提出探究问题。调查得知:该校学生经过前面单元的学习,已经大致具备了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需要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不断巩固、不断发展自己的提问能力。同时,孩子天生对我们的世界,对各种物质充满了好奇,爱问问题也是他们的天性,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更有想去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因此,我采用了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的方式直接开课,大家看到,在课堂上,仅用了两分钟的时间就简单明了的出示了今天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展活
4、动,在思考中不断探究。通过这个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围绕主体提出较多、较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又让他们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探究内容。先让学生说说纺织材料的来源,再看影片验证。宋体“让学生体验了先猜测再验证的过程,同时,也可让猜测正确的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课堂中学生们的表情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在猜测时,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疑惑,可是当影片放完,当大多数学生知道自己猜对了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让学生利用自己想用的感觉器官观察不同纺织材料的特点。不同的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因此,我没有要求他们按顺序从眼到手一一对纺织材料进行观察,而且,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一个孩子都运用到所有的感官,时间不够。所以我让学
5、生先站起来说说自己想用哪一个感官观察纺织材料,想观察它的什么?教师对他们的语言描述和观察方法加以引导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这样,在用时不长的短短两分钟的观察之后,学生汇报出来的信息却显得比较丰富,在全班达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想想:老师提供的简单工具研究纺织材料有什么特点。任何工具的用途都不是唯一的,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向学生出示各种工具,让他们想想这些简单工具可以研究纺织材料的什么特点。我们也看到,在老师没有介绍的情况下,学生基本能说出这些工具的作用,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利用工具开展探究活动的方法,不是远比教师直接给他介绍的要来得自然、轻松,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通过这
6、个环节,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同时,也可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方法不是教师强行给予的,而是学生自己利用教师提供的工具自己设计的。当然,由于学生还小,所以在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还是要及时的给予归纳总结,并演示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验方法、现象的表述等进行引导、校正教学反思和规范。真正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探究,而不是完全的教师讲解。设计表格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空白。在我们每个老师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吃不了 ,有的学生吃不饱 。对于本课而言, 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以及放大镜、镊子、火柴等简单工具对常见纺织材料的结实程度、吸水性、成分等进行简单探究 ,
7、是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一,因此,我要求每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三个实验。当他们完成主要实验内容之后,有时间的小组就可以根据大家的意愿,选择其他的研究项目开展活动。设计新型服装。本课的延伸部分,让学生当一次小小的服装设计师,利用今天探究到的各种纺织材料的不同特点,在课后设计一件具有特殊功能的服装,下次上课时和全班交流自己的设计。给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课前充分调查,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计活动:成人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教学备课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备学生。虽然该校学生我从未接触过,但是我采取了以下途径进行学生基本情况的预测。第一、对本年
8、龄段学生进行初步估计。三年级是学生接触科学的起始年级,因此,教师应以示范性、 扶一把的方式教孩子探究,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本单元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新内容的开始,与前几个单元没有必然联系,是孩子们认识材料的起点,因此,教师应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所以在利用简单工具探究不同纺织材料的特点时,我将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并用幻灯一一出示了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注意事项,使得整个探究活动的开展显得井然有序。第二、对本校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辨别气味和用文字进行表述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将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对于三年级的
9、学生来说,还不能较好的约束自己按一定程序开展探究活动,在本校上这节课时,尽管我在实验前一再强调要先用感官观察再借助工具,学生们还是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没等自己的感官充分发挥作用,就投入到了使用工具探究的热潮。因此这次,我将探究纺织材料特点的活动分解为: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运用感官观察,再利用简单工具一步步探究各种纺织材料的特点,既给了学生一个过渡过程,也避免了学生由于好奇,都用工具探究,而忽略了感官的重要作用。不要求学生能描述出纺织材料燃烧后的具体气味,也不要求他们进行填表,而是让学生在闻了气味后,用手捏一捏燃烧后的物质,让学生比较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他们用这种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通过
10、这样的分布活动有效的达成了让学生综合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探究纺织材料特点的目的。第三、课前和他们的科学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很乖 ,特别是在这种上公开课的时候,怕说错话,所以都不敢举手发言。介于以上原因,结合该年段学生心理特点和本课具体内容,我打算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以教师在现场的观察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为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发放小花伞。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在课后用纺织材料改造这把伞,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延伸。果然,刚开课时,学生还比较拘谨,越到后面就越显得放松,特别是在延伸部分,学生们都开始争
11、着发表自己的观点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他们个别介绍自己的设计,这也是我感到很遗憾的一个地方。第一,统领整节课的板书设计。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纵向的形成了本节课的主线。四个问题的先后排列顺序:来源放在种类前,是根据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特点和用途一起放在种类后面,是由于当学生了解了不同的纺织材料这一研究对象以及它们的分类之后,才好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具体研究;而当学生探究了不同纺织材料的区别之后,可以更好的根据它们的特点说出用途。它把整节课的主要探究内容全部浓缩在上面,并且利用直观的板书刺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明确研究内容,一步步开展探究活动,思路清晰,简洁美观。第二,课件的合理利用。多
12、媒体是教学活动的一个辅助工具,合理地运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打破教学时空限制的作用。在教学反思本课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内容:一,播放棉布、丝绸、羊毛和尼龙的大致来源和生产过程,让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有效的突破了本课难点。二,出示实验表格:在教师对表格进行细致的填写方法介绍之后,再让他们边实验边记录,使得整个探究过程显得井然有序。三,出示探究活动的实验要求,把它放在投影下,学生一边看教师一边讲,给了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让他们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随时提醒小组成员按要求有序进行实验。重、难点的突破: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活动重点制定为:通过各种探究活动,了解常
13、见的棉布、丝绸、羊毛、尼龙等纺织材料的主要特点和用途。从整节课来看,重点部分用时半节课的比例,主要是通过以下活动来完成:综合运用感观和放大镜、镊子等简单工具,探究纺织材料结实程度、吸水性、燃烧后的现象的对比观察实验。根据各种纺织材料的特点,说说他们的主要用途。而在第一个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探究,我又将活动划分为两部分:运用感官观察和利用简单工具进行实验。由于第一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第二个活动中,学生很自然的说出了不同纺织材料的各种用途通过课前调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预设为:能够将生活中常见的纺织材料区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种。并设计以下两个活动来突破教学重点,观看棉布、丝绸、羊毛
14、和尼龙的大致来源和生产过程,让他们得到直观的感受,以此突破难点;织材料燃烧后残留物的状态的方法进行鉴别。对于什么是天然纤维、什么是合成纤维,如果只是老师口述,既显得生硬,又不易让学生理解,然而,当学生观看影片时,他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不仅看到了各种纺织材料的大致制造过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还让学生通过听觉刺激,获得了更多信息,拓展了学生视野。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很轻松地根据纺织材料的来源区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并且掌握了鉴别两类材料的方法,效果较好。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你事先没有预料的事,或说出一些你没有想到的答案,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是否处理得当,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整体性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