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 活 每 一 堂 课九江六中 顾琼【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改变课堂沉闷的气氛,让每一堂课都精彩起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首先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发行为,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通过质疑、讨论、点评的形式获得真实体验,其次在课堂上老师要多关注差生,促使他认识自己和挖掘自己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大家的课堂。最后要长期不懈地抓学生的课外练笔,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为开展活跃的、探究式的课堂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自主探究 阅读体验 挖掘潜能 语文意识新课标已把新的教学理念深深刻入每个教师的心田, “自主、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 “把人文关
2、怀和基础教育完美结合”等等,一系列更适应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要交给学生,课堂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应该很符合现代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需要。是的,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作为一个一线教师,如何让你的每一堂课都精彩起来,仅作以下几点思考。老的备课模式是老师依据教参的要求,制定严密的教学内容,每节课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规定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不管他愿不愿意,懂不懂。而现在更注重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自发行为,即他有什么问题,怎么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老师备课的重心应是在备教材的基础上更注重备学生、备教法,即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具体一点说,就是对待每一篇课文,
3、并不是考虑老师了解,体会了多少,而是应该想一想,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问题也应该由学生自己提出,课堂设计关注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需要,力争达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由学生自
4、己发现获取,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的理想境界。例如,我在上“”中山访友时,我就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把存在的疑问一一梳理出来,然后老师运用机智、快速的反应,紧扣文本,瞄准课堂目标,筛选整合学生的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问题,像这篇文章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文章与标题”和“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两方面。接下来就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了,完全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并且每组选一名代表做记录,记录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可以有效地防止讨论流干形式,同时也很能提高学生整合语言的能力。这时的老师呢?绝对不是一个旁听者、观望者,你应穿于其中,积极调度,以合作者的姿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奇思妙语,并可以在不经意间找
5、到优秀的选手,等小组讨论过后,进行全班汇报时,就可以让刚才做的比较好的学生走上讲台,把他们的点滴体会告诉全班同学,这时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讲的比教参上的答案鲜活多了。你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的这种真实的体验,就是文章带给他们的宝贵财富。讨论过后,教师的点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你应展示一下“大家”风范,并以平等的态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做到带动学生在原有论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上,引发出新的问题,这将会成为学生的继续探究学习的动力源泉。激活课堂的第二点应该是关注差生, “差生”是一个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因为成绩一直处在劣势,所以往往自信心不足,上课思想不集中,别的同学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漠然
6、视之,作为一名老师,你此时更多的应该不是斥责,轻轻走过去吧,鼓励他私下里向你提问,然后你慢慢地倾听,你学会倾听,这就是你对他们表示的尊敬、关心,这可以促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挖掘的能力,哪怕是质疑一个小小的字词,你都不容忽视,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紫藤萝瀑布中的“蜂围蝶阵”这是什么意思?字典中查不到” 。我告诉他字典里没解释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词在文中用在哪里,然后结合文章来揣磨,他看了看课文然后告诉我, “是不是花很香,蜜蜂和蝴蝶很多?”我听了大加先赞赏他的领悟力,并且还让他大声地把答案告诉全班同学。抓住细节,抓住差生闪光的细节,并由此借题发挥,把机会多留给那些中下等的学生,那么课堂就不
7、再是几个好学生的天下了,课堂就可以真正成为大家的课堂。激活课堂的第三点就是要练课外功夫即通过课外练笔来培差学生的语文意识,所谓语文意识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要让学生形成较好的语文意识,并非一日之功,首先教师自身必需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授诗歌的时候,你的范读如果是声情并茂,这就是很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朗读的魅力。在诗歌山的那边教学中,我就很抓住了作者由向往 沮丧 不懈的情感变化,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像“铁青着脸” “漫湿我枯干的心灵”“一瞬间照亮你有眼睛”等,读出不同的语气,注重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重音的把握等等。第二点就是应利用一切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育心
8、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要培养兴趣,就要让学生每月定期购读一些书报,每周定时做一些摘抄和赏析,不定时的记诵一些诗文。购买的书为了避免学生的盲目性,老师应做一些指导,例如像初中学生你可以向他们推荐中学生阅读 、 读者 、散文等,为了使看落到实处,摘抄是必不可少的,摘抄的范围可以包罗万象,大体可分为,言语系列包括字、词、精彩语句、语段;内容系列包括典型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细节,独特体验;知识系列包括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字知识,修辞知识等,赏析就是在抄的基础上发表你自己独特的见解,篇幅长短不限,格式、内容不限,关键就是要抓住学生对文章的一些具体感悟。坚持做好这项工作,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长此以往,也就会和书交上朋友,语文素养也会日渐提高,这样也就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垫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老师想把上课变成一项快乐的活动,我想就要把新课标中的自主、探究、合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等理念深入到教学当中去,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扬光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你是一位高明的导演,努力把他们培养成课堂的最佳演员,努力造就他们精彩的人生,应该成为每一位老师追求的境界。